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粉体破碎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0275发布日期:2020-04-21 18:50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碳化硅粉体破碎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产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碳化硅粉体破碎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由于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广泛的应用在功能陶瓷、高级耐火材料、磨料及冶金原料等领域。碳化硅管是由碳化硅原料加工制成的管材结构,具有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耐腐蚀、抗热抗震性好、导热系数大以及抗氧化性好等优越性能,广泛用于中频锻造、各种热处理电炉、冶金、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

对碳化硅管制备的前处理不可缺少的是碳化硅粉体破碎。目前,均采用普通立式批量搅拌磨,采用5mm的磨球,搅拌速度3.5m/s。为达到破碎效果,在混料破碎过程中,采用长搅拌棒设计来带动研磨球。但是,长搅拌棒外围速度高,内部速度低,速度梯度大,导致整体研磨腔破碎能量小。而且,长搅拌棒无法在高转速下工作,否则会导致断裂。目前,由于长搅拌棒速度不高,只能采用直径较大的研磨球,又会导致物料粒度小于1微米的时候,研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碳化硅粉体破碎搅拌装置,破碎效果较好,可以大大提高研磨效率,获得更细的碳化硅粉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碳化硅粉体破碎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搅拌棒,所述搅拌棒在搅拌器内进行搅拌运动,所述搅拌棒包括主轴、套在主轴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上盖、连接件、研磨齿、保持盘、连通杆、底盘,所述主轴依次穿过上盖、连接件、研磨齿、保持盘的中心,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上盖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安装研磨齿,研磨齿的下端安装保持盘,所述保持盘的下端固定底盘,在研磨齿、保持盘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连通杆设有若干个,所述连通杆竖向贯穿通孔,所述连通杆上端固定在连接件,所述连通杆的下端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研磨齿、保持盘均含有若干个,所述研磨齿、保持盘交替罗列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形状为倒“凸”字形,所述上盖与连接件固定在一起,所述搅拌棒穿过上盖、连接件的中心。

进一步的,研磨齿、保持盘各设有六个,在连接件的下端安装研磨齿,研磨齿的下端安装保持盘,六个研磨齿和六个保持盘交替罗列在一起,在研磨齿、保持盘上设有八个通孔,所述连通杆有八个,八个连通杆穿过研磨齿、保持盘上的通孔并固定在底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齿包括八个磨齿单元,磨齿单元包括弧形部和梯形齿,八个磨齿单元共包括八个弧形部和八个梯形齿,八个弧形部组成环形,八个梯形齿在环形外侧。

进一步的,保持盘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保持盘包括上端的凸起和下端的保持部,所述研磨齿中间中空,所述凸起安装进研磨齿的中空部。

进一步的,保持盘由八个弧形块组成的环形,八个弧形块上各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直径小于上盖的直径,所述保持盘的直径与上盖的直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部的直径与上盖的直径一致,所述梯形齿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盖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器双层结构,双层内部放置循环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粗主轴,可以使物料在外围研磨,减少研磨能量很低的中心区域。本实用新型采用高转速,可以获得更高的研磨能量。本实用新型采用套装研磨齿,可以保证高速下的强度和耐磨性,在高转速时匹配更小的研磨球,可以获得更细的粉体。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维护费用低、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搅拌棒2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研磨齿33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保持盘34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保持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为本实施例碳化硅粉体破碎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1、搅拌棒2,如图2所述,搅拌器1双层结构,双层内部放置循环冷却水,便于搅拌棒在搅拌器内进行搅拌运动时保持低温状态。为实现搅拌棒的高速度旋转,研磨出更细的碳化硅粉体,上述的搅拌棒可以设置以下结构:

搅拌棒2包括主轴21、套在主轴21上的搅拌组件3,搅拌组件3的中心中空,主轴21过搅拌组件3,且主轴21的末端固定在搅拌组件3的末端。主轴21加粗,且搅拌组件3包括众多的部件,可以实现高速下的强度和耐磨性。

上述的搅拌组件3自上而下包括上盖31、连接件32、研磨齿33、保持盘34、连通杆35、底盘36,上述的主轴21依次穿过上盖31、连接件32、研磨齿33、保持盘34的中心,并固定在底盘36上。下面针对上述部件进行详细介绍:所述上盖3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件32,连接件32的形状为倒“凸”字形,所述上盖设有与连接件32互补的凹槽,使得上盖31与连接件32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同时凹槽与凸起结合,实现节省空间的目的。在连接件32的下端安装研磨齿33,在研磨齿33的下端安装保持盘34。在本实施例中研磨齿、保持盘各设有六个,六个研磨齿和六个保持盘交替罗列在一起,其中最后一个保持盘34的下端安装底盘36,为实现研磨齿、保持盘、底盘36的固定,本实施例还设置了连通杆35,连通杆35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件32上。

在每一个研磨齿33、保持盘34上均设有八个通孔,上述的连通杆35有八个,每个连通杆35依次穿过研磨齿33、保持盘34的通孔10,并且连通杆35的末端固定在底盘36上,优选通过螺栓固定。通过上述的描述,八个连通杆35均上下穿过六个研磨齿、六个保持盘,将过六个研磨齿、六个保持盘固定在连接件32、底盘36之间。

为保证研磨齿33的安装方便,实现高强度稳定和耐磨的性质,上述的每一个研磨齿33包括八个磨齿单元a,磨齿单元a包括弧形部331和梯形齿332。其中,八个磨齿单元a共包括八个弧形部和八个梯形齿,八个弧形部331组成环形,八个梯形齿332在环形外侧。以上实现部件的相互组装,起到更好地稳固和耐磨。

上述的研磨齿、保持盘之间也相互组装,保持盘34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具体的,保持盘34包括上端的凸起341和下端的保持部342,而研磨齿33中间中空,上述的凸起341安装进研磨齿33的中空部。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保持盘34结构还可以是:由八个弧形块343相互组装组成的环形,八个弧形块上各设有通孔10。

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件32的直径小于上盖31的直径,保持盘34的直径与上盖31的直径一致;弧形部331的直径与上盖31的直径一致,所述梯形齿332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盖31的直径。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搅拌器的水流打开,实现搅拌器出现循环冷却环境;将上盖31、连接件32、研磨齿33、保持盘34、连通杆35、底盘36,依次套装在主轴21上,且主轴21的下端固定在底盘36上,将碳化硅原料加入进搅拌器内,进行研磨。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