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废气处理工艺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7254发布日期:2020-02-11 13:2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环保型废气处理工艺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锅炉等废气排放而损失的热量可相当于上千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然而,这种废气排放的负面效应并不仅仅限于能量的损失,尾气中大量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还严重影响着空气质量。据有关权威部门分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废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这显然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而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大多限于热量的回收或环保处理,并且造价较高,换热系数较低低,尾热吸收不充分,或者环保处理效果差、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申请号为cn201410156135.7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和热量高效回收装置,列管换热器上管程连接废气进管,下管程连接水箱进口,水箱出口连接喷淋塔底部进口,喷淋塔顶部出口连接废气出管;喷淋塔为封闭结构,内有填料层,填料层上方设有布水管和转鼓,布水管上设有孔眼,布水管通过孔眼喷水带动转鼓和布水管自旋;水箱经水泵与布水管连通;水箱内设有盘管,盘管进口连接进水阀,出口连接列管换热器下壳程,上壳程连接出水阀。虽然该发明做到环保处理和能量回收两不误,但是由于其在使用时喷淋水与废气的有效接触面积不足,所以会存在对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处理不充分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的废气处理工艺因喷淋水与烟气接触面积不足而导致无法较佳的对废气中有害物质进行处理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工艺及其装置。其能够实现提升对于废气处理效果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其包括整体呈圆筒状的废气处理管,废气处理管内设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构成用于输送冷却水的冷却水输送腔;第二安装板的下方设有第三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第三安装板之间构成喷淋水循环腔;第二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安装通孔,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端部分别与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通孔固定连接的输水管道,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三安装板之间设有穿过输水管道的第一废气输送管道,第一废气输送管道上端部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喷淋水出口;输水管道与第一废气输送管道之间的空腔构成与喷淋水循环腔相通的喷淋水输送腔;第三安装板的下端部设有用于对喷淋水进行收集的喷淋水循环机构,喷淋水循环机构上设有第一排气口以及用于抽取喷淋水的水泵,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淋水循环腔相连接。

通过本发明的冷却水输送腔、喷淋水循环腔以及喷淋水输送腔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喷淋水出口喷出的喷淋水将会与废气进行反应,实现了对于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本发明相比于对比文件中的废气处理和热量高效回收装置较为有效的增大了废气与喷淋水的接触面积,从而较为有效提升了喷淋水对于废气的净化效果。同时本发明相比于对于文件中的废气处理和热量高效回收装置通过将第一喷淋水出口设置在第一废气输送管道中,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空间占用较小。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通孔,第三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安装通孔相配合的第三安装通孔,第一废气输送管道两端部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通孔以及第三安装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安装通孔以及第三安装通孔的设置,能够在第一废气输送管道的安装时,将第一废气输送管道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通孔以及第三安装通孔中完成第一废气输送管道的安装,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对于第一废气输送管道的安装。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与第一安装板边缘处以及第二安装板边缘处固定连接的筒形连接座,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筒形连接座以及输水管道之间构成冷却水输送腔,筒形连接座外侧壁的下端部设有与冷却水输送腔相通的冷却水进口,筒形连接座外侧壁的上端部设有与冷却水输送腔相通的冷却水出口。

本发明中,通过筒形连接座的设置,能够在进行该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废气输送管道以及输水管道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之后在将筒形连接座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对于本发明的安装;冷却水进口以及冷却水出口的设置,使得冷却水可以从冷却水进口进入冷却水输送腔中并从冷却水出口流出,从而实现了冷却水输送腔中冷却水的流动。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的上端面上设有上浮头盖,上浮头盖上设有废气进口,第三安装板的下端面上设有下浮头盖,下浮头盖的底端设有废气出口;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喷淋水循环机构相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上浮头盖的设置,能够使得过滤斗排气口排出的废气通过上浮头盖进入第一废气输送管道中,从而较为方便的将过滤斗排气口排出的废气排入第一废气输送管道中;下浮头盖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废气输送管道中排出的废气以及喷淋水通过下浮头盖排入水箱中,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废气以及喷淋水的收集。

作为优选,第二安装板的底面上的边缘处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底面与第三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连接座共同构成喷淋水循环腔。

本发明中,通过连接座的设置,能够使得在进行该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安装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三安装板安装在连接座上使得第一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之间形成喷淋水循环腔,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对于喷淋水循环腔的设置。

作为优选,喷淋水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浮头盖下方的水箱,水箱中设有储水腔,水箱的中心处设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将储水腔分隔为第一子储水腔以及第二子储水腔,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子储水腔相连接,第二子储水腔底端设有水箱排水口,水箱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泵相连接;第一排气口设置在水箱的上端部侧壁上。

本发明中,通过….的设置,使得…..,从而……。

作为优选,连接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喷淋水进水口,水泵通过管道与一液体分流器相连接,液体分流器上设有若干个分流器出水口,分流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淋水进水口相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喷淋水循环机构具体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对下浮头盖中排出的废气以及喷淋水进行收集,从而使得经由第一废气输送管道中排出的废气可由第一排气口进入废气输入腔中;使得流入第一子储水腔中的喷淋水可经过第二滤网的过滤流至第二子储水腔中,并通过水泵的抽取进行循环利用。

作为优选,废气处理管内设有位于第二安装板上方且位于冷却水进口下方的第四安装板,第四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构成废气输入腔,第一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废气输入腔相连接;废气处理管内设有位于第一安装板下方且位于冷却水出口上方的第五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五安装板构成废气排出腔,废气排出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气口;第四安装板上设有直径大于输水管道直径的第四安装通孔,第五安装板上设有直径大于输水管道直径的第五安装通孔,第四安装通孔与第五安装通孔之间设有两端部分别与第四安装通孔以及第五安装通孔固定连接的第二废气输送管道,输水管道穿过第二废气输送管道,输水管道与第二废气输送管道之间的空腔构成与废气输入腔以及废气排出腔相通的喷淋腔,输水管道的上端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喷淋水出口;第二安装板上以及第三安装板上的边缘处均设有排水通孔,第二安装板上的排水通孔以及第三安装板上的排水通孔之间设有排水管道。

本发明中,通过废气输入腔、废气排出腔以及第二废气输送管道的设置,能够使得经由第一排气口排出的废气通过废气输入腔进入喷淋腔中,在喷淋腔中,第二喷淋水出口喷出的喷淋水将会与废气进行再次的反应,从而对废气进行进一步的净化。第二喷淋水出口喷出的喷淋水将会经由废气输入腔、排水管道流至下浮头盖中,最后经由下浮头盖中的废气出口流至第一子储水腔中。本发明中的废气输入腔、废气排出腔以及第二废气输送管道,在该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体积没有增大的前提下,实现了对于废气的再次净化,从而提升了该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对于废气的净化效果。

作为优选,废气输入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废气输入口,第一排气口通过管道与一气体分流器相连接,气体分流器上设有若干个分流器出气口,分流器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废气输入口相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气体分流器以及废气输入口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排气口排出的废气可以较为均匀的进入废气输入腔中,从而使得废气输入腔中的废气可以较为均匀的进入喷淋腔中,从而提升了对于废气的净化效果。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基于上述任一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废气处理工艺,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废气通入上浮头盖中,并接通水泵的电源,废气将经由第一废气输送管道流动至下浮头盖中,在气体流经第一废气输送管道时,第一喷淋水出口中的喷出的喷淋水将会与废气进行反应;

步骤二、经由第一废气输送管道的流动至下浮头盖中的废气以及喷淋水将会通过废气出口进入水箱中,喷淋水将会通过水箱中第二滤网过滤后被水泵抽取至喷淋水循环腔中,然后经由喷淋水循环腔流动至喷淋水输送腔中;

步骤三、流入水箱中的废气将经由第一排气口通过管道流动至废气输入腔中,流至废气输入腔中的废气将会上升至喷淋腔中,在喷淋腔中,第二喷淋水出口中喷出的喷淋水将会再次与废气进行反应;

步骤四、经由喷淋腔中的废气将会继续上升至废气排出腔,之后经由废气排出腔上的第二排气口排出;

步骤五、经由喷淋腔流下的喷淋水将会落入废气输入腔中,之后通过排水管道流动至下浮头盖中,之后经由废气出口流入水箱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废气处理管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第三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液体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第四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第五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气体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过滤斗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100、废气处理管;110、筒形连接座;111、第二排气口;112、废气输入口;120、上浮头盖;130、下浮头盖;140、水箱;150、液体分流器;160、气体分流器;170、过滤斗;171、进气管道;210、第一安装板;220、第二安装板;230、第三安装板;240、第四安装板;250、第五安装板;260、冷却水输送腔;261、冷却水进口;262、冷却水出口;263、废气输入腔;264、废气排出腔;270、喷淋水循环腔;281、第一排气口;282、水泵;283a、第一子储水腔;283b、第二子储水腔;284、第二滤网;285、水箱排水口;291、废气进口;292、废气出口;310、输水管道;320、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30、第一喷淋水出口;340、喷淋水输送腔;350、第二废气输送管道;360、喷淋腔;370、第二喷淋水出口;410、第二安装通孔;420、连接座;430、喷淋水进水口;440、排水通孔;510、第一安装通孔;610、第三安装通孔;710、分流器出水口;810、第四安装通孔;910、第五安装通孔;1010、排水管道;1110、分流器出气口;1210、过滤腔;1220、过滤斗排气口;1230、第一滤网;1240、盖板;1250、电机;1260、刮灰板;1270、排灰口;1280、排灰管道;1281、阀门;1290、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其包括过滤斗170,过滤斗170中设有过滤腔1210,过滤斗170的侧壁上设有与过滤腔1210相通的进气管道171,过滤斗170的侧壁上位于进气管道171的相对端设有过滤斗排气口1220,过滤斗排气口1220处设有覆盖于过滤斗排气口1220上的第一滤网1230;过滤斗170的上端部设有用于对过滤腔1210进行密封的盖板1240,盖板1240上设有电机1250,电机1250的转轴上穿过盖板1240伸入过滤腔1210中,电机1250的转轴上伸入过滤腔1210的端部设有与第一滤网1230相配合的刮灰板1260;过滤斗排气口1220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气处理管100,废气处理管100包括整体呈圆筒状的废气处理管100,废气处理管100内设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210以及第二安装板220,第一安装板210与第二安装板220之间构成用于输送冷却水的冷却水输送腔260;第二安装板220的下方设有第三安装板230,第二安装板220以及第三安装板230之间构成喷淋水循环腔270;第二安装板220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安装通孔410,第一安装板210以及第二安装板220之间设有端部分别与第一安装板210以及第二安装通孔410固定连接的输水管道310,第一安装板210以及第三安装板230之间设有穿过输水管道310的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上端部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喷淋水出口330;输水管道310与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之间的空腔构成与喷淋水循环腔270相通的喷淋水输送腔340;第三安装板230的下端部设有用于对喷淋水进行收集的喷淋水循环机构,喷淋水循环机构上设有第一排气口281以及用于抽取喷淋水的水泵282,水泵28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淋水循环腔270相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水输送腔260、喷淋水循环腔270以及喷淋水输送腔340的设置,能够使得废气通过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时,喷淋水输送腔340上端部第一喷淋水出口330喷出的喷淋水将会与废气进行反应,从而对废气进行净化,废气中含有的热量通过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喷淋水以及输水管道310依次传输至冷却水输送腔260中,从而对冷却水输送腔260中的水流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对于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相比于对比文件中的废气处理和热量高效回收装置通过在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中设置第一喷淋水出口330,较为有效的增大了废气与喷淋水的接触面积,从而较为有效提升了喷淋水对于废气的净化效果。同时本实施中的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相比于对于文件中的废气处理和热量高效回收装置通过将第一喷淋水出口330设置在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中,使得本实例中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无需设置喷淋塔等废气净化机构,从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在使用时空间占用较小。过滤斗170的设置,较为有效的实现了对于废气的预处理,实现了对于废气较大颗粒的灰尘的收集,从而减少了灰尘等物质附着在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中,从而对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的导热造成影响;刮灰板1260的设置,可以将第一滤网1230上灰尘等附着物刮下,从而提升了第一滤网1230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过滤斗170的底端部的中心处设有排灰口1270,排灰口处1270设有竖直向下设置的排灰管道1280,排灰管道1280上设有阀门1281。

通过本实施例中排灰口1270以及排灰管道1280的设置,能够使得在过滤腔1210中堆积了灰尘后,可打开排灰管道1280上的阀门1281将灰尘排出,较为方便的将废气中的灰尘等物质排出过滤腔1210。

本实施例中,过滤腔1210设有自排灰口1270处向排灰口1270上端部边缘处设置的倾斜面129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倾斜面1290的设置,能够使得落入过滤腔1210中的灰尘等物质较易的滑落至过滤腔1210的底端,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过滤腔1210中灰尘的收集,从而方便了灰尘等物质从排灰管道1280中排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10以及第二安装板220之间设有与第一安装板210边缘处以及第二安装板220边缘处固定连接的筒形连接座110,第一安装板210、第二安装板220、筒形连接座110以及输水管道310之间构成冷却水输送腔260,筒形连接座110外侧壁的下端部设有与冷却水输送腔260相通的冷却水进口261,筒形连接座110外侧壁的上端部设有与冷却水输送腔260相通的冷却水出口262。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筒形连接座110的设置,能够在进行该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以及输水管道32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210以及第二安装板220之间,之后在将筒形连接座11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210以及第二安装板220之间,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对于本实施例中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安装;冷却水进口261以及冷却水出口262的设置,使得冷却水可以从冷却水进口261进入冷却水输送腔260中并从冷却水出口262流出,从而实现了冷却水输送腔260中冷却水的流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220的底面上的边缘处设有连接座420,连接座420的底面与第三安装板2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220、第三安装板230、连接座420共同构成喷淋水循环腔27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座420的设置,能够使得在进行该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安装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三安装板230安装在连接座420上使得第一安装板210与第三安装板230之间形成喷淋水循环腔270,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对于喷淋水循环腔270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10的上端面上设有上浮头盖120,上浮头盖120上设有废气进口291,过滤斗排气口1220通过管道与废气进口291相连接;第三安装板230的下端面上设有下浮头盖130,下浮头盖130的底端设有废气出口292;废气出口292通过管道与喷淋水循环机构相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上浮头盖120的设置,能够使得过滤斗排气口1220排出的废气通过上浮头盖120进入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中,从而较为方便的将过滤斗排气口1220排出的废气排入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中;下浮头盖130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中排出的废气以及喷淋水通过下浮头盖130排入水箱140中,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废气以及喷淋水的收集。

本实施例中,喷淋水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浮头盖130下方的水箱140,水箱140中设有储水腔283,水箱140的中心处设有第二滤网284,第二滤网284将储水腔283分隔为第一子储水腔283a以及第二子储水腔283b,废气出口292通过管道与第一子储水腔283a相连接,第二子储水腔283b底端设有水箱排水口285,水箱排水口285通过管道与水泵282相连接;第一排气口281设置在水箱140的上端部侧壁上。

通过本实施例中喷淋水循环机构具体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对下浮头盖130中排出的废气以及喷淋水进行收集,从而使得经由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中排出的废气可由第一排气口281进入废气输入腔263中;使得流入第一子储水腔283a中的喷淋水可经过第二滤网284的过滤流至第二子储水腔283b中,并通过水泵282的抽取进行循环利用。

本实施例中,废气处理管100内设有位于第二安装板220上方且位于冷却水进口261下方的第四安装板240,第四安装板240与第二安装板220构成废气输入腔263,第一排气口281通过管道与废气输入腔263相连接;废气处理管100内设有位于第一安装板210下方且位于冷却水出口262上方的第五安装板250,第一安装板210与第五安装板250构成废气排出腔264,废气排出腔264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气口111;第四安装板240上设有直径大于输水管道310直径的第四安装通孔810,第五安装板250上设有直径大于输水管道310直径的第五安装通孔910,第四安装通孔810与第五安装通孔910之间设有两端部分别与第四安装通孔810以及第五安装通孔910固定连接的第二废气输送管道350,输水管道310穿过第二废气输送管道350,输水管道310与第二废气输送管道350之间的空腔构成与废气输入腔263以及废气排出腔264相通的喷淋腔360,输水管道310的上端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喷淋水出口370;第二安装板220上以及第三安装板230上的边缘处均设有排水通孔440,第二安装板220上的排水通孔440以及第三安装板230上的排水通孔440之间设有排水管道101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废气输入腔263、废气排出腔264以及第二废气输送管道350的设置,能够使得经由第一排气口281排出的废气通过废气输入腔263进入喷淋腔360中,在喷淋腔360中,第二喷淋水出口370喷出的喷淋水将会与废气进行再次的反应,从而对废气进行进一步的净化。第二喷淋水出口370喷出的喷淋水将会经由废气输入腔263、排水管道1010流至下浮头盖130中,最后经由下浮头盖130中的废气出口292流至第一子储水腔283a中。本实施例中的废气输入腔263、废气排出腔264以及第二废气输送管道350,在该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体积没有增大的前提下,实现了对于废气的再次净化,从而提升了该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对于废气的净化效果。

本实施例中,废气输入腔26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废气输入口112,第一排气口281通过管道与一气体分流器160相连接,气体分流器160上设有若干个分流器出气口1110,分流器出气口1110通过管道与废气输入口112相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流器160以及废气输入口112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排气口281排出的废气可以较为均匀的进入废气输入腔263中,从而使得废气输入腔263中的废气可以较为均匀的进入喷淋腔360中,从而提升了对于废气的净化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10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通孔510,第三安装板230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安装通孔510相配合的第三安装通孔610,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两端部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通孔510以及第三安装通孔610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通孔510以及第三安装通孔610的设置,能够在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的安装时,将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通孔510以及第三安装通孔610中完成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的安装,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对于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连接座42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喷淋水进水口430,水泵282通过管道与一液体分流器150相连接,液体分流器150上设有若干个分流器出水口710,分流器出水口710通过管道与喷淋水进水口430相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液体分流器150以及喷淋水进水口430设置,能够使得水泵282中抽取的喷淋水可以较为均匀的进入喷淋水循环腔270中,从而使得喷淋水循环腔270中的喷淋水可以较为均匀的分布至喷淋水输送腔340中。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的废气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焚烧所得的废气通入过滤斗170中,废气在过滤腔1210中经由第一滤网1230的过滤将废气中大颗粒的灰尘留在过滤腔1210中,过滤后的废气经由过滤斗排气口1220排出;

步骤二、过滤斗排出的废气进入上浮头盖120中,并接通水泵282的电源,废气将经由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流动至下浮头盖130中,在气体流经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时,第一喷淋水出口330中的喷出的喷淋水将会与废气进行反应;

步骤三、经由第一废气输送管道320的流动至下浮头盖130中的废气以及喷淋水将会通过废气出口292进入水箱140中,喷淋水将会通过水箱140中第二滤网284过滤后被水泵282抽取至喷淋水循环腔270中,然后经由喷淋水循环腔270流动至喷淋水输送腔340中;

步骤四、流入水箱140中的废气将经由第一排气口281通过管道流动至废气输入腔263中,流至废气输入腔263中的废气将会上升至喷淋腔360中,在喷淋腔360中,第二喷淋水出口370中喷出的喷淋水将会再次与废气进行反应;

步骤五、经由喷淋腔360中的废气将会继续上升至废气排出腔264,之后经由废气排出腔264上的第二排气口111排出;

步骤六、经由喷淋腔360流下的喷淋水将会落入废气输入腔263中,之后通过排水管道1010流动至下浮头盖130中,之后经由废气出口292流入水箱140中。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