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9517发布日期:2019-09-18 00:26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搅拌器。



背景技术:

搅拌器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现有的水搅拌器一般有涡轮式搅拌器和旋桨式搅拌器两种。涡轮式搅拌器的功率分配对湍流脉动有利,而旋桨式搅拌器对总体流动有利。对于同一类型的搅拌器来说,在功率消耗相同的条件下,大直径、低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总体流动,有利于宏观混合。小直径、高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湍流脉动,有利于微观混合。对于不同的搅拌介质,一般采用不同的搅拌器形式,对于低粘度介质,用小直径的高转速的搅拌器就能带动周围的流体循环,并至远处。

现有的低粘度搅拌器形式有旋桨式搅拌器、涡轮式搅拌器、桨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等。旋桨式搅拌器由2~3片推进式螺旋桨叶构成,工作转速较高,叶片外缘的圆周速度一般为5~15m/s。旋桨式搅拌器主要造成轴向液流,产生较大的循环量,适用于搅拌低粘度液体、乳浊液及固体微粒含量低于10%的悬浮液。搅拌器的转轴也可水平或斜向插入槽内,此时液流的循环回路不对称,可增加湍动,防止液面凹陷。桨式搅拌器和双层桨式搅拌器均有平桨式和斜桨式两种。平桨式搅拌器由两片平直桨叶构成。桨叶直径与高度之比为4~10,圆周速度为1.5~3m/s,所产生的径向液流速度较小。斜桨式搅拌器的两叶相反折转45°或60°,因而产生轴向液流。桨式搅拌器桨叶外缘的圆周速度为0.5~1.5m/s,可用于搅拌粘度高达200pa·s的牛顿型流体和拟塑性流体。

但是,上述搅拌器形成的流体流动形式不论是层流还是湍流都较为单一,在搅拌低浊度高沉降速度的悬浮液,如石灰、煤粉悬浮液时,容易形成液体死水区,使固体物堆积于容器底部,经长时间固结后很难利用搅拌器本身进行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搅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搅拌器容易形成液体死水区,使固体物堆积于容器底部,经长时间固结后很难利用搅拌器本身进行清除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器,包括本体,还包括导轨;沿液体喷射的方向在本体的底座的上表面依次设置喷射管、叶轮以及驱动装置,叶轮的动作端位于喷射管内,叶轮的固定端与驱动装置相连;导轨铺设于搅拌池内,本体的底座与导轨相连。

其中,导轨铺设于搅拌池的底部和/或搅拌池的侧壁。

其中,导轨为环状或者螺旋状。

其中,本体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每个脚轮均可转动的卡设在导轨上。

其中,该搅拌器还包括动力电缆以及活接头;活接头设置在搅拌池的底部的中心,动力电缆的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穿过活接头、与驱动装置相连。

其中,该搅拌器还包括旋转平台;旋转平台设置在本体的底座的上表面,喷射管、叶轮以及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上表面。

其中,喷射管沿液体喷射的方向分为第一倾斜段、水平段以及第二倾斜段;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均向上倾斜,且第二倾斜段的端口高于第一倾斜段的端口;叶轮的动作端位于水平段内。

其中,该搅拌器还包括靠近喷射管的入水口设置的第一导流元件,以及靠近喷射管的出水口设置的第二导流元件。

其中,驱动装置包括潜水电机以及联动轴;联动轴的一端与叶轮相连,另一端与潜水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搅拌器,通过设置导轨,使得本体可以沿着导轨运动;一方面,驱动装置驱动叶轮旋转,使得液体从喷射管的入水口进入,再从喷射管的出水口喷出,进行局部翻搅;另一方面,利用液体喷射产生的反向作用力,使得本体在搅拌池内移动,进行大范围区域的翻搅,消灭了搅拌死角,实现了无沉积的均质搅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搅拌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搅拌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喷射管;3-叶轮;4-潜水电机;5-导轨;6-第一导流元件;7-第二导流元件;8-脚轮;9-联动轴;10-动力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器,包括本体1,还包括导轨5;沿液体喷射的方向在本体1的底座的上表面依次设置喷射管2、叶轮3以及驱动装置,叶轮3的动作端位于喷射管2内,叶轮3的固定端与驱动装置相连;导轨5铺设于搅拌池内,本体1的底座的底部与导轨5相连。

具体地,例如,所述本体1的底座可以为一矩形钢板,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喷射管2及驱动装置固定在本体1的底座上,可以在喷射管2的侧面开设安装孔,叶轮3穿过安装孔安装在喷射管2内;驱动装置控制叶轮3旋转,产生的吸力将液体从喷射管2的入水口吸入喷射管2内,之后从喷射管2的出水口喷出,起到搅拌的目的;同时,液体喷射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可以推动本体1沿着轨道运动,扩大搅拌的区域;例如,导轨5可以是直线型导轨5,也可以是曲线型导轨5;当导轨5为直线型时,本体1沿着导轨5做往复运动,当导轨5为首尾相连的曲线型时,本体1沿着导轨5循环转动。

搅拌器移动运行时,喷射的水流流速较大,流带随着搅拌器的移动不断改变,能量转换点也不断改变,在搅拌器以上的介质空间里形成以移动导轨5为中心的紊流区域,促使整个搅拌池中的水形成涡流旋转同时上下翻动的大循环,从而实现全介质区域的立体环流搅动,使容器中介质始终处于旋流和翻滚的状态,增加了物相接触面,消灭了搅拌死角,达到均匀、搅动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搅拌器,通过设置导轨5,使得本体1可以沿着导轨5运动;一方面,驱动装置驱动叶轮3旋转,使得液体从喷射管2的入水口进入,再从喷射管2的出水口喷出,进行局部翻搅;另一方面,利用液体喷射产生的反向作用力,使得本体1在搅拌池内移动,进行大范围区域的翻搅,消灭了搅拌死角,实现了无沉积的均质搅动。

进一步地,导轨5铺设于搅拌池的底部和/或搅拌池的侧壁。具体地,例如,铺设导轨5时,可以根据搅拌池的实际形状以及尺寸,选择将导轨5铺设在搅拌池的底面或者侧壁;例如,当搅拌池较大时,可以选择在搅拌池的四个侧壁以及底面均铺设导轨5,每个导轨5上可以设置独立的喷射管2、叶轮3以及驱动装置;也可以将所有的导轨5首尾相连,只设置一组喷射管2、叶轮3以及驱动装置。如此设置,有利于实现全介质区域的变换环流搅动,使介质层流及紊流流态不停变化,处于变化的旋流和翻滚的状态,消灭搅拌死角,实现无沉积的均质搅动。

进一步地,导轨5为环状或者螺旋状。具体地,例如,铺设导轨5时可以将其铺设成同心圆的样式,也可以铺设成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高度的螺旋状样式。其中,导轨5也可以由导向索或限位器替代。如此设置,有利于充分搅拌。

进一步地,本体1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8,每个脚轮8均可转动的卡设在导轨5上。具体地,例如,为了减小本体1沿导轨5运动时产生的阻力,可以在本体1的底座的四个底角处均安装脚轮8,脚轮8卡设在导轨5上,带动本体1运动。

进一步地,该搅拌器还包括动力电缆10以及活接头;活接头设置在搅拌池的底部的中心,动力电缆10的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穿过活接头、与驱动装置相连。具体地,例如,活接头可以为橡胶制成的球状保护套,保护套上开设通孔,当导轨5为环形导轨5时,导轨5的中心可以与搅拌池的中心重合,可以在搅拌池的底部的中心开设通孔,可以将活接头的底部与搅拌池的底部粘接连接,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活接头上的通孔与搅拌池上的通孔对齐,动力电缆10穿过通孔,并与驱动装置相连,同时对动力电缆10与活接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其中,动力电缆10的长度可以根据搅拌池的尺寸设计,避免本体1移动时将其绷直扯断。

进一步地,该搅拌器还包括旋转平台;旋转平台设置在本体1的底座的上表面,喷射管2、叶轮3以及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上表面。具体地,例如,可以在旋转平台的底部的中心设置电机,采用轴承将旋转平台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利用电机的转动带动旋转平台转动,从而使喷射管2调节喷射的方向。例如,可以在旋转平台的底部设置铰支座,铰支座的顶部与旋转平台相连,铰支座的底部与本体1的底座相连,使得旋转平台可以左右进行倾转或者前后倾转;如此设置,液体喷射方向可以转换不同的方位或角度、或设置为可调节,以达到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搅拌混合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搅拌效果。

进一步地,喷射管2沿液体喷射的方向分为第一倾斜段、水平段以及第二倾斜段;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均向上倾斜,且第二倾斜段的端口高度高于第一倾斜段的端口高度;叶轮3的动作端位于水平段内。具体地,例如,第一倾斜段与水平段的夹角可以为30°,这样有利于提高喷射管2吸附液体的效果;第二倾斜段与水平段的夹角可以为45°,这样既可以保证翻搅效果,又可以使喷射的液体对本体1产生较大的推力。第一倾斜段的端口与第二倾斜段的端口位于不同的高度,这样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翻搅,有利于提高翻搅效果。

进一步地,该搅拌器还包括靠近喷射管2的入水口设置的第一导流元件6,以及靠近喷射管2的出水口设置的第二导流元件7。具体地,例如,第一导流元件6与第二导流元件7均可以为导叶,用于消除液体的旋转运动,使之变为轴向运动,可以使液体的流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潜水电机4以及联动轴9;联动轴9的一端与叶轮3相连,另一端与潜水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具体地,例如,联动轴9水平设置,潜水电机4的输出轴也沿水平方向设置,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联轴器相连,叶轮3则安装在联动轴9远离潜水电机4的一端,在潜水电机4的作用下旋转运动。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搅拌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有效实现了全介质区域的变换环流搅动,使介质层流及紊流流态不停变化,处于变化的旋流和翻滚的状态,消灭搅拌死角,可实现无沉积的均质搅动;

2,搅拌器位于介质底层,对介质的扰动从下而上进行,不会溅起介质,防止空气混入或溶解于介质中;

3,采用水力动能作为设备移动动能,不用另接外移动电机和电源,结构简单,方便节能;

4,采用全潜水防水设计,设备位于搅拌池底部或边缘,在搅拌的同时不占用空间,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形式的搅拌器结合使用;

5,采用导轨对搅拌器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使介质在可控条件下均质搅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