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浸漆机烘干设备的尾气环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9723发布日期:2019-03-14 00:11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真空浸漆机烘干设备的尾气环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真空浸漆机烘干设备的尾气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尾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现在我们说的尾气多指汽车尾气,即汽车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另一重大因素,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各类生产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大量工业废气如果未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必然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工业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长期低浓度或短期高浓度接触可造成人体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尤其是苯并芘类多环芳烃能使人体直接致癌以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

但是现有的尾气环保处理装置还存在着对尾气的过滤效果差,不方便起到降温除尘作用,不具备对尾气的质量进行检测,检测不达标时不能够进行循环和不方便拆卸净化框的问题。

因此,发明真空浸漆机烘干设备的尾气环保处理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真空浸漆机烘干设备的尾气环保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尾气环保处理装置存在着对尾气的过滤效果差,不方便起到降温除尘作用,不具备对尾气的质量进行检测,检测不达标时不能够进行循环和不方便拆卸净化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浸漆机烘干设备的尾气环保处理装置,包括连接板,烘干设备连接管,灰尘净化消毒装置,收集罩,导气管,可拆滤网结构,辅助抽风机,U型导管,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尾气调节阀,排气管,安装底板,左侧防滑垫,标签和右侧防滑垫,所述的连接板焊接在烘干设备连接管的左侧;所述的灰尘净化消毒装置焊接在烘干设备连接管的下部,并设置在安装底板的上部;所述的收集罩安装在灰尘净化消毒装置的上部右侧;所述的导气管焊接在收集罩的上部;所述的可拆滤网结构安装在导气管的上部;所述的辅助抽风机嵌入在U型导管的内部左侧;所述的U型导管安装在可拆滤网结构的上部右侧;所述的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安装在U型导管的右侧下部,并与灰尘净化消毒装置接通;所述的尾气调节阀安装在排气管上部;所述的排气管安装在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的中部右侧;所述的左侧防滑垫和右侧防滑垫分别胶接在安装底板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包括除气框,传感器,循环管,助力风机,排放滤网和循环阀门,所述的除气框上部U型导管接通,并在右侧与排气管接通;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在除气框的内部;所述的循环管插接在除气框的下部;所述的助力风机嵌入在循环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排放滤网安装在循环管的左端;所述的循环阀门安装在循环管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灰尘净化消毒装置包括储水箱,净气管道,吹风机和防护盖,所述的净气管道插接在储水箱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吹风机嵌入在净气管道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防护盖胶接在储水箱的上部;所述的安装底板安装在储水箱的下部;所述的标签粘接在储水箱的前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可拆滤网结构包括滤气筒,法兰连接盘,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和海绵滤网,所述的法兰连接盘焊接在滤气筒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活性炭滤网嵌入在滤气筒的内侧上部;所述的HEPA滤网设置在活性炭滤网的下部,并嵌入在滤气筒的内部;所述的海绵滤网设置在HEPA滤网的下部,并嵌入在滤气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和海绵滤网由上至下依次嵌入在滤气筒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储水箱的内部还注入有降温水液,所述的净气管道的右端出口处插接在储水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净气管道的右端出口处还设置有滤尘隔网。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管的左下端插接在储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的滤气筒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盘与导气管和U型导管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KE-25F3CEMS的烟气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和海绵滤网由上至下依次嵌入在滤气筒的内侧,有利于提高对尾气的过滤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净气管道的右端出口处插接在储水箱的内部,有利于方便对尾气起到降温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净气管道的右端出口处还设置有滤尘隔网,有利于方便对尾气内的灰尘起到过滤作用。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循环管的左下端插接在储水箱内,配合助力风机和循环阀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对检测不达标的尾气起到循环作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滤气筒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盘与导气管和U型导管螺栓连接,有利于方便根据使用所需进行拆卸滤气筒。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对尾气质量起到检测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灰尘净化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滤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2、烘干设备连接管;3、灰尘净化消毒装置;31、储水箱;32、净气管道;321、滤尘隔网;33、吹风机;34、防护盖;4、收集罩;5、导气管;6、可拆滤网结构;61、滤气筒;62、法兰连接盘;63、活性炭滤网;64、HEPA滤网;65、海绵滤网;7、辅助抽风机;8、U型导管;9、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91、除气框;92、传感器;93、循环管;94、助力风机;95、排放滤网;96、循环阀门;10、尾气调节阀;11、排气管;12、安装底板;13、左侧防滑垫;14、标签;15、右侧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真空浸漆机烘干设备的尾气环保处理装置,包括连接板1,烘干设备连接管2,灰尘净化消毒装置3,收集罩4,导气管5,可拆滤网结构6,辅助抽风机7,U型导管8,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9,尾气调节阀10,排气管11,安装底板12,左侧防滑垫13,标签14和右侧防滑垫15,所述的连接板1焊接在烘干设备连接管2的左侧;所述的灰尘净化消毒装置3焊接在烘干设备连接管2的下部,并设置在安装底板12的上部;所述的收集罩4安装在灰尘净化消毒装置3的上部右侧;所述的导气管5焊接在收集罩4的上部;所述的可拆滤网结构6安装在导气管5的上部;所述的辅助抽风机7嵌入在U型导管8的内部左侧;所述的U型导管8安装在可拆滤网结构6的上部右侧;所述的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9安装在U型导管8的右侧下部,并与灰尘净化消毒装置3接通;所述的尾气调节阀10安装在排气管11上部;所述的排气管11安装在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9的中部右侧;所述的左侧防滑垫13和右侧防滑垫15分别胶接在安装底板12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循环尾气检测框结构9包括除气框91,传感器92,循环管93,助力风机94,排放滤网95和循环阀门96,所述的除气框91上部U型导管8接通,并在右侧与排气管11接通;所述的传感器92安装在除气框91的内部;所述的循环管93插接在除气框91的下部;所述的助力风机94嵌入在循环管93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排放滤网95安装在循环管93的左端;所述的循环阀门96安装在循环管93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灰尘净化消毒装置3包括储水箱31,净气管道32,吹风机33和防护盖34,所述的净气管道32插接在储水箱3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吹风机33嵌入在净气管道3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防护盖34胶接在储水箱31的上部;所述的安装底板12安装在储水箱31的下部;所述的标签14粘接在储水箱31的前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拆滤网结构6包括滤气筒61,法兰连接盘62,活性炭滤网63,HEPA滤网64和海绵滤网65,所述的法兰连接盘62焊接在滤气筒61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活性炭滤网63嵌入在滤气筒6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HEPA滤网64设置在活性炭滤网63的下部,并嵌入在滤气筒61的内部;所述的海绵滤网65设置在HEPA滤网64的下部,并嵌入在滤气筒61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活性炭滤网63,HEPA滤网64和海绵滤网65由上至下依次嵌入在滤气筒61的内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储水箱31的内部还注入有降温水液,所述的净气管道32的右端出口处插接在储水箱31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净气管道32的右端出口处还设置有滤尘隔网32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管93的左下端插接在储水箱31内。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滤气筒6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盘62与导气管5和U型导管8螺栓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传感器92具体采用型号为KE-25F3CEMS的烟气传感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首先利用连接板1与烘干设备排气管11接通,然后利用吹风机33将尾气通过滤尘隔网321内,并在储水箱31内的水液中排出,以便对尾气起到降尘降温的作用,然后降温后的灰尘经过收集罩4,导气管5,滤气筒61,U型导管8进入到除气框91内,同时利用活性炭滤网63,HEPA滤网64和海绵滤网65对尾气进行净化,利用辅助抽风机7增加尾气的流动速度,利用传感器92检测尾气的浓度,可根据检测数值将尾气调节阀10或循环阀门96打开,以便通过排气管11进行排放或者利用助力风机94将尾气从循环管93内吹入到储水箱31内进行再次循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