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09544发布日期:2020-11-04 04:3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



背景技术:

冰粉,部分地区又称凉粉,是起源于云、贵地区的一道著名小吃,后传入四川彭山,近年在成都颇为流行,是著名的夏季小吃。冰凉香甜,嫩滑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作为夏天的一道美食,因其爽滑、透明、冰爽、美味、价廉而倍受人们青睐。现有技术中市面上销售的冰粉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人工操作,将冰粉籽用纱布包住后在水中用手反复进行揉搓,首先这种制作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比较高,其次,在冰粉进行人工揉搓过程中,存在操作人员手工揉搓纱布容易造成食品污染的风险;二是用商店购买的冰粉进行勾兑调制,然而在勾兑调制过程中,冰粉的质量无法保证和控制,冰粉制作时需要进行冷却、冷藏时间比较长,其口感和色泽欠佳,不适宜进行生产销售。这两种方法制作的冰粉都存在相应的缺陷,因此,需设计一种冰粉制作设备,解决上述两种冰粉制作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在冰粉制作过程中,不仅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冰粉制作过程中不用人工揉搓,避免人工揉搓造成食品污染,此外,冰粉制作的时间短,品质优良,口感色泽鲜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包括工作容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容器机构下端的三通阀,与所述三通阀的左端连接的冰粉过滤机构,与所述三通阀的右端连接的循环水泵,与所述循环水泵连接的调节阀,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容器机构上的控制器;

所述工作容器机构由内部空心的圆柱体和倒立的空心圆台体组合而成,所述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上部分位于所述圆柱体内且所述倒立空心圆台体的顶部外径与所述圆柱体的内径重合,所述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下部分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圆柱体的底部并伸出所述圆柱体,所述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下部分的底端设有泄流孔,所述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上部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扇形溢流窗口,所述圆柱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传统的冰粉制作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中工作容器机构通过控制器控制三通阀和循环水泵的开闭,实现了水对冰粉仔的高速冲击,实现了冰粉籽和水流,冰粉籽和工作容器机构及循环水泵的叶轮均发生碰撞摩擦,实现了冰粉仔和水的快速搅拌混合,混合后进入过滤容器混匀,整个冰粉制作过程中冰粉不需要进行人工揉搓,避免人工揉搓造成食品污染。

2、相对于传统的冰粉制作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工作容器机构的结构上的巧妙设计,通过圆柱体和倒立的空心圆台体组合设计,以及泄流孔、扇形溢流窗口的新颖设计,实现了冰粉籽内部主要成分和外壳的快速剥离以及冰粉籽内部主要成分与水的快速混合,冰粉制作的时间大大缩短,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相对于传统的冰粉制作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工作容器机构、冰粉过滤机构三通阀、循环水泵等部件协同配合,实现了冰粉的机械制造,替代传统的手工制作和勾兑过程中需要冷却和冷藏,用该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和方法制作出来冰粉具有品质优良,口感色泽鲜美。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体上方盖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体的直径。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中防尘罩的直径大于空心的圆柱体的直径,一方面便于观察工作容器机构的冰粉籽内部物质与外壳剥离以及冰粉籽和水的混合状态,另一方面防止容器内部循环搅拌过程中液体的飞溅。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体的底部与所述倒立空心圆台体相交的横截面为环形。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圆柱体和倒立空心圆台体的组合形成工作容器机构,在工作容器机构内部形成环形通道,内部成呈漩涡状旋转,周而复始地对冰粉籽和水循环流动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冰粉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容器,活动连接在所述过滤容器内部的过滤筛,设置在所述过滤容器顶部的容器盖,以及与所述过滤容器侧壁连接的第五输送管道。

有益效果:从工作容器机构出来的半成品卸入冰粉过滤机构,冰粉液体经过滤筛的筛孔流入容器,冰粉籽停留在过滤筛内,工作容器内的冰粉液体过滤完后,过滤筛取出,冰粉籽与冰粉液体彻底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的上端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所述泄流孔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左端口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所述过滤容器的顶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右端口通过第三输送管道与所述循环水泵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端通过第四输送管道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工作容器机构、输送管道、三通阀、循环水泵和调节阀的相互协同配合,实现了冰粉籽和水的循环流动搅拌,循环搅拌效率高,实现了闭环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输送管道上设有所述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和所述三通阀均为电动调节阀。

有益效果:通过调节阀以调节循环水泵的出水压力,使循环水泵的进水和出水均衡并保证循环水泵的出水压力适当。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底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过滤容器底部的减速电机,与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连接的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搅拌桨,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桨上的桨片。

有益效果:搅拌机构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搅拌桨的桨片转动对过滤容器内的石灰水和混合液体进行搅拌,使搅拌的液体混合均匀,大大提高了搅拌的效率,而且减速电机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转速,调节搅拌的速率大小,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搅拌桨均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每个所述搅拌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桨片。

有益效果:每个搅拌桨上安装两个桨片,桨片对称设置在搅拌桨的两侧,可以对过滤容器内混合液体进行深度搅拌,搅拌效率更高,混合液搅拌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所述循环水泵和所述减速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控制器上的控制器上按钮控制三通阀、循环水泵和减速电机的运转,使整个冰粉制作过程更加自动化,便捷化,智能化。

进一步的,一种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冰粉籽和水按一定比例放入工作容器机构内,盖上防尘罩,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启三通阀的上端口、右端口、循环水泵和调节阀,对工作容器机构内冰粉籽和水进行循环搅拌;

步骤2:待冰粉籽外壳与冰粉仔内部物质剥离后,通过控制器关闭三通阀的右端口、循环水泵和调节阀,打开三通阀的左端口,将工作容器机构内混合液体流入过滤容器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后,通过第五输送管道向过滤容器加入适量石灰水,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机构对过滤容器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均匀,并静置15-30min。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冰粉操作步骤进行,整个冰粉制作过程,冰粉的质量得到保证和控制,冰粉制作的时间大大缩短,冰粉不需要进行冷却和冷藏,冰粉的口感和色泽鲜美,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容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容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冰粉过滤机构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圆柱体;2、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上部分;3、倒立圆台体的下部分;4、泄流孔;5、溢流窗口;6、进水孔;7、三通阀;8、冰粉过滤机构;9、循环水泵;10、调节阀;11、控制器;12、第一输送管道;13、第二输送管道;14、第三输送管道;15、第四输送管道;16、防尘罩;17、过滤容器;18、过滤筛;19、容器盖;20、第五输送管道;21、减速电机;22、转轴;23、搅拌桨;24、桨片。

实施例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4所示:一种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包括工作容器机构,其中:工作容器机构由内部空心的圆柱体1和倒立空心圆台体组合而成,倒立空心圆台体的高度大于空心的圆柱体1的高度,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上部分2位于圆柱体1内且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上部分2的顶部外径与所述圆柱体1的顶部内径重合,倒立圆台体上部分2的顶部边缘与圆柱体顶部边缘连接成为一体,倒立圆台体上部分2位于空心的圆柱体内,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下部分3向下延伸贯穿空心的圆柱体1的底部并伸出空心的圆柱体1,圆柱体1的上端面和倒立圆台体上部分2的上端面均不封闭,倒立圆台体的下部分3的下端面封闭。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下部分3的底端面中心处开设有泄流孔4,倒立空心圆台体的上部分2的外壁上底部沿内壁斜面向上均匀固定开设有4个或6个扇形的溢流窗口5,空心的圆柱体1的外壁上固定开设有进水孔6。

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容器机构下端的三通阀7,与三通阀7的左端口连接的冰粉过滤机构8,与三通阀7的右端口连接的循环水泵9,与循环水泵9连接的调节阀10,以及固定安装在工作容器机构侧壁上的控制器11;其中:三通阀7为“t”型,三通阀7的上端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12与泄流孔4的下端连接,三通阀7的左端口通过第二输送管道13与过滤容器17的顶部的容器盖连接并穿过容器盖19,三通阀7的右端口通过第三输送管道14与循环水泵9的入口端连接,循环水泵9的出口端通过第四输送管道15与空心的圆柱体1的进水口6连接。控制器11的型号为tpc8-8td,控制器11上包括阀门控制按键、泵控制按键和电机控制按键,手动按动控制键能够控制三通阀7、调节阀10、循环水泵9和减速电机21的开关及流速大小。

第四输送管道15上固定安装有调节阀10,调节阀10位于循环水泵9的出口端处,调节阀10和三通阀7均为电动调节阀,均受控制器11的控制。

空心的圆柱体1上方盖设有防尘罩16,防尘罩16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体的上端面的直径,防尘罩16的形状类似蒸笼的上盖,工作容器机构工作时,防尘罩16是放在空心的圆柱体1的上方,不固定,工作容器机构不工作时,取下便于进行清洗。

空心的圆柱体1的底部与倒立空心圆台体上部分2底面相交后形成的横截面为环形,在圆台形工作容器机构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通道,对冰粉籽和水进行循环流动搅拌。

冰粉过滤机构8包括过滤容器17,活动连接在过滤容器17内部的过滤筛18,活动安装在过滤容器17顶部的容器盖19,以及与过滤容器17底部侧壁连接的第五输送管道20。过滤容器17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过滤容器底部的的减速电机21,与减速电机输出端连接的转轴22,固定安装在转轴22上的4个搅拌桨23,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桨23上的桨片,搅拌桨23均固定安装在转轴22上,每个搅拌桨23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1片桨片24。

其中:过滤容器17类似一个反应釜,过滤筛18活动卡接在过滤容器17的顶部,过滤筛18可用纱布做成,也可用筛孔很小的不锈钢丝筛,过滤筛18的形状就类似于电饭煲里的上层蒸格,搅拌完成后,冰粉的半成品直接通过三通阀7左端的第二输送管道13,放入冰粉过滤机构容器上方的过滤筛,冰粉液体经过滤筛18的筛孔流入过滤容器17底部,冰粉籽筛留在过滤筛的上方,过滤容器17内的冰粉液体过滤完后,把过滤筛18取出,把过滤筛18内的冰粉籽作为废弃物处理,搅拌剥离后的冰粉籽与冰粉液体就彻底分离,然后通过第五输送管道20对过滤后的冰粉液体输入适量的石灰水,通过控制器11控制减速电机21带动搅拌桨的桨片转动从而对过滤容器内的石灰水和混合液体进行搅拌,混合液体搅拌均匀后,静置15-30min。

一种水循环搅拌冰粉制作机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冰粉籽和水按一定比例放入工作容器机构内,盖上防尘罩,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启三通阀的上端口、右端口、循环水泵和调节阀,对工作容器机构内冰粉籽和水进行循环搅拌;

步骤2:待冰粉籽外壳与冰粉仔内部物质剥离后,通过控制器关闭三通阀的右端口、循环水泵和调节阀,打开三通阀的左端口,将工作容器机构内混合液体流入过滤容器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后,关闭容器盖,通过第五输送管道向过滤容器加入适量石灰水,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机构对过滤容器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均匀,并静置20min。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利用冰粉籽遇水后冰粉籽外壳做冰粉的物质就呈粘连状态这一特性,在准备制作冰粉时,将制作冰粉的冰粉籽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放入工作容器机构内,冰粉籽和水形成混合液体,盖上防尘罩16。开启t型三通阀7的右端口,启动循环水泵9,调节t型三通阀7右端口的出水流量,调节循环水泵9出水口上方的调节阀10,以调节出水压力,使循环水泵9的进水和出水均衡并保证循环水泵9的出水压力适当。在循环水泵9的作用下,空心的圆柱体1内的水和冰粉籽的混合液体,从倒立圆台体的下部分3的下端面的泄流孔4流出,经三通阀7右端流出,被循环水泵9进水口吸入循环水泵9,在高速旋转的循环水泵9的叶轮作用下,经循环水泵上方的调节阀10调节压力后,又经第四输送管道15连接到空心的圆柱体1上的进水孔6进入空心的圆柱体1和倒立空心圆台体上部分2之间的环形通道,再从扇形的溢流窗口5溢出,进入工作容器机构内呈漩涡状旋转,在重力和循环水泵9的吸引力作用下进入泄流孔4,由此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搅拌。冰粉籽在水中经过高速流动旋转的水流冲击下,冰粉籽和冰粉籽,冰粉籽和水流,冰粉籽和容器壁、管道壁及循环泵的叶轮均发生碰撞摩擦,冰粉籽外层做冰粉的物质成分就与冰粉籽外壳开始分离,悬浮在循环流动的混合液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搅拌后,粘连在冰粉籽外壳上的冰粉物质就被全部剥离下来。此时将三通阀7右端调节至关闭状态,待循环水泵9的出水口不再出水时,通过控制器11控制关闭循环水泵9,而且将三通阀7调至左端口开启,将已经搅拌好的冰粉半成品(冰粉籽与冰粉的混合液体)放入冰粉过滤机构,通过过滤筛18,使剥离后的冰粉籽与冰粉液体彻底分离后,将过滤后的冰粉液体通过第五输送管道20加入适量石灰水进入过滤容器17内,通过控制器11控制搅拌机构对过滤容器17内的混合物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冰粉成品的制作过程就全部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