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913发布日期:2019-03-02 04:52阅读:1483来源:国知局
水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水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塑料异型材生产领域中,经常会需要气液分离装置,此装置中的高压风机要持续工作,从存在气液混合的容器或箱体中抽走大量的空气。为了使尽量少的污物飞沫和水滴随气流进入高压风机,造成污染和腐蚀损坏高压风机零件,必须进行水气分离。水气分离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带有飞沫和小水滴的气流进行气液分离。现有的水气分离器通常采用滤网过滤原理,让含水气流通过特殊设计的滤网,水滴被滤网纤维挂住,空气通过,从而实现水气分离。过滤式水气分离器不可避免的两大问题是:1.滤网对空气的阻滞作用,并随使用时间恶化;这种阻力在抽气式集便系统中将极大浪费高压风机的功率,削弱抽吸效果,造成气流在管路中流动缓慢,造成沉积和堵塞;2.过滤功能的退化,需要定期更换滤网,使用成本较高;随着滤网纤维缝隙逐渐被飞沫填满,滤网过滤效果退化,阻力增大,需要定期更换滤网,耗材费有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降低高压风机故障率的,可以辅助真空泵提高真空度的,高压风机排气量增大的,节省了生产电能的水气分离器。其技术方案为:真空表安装在壳体的顶端,壳体的肩部设有进气口,壳体内部设有导流板,外部设有观察窗,收集管伸入壳体的顶部,壳体中部设有防护隔网,壳体侧面分别安装有保险水位开关、高水位开关、低水位开关,靠下位置上安装有出气口和出水口,壳体底部设有存水槽,存水槽设计成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设计合理实用,分离效果明显,省时省力,节省了电能,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水气分离器,主要由真空表1、壳体2、进气口3、导流板4、收集管5、防护隔网6、保险水位开关7、高水位开关8、低水位开关9、出气口10、观察窗11、出水口12和存水槽13构成;真空表1安装在壳体2的顶端,壳体2的肩部设有进气口3,壳体2内部设有导流板4,外部设有观察窗11,收集管5伸入壳体2的顶部,壳体2中部设有防护隔网6,壳体2侧面分别安装有保险水位开关7、高水位开关8、低水位开关9,靠下位置上安装有出气口10和出水口12,壳体2底部设有存水槽13。

水气分离器工作原理:含水空气流从上部进气口3进入分离器后流过壳体内的向下导流分布的导流板4,水滴和飞沫受到导流板的阻挡,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暂存水槽13,暂存水槽连接的出水口12通过抽水泵将水抽出排掉。排水由浮子水位式自动排水阀根据水位变化自动控制排水。当水位达到高水位开关8时,抽水泵工作;当低于低水位开关9时,抽水泵停止工作;当水位达到保险水位开关7时,设备停止工作。水气分离结构的底端侧面开设有与高压风机相连接的出气口10,此出气口与壳体内部直通至壳体顶部的气体收集管5相连接,由高压风机将干燥气体抽出,形成负压。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了水气的比重差,水因自重向下流动,而空气比重轻,直通至壳体顶部的气体收集管借助高压风机的动力将干燥的空气收集而后排出。

有利的,本实施例的壳体2的壳体底部为梯形结构形成暂存水槽,减小底端液体溶积,便于快速达到排水工作水位。

有利的,本实施例的出气口处设有伸入水气分离结构腔体顶端的气体收集管5,气体收集管5与高压风机相连通,将干燥的空气收集而后排出。防止水汽直接通过管道进入高压风机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导流板4为分布在水气分离结构内部的向下倾斜角度的叶片。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排水阀为浮子水位式自动排水阀。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气分离器,分离效果明显,特别对于细微水滴和飞沫也有显著的分离效果。使用本水气分离器可大幅延长高压风机的检修间隔时间,降低高压风机的故障率。对于生产过程中需要产生负压的设备是一个有利的补充,高压风机排气的量增大,最大程度上节省生产电能。本实用新型水气分离器特别适用于需要产生较大真空度的生产条件和处于有水的生产环境。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