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生产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7554发布日期:2021-01-15 13:5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硅生产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硅生产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硅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具有表面张力低、粘温系数小、压缩性高、气体渗透性高等性质,并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氧化稳定性、憎水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等行业,随着有机硅数量与品种的持续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使得有机硅成为无法替代且不可缺少的一种产品体系。

目前,有机硅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有机硅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在初次加工过程中有机硅规格大小不一,导致有机硅在后续加工成型过程中由于规格大小不一造成产品的不合格率增高,b传统有机硅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机硅在和助剂搅拌过程中由于在搅拌结束后需要通过人工或者现有设备将有机硅以及助剂混合物取出,大大增加了生产加工时长,导致效率较低,影响有机硅生产加工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硅生产加工系统,可以解决有机硅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有机硅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在初次加工过程中有机硅规格大小不一,导致有机硅在后续加工成型过程中由于规格大小不一造成产品的不合格率增高,b传统有机硅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机硅在和助剂搅拌过程中由于在搅拌结束后需要通过人工或者现有设备将有机硅以及助剂混合物取出,大大增加了生产加工时长,导致效率较低,影响有机硅生产加工的产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硅生产加工系统,包括加工机架、加热框、一号导引板、粉碎机构、搅拌机构以及收集框,所述的加热框安装在加工机架上,加热框侧壁上开设有一号通槽,一号导引板倾斜安装在一号通槽内,一号导引板一端设置在加热框内部,一号导引板另一端设置在加热框外部,加热框的外壁上位于一号导引板的下方设置有粉碎机构,搅拌机构安装在加热框下端面上,收集框设置在加热框正下方,且收集框安装在加工机架上。

所述的加热框内部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其中进料口设置有倾斜结构,进料口左右两侧通过销轴安装有盖板,且盖板之间通过卡接方式相连接,盖板下方设置有一号弹簧杆,一号弹簧杆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盖板下端面上,一号弹簧杆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加热框内壁上,进料口下方设置有过滤板,且过滤板倾斜安装在加热框内壁上,且过滤板左侧位于一号导引板正上方,过滤板正下方设置有二号导引板,且二号导引板末端位于出料口正上方,出料口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导料板,且导料板为向内倾斜的三角形结构。

所述的粉碎机构包括粉碎框、滚压架、滚压板、二号弹簧杆、移动机架、电动滑块、限位杆、限位块以及导引槽,其中所述的粉碎框为上下通透结构,粉碎框安装在加热框外壁上,粉碎框设置在一号导引板正下方,粉碎框内壁左右对称开设有一号滑槽,电动滑块滑动设置在一号滑槽内,电动滑块之间安装有移动机架,移动机架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二号弹簧杆,二号弹簧杆下端面安装有滚压板,滚压板下方设置有滚压架,且滚压架安装在粉碎框内壁上,限位杆对称安装在滚压板左右两端,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杆正上方,且限位块安装在移动机架下端面上,导引槽一端安装在粉碎框下端面上,导引槽另一端穿过加热框设置在加热框内部,且导引槽设置在二号导引板正上方。

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框、转动电机、搅拌辊、搅拌架、搅拌网、连接架、开合支链以及振动支链,其中所述的连接架左右对称滑动安装在加热框下端面上,搅拌框安装在连接架下端面上,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搅拌框内部下端面上,搅拌辊通过轴套与转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搅拌架周向安装在搅拌辊上,搅拌架之间通过搅拌网相连接,开合支链左右对称安装在搅拌框内部,振动支链设置在搅拌框的外侧,且振动支链安装在加热框下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二号导引板包括导引机架以及导向板,其中所述的导引机架安装在加热框内壁上,导向板自上而下倾斜安装在导引机架上,且相邻导向板之间倾斜方向相反,导向板之间首尾连接,最上方的导向板靠近过滤板下方,中间位置的导向板最下端位于导引槽下端,最下方的导向板最下端位于出料口正上方,导引板上端面开设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部设置为倾斜的阶梯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滚压架上均匀开设有过滤通孔,且粉碎框左右两侧内壁上开设有二号滑槽,滚压架卡接在二号滑槽内部。

所述的开合支链包括开合板、三号弹簧杆、限位梯形块以及挤压板,所述的三号弹簧杆一端安装在搅拌框内壁上,三号弹簧杆另一端安装在挤压板上,搅拌框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落料口,落料口上端面上开设有三号滑槽,开合板滑动设置在三号滑槽内,开合板上开设有二号通槽,且二号通槽与三号通槽上下交错设置,搅拌框内壁上开设有三号通槽,限位梯形块滑动设置在三号通槽内,且挤压板与限位梯形块相连接,其中限位梯形块斜面与开合板紧紧贴靠。

优选的,所述的振动支链包括振动机架、驱动电机、凸轮以及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的振动机架安装在加热框下端面右侧,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振动机架上,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法兰盘安装有凸轮,且凸轮紧紧抵靠在搅拌框外壁上,复位弹簧设置在加热框下端面左侧,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搅拌框上,复位弹簧另一端安装在加热框上。

优选的,所述的搅拌框内部下端面上安装有倾斜挡板,且倾斜挡板将转动电机覆盖。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硅生产加工系统,可以解决有机硅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有机硅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在初次加工过程中有机硅规格大小不一,导致有机硅在后续加工成型过程中由于规格大小不一造成产品的不合格率增高,b传统有机硅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机硅在和助剂搅拌过程中由于在搅拌结束后需要通过人工或者现有设备将有机硅以及助剂混合物取出,大大增加了生产加工时长,导致效率较低,影响有机硅生产加工的产量。

2.本发明设计的加热框中,盖板与一号弹簧杆相互配合,既可以对倒入的有机硅起限流作用,避免有机硅倒入过快,造成有机硅掉落进加热框底部,同时二号导引板设置为首尾连接的导向板,可以延长有机硅加热路径,使有机硅加热更加充分,导引板内的倾斜的阶梯型结构使有机硅不断获得重力势能向下掉落,使得有机硅不会在导引板内发生堵塞。

3.本发明设计的粉碎机构中,滚压板通过二号弹簧杆可以对过滤板筛分下来的有机硅进行二次处理获得所需规格的有机硅,滚压板在限位杆带动下与限位块相配合,可以对滚压架上的有机硅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有机硅通过过滤通孔掉落进加热框中、其中所述的滚压板可以根据所需有机硅规格进行更换。

4.本发明设计的开合支链中,当有机硅与挤压板接触时,挤压板通过三号弹簧杆带动限位梯形块向外移动,梯形限位块移动过程中,带动开合板向上移动,搅拌之后的有机硅可以通过落料口进入收集框内,避免有机硅积累过多在搅拌框内引起堵塞,同时可以减少人工取料的繁琐与危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粉碎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开合支链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导向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有机硅生产加工系统,包括加工机架1、加热框2、一号导引板3、粉碎机构4、搅拌机构5以及收集框6,所述的加热框2安装在加工机架1上,加热框2侧壁上开设有一号通槽,一号导引板3倾斜安装在一号通槽内,一号导引板3一端设置在加热框2内部,一号导引板3另一端设置在加热框2外部,加热框2的外壁上位于一号导引板3的下方设置有粉碎机构4,搅拌机构5安装在加热框2下端面上,收集框6设置在加热框2正下方,且收集框6安装在加工机架1上。

所述的加热框2内部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其中进料口设置为倾斜结构,进料口左右两侧通过销轴安装有盖板21,且盖板21之间通过卡接方式相连接,盖板21下方设置有一号弹簧杆22,一号弹簧杆22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盖板21下端面上,一号弹簧杆22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加热框2内壁上,进料口下方设置有过滤板23,且过滤板23倾斜安装在加热框2内壁上,且过滤板23左侧位于一号导引板3正上方,过滤板23正下方设置有二号导引板25,且二号导引板25末端位于出料口正上方,出料口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导料板24,且导料板24为向内倾斜的三角形结构,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将有机硅从进料口倒进,有机硅在倒入过程中,盖板21与一号弹簧杆22相互配合,对有机硅进行限流作用,避免有机硅倾倒过快引起堵塞,进而导致有机硅掉落进加热框2底部,同时,在对有机硅进行加热过程中,盖板21可以将产生的粉尘隔绝在加热框2内部,避免粉尘进入外部环境中,引起环境污染,有机硅通过过滤板23一部分通过过滤板23掉落在二号导引板25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规格较大的颗粒经过过滤板23通过一号导引板3掉落进粉碎机构4进行二次粉碎,其中所述的导料板24设置为向内倾斜的三角形结构可以对有机硅进行限位,使有机硅完全通过出料口掉落进搅拌机构5中,使有机硅不会洒落在加热框2底部。

所述的二号导引板25包括导引机架251以及导向板252,其中所述的导引机架251安装在加热框2内壁上,导向板252自上而下倾斜安装在导引机架251上,且相邻导向板252之间倾斜方向相反,导向板252之间首尾连接,最上方的导向板252靠近过滤板23下方,中间位置的导向板252最下端位于导引槽410下端,最下方的导向板252最下端位于出料口正上方,可以延长有机硅的加热路径,使有机硅加热的更加充分,导向板252上端面开设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部设置为倾斜的阶梯型结构,有机硅获得重力势能沿导引板向下掉落,使有机硅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在导向板252中发生堵塞。

所述的粉碎机构4包括粉碎框41、滚压架42、滚压板44、二号弹簧杆45、移动机架46、电动滑块47、限位杆48、限位块49以及导引槽410,其中所述的粉碎框41为上下通透结构,粉碎框41安装在加热框2外壁上,粉碎框41设置在一号导引板3正下方,粉碎框41内壁左右对称开设有一号滑槽,电动滑块47滑动设置在一号滑槽内,电动滑块47之间安装有移动机架46,移动机架46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二号弹簧杆45,二号弹簧杆45下端面安装有滚压板44,滚压板44下方设置有滚压架42,且滚压架42安装在粉碎框41内壁上,限位杆48对称安装在滚压板44左右两端,限位块49设置在限位杆48正上方,且限位块49安装在移动机架46下端面上,导引槽410一端安装在粉碎框41下端面上,导引槽410另一端穿过加热框2设置在加热框2内部,且导引槽410设置在二号导引板25正上方。

所述的粉碎机构4具体工作时,有机硅通过一号导引板3掉落进粉碎框41,电动滑块47启动通过移动机架46带动滚压板44对有机硅进行碾压粉碎,滚压板44在往复移动过程中,二号弹簧杆45通过滚压板44挤压向上收缩,使得滚压架42上的有机硅达到一定厚度,当达到工作厚度时、限位杆48与限位块49相互配合,使得滚压板44不再向上移动,使得滚压板44与滚压架42相互配合对有机硅进行研磨粉碎。

所述的滚压架42上均匀开设有过滤通孔,且粉碎框41左右两侧内壁上开设有二号滑槽,滚压架42卡接在二号滑槽内部,根据所需有机硅规格大小,更换合适的滚压架42,是滚压架42卡接在二号滑槽内部,经过研磨粉碎后的有机硅通过过滤通孔掉落进导引槽410中,再进入加热框2内部。

所述的搅拌机构5包括搅拌框51、转动电机52、搅拌辊53、搅拌架54、搅拌网55、连接架56、开合支链57以及振动支链58,其中所述的连接架56左右对称滑动安装在加热框2下端面上,搅拌框51安装在连接架56下端面上,转动电机52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搅拌框51内部下端面上,搅拌辊53通过轴套与转动电机52输出轴相连接,搅拌架54周向安装在搅拌辊53上,搅拌架54之间通过搅拌网55相连接,开合支链57左右对称安装在搅拌框51内部,振动支链58设置在搅拌框51的外侧,且振动支链58安装在加热框2下端面上。

所述的搅拌机构5具体工作时,转动电机52启动带动搅拌辊53进行转动,搅拌辊53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搅拌架54带动搅拌网55对有机硅和助剂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有机硅通过开合支链57从搅拌框51排进收集框6内,振动支链58的使用可以使搅拌过程更加充分,有机硅与助剂混合更加均匀。

所述的搅拌框51内部下端面上安装有倾斜挡板,且倾斜挡板将转动电机52覆盖,倾斜挡板既可以使有机硅在排出时不会在搅拌框51堆积引起堵塞,又可以保护转动电机52在工作时不受有机硅的干扰。

所述的开合支链57包括开合板571、三号弹簧杆572、限位梯形块573以及挤压板574,所述的三号弹簧杆572一端安装在搅拌框51内壁上,三号弹簧杆572另一端安装在挤压板574上,搅拌框51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落料口,落料口上端面上开设有三号滑槽,开合板571滑动设置在三号滑槽内,开合板571上开设有二号通槽,搅拌框51内壁上开设有三号通槽,且二号通槽与三号通槽上下交错设置,限位梯形块573滑动设置在三号通槽内,且挤压板574与限位梯形块573相连接,其中限位梯形块573斜面与开合板571紧紧贴靠,具体工作时,当有机硅掉落进搅拌框51内部时,当有机硅达到一定高度时,有机硅抵靠挤压板574三号弹簧杆572向外移动,挤压板574向外移动过程中,限位梯形块573通过二号通槽向上挤压开合板571带动开合板571向上移动,落料口打开,有机硅从落料口掉落进收集框6中。

所述的振动支链58包括振动机架581、驱动电机582、凸轮583以及复位弹簧584,其中所述的振动机架581安装在加热框2下端面右侧,驱动电机582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振动机架581上,驱动电机582输出轴通过法兰盘安装有凸轮583,且凸轮583紧紧抵靠在搅拌框51外壁上,复位弹簧584设置在加热框2下端面左侧,复位弹簧584一端安装在搅拌框51上,复位弹簧584另一端安装在加热框2上,具体工作时,驱动电机582启动带动凸轮583进行转动,凸轮58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搅拌框51进行左右往复摆动通过复位弹簧584对搅拌框51内的有机硅进行震荡摇匀,使有机硅与助剂混合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