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9930发布日期:2020-04-24 18:24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染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材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展示柜是用于放置并展示商品、文物以及其他展品的柜体,现有的很多展柜都是采用亚克力板材料制作而成,为了展柜的观赏性,用于制作展柜的亚克力板通常染有颜色。但是,随着观众需求的丰富化发展,展柜的板材很多都需要在板材的不同表面上染上不同颜色的染料,且很多展柜板材的单侧面两边需要印染上与主色不同的染料。。

目前,公告号为cn10985325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板材的染色工艺,该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清洗板材,b、漂洗板材,c、喷淋水洗,d、浸泡染色,e、染后水洗和f、烘干。所述步骤d为:将步骤c水洗后的板材浸泡于染色剂溶液中,进行板材的染色。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浸泡的方式使得板材上染上染料,但存在以下缺陷:该染色工艺难以在板材的两侧表面分别染上不同颜色的染料,且染料的附着不均匀。为此,亟需一种板材染色工艺,该工艺能够使得板材的不同表面分别染上不同颜色的染料,且能够在板材单侧面两边染上其他颜色,丰富了展示柜板材的加工,此外,该工艺采用辊压的染色方式,增强了染料与板材的附着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染色工艺,该工艺采用单侧印染的方法在板材上染上染料,从而使得展示柜板的不同表面分别染上不同颜色的染料,且能够在板材单侧面两边染上其他颜色,丰富了展示柜板材的加工,此外,该工艺采用辊压的染色方式,增强了染料与板材的附着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板材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清洗板材;

s2、漂洗板材;

s3、喷淋水洗;

s4、烘干板材;

s5、水平放置板材;

s6、辊压染色:引入染色机,所述染色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辊面均匀涂设染料的主染色辊以及辊面均匀涂设另一种染料的副染色辊,所述副染色辊沿架体内板材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主染色辊两侧,所述主染色辊的辊面与所述副染色辊的辊面均与板材底面相抵,所述架体上还设有与板材上表面相抵的驱动辊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辊转动的驱动装置,将板材设置于架体内并驱动所述驱动辊转动;

s7、染色后水洗;

s8、染色后烘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材设置于染色机的架体内时,驱动装置驱动了驱动辊转动,使得板材于驱动辊以及主染色辊之间移动,使得主染色辊上的染料印染在板材上,从而使得板材中部染上颜色,然后,副染色辊沿板材底面辊压,使得副染色辊上的颜色印染在板材底面两侧处,丰富了板材的加工,在此过程中,展示柜板的一侧表面染上颜色,重复使用该染色机后即可在板材的另一表面染色;此外,该类由下往上染色的方式,有效防止了板材底面上不同染料之间的串色,且该工艺采用辊压的染色方式,增强了染料与板材的附着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内固定有装有染料的主染色池,所述架体两侧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主涂色辊以及主上色辊,所述主上色辊底部辊面浸入所述主染色池内的染料中,所述主涂色辊辊面分别与所述主染色辊辊面以及主上色辊的辊面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材移动时,板材底面与主染色辊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主染色辊转动,使得主涂色辊以及主上色辊转动,而当主上色辊转动时,主上色辊底部辊面染上染料,使得染料与主涂色辊的辊面上压匀,然后主涂色辊辊面上的染料压匀在主染色辊的辊面上,使得板材底面上均匀涂设上染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染色辊与所述副染色辊沿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架体内还固定有装有与所述主染色池内染料不同的另一种染料的副染色池,且所述副染色辊沿架体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副染色池对应;所述架体的两侧内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副染色辊,所述副染色辊下侧设有与架体内侧壁转动连接的副涂色辊以及副上色辊,所述副涂色辊的辊面与所述副染色辊的辊面相抵,且所述副上色辊的辊面与所述副涂色辊的辊面相抵;所述架体内固定有染料盘,所述架体内还固定有持续泵送所述副染色池内染料至染色盘内的抽料泵,所述副上色辊底部辊面浸入所述染色盘上的染料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材移动时,副染色辊转动,带动了副涂色辊以及副上色辊转动,而副上色辊底部进入染色盘内的染料内,从而使得副上色辊带上染料并压匀在副涂色辊上,而压匀在副涂色辊上的染料均匀沾染在副染色辊上,从而使得副染色辊在板材底面两侧染色,在此过程中,抽料泵持续抽送染料进入染色盘中,使得染色盘持续处于溢满染料的状态,从而使得副上色辊提取染料的速率恒定,使得副染色辊印染板材时保持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染色盘开口朝上设置,且所述染色盘开口远离所述副染色池的一侧边缘高于靠近副染色池的一侧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抽料泵启动时,副染色池内的染料不断泵送至染色盘内,当染色盘内的染料液面高于染料盘开口靠近副染色池的一侧边缘时,染料溢过该侧边缘流入副染色池,使得染料回收至副染色池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上还设有液面维持装置,所述液面维持装置包括固定于架体外侧壁上的液位箱、设置于所述液位箱内的浮动件、开设于液位箱内侧壁顶部的补液孔、设置于液位箱内并与液位箱内顶面滑动连接的堵液块以及设置于液位箱内的收缩弹簧;所述液位箱底部与所述主染色池底部连通;所述堵液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补液孔的轴线平行;所述补液孔内始终充满恒压染料,所述收缩弹簧一端与所述堵液块远离补液孔的侧壁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液位箱远离补液孔的内侧壁固定,且所述收缩弹簧保持收缩状态;所述堵液块平行于所述收缩弹簧轴线的截面呈倒u形,所述堵液块远离收缩弹簧的外侧壁与所述液位箱开设所述补液孔的内侧壁相抵,且所述补液孔轴线穿过所述堵液块;所述堵液块靠近所述补液孔的内侧壁朝下倾斜,所述浮动件顶部固定有顶压柱,所述顶压柱顶部固定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堵液块的倾斜内侧壁贴合并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染色池内的染料液面下降时,与主染色池连通的液位箱内的燃料液面下降,使得浮动件下降,此时浮动件上的抵接块对堵液块的抵接作用减小,从而使得收缩弹簧收缩,拉动了堵液块朝向远离补液孔的方向滑动,使得补液孔与液位箱内连通,此时,补液孔内的染料不断进入液位箱内,补充了液位箱以及主染色池内的染料;而当主染色池内的染料液位恢复时,液位箱内的染料液位恢复,使得浮动件恢复至初始高度,从而使得固定于浮动件上顶压柱顶部的抵接块抵住堵液块的倾斜内侧壁,使得堵液块朝向靠近补液孔的方向滑动,此时收缩弹簧伸张,直至堵液块与液位箱开设补液孔的内侧壁贴合,重新封闭了补液孔,停止往液位箱以及主染色池内补充染料,使得主染色池内的染料液位始终处于一个恒定的液位范围,从而使得主上色辊提取主染色池内染料的速率更均衡,提升了主染色辊染色的均匀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缩弹簧上套设有隔液套,所述隔液套具有弹性,且所述隔液套一端与所述堵液块远离所述补液孔的侧壁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液位箱远离补液孔的内侧壁固定;所述液位箱连接所述隔液套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隔液套内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液套的设置,隔绝了收缩弹簧与液位箱内的染料,防止收缩弹簧上粘结染料而改变了收缩弹簧的伸缩强度,此外,通气孔的设置,平衡了隔液套内的气压,防止收缩弹簧伸缩时隔液套内的气压变化而影响到收缩弹簧的压缩行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上还设有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包括固定于架体外侧壁上的补液槽体、设置于所述补液槽体内的恒压重板以及设置于补液槽体底部的补液管,所述补液槽体内设有染料,所述恒压重板底面与所述补液槽体内的燃料液面贴合,且所述恒压重板四周侧壁分别与补液槽体的四周内侧壁活动密封;所述补液管一端与所述补液槽体底面固定并与补液槽体内部连通,所述补液管另一端与所述补液孔靠近所述液位箱外的开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液槽体内的染料不断通过补液管进入补液孔内,从而补充了液位箱内的染料,而恒压重板的设置,使得补液孔内的染料液压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液管上安装有沿补液管长度方向排列的手阀以及三通阀,所述手阀设置于所述三通阀靠近所述补液孔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补液槽体内的染料不足时,操作人员关闭手阀,然后通过三通阀灌入染料,补充了补液槽体内的染料,然后操作人员开启手阀并切换三通阀,使得补液管连通,从而恢复了补液孔的染料供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架体顶部上的驱动架、固定于所述驱动辊端部上的驱动齿轮以及固定于驱动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辊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架上;所述驱动辊设有多根,多根所述驱动辊沿架体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驱动架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设置于相邻的所述驱动齿轮之间并分别与相邻的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一根所述驱动辊上的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启动时,转动齿轮转动,带动了一根驱动辊上的驱动齿轮转动,使得转动齿轮以及各个驱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各个驱动辊同步转动且保持转速一致,使得板材于架体各处被驱动时的速度一致,防止板材由于驱动辊的转速差而打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染色辊的辊面上刻有大理石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染色辊于板材底面染色时,在板材底面形成大理石纹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当驱动装置驱动了驱动辊转动时,板材于驱动辊以及主染色辊之间移动,使得主染色辊上的染料印染在板材上,从而使得板材中部染上颜色,然后,副染色辊沿板材底面辊压,使得副染色辊上的颜色印染在板材底面两侧处,丰富了板材的加工,在此过程中,展示柜板的一侧表面染上颜色,重复使用该染色机后即可在板材的另一表面染色,此外,该类由下往上染色的方式,有效防止了板材底面上不同染料之间的串色,且该工艺采用辊压的染色方式,增强了染料与板材的附着度;

当板材移动时,副染色辊转动,带动了副涂色辊以及副上色辊转动,使得副染色辊在板材底面两侧染色,在此过程中,抽料泵持续抽送染料进入染色盘中,使得染色盘持续处于溢满染料的状态,从而使得副上色辊提取染料的速率恒定,使得副染色辊印染板材时保持均匀;

主染色池内的染料液位始终处于一个恒定的液位范围,从而使得主上色辊提取主染色池内染料的速率更均衡,提升了主染色辊染色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架体上板材的出口位置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架体;11、导向部;111、导向槽;112、导向辊;12、主染色池;13、主染色辊;14、主涂色辊;15、主上色辊;16、副染色池;171、副染色辊;172、副涂色辊;173、副上色辊;174、染色盘;175、抽料泵;176、抽料管;177、输送管;18、安装槽;19、驱动辊;2、驱动装置;21、驱动架;211、转动齿轮;22、驱动齿轮;23、驱动电机;3、液面维持装置;31、液位箱;311、气压孔;312、连通管;313、滑动柱;314、通气孔;32、浮动件;321、顶压柱;322、抵接块;33、补液孔;34、堵液块;35、收缩弹簧;351、隔液套;4、补液装置;41、补液槽体;411、固定杆;42、恒压重板;421、固定柱;422、配重块;43、补液管;431、三通阀;432、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板材染色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清洗板材:将板材用清洗剂进行清洗;

s2、漂洗板材:将清洗后的板材用纯水漂洗;

s3、喷淋水洗::将漂洗后的板材的双侧边进行喷淋水洗,彻底清洁;

s4、烘干板材:将喷淋后的板材烘干,使得板材表面干燥;

s5、水平放置板材;

s6、辊压染色;

s7、染色后水洗:将染色后的板材用纯水清洗;

s8、染色后烘干:将再次水洗后的板材烘干,使得板材表面干燥。

在上述步骤s6中,引入一种染色机,如图1所示,该染色机包括架体1、驱动装置2、液面维持装置3以及补液装置4。结合图2所示,架体1的长度方向水平,其截面呈u形,且架体1内设有导向部11、主染色池12、主染色辊13、主涂色辊14、主上色辊15、副染色池16、副染色辊171、副涂色辊172、副上色辊173、染色盘174以及抽料泵175。主染色池12为开口呈矩形的池状结构,其开口朝上设置,且主染色池12底面与架体1内底面贴合并相抵。副染色池16与主染色池12的结构一致,副染色池16的底面与架体1内底面贴合并相抵,副染色池16与主染色池12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且主染色池12设置于架体1靠近板材进入位置的一端。主染色辊13为圆辊状,其两端分别与架体1的两侧内侧壁转动连接,主染色辊13设置于主染色池12上侧,且主染色辊13的辊面上雕刻有大理石纹路。主涂色辊14与主上色辊15均为圆辊状,且主染色辊13、主涂色辊14与主上色辊15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主涂色辊14的辊面与主染色辊13的辊面相抵,主上色辊15的辊面与主涂色辊14的辊面相抵,且主染色池12内设有染料,主上色辊15的底部辊面浸入主染色池12内染料液面以下。主染色辊13、主涂色辊14以及主上色辊15设有多组,多组主染色辊13、主涂色辊14以及主上色辊15沿架体1长度方向排列并均设置于主染色池12上。

如图1所示,导向部11包括开设有架体1两侧内侧壁上的导向槽111以及设置于导向槽111内的导向辊112,导向槽111的横断面呈矩形,其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导向槽111设置于架体1顶部。导向辊112为圆辊状,其竖直设置,导向辊112两端分别与导向槽111内顶面以及内底面转动连接,且导向辊112的辊面突出导向槽111。导向辊112设有多根,多根导向辊112于导向槽111内沿架体1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结合图2所示,副染色辊171为圆辊状,其轴线与主染色辊13的轴线平行,副染色辊171设置于副染色池16上侧并位于导向辊112下侧,且副染色辊171一端架体1的一侧内侧壁转动连接。架体1内侧壁还开设有安装槽18,安装槽18的开口呈矩形,且安装槽18设置于副染色辊171下侧。副涂色辊172与副上色辊173均为圆辊状,副涂色辊172的一端与副上色辊173的一端均延伸至安装槽18内并与安装槽18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副染色辊171、副涂色辊172与副上色辊173沿竖直方向上由上至下排列。染色盘174呈矩形盒状,其开口朝上设置,染色盘174一侧设置于安装槽18内并与安装槽18内底面固定,另一侧设置于安装槽18外,且染色盘174开口靠近副染色池16的边缘低于染色盘174开口位于安装槽18内的边缘。

如图2所示,副染色池16内设有与主染色池12内染料不同的染料,且染色盘174内设有与副染色池16内染料一致的染料。副涂色辊172的辊面分别与副染色辊171的辊面以及副上色辊173的辊面相抵,且副上色辊173的底部辊面浸入染色盘174的染料液面以下。抽料泵175为现有的液体泵,其固定于架体1内侧壁并位于染色盘174下侧,抽料泵175上安装有抽料管176以及输送管177,抽料管176为圆管状,抽料管176一端与抽料泵175的进口连通,抽料管176另一端延伸至副染色池16的染料液面以下。输送管177为圆管状,其一端与抽料泵175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染色盘174底面固定并与染色盘174内底面连通。当抽料泵175启动时,抽料泵175持续抽送副染色池16内的染料进入染色盘174内,当染色盘174内的染料溢满时,染色盘174内的染料从染色盘174靠近副染色池16的一侧重新流入副染色池16,从而使得染色盘174内的染料液面始终处于溢满状态。副染色辊171、副涂色辊172、副上色辊173、染色盘174设有多组并分别与各个安装槽18的位置对应,且副染色辊171、副涂色辊172、副上色辊173、染色盘174均设置于副染色池16上侧。

如图2所示,架体1内还设有驱动辊19,驱动辊19为圆辊状,驱动辊19的的轴线与架体1的内侧壁垂直。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架21、驱动齿轮22以及驱动电机23,驱动架21为截面呈倒u形的板状结构,其设置于架体1顶部,驱动架21两端竖直朝下并分别与架体1两侧上表面固定,且驱动架21的长度方向与架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驱动辊19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架21的两侧内侧壁转动连接,且驱动辊19设有多根,多根驱动辊19沿驱动架2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驱动齿轮22设有多个,多个驱动齿轮22分别设置于各个驱动辊19同一端,且驱动齿轮22套设于驱动辊19端部上并与驱动辊19固定。驱动架21靠近驱动齿轮22的一侧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211,转动齿轮211设有多个,多个转动齿轮211分别设置于相邻驱动齿轮22之间,且转动齿轮211分别与靠近其的两个驱动齿轮22啮合。驱动电机23固定于驱动架21靠近驱动齿轮22的外侧壁上,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穿过驱动架21外侧壁并穿入驱动架21内。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动齿轮211,转动齿轮211与一根驱动辊19上的驱动齿轮22啮合。当驱动电机23启动时,转动齿轮211转动,带动了与之啮合的驱动齿轮22转动,使得各个转动齿轮211以及驱动齿轮22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各个驱动辊19同步转动。

在步骤s6中,操作人员将板材水平放入架体1,使得板材底面与主染色辊13的辊面相抵,此时,板材上表面与驱动辊19的辊面相抵,且板材两侧边分别与架体1两侧内侧壁上的导向辊112辊面相抵,然后驱动电机23启动,驱动了驱动辊19转动,使得板材沿架体1长度方向移动;当板材在主染色辊13上移动时,主染色辊13转动,带动主涂色辊14以及主上色辊15转动,使得主上色辊15提取主染色池12内的染料并压匀在主涂色辊14以及主染色辊13上,从而使得板材底面印上染料;而当板材移动至副染色辊171上时,板材底面两侧与架体1两侧内侧壁上的副染色辊171辊面相抵,随着板材的移动,副染色辊171在摩擦作用下转动,使得副涂色辊172以及副上色辊173转动,从而使得副染色辊171于板材底面上染上染料,丰富了板材的加工。在上述过程中,板材的一侧表面染上颜色,重复使用该染色机后即可在板材的另一表面染色,此外,该类由下往上染色的方式,有效防止了板材底面上不同染料之间的串色。

如图1、图3所示,液面维持装置3包括液位箱31、浮动件32、补液孔33、堵液块34以及收缩弹簧35。液位箱31为矩形箱状结构,其设置于架体1外并与架体1靠近驱动电机23的一侧外侧壁固定,液位箱31上表面开设有气压孔311,气压孔311的开口呈圆形,且气压孔311与液位箱31内部连通。液位箱31设置于架体1底部,其上设有连通管312,连通管312呈圆管状,其一端与液位箱31靠近架体1的外侧壁底部固定并与液位箱31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架体1外侧壁以及主染色池12外侧壁并与主染色池12内连通,且连通管312与主染色池12的连通处设置于主染色池12底部,从而使得液位箱31与主染色池12连通,使得液位箱31内的染料液面与主染色池12内的燃料液面保持一致。浮动件32为矩形块状,其内部中空,由塑料制成,且浮动件32设置于液位箱31内浮动在染料液面上。液位箱31内还设有滑动柱313,滑动柱313竖直设置,且滑动柱313上端与液位箱31内顶面固定,滑动柱313下端贯穿浮动件32并与浮动件32滑移配合。补液孔33开设于液位箱31远离架体1的内侧壁上并与外界连通,补液孔33的开口呈圆形,其内充满染料,且补液孔33设置于液位箱31顶部。堵液块34为截面呈倒u形的块状结构,其上表面与液位箱31内顶面滑动连接,且其滑动方向与补液孔33的轴线平行。收缩弹簧35设置于堵液块34远离补液孔33的一侧,收缩弹簧35的轴线与补液孔33的轴线重合,且收缩弹簧35一端与液位箱31远离补液孔33的内侧壁固定,另一端与堵液块34远离补液孔33的侧壁固定,此外,堵液块34远离收缩弹簧35的侧壁与液位箱31开设补液孔33的内侧壁贴合并相抵,使得补液孔33被封闭。浮动件32上还设有顶压柱321以及抵接块322,顶压柱321为圆柱体,其轴线竖直,且顶压柱321下端与浮动件32上表面固定。抵接块322为矩形块状,其设置于堵液块34内,且抵接块322靠近补液孔33的侧壁朝上倾斜,此外,堵液块34靠近补液孔33的内侧壁朝下倾斜并与抵接块322的倾斜侧壁贴合并相抵。收缩弹簧35上套设有隔液套351,隔液套351为圆管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隔液套351两端分别与液位箱31内侧壁以及堵液块34侧壁固定,使得收缩弹簧35与液位箱31内的染料隔绝。液位箱31靠近收缩弹簧35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通气孔314,通气孔314的开口呈圆形,其轴线与隔液套351的轴线重合,使得隔液套351内部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

当主染色池12内的染料液面下降时,与主染色池12连通的液位箱31内的燃料液面下降,使得浮动件32下降,此时浮动件32上的抵接块322对堵液块34的抵接作用减小,从而使得收缩弹簧35收缩,拉动了堵液块34朝向远离补液孔33的方向滑动,使得补液孔33与液位箱31内连通,此时,补液孔33内的染料不断进入液位箱31内,补充了液位箱31以及主染色池12内的染料。而当主染色池12内的染料液位恢复时,液位箱31内的染料液位恢复,使得浮动件32恢复至初始高度,从而使得固定于浮动件32上顶压柱321顶部的抵接块322抵住堵液块34的倾斜内侧壁,使得堵液块34朝向靠近补液孔33的方向滑动,此时收缩弹簧35伸张,直至堵液块34与液位箱31开设补液孔33的内侧壁贴合,重新封闭了补液孔33,停止往液位箱31以及主染色池12内补充染料,使得主染色池12内的染料液位始终处于一个恒定的液位范围,从而使得主上色辊15提取主染色池12内染料的速率更均衡,提升了主染色辊13染色的均匀度。

如图1、图3所示,补液装置4包括补液槽体41、恒压重板42以及补液管43,补液槽体41为开口呈矩形的槽状结构,其设置于液位箱31上侧,且补液槽体41的长度方向与架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补液槽体41外侧壁与架体1外侧壁之间固定有固定杆411,固定杆411的截面呈圆形,且固定杆411水平设置。恒压重板42为矩形板状,其设置于补液槽体41内,且恒压重板42的四周侧壁分别与补液槽体41的四周内侧壁滑移配合并滑动密封。恒压重板42上设有固定柱421以及配重块422,固定柱421为圆柱状,其竖直设置,且固定柱421下端与恒压重板42上表面中心固定。配重块422为圆环形块状结构,其套设于固定柱421上并与固定柱421滑移配合,配重块422设有多块,多块配重块422叠加放置,且最下侧的配重块422与恒压重板42上表面相抵。补液管43为圆管状,其一端与补液槽体41底面固定并与补液槽体41内底面连通,另一端与补液孔33靠近液位箱31外的开口固定并连通。补液管43上由补液槽体41至补液孔33依次安装有三通阀431以及手阀432,当补液槽体41内的染料不足时,操作人员关闭手阀432,然后通过三通阀431灌入染料,补充了补液槽体41内的染料,然后操作人员开启手阀432并切换三通阀431,使得补液管43连通,从而恢复了补液孔33的染料供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