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542发布日期:2019-01-22 23:0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目前已知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有PAFP、ACFP、软锰矿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法、石膏湿法、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技术,以上脱硫的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主要是流程复杂、投资大、效果不稳定,而且不能对催化反应后的气体自动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引导进入不同的净化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装置,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气体检测仪、循环气泵,在罐体外设置PLC,使得气体在反应后可自动检测气体的净化程度,如果净化程度没有达到标准,能够在PLC的控制下通过循环气泵继续进行二次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罐体、PLC、气体检测仪、循环气泵和出气泵;所述罐体内从上到下还设有除雾腔、反应腔和隔离腔;所述除雾腔顶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反应腔侧壁上方设有进气管;所述PLC安设于所述罐体的外壁;所述气体检测仪安设于所述反应腔外壁下部,且气体检测仪的检测件贯穿罐体侧壁伸入反应腔内;所述循环气泵安设于所述反应腔外壁下部;所述出气泵安设于所述隔离腔外壁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腔内设有除雾器,用于去除未脱硫完全的气雾。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腔内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气体检测仪的检测件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催化剂层和第二催化剂层;所述第一催化剂层和第二催化剂层分别设有上布气板和下布气板;所述上布气板和下布气板都与所述罐体内壁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用设有多个出气瓣膜的单向通气板隔离;所述多个出气瓣膜的侧面都设有圆柱凸起;所述隔离腔内底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顶部设有回形杆;所述回形杆与所述圆柱凸起配合,用于带动圆柱凸起控制所述多个出气瓣膜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气泵、出气泵、气体检测仪和气缸都与所述PLC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气泵、出气泵、气体检测仪和气缸通过电信号接受并反馈信息给所述PLC;所述PLC通过反馈的电信号控制所述循环气泵、出气泵和气缸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还包括通气组件;所述通气组件包括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所述循环气泵和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连通;所述出气泵和所述除雾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连通。反应后的气体经气体检测仪检测不合格,则PLC控制气缸使多个出气瓣膜关闭,并且控制循环气泵打开,使不合格气体通过第一通气管和进气管重新进入反应腔进行第二次反应;如果反应后的气体经气体检测仪检测合格,则PLC控制气缸使多个出气瓣膜打开,关闭循环气泵并打开出气泵,使合格气体进入除雾腔除雾后出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管内设有一回气瓣膜,用于使所述进气管内将进入所述罐体的未净化气体不会通过第一通气管进入所述反应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气体检测仪、循环气泵,在罐体外设置PLC,使得气体在反应后可自动检测气体的净化程度,如果净化程度没有达到标准,能够在PLC的控制下通过循环气泵继续进行二次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罐体1、PLC2、气体检测仪3、循环气泵4和出气泵5;所述罐体1内从上到下还设有除雾腔11、反应腔12和隔离腔13;所述除雾腔11顶部设有出气管14;所述反应腔12侧壁上方设有进气管15;所述PLC2安设于所述罐体1的外壁;所述气体检测仪3安设于所述反应腔12外壁下部,且气体检测仪3的检测件贯穿罐体1侧壁伸入反应腔12内;所述循环气泵4安设于所述反应腔12外壁下部;所述出气泵5安设于所述隔离腔13外壁下部。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除雾腔11内设有除雾器61,用于去除未脱硫完全的气雾;所述反应腔12内在所述进气管15与所述气体检测仪3的检测件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催化剂层62和第二催化剂层63;所述第一催化剂层62和第二催化剂层63分别设有上布气板64和下布气板65;所述上布气板64和下布气板65都与所述罐体1内壁固接;所述隔离腔13与所述反应腔12之间用设有多个出气瓣膜66的单向通气板60隔离;所述多个出气瓣膜66的侧面都设有圆柱凸起67;所述隔离腔13内底部设有气缸68;所述气缸68的伸缩杆顶部设有回形杆69;所述回形杆69与所述圆柱凸起67配合,用于带动圆柱凸起67控制所述多个出气瓣膜66的开闭。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循环气泵4、出气泵5、气体检测仪3和气缸68都与所述PLC2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气泵4、出气泵5、气体检测仪3和气缸68通过电信号接受并反馈信息给所述PLC2;所述PLC2通过反馈的电信号控制所述循环气泵4、出气泵5和气缸68的状态。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还包括通气组件;所述通气组件包括第一通气管71和第二通气管72;所述循环气泵4和所述进气管15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71连通;所述出气泵5和所述除雾腔1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72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71内设有一回气瓣膜73,用于使所述进气管15内将进入所述罐体1的未净化气体不会通过第一通气管71进入所述反应腔12。反应后的气体经气体检测仪3检测不合格,则PLC2控制气缸68使多个出气瓣膜66关闭,并且控制循环气泵4打开,使不合格气体通过第一通气管71和进气管15重新进入反应腔12进行第二次反应;如果反应后的气体经气体检测仪3检测合格,则PLC2控制气缸68使多个出气瓣膜66打开,关闭循环气泵4并打开出气泵5,使合格气体进入除雾腔11除雾后出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