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煮液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7060发布日期:2019-03-27 11:29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煮液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煮液转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煮液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生态学实验中常需要通过消煮的方法对土壤、植物肥料等样品进行全养分的测定。消煮完成后需要将消煮液转移至容量瓶,现有的转移方法通常是通过人工挤压洗瓶将消煮液冲洗至容量瓶中。由于人工挤压产生的压力较小,对于部分土壤消煮样品来说,消煮后管底有沉淀,难以冲洗干净,费时费力的同时也无法精确控制出水体积,转移过程中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溶液损失,不适合大批量操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将消煮管冲洗的更加干净的同时也能精确控制蒸馏水用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消煮管冲洗不干净、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消煮液转移装置,通过微型气泵进行增压,有效的增大了冲洗压力,冲洗彻底的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手动挤压费时费力,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煮液转移装置,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顶部连接有箱盖3,箱盖3上一侧边留设有入水口2,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1底部一侧边通过水管与量筒13上部的量筒进水管14相连接,另一侧边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微型气泵4,微型气泵4通过导管与量筒13上部的量筒进水管14部分连接在一起;

所述量筒13底部卡合固定在量筒固定座12上,且底端一侧边设置有量筒出水管,量筒出水管的出口部分与承接器9相连接,且其出口端通过套设的套管16与喷头15相连接,喷头15外部套设有消煮管5。

所述水箱1底部通过四个支撑杆8与底座11相连接,且四个支撑杆8的中下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7。

所述支撑板7上留设有与承接器9底端相匹配的环形卡槽。

所述消煮管5的开口端与承接器9的侧壁相接触,尾部卡合放置在托槽6上,托槽6固定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杆8上。

所述量筒进水管14和量筒的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A17和阀门B10。

所述承接器9由上部的环形承接部和下部的圆锥凸台组成,圆锥凸台的中部卡合在支撑板7上的环形卡槽上,且其内底部留设有楔形集流槽。

所述喷头15为可调节喷头。

所述入水口2为漏斗形结构。

所述量筒固定座12为环形结构,且其粘贴固定设置在支撑板7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微型气泵进行增压,有效的增大了冲洗压力,冲洗彻底的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手动挤压费时费力,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可调节喷头的设计通过调节喷头出水形式,有效解决了不同消煮样品的冲洗问题,对于土壤消煮样品可以适当放松喷头,使蒸馏水以水柱的形式喷出,对于草样等消煮样品可以适当调紧喷头,使蒸馏水以水雾形式喷出,可以使消煮液的冲洗更加彻底,并且套管具备的可更换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消煮管,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水箱1、入水口2、箱盖3、微型气泵4、消煮管5、托槽6、支撑板7、支撑杆8、承接器9、阀门B10、底座11、量筒固定座12、量筒13、量筒进水管14、喷头15、套管16、阀门A17、操作面板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顶部连接有箱盖3,箱盖3上一侧边留设有入水口2,所述水箱1底部一侧边通过水管与量筒13上部的量筒进水管14相连接,另一侧边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微型气泵4,微型气泵4通过导管与量筒13上部的量筒进水管14部分连接在一起;所述量筒13底部卡合固定在量筒固定座12上,且底端一侧边设置有量筒出水管,量筒出水管的出口部分与承接器9相连接,且其出口端通过套设的套管16与喷头15相连接,喷头15外部套设有消煮管5。

所述水箱1底部通过四个支撑杆8与底座11相连接,且四个支撑杆8的中下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杆8用于为水箱1和支撑板7提供支撑,底座11上用于放置容量瓶。

所述支撑板7上留设有与承接器9底端相匹配的环形卡槽,用于为承接器9提供支撑。

所述消煮管5的开口端与承接器9的侧壁相接触,尾部卡合放置在托槽6上,托槽6固定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杆8上。

所述量筒进水管14和量筒的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A17和阀门B10,阀门A17用于控制量筒的进水,阀门B10用于控制量筒的出水。

所述承接器9由上部的环形承接部和下部的圆锥凸台组成,圆锥凸台的中部卡合在支撑板7上的环形卡槽上,且其内部留设有楔形集流卡槽,环形承接部能够用于将消煮管5中的消煮液进行收集并将消煮液通过圆锥凸台内部留设的楔形集流槽流入容量瓶中,其中楔形集流槽的与现有漏斗的头部一样呈楔形结构。

所述入水口2为漏斗形结构,采用漏斗形结构能够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提高蒸馏水添加的精准度,防止蒸馏水倒在箱盖3上。

所述喷头15为可调节喷头,可以通过调节其松紧程度来变化喷出水流的形式为柱状还是雾状,以适应不同消煮样品的冲洗。

所述量筒固定座12为环形结构,且其粘贴固定设置在支撑板7上,进而能够保证量筒13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倾斜,有助于保证量筒13的正常使用。

所述微型气泵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操作面板18,操作面板18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操作按钮,电源接口通过外接电源来为微型气泵4提供动力,操作按钮则用于控制微型气泵4的启动和停止。

所述量筒13上留设有刻度线,进而能够用于精确的度量蒸馏水用量。

所述套管16套设在量筒出水管上,进而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套管16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类型的消煮管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通过入水口2在水箱1中加满蒸馏水,再用蒸馏水冲洗承接器9后,摇晃消煮管5将能够倒出的部分倾倒至承接器9中,根据消煮样品类别调节喷头15,如果是消煮样品是土样则调松旋钮,如果消煮样品是草样等则调紧旋钮,将容量瓶置于承接器9底部设置的楔形集流卡槽下,打开阀门A 17让水箱1中的蒸馏水进入量筒13,进入的蒸馏水体积根据所需定容的体积确定,等进水量达到指定要求后关闭阀门A 17并打开微型气泵4,待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打开阀门B 10,量筒13中的蒸馏水会由于气压的作用在喷头15处喷出以达到冲洗的目的,待消煮管5中基本无残留液体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承接器9,消煮液转移完毕。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微型气泵4进行增压,有效的增大了冲洗压力,冲洗彻底的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手动挤压费时费力,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可调节喷头15的设计通过调节喷头出水形式,有效解决了不同消煮样品的冲洗问题,对于土壤消煮样品可以适当放松喷头,使蒸馏水以水柱的形式喷出;对于草样等消煮样品可以适当调紧喷头,使蒸馏水以水雾形式喷出,可以使消煮液的冲洗更加彻底,并且套管16具备的可更换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消煮管,提高了适用性,此外量筒13的设计可以精确控制洗液体积与冲洗次数,从而控制最后的定容体积,有效提高实验的精确性。上述设计不但提高了冲洗效率,也节省了人力,适合大批量操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