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水料分离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3342发布日期:2020-04-03 14:2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水料分离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水料分离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切料机是塑料制品加工领域的一种常见设备,其主要用于加工废旧塑料薄膜。切粒机水下切粒后经甩干机甩干会有部分产品粉末随水流出,流水直接进入整个切粒循环水生产系统。水流中的粉末在长时间后会堵塞筛网上的过滤孔,久而久之部分粉末未经过滤便进入水循环系统造成设备仪器寿命缩短;含有微小粉末的水经流量计时会堵塞流量计口,导致水流量监测不准确,从而造成设备报警导致设备停机。

现有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每天对粉末进行人工清理,造成人员浪费,同时会引发设备停机,导致产品品质不良,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水料分离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水料分离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上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上滤网和下滤网,所述上滤网的一端正对从甩干机流出的水流且该端与下滤网的一端平齐,下滤网的另一端超出上滤网的另一端;所述壳体内腔下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下出水口和下出水口,下出水口和下出水口与系统循环管道连接。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下出水口和下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上滤网和下滤网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下滤网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上滤网采用和下滤网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上滤网、下滤网、下出水口和上出水口,同时在下出水口和上出水口之间设置挡板,可以有效地完成过滤工作,且方便进行粉末的收集,同时能够防止因粉末较多而堵塞设计的过滤装置使水外流,也能延长装置的清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壳体、2-上滤网、3-下滤网、4-下出水口、5-上出水口、6-挡板、101-系统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水料分离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上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上滤网2和下滤网3,这样被拦截下来的粉末会朝向一侧集中,便于进行分离,所述上滤网2的一端正对从甩干机流出的水流且该端与下滤网3的一端平齐,下滤网3的另一端超出上滤网2的另一端,从而形成了一个能够用于清理粉末的空间;

所述壳体1内腔下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下出水口4和上出水口5,下出水口4和上出水口5与系统循环管道101连接,用以将过滤后的水导流至系统循环管道101中。

当从甩水机流出的水流量较小时,大部分水会经由上出水口5直接流入系统循环管道101中,而当从甩水机流出的水流量较大时,部分水会进入到下出水口4,如果该部分水量过大则会使得水从上滤网2和下滤网3之间的间距中溢出,从而使得粉末与水混合,难以进行收集,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出水口4和上出水口5之间设置有挡板6,挡板6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挡板6的设计能够很小的减小下出水口4的水流量,从而有效避免水溢出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上滤网2、下滤网3、下出水口4和上出水口5,同时在下出水口4和上出水口5之间设置挡板,可以有效地完成过滤工作,且方便进行粉末的收集,同时能够防止因粉末较多而堵塞设计的过滤装置使水外流,也能延长装置的清理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滤网2和下滤网3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

再进一步的,所述下滤网3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再进一步的,所述上滤网2采用和下滤网3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切料机系统,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全自动水料分离过滤装置,该切料机系统排出的水经分离过滤装置处理,使得进入初过滤设备的水能达到一个干净无粉末的程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