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珠式迷宫防尘磨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4046发布日期:2020-04-07 22:1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珠式迷宫防尘磨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制造中输出轴油位上的防尘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是雷蒙磨、立磨中的一种振动珠式迷宫防尘磨辊装置。



背景技术:

雷蒙磨、立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磨粉设备,广泛应用于矿产、化工、建筑等行业280多种物料的高细制粉加工。但雷蒙磨、立磨中的变速箱、鼓风机、分析机、电机、中心轴、打包机等输出轴密封易进粉卡死轴承。特別是雷蒙磨、立磨磨辊装置中的轴密封容易进粉卡死,造成磨辊装置中的磨辊拖行滑动、不及时发现造成磨辊装置总成报废。目前雷蒙磨磨辊装置传动有两种:铜套和轴承。轴承磨辊装置是在起支撑作用的磨辊套两端装有轴承,上端装有一个推力滚子轴承,下端装有一个调心滚子轴承,下端装有单压盖,单压盖内装有轴套,轴套上安装有骨架油封、羊毛毡、浮动油封最后用开槽螺母压住锁紧。在工况恶劣复杂环境中骨架油封、羊毛毡很快偏磨、浮动油封橡胶失去压缩弹性和补偿功能,润滑油脂很快泄露,造成羊毛毡、浮动油封干磨破损,粉尘进入卡死轴承。铜套磨辊装置用支撑套固定轴,轴不转动,轴下部托住一个或两个传动铜套,铜套外圈固定钢套,钢套外圈固定磨辊,在旋转力与离心力作用下磨辊与磨环摩擦,铜套转动,骨架油封、胀环安装在铜套的上端,机油位上方。立磨磨辊装置用支撑套固定轴,轴不转动,轴尾部安装两个轴承,立磨磨辊固定在轴承外圈轴承套上。虽然雷蒙磨传动铜套与立磨轴承都浸泡在机油中无机油泄漏问题,但骨架油封、胀环在机油位上方骨架油封、胀环处在干摩擦状态,骨架油封、胀环极易磨损。目前雷蒙磨与立磨的磨辊装置都易进粉尘,使用寿命没有预期性,因此雷蒙磨、立磨的磨辊装置轴防尘密封装置性能是评价制造雷蒙磨、立磨产品品质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磨粉企业安全、经济生产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雷蒙磨、立磨磨辊装置旋转轴防尘采用骨架油封、羊毛毡、浮动油封、简单迷宫等防尘效果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振动珠式迷宫防尘磨辊装置,该装置防尘效果好、降低雷蒙磨、立磨磨辊装置运行中维修、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振动珠式迷宫防尘磨辊装置,轴、支撑组件、防尘组件和传动组件,支撑组件、防尘组件和传动组件从上向下依次套接在轴上,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

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磨辊、轴承套、第一滚子轴承、第二滚子轴承、下压盖,轴承套通过第一滚子轴承和第二滚子轴承套接在轴上,第一滚子轴承与第二滚子轴承之间设有压套套接在轴,压套上端面顶住第一滚子轴承内圈的下端面,压套下端面顶住第二滚子轴承内圈的上端面,第二滚子轴承的下端面设有轴尾正反螺母,轴尾正反螺母压紧第二滚子轴承内圈的下端面,轴尾正反螺母下方设有下压盖,下压盖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套上,磨辊套在轴承套的外圈上用磨辊反螺母锁紧;

所述的防尘组件,包括迷宫静环、迷宫动环、转环,转环通过螺钉固定在传动组件的轴承套上端面,转环内圈中部设有逆流圈,转环内圈上部设有台阶,台阶上安装定位环,迷宫动环安装在转环上,迷宫静环设在迷宫动环上方与迷宫动环相互配合,配合面间形成多层迷宫间隙,迷宫间隙内设置振动珠,迷宫动环下端面与转环上端面之间设有甩粉槽,迷宫动环下端面还设有漏孔,漏孔的一端与迷宫间隙连通,漏孔的另一端与甩粉槽;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套、横担轴,支撑套套接在轴上,横担轴固定在支撑套上,支撑套顶部设有轴头正反螺母。

所述的甩粉槽内设有振动珠,甩粉槽是设在迷宫动环下端面向上的凹陷槽,或设在转环上端面向下的凹陷槽。

所述的迷宫静环,上端面设有加珠孔,加珠孔与迷宫间隙连通。

所述的迷宫动环,与迷宫静环相互配合外圈的齿环设置成u形溢流槽,可以有效阻止或减少粉尘进入迷宫间隙内。

所述的迷宫动环,下端面与转环上端面设有甩粉凹槽或甩粉间隙,甩粉凹槽、甩粉间隙与甩粉槽连通,便于甩粉槽内粉尘跟随转环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甩粉槽内的粉尘从甩粉凹槽或甩粉间隙甩出外部。

所述的迷宫动环的下端外圆侧面或转环的外圆侧面设有加珠孔或气孔,加珠孔或气孔与甩粉槽连通,用于将振动珠从加珠孔加入甩粉槽内,也便于甩粉槽内粉尘跟随转环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甩粉槽内的粉尘甩出外部。

所述的转环,为甩环或沉淀环。

所述的振动珠,由陶瓷、碳化硅或玻璃材质的材料制成,具有耐磨、耐温、自润滑、磨擦力小、质轻的特性,振动珠直径大于漏孔直径。

所述的轴承套,由圆钢经车床、洗床、钻床加工成型,外圆面为上小下大的锥形轴承套,内圆面上下两端设有第一滚子轴承和第二滚子轴承或铜套的安装位,轴承套外圆面还设有防转键,防止磨辊在生产过程中与轴承套打滑;轴承套上端面设有多个与转环的通孔对应连接的均等牙孔,轴承套下端面设有多个与下压盖连接锁紧通孔对应的均等牙孔,轴承套锥形外圆上端设有与磨辊反螺母内牙相匹配的外牙。

所述的磨辊,由锰合金钢浇铸、立车精加工成型,磨辊内圆是上大下小锥形面与上小下大的锥形轴承套外圆面相配合。

所述的轴,由圆钢经数控车床、铣床、钻床、热处理加工成型,轴下部设有两个阶梯轴承内圈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一滚子轴承和第二滚子轴承,轴尾部台阶设有正反锁紧螺母外牙;轴中部设有静环正反牙位;轴上部设有上小下大的椎形支撑套安装位,轴顶部设有支撑套正反螺母锁紧外牙。

所述的迷宫静环,由圆钢等金属经数控车床、铣床、钻床加工成形,迷宫静环内圆上端设有正内牙,上端面设有为迷宫间隙加放振动珠的加珠孔,加珠孔用螺杆堵头堵住,防止粉尘进入迷宫间隙;迷宫静环下端面设有多条有一定间距和一定高度环形密封齿,环形密封齿根部前后设有与迷宫动环环形密封齿配合的凹槽;迷宫静环外圆上端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轴向半圆开槽口,用于加力锁紧。

所述的迷宫动环,由圆钢等金属经车床、铣床、钻床、平面磨床、平面研磨加工成型,迷宫动环的上端设有多条有一定间距和一定高度环形密封齿,环形密封齿根部之间设有台阶,台阶上端面内高外低,台阶下端面为凹槽;迷宫动环与转环配合的下端面外侧设有两条o形密封圈,用于静密封防尘。

所述的沉淀环,由圆钢经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成型,沉淀环内圆面上部设有定位环安装位,内圆面下部设有逆流圈安装位,内圆下端面设有与迷宫动环连接的均匀分布锁紧通孔,螺钉穿过通过与迷宫动环固定连接;沉淀环外圆下部设有横凸台,横凸台端面设有均匀分布与轴承套通过螺钉连接锁紧的通孔,沉淀环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甩粉槽,甩粉槽外侧的沉淀环上端面与迷宫动环下端面外侧的o形密封圈帖合;沉淀环外圆上部设有两个气孔,气孔与甩粉槽连通,保养维修时,从一个气孔吹入气体,将粉尘从另一个气孔排出。

所述的甩环,由圆钢经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成型,甩环内圆面上部设有定位环安装位,内圆面下部设有逆流圈安装位,内圆下端面设有与迷宫动环连接的均匀分布锁紧通孔,螺钉穿过通过与迷宫动环固定连接;甩环下部设有横凸台,横凸台端面设有均匀分布与轴承套通过螺钉连接锁紧的通孔,甩环与迷宫动环下端面外圈帖合的端面铣有多条均匀分布的甩粉凹槽,或甩环与迷宫动环外圈下端面设有甩粉间隙,甩环外圆面设有小凸台,用于围住迷宫动环外圈下端面,起到溢流甩粉的作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振动珠式迷宫防尘磨辊装置,该装置中的迷宫静环与迷宫动环相互配合面,配合面间形成多层迷宫间隙,迷宫间隙内设置振动珠,形成多折的折向曲路,上升路径中的振动珠直径较小,有利于对上升路径中粉尘气流有较好节流、减压、阻挡作用,同时对上升路径中的粉尘在振动珠不断振动及自身重量作用下,促使粉尘向下沉淀,粉尘通过漏孔进入甩粉槽中;在下升路径中的振动珠直径大于漏孔宽度,有利于粉尘被压进漏孔中,也有利于粉尘向下滑落沉淀;该装置中振动珠、迷宫动环与迷宫静环的密封齿环形成的自密封和u形溢流槽结构有利于外层间隙粉尘溢出;自密封和u形溢流槽结构降低外层鼓风机与分析机配合产生由下向上旋转负压粉尘气流对内层防尘路径影响;凹槽甩粉和u形溢流槽间隙甩粉的设计,有利于在负压粉尘气流工况甩粉;振动珠式防尘密封装置是非接触密封,迷宫静环与迷宫动环密封环形齿有间隙,不直接接触、磨擦,振动珠、粉尘与迷宫静环、迷宫动环密封环形齿接触磨擦但磨损很小,使振动珠式迷宫防尘密封装置更加耐磨;振动珠式迷宫防尘装置的密封路径被轴向拉长,自密封和u形溢流槽结构后的粉尘无气流助力需多次经过有振动珠的下落层与上升层,粉尘在自身重量及离心力作用下落入沉淀环或甩环;防尘密封装置在传动轴承(铜套)上无油脂泄漏保障了医用、食用粉体不被油脂污染保证品质安全性。振动珠式迷宫防尘密封装置使雷蒙磨、立磨磨辊装置粉尘难以进入传动轴承(铜套),使传动轴承(铜套)寿命大增,降低企业运行、维修、维护成本,同时俱有明显增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d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d部的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部的放大图;

图中,1.下压盖2.轴尾正反螺母3.第二滚子轴承4.磨辊5.轴承套6.压套7.第一滚子轴承8.磨辊反螺母9.压圈10.逆流圈11.转环12.定位环13.迷宫动环14.迷宫静环15.迷宫间隙16.加珠孔17.静环反螺母18.轴19.支撑套20.横担轴21.轴头正反螺母22.甩粉凹槽23.漏孔24.甩粉槽25.振动珠26.u形溢流槽27.甩粉间隙28.加珠孔/气孔29.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振动珠式迷宫防尘磨辊装置,轴18、支撑组件、防尘组件和传动组件,支撑组件、防尘组件和传动组件从上向下依次套接在轴上,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

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磨辊4、轴承套5、第一滚子轴承7、第二滚子轴承3、下压盖1,轴承套5通过第一滚子轴承7和第二滚子轴承3套接在轴18上,第一滚子轴承7与第二滚子轴承3之间设有压套6套接在轴18,压套6上端面顶住第一滚子轴承7内圈的下端面,压套6下端面顶住第二滚子轴承3内圈的上端面,第二滚子轴承3的下端面设有轴尾正反螺母2,轴尾正反螺母2压紧第二滚子轴承3内圈的下端面,轴尾正反螺母2下方设有下压盖1,下压盖1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套5上,磨辊4套在轴承套5的外圈上用磨辊反螺母8锁紧;

所述的防尘组件,包括迷宫静环14、迷宫动环13、转环11,转环11通过螺钉固定在传动组件的轴承套5上端面,转环11内圈中部设有逆流圈10,逆流圈10下方设有压圈9,转环11内圈上部设有台阶,台阶上安装定位环12,迷宫动环13通过螺钉安装在转环11上,迷宫静环14设在迷宫动环13上方与迷宫动环13相互配合,配合面间形成多层迷宫间隙15,迷宫间隙15内设置振动珠25,形成多折的折向曲路,迷宫动环13下端面与转环11上端面之间设有甩粉槽24,迷宫动环13下端面还设有漏孔23,漏孔23的一端与迷宫间隙15连通,漏孔23的另一端与甩粉槽24;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套19、横担轴20,支撑套19套接在轴18上,横担轴20固定在支撑套19上,支撑套19顶部设有轴头正反螺母21。

所述的甩粉槽24内设有振动珠25,甩粉槽24是设在迷宫动环13下端面向上的凹陷槽。

所述的迷宫静环14,上端面设有加珠孔16,加珠孔16与迷宫间隙15连通。

所述的迷宫动13,与迷宫静环14相互配合外圈的齿环设置成u形溢流槽26,可以有效阻止或减少粉尘进入迷宫间隙15内。

所述的迷宫动环13,下端面与转环11上端面设有甩粉凹槽22,甩粉凹槽22与甩粉槽24连通,便于甩粉槽24内粉尘跟随转环11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甩粉槽24内的粉尘从甩粉凹槽22甩出外部。

所述的迷宫动环13的下端外圆侧面设有加珠孔28,加珠孔28与甩粉槽24连通,用于将振动珠25从加珠孔28加入甩粉槽24内,也便于甩粉槽24内粉尘跟随转环11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甩粉槽24内的粉尘甩出外部。

所述的振动珠25,由陶瓷、碳化硅或玻璃材质的材料制成,具有耐磨、耐温、自润滑、磨擦力小、质轻的特性,振动珠25直径大于漏孔23直径。

所述的轴承套5,由圆钢经车床、洗床、钻床加工成型,外圆面为上小下大的锥形轴承套5,内圆面上下两端设有第一滚子轴承7和第二滚子轴承3的安装位,轴承套5外圆面还设有防转键,防止磨辊4在生产过程中与轴承套5打滑;轴承套5上端面设有多个与转环11的通孔对应连接的均等牙孔,轴承套11下端面设有多个与下压盖1连接锁紧通孔对应的均等牙孔,轴承套5锥形外圆上端设有与磨辊反螺母8内牙相匹配的外牙。

所述的磨辊4,由锰合金钢浇铸、立车精加工成型,磨辊4内圆是上大下小锥形面与上小下大的锥形轴承套5外圆面相配合。

所述的轴18,由圆钢经数控车床、铣床、钻床、热处理加工成型,轴18下部设有两个阶梯轴承内圈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一滚子轴承7和第二滚子轴承3,轴尾部台阶设有正反锁紧螺母外牙;轴18中部设有迷宫静环14正反牙位;轴上部设有上小下大的椎形支撑套安装位,轴顶部设有支撑套正反螺母锁紧外牙。

所述的迷宫静环14,由圆钢等金属经数控车床、铣床、钻床加工成形,采用静环反螺母17锁紧在轴18上,迷宫静环14内圆上端设有正内牙,上端面设有为迷宫间隙15加放振动珠25的加珠孔16,加珠孔16用螺杆堵头堵住,防止粉尘进入迷宫间隙15;迷宫静环14下端面设有多条有一定间距和一定高度环形密封齿,环形密封齿根部前后设有与迷宫动环13环形密封齿配合的凹槽;迷宫静环14外圆上端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轴向半圆开槽口,用于加力锁紧。

所述的迷宫动环13,由圆钢等金属经车床、铣床、钻床、平面磨床、平面研磨加工成型,迷宫动环13的上端设有多条有一定间距和一定高度环形密封齿,环形密封齿根部之间设有台阶,台阶上端面内高外低,台阶下端面为凹槽;迷宫动环13与转环11配合的下端面外侧设有两条o形密封圈,用于静密封防尘。

所述的转环11为甩环,甩环由圆钢经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成型,甩环内圆面上部设有定位环安装位,内圆面下部设有逆流圈10安装位,内圆下端面设有与迷宫动环13连接的均匀分布锁紧通孔,螺钉穿过通孔与迷宫动环13固定连接;甩环下部设有横凸台,横凸台端面设有均匀分布与轴承套通过螺钉连接锁紧的通孔,甩环与迷宫动环13下端面外圈帖合的端面铣有多条均匀分布的甩粉凹槽22,甩环外圆面设有小凸台29,用于围住迷宫动环13外圈下端面,起到溢流甩粉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5、图6、图7所示,

所述的迷宫动环13,下端面与转环上端面设有甩粉间隙27,甩粉间隙27与甩粉槽24连通,便于甩粉槽24内粉尘跟随转环11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甩粉槽24内的粉尘从甩粉间隙27甩出外部。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8、图9所示,

所述的甩粉槽24,是设在转环11上端面向下的凹陷槽,甩粉槽24内不加振动珠25。

所述的转环11,外圆侧面设有气孔28,气孔28与甩粉槽24连通,便于停机保养维修时,用气吹出沉定在甩粉槽24内的粉尘。

所述的转环11为沉淀环,沉淀环由圆钢经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成型,沉淀环内圆面上部设有定位环13安装位,内圆面下部设有逆流圈10安装位,内圆下端面设有与迷宫动环13连接的均匀分布锁紧通孔,螺钉穿过通过与迷宫动环13固定连接;沉淀环外圆下部设有横凸台,横凸台端面设有均匀分布与轴承套5通过螺钉连接锁紧的通孔,沉淀环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甩粉槽24,甩粉槽24外侧的沉淀环上端面与迷宫动环13下端面外侧的o形密封圈帖合;沉淀环外圆上部设有两个气孔29,气孔29与甩粉槽24连通,保养维修时,从一个气孔吹入气体29,将粉尘从另一个气孔29排出;或者甩粉槽24内的粉尘在沉淀环转动过程中,在离心的作用下,粉尘从气孔29排出。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