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3314发布日期:2020-09-25 18:3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水煤浆是由大约65%的煤、34%的水和1%的添加剂通过物理加工得到的一种低污染、高效率、可管道输送的代油煤基流体燃料。它改变了煤的传统燃烧方式,显示出了巨大的环保节能优势。尤其是近几年来,采用废物资源化的技术路线后,研制成功的环保水煤浆,可以在不增加费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水煤浆的环保效益。在我国丰富煤炭资源的保障下,水煤浆也已成为替代油、气等能源的最基础、最经济的洁净能源。

喷嘴是水煤浆气化的核心,而现有技术中用于水煤浆气化的喷嘴的口径很小,一旦水煤浆中存在大颗粒的煤、硬块或其他杂物,则会影响水煤浆的稳定性、且易堵塞喷嘴,导致水煤浆不能正常进入炉膛,使炉膛内温度降低而停止生产。因此,传统水煤浆生产时,往往在磨机出口处对磨机出浆口流出的水煤浆进行过滤,以避免或减少水煤浆对上述喷嘴的堵塞。

现有的水煤浆过滤装置至少存在如下不足:为了放置滤板的滤孔堵塞,便于定期对过滤孔进行清理,现有的水煤浆过滤装置设计的清理机构结构较为庞大,占用面积较大,且需要用到液压杆、气缸等设备,耗资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水煤浆过滤装置设计的清理机构结构较为庞大、占用面积较大、耗资较大的不足,使得水煤浆过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面积小、耗资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左右对称设置于过滤槽内的滤板、设置于过滤槽前端内壁中部的第一纵向滑槽、设置于过滤槽后端内壁中部的第二纵向滑槽和设置于第一纵向滑槽与第二纵向滑槽之间的清污机构,所述清污机构包括呈倒置“u”型的把持框和设置于把持框下端的刮渣斗,所述刮渣斗呈横向放置的三棱锥型,刮渣斗的左端与左侧的滤板右端面相接触,刮渣斗的右端与右侧的滤板左端面相接触,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清理,操作人员带手套,双手提起把持框,刮渣斗的左端对左侧的滤板进行刮渣,刮渣斗的右端对右侧的滤板进行刮渣,堵塞滤板滤孔的污物被刮下后落入刮渣斗中,清污机构最终沿第一纵向滑槽和第二纵向滑槽抽出,将刮渣斗内的污垢倾倒入指定的集污槽中,重新将清污机构装入第一纵向滑槽和第二纵向滑槽之间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把持框内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若干条横向板,便于把持框上提过程中操作人员及时调整手臂到舒适的横向板上继续进行把持。

进一步的,所述刮渣斗的下端与过滤槽的槽底相接触,把持框的上端从过滤槽的顶端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把持框和刮渣斗的外壁均设置有不沾涂层,防止把持框和刮渣斗上附着较多的水煤油。

进一步的,所述不沾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槽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排出水煤油。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槽的左侧壁与左端的滤板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固定板,过滤槽的右侧壁与右端的滤板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对过滤后的水煤油进行挡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操作方面、耗资少,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清理,操作人员带手套,双手提起把持框,刮渣斗的左端对左侧的滤板进行刮渣,刮渣斗的右端对右侧的滤板进行刮渣,堵塞滤板滤孔的污物被刮下后落入刮渣斗中,清污机构最终沿第一纵向滑槽和第二纵向滑槽抽出,将刮渣斗内的污垢倾倒入指定的集污槽中,重新将清污机构装入第一纵向滑槽和第二纵向滑槽之间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过滤槽、2滤板、3第一纵向滑槽、4第二纵向滑槽、5把持框、6刮渣斗、7横向板、8出料口、9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1、左右对称设置于过滤槽1内的滤板2、设置于过滤槽1前端内壁中部的第一纵向滑槽3、设置于过滤槽1后端内壁中部的第二纵向滑槽4和设置于第一纵向滑槽3与第二纵向滑槽4之间的清污机构,所述清污机构包括呈倒置“u”型的把持框5和设置于把持框5下端的刮渣斗6,所述刮渣斗6呈横向放置的三棱锥型,刮渣斗6的左端与左侧的滤板2右端面相接触,刮渣斗6的右端与右侧的滤板2左端面相接触,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清理,操作人员带手套,双手提起把持框5,刮渣斗6的左端对左侧的滤板2进行刮渣,刮渣斗6的右端对右侧的滤板2进行刮渣,堵塞滤板2滤孔的污物被刮下后落入刮渣斗6中,清污机构最终沿第一纵向滑槽3和第二纵向滑槽4抽出,将刮渣斗6内的污垢倾倒入指定的集污槽中,重新将清污机构装入第一纵向滑槽3和第二纵向滑槽4之间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持框5内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若干条横向板7,便于把持框5上提过程中操作人员及时调整手臂到舒适的横向板7上继续进行把持。

本实施例中,所述刮渣斗6的下端与过滤槽1的槽底相接触,把持框5的上端从过滤槽1的顶端伸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持框5和刮渣斗6的外壁均设置有不沾涂层,防止把持框5和刮渣斗6上附着较多的水煤油。

本实施例中,所述不沾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槽1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出料口8,出料口8用于排出水煤油。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槽1的左侧壁与左端的滤板2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固定板9,过滤槽1的右侧壁与右端的滤板2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对过滤后的水煤油进行挡灰。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使用时,水煤油从左右两滤板2之间倒入,经左右两滤板过滤后从出料口8排出,此时刮渣都6内会容置部分水煤油,因此当过滤装置中的水煤油排到底部时,倾斜过滤槽1至一定角度,使得刮渣都6中的水煤油流出,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清理,操作人员带手套,双手提起把持框5,刮渣斗6的左端对左侧的滤板2进行刮渣,刮渣斗6的右端对右侧的滤板2进行刮渣,堵塞滤板2滤孔的污物被刮下后落入刮渣斗6中,清污机构最终沿第一纵向滑槽3和第二纵向滑槽4抽出,将刮渣斗6内的污垢倾倒入指定的集污槽中,重新将清污机构装入第一纵向滑槽3和第二纵向滑槽4之间即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槽、左右对称设置于过滤槽内的滤板、设置于过滤槽前端内壁中部的第一纵向滑槽、设置于过滤槽后端内壁中部的第二纵向滑槽和设置于第一纵向滑槽与第二纵向滑槽之间的清污机构,所述清污机构包括呈倒置“u”型的把持框和设置于把持框下端的刮渣斗,所述刮渣斗呈横向放置的三棱锥型,刮渣斗的左端与左侧的滤板右端面相接触,刮渣斗的右端与右侧的滤板左端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框内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若干条横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斗的下端与过滤槽的槽底相接触,把持框的上端从过滤槽的顶端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框和刮渣斗的外壁均设置有不沾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沾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的左侧壁与左端的滤板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固定板,过滤槽的右侧壁与右端的滤板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该种水煤浆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左右对称设置于过滤槽内的滤板、设置于过滤槽前端内壁中部的第一纵向滑槽、设置于过滤槽后端内壁中部的第二纵向滑槽和设置于第一纵向滑槽与第二纵向滑槽之间的清污机构,清污机构包括呈倒置“U”型的把持框和设置于把持框下端的刮渣斗,刮渣斗呈横向放置的三棱锥型,刮渣斗的左端与左侧的滤板右端面相接触,刮渣斗的右端与右侧的滤板左端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煤浆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操作方面、耗资少。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艳;郭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文艳
技术研发日:2020.01.14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