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解微波协同提取植物总黄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1748发布日期:2020-05-08 14:0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酶解微波协同提取植物总黄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总黄酮提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酶解微波协同提取植物总黄酮装置。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是指以黄酮为母体的一大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蔬菜、水果、牧草、和药用植物中,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份。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20世纪20年代,国外把槲皮素、芦丁用于临床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60年代末,人们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有抗炎、抗病毒、利胆、强心、镇静和镇痛等作用。到70年代,又发现它们有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截止至2000年统计,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单体总数已超过8000多种。目前黄酮类化台物可以分为10多个类别,黄酮、黄烷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嚷弄、黄烷酮、花色寨、查耳酮、色原酮等,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日益深入,但是关于黄酮类化合物抗辐射的相关报道较少,现对黄酮类化合物抗辐射的研究进行综述。

从植物中提取总黄酮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有用酶解配合微波协同提取的方式,而酶解与微波提取为两个工序,通常是在一个设备中酶解后将植物碎片和溶液一起倒入另一个设备进行微波提取,而酶解过程中通常会添加过量的酶以保证反应的彻底,但也因此会浪费大量的酶,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酶解微波协同提取植物总黄酮装置,解决了现有工序通常是在一个设备中酶解后将植物碎片和溶液一起倒入另一个设备进行微波提取,而酶解过程中通常会添加过量的酶以保证反应的彻底,但也因此会浪费大量的酶,提高了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酶解微波协同提取植物总黄酮装置,包括酶解箱,所述酶解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微波提取箱,且酶解箱与微波提取箱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酶解箱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酶解箱内壁的底部且位于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绞龙和搅拌轴,所述酶解箱内壁右侧的顶部与隔板右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酶解箱的右侧且位于滤板的上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微波提取箱的顶部与酶解箱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三角罩,所述微波提取箱的顶部且位于三角罩的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机箱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电机和微波发生机,所述微波提取箱右壁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微波提取箱顶部的右侧贯穿有添水管。

优选的,所述酶解箱正面的右侧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粉碎装置,所述酶解箱的正面且位于粉碎装置的底部连通有溢流管。

优选的,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且粉碎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粉碎箱的底部与酶解箱的正面之间连通有出料槽。

优选的,所述绞龙和搅拌轴的底端均依次贯穿酶解箱与机箱并延伸至机箱的内部,且绞龙和搅拌轴的底端均与机箱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绞龙和搅拌轴的表面且位于机箱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且从动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的表面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酶解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明钢化玻璃,所述机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背面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和微波发生机的表面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酶解微波协同提取植物总黄酮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酶解微波协同提取植物总黄酮装置,通过在酶解箱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酶解箱内壁的底部且位于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绞龙和搅拌轴,酶解箱内壁右侧的顶部与隔板右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酶解箱的右侧且位于滤板的上方开设有出料口,微波提取箱的顶部与酶解箱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三角罩,微波提取箱的顶部且位于三角罩的内部开设有进料口,通过设置隔板将酶解箱内空间分为左右两个空间,利用绞龙可将植物碎片逐渐向左上方推动,左上方堆积较多的植物碎片后,上层的植物碎片则可从滤板滑进微波提取箱内,而在滑动过程中,植物碎片内的水分会滴落,进而可回收一部分酶,即降低了酶的消耗量,减少了浪费,节省了成本。

(2)、该酶解微波协同提取植物总黄酮装置,通过使绞龙和搅拌轴的底端均依次贯穿酶解箱与机箱并延伸至机箱的内部,且绞龙和搅拌轴的底端均与机箱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绞龙和搅拌轴的表面且位于机箱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且从动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的表面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绞龙和搅拌轴,均可对两侧的植物碎片进行搅拌,便于酶充分反应,同时利用绞龙推动植物碎片,而利用一个电机带动绞龙和搅拌轴同时转动,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碎装置的右视图。

图中:1-酶解箱、2-微波提取箱、3-机箱、4-隔板、5-绞龙、6-搅拌轴、7-滤板、8-出料口、9-三角罩、10-电机、11-微波发生机、12-排水管、13-添水管、14-粉碎装置、15-溢流管、16-粉碎箱、17-进料斗、18-出料槽、19-主动皮带轮、20-从动皮带轮、21-皮带、22-透明钢化玻璃、23-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酶解微波协同提取植物总黄酮装置,包括酶解箱1,酶解箱1正面的右侧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粉碎装置14,粉碎装置14包括粉碎箱16,且粉碎箱16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7,粉碎箱16的底部与酶解箱1的正面之间连通有出料槽18,出料槽18底部为倾斜设置,酶解箱1的正面且位于粉碎装置14的底部连通有溢流管15,设置溢流管15可避免水漫过粉碎装置14,而排出的多余水可收集起来回收其中的酶和少量总黄酮,酶解箱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明钢化玻璃22,通过透明钢化玻璃22可随时观察加工过程,机箱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3,且控制面板23的背面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10和微波发生机11的表面电性连接,粉碎箱16内的粉碎机同样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23电性连接,且导线设置成隐线,酶解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微波提取箱2,且酶解箱1与微波提取箱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机箱3,酶解箱1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4,酶解箱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隔板4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绞龙5和搅拌轴6,绞龙5和搅拌轴6的底端均依次贯穿酶解箱1与机箱3并延伸至机箱3的内部,且绞龙5和搅拌轴6的底端均与机箱3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酶解箱1内壁右侧的顶部与隔板4右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7,酶解箱1的右侧且位于滤板7的上方开设有出料口8,微波提取箱2的顶部与酶解箱1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三角罩9,三角罩9用于保持植物碎片可顺利进入微波提取箱2,微波提取箱2的顶部且位于三角罩9的内部开设有进料口,通过设置隔板4将酶解箱1内空间分为左右两个空间,利用绞龙5可将植物碎片逐渐向左上方推动,左上方堆积较多的植物碎片后,上层的植物碎片则可从滤板7滑进微波提取箱2内,而在滑动过程中,植物碎片内的水分会滴落,进而可回收一部分酶,即降低了酶的消耗量,减少了浪费,节省了成本,机箱3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电机10和微波发生机11,微波发生机11发出微波的面板固定设置在微波提取箱2的底部,电机10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9,绞龙5和搅拌轴6的表面且位于机箱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20,且从动皮带轮20与主动皮带轮19的表面之间通过皮带21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绞龙5和搅拌轴6,均可对两侧的植物碎片进行搅拌,便于酶充分反应,同时利用绞龙5推动植物碎片,而利用一个电机10带动绞龙5和搅拌轴6同时转动,降低了设备成本,微波提取箱2右壁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12,微波提取箱2顶部的右侧贯穿有添水管13。

使用时,将添水管13连接外界水源,用电源线将控制面板23连接外接电源,然后启动电机10、微波发生机11和粉碎装置14,先通过粉碎装置14向酶解箱1中添加一定量的水和酶,然后将植物倒入粉碎装置14内,粉碎箱16内的粉碎机对植物进行粉碎,然后植物碎片通过出料槽18滑进酶解箱1内进行酶解,此时电机10带动两个主动皮带轮19转动,并利用皮带21带动两个从动皮带轮20转动,使绞龙5与搅拌轴6同步转动,搅拌轴6对植物碎片进行搅拌,而绞龙5将植物碎片逐渐向左上方推动,左上方堆积较多的植物碎片后,上层的植物碎片则可从滤板7滑进微波提取箱2内,而在滑动过程中,植物碎片内的水分会携带部分未反应的酶滴落回酶解箱1,同时利用水泵将外界水源排进添水管13内,水冲刷微波提取箱2入口处落入的植物碎片将其打散,而微波发生机11发出微波振荡植物碎片,将其中的总黄酮提取出,然后溶液混合植物碎片从排水管12,经过后期过滤等处理工序后得到总黄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