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检测用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7820发布日期:2020-11-19 20:5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检测用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食品检测用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597361u,公告日为2017.10.3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用过滤装置,包括一管体,在管体的上端设有一喇叭形的漏斗口,在管体的底部依次间隔水平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固连在管体的内壁上,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之间的管体内壁上沿管体的圆周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凸”字型,在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卡设在滑槽内的纵向连接块和与纵向连接块相连的横向连接块,横向连接块穿出滑槽与第二过滤网的侧边相连,所述纵向连接块的长度短语滑槽的内径宽度,当纵向连接块移动至滑槽的顶部时,第二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网相抵接,当纵向连接块移动至滑槽的底部时,第二过滤网与第三过滤网相抵接,在第一过滤网的中部设有一通孔,一操作杆穿过通孔与第二过滤网的中部相连。

通过采用多层滤网进行过滤,其中一层滤网活动设置,溶液经过多层滤网的过滤后不会再留有食品的残渣,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进行过滤的过程中通过活动滤网能够避免过滤孔堵塞,保证了滤网持续正常使用。但是在多次使用后,滤网难免需要拆卸进行清理或更替,而各个滤网受限于滑槽内,不便于拆卸,导致清理或更替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的过滤装置,便于过滤网拆卸,具有提高清理或更替的便捷性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检测用的过滤装置,包括管体以及设置于管体顶端的漏斗口,所述管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管体底部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网架,所述管体底部内壁开设有升降槽以及与升降槽顶端连通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升降槽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过滤网架上设置有滑动于升降槽上的滑动块,所述过滤网架安装时,所述滑动块滑入环形槽内,所述过滤网架的内侧由上而下依次设有多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与安装位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槽对称于管体轴线设置有两个,且两所述升降槽的顶端均与环形槽连通,所述滑动块对应于升降槽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位包括设置于过滤网架内壁上的支撑板与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支撑板上方,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支撑板与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板固定于过滤网架上,所述限位板转动设置于过滤网架上,且所述限位板的转动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以及过滤网架连接,所述扭簧不受力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

进一步设置:各个所述过滤网上的过滤网孔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设置:各个所述过滤网的网孔大小从上而下逐渐减小设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管体底部外侧的固定架、滑动插接于固定架上的伸缩杆、固定于伸缩杆上的限位片、套设于伸缩杆上的回拉弹簧以及固定于伸缩杆远离固定架一端上的限位架,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用于供限位片与回拉弹簧放置的容纳槽,所述回拉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容纳槽与限位片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升降槽与环形槽的配合,便于过滤网架在管体内的拆装,从而方便取出过滤网架后,对过滤网架上的过滤网进行拆卸分解,以便于过滤网的拆卸,具有提高过滤网的清理或更替的便捷性的效果;

2、通过限位板与支撑板配合,使得转动限位板时,即可打开限位板,以方便过滤网的拆卸,具有提高过滤网清理或更替的效果;

3、通过伸缩杆与限位架的配合,能够调整限位架的位置,以便于支撑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容器,具有提高适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食品检测用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过滤网架与管体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过滤网架上的限位板翻开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11、升降槽;12、环形槽;2、漏斗口;3、支撑架;31、固定架;311、容纳槽;32、伸缩杆;33、限位片;34、回拉弹簧;35、限位架;4、过滤网架;41、滑动块;42、安装位;421、支撑板;422、限位板;5、过滤网;6、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食品检测用的过滤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食品检测用的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锅体以及设置于锅体顶端呈喇叭状的漏斗口2,管体1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架3,内壁上设有过滤网架4,过滤网架4设置有过滤网5,使用时,将支撑架3架设在溶液盛放的容器上,从而通过漏斗口2将食物溶液倒入管体1内,由过滤网5进行过滤后流入容器内收集,以便于检测。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架3包括固定于管体1底部两外侧上的固定架31、滑动插接于固定架31上的伸缩杆32、固定于伸缩杆32上的限位片33、套设于伸缩杆32上的回拉弹簧34以及固定于伸缩杆32远离固定架31一端上的限位架35,其中,固定架31内设置有用于供限位片33与回拉弹簧34放置的容纳槽311,回拉弹簧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容纳槽311与限位片33上,伸缩杆32、限位片33、回拉弹簧34以及限位架35均一一对应于固定架31设置。通过将伸缩杆32向外拉伸,拉伸时回拉弹簧34受到挤压产生回拉弹力,使得两侧的限位架35夹紧于容器的外侧,不仅能够提高支撑架3架设时的稳定性,且能够根据容器大小对限位架35进行调整,提高适用性。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管体1底部内壁开设有升降槽11以及与升降槽11顶端连通的环形槽12,升降槽11自管体1底部开口向上延伸设置,环形槽12与升降槽11相互垂直设置,过滤网架4顶部设置有滑动于升降槽11上的滑动块41,且过滤网架4安装时,滑动块41滑入环形槽12内。通过将滑动块41滑入升降槽11顶端,随后转动过滤网架4,即可将滑动块41滑入环形槽12内,从而对滑动块41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定位,使得过滤网架4定位于管体1内,完成过滤网架4的安装。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升降槽11对称于管体1轴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升降槽11的顶端均与环形槽12连通,滑动块41对应于升降槽11设置有两个,使得过滤网架4在安装时,受到两个滑动块41的导向,便于稳定安装。

如图1和图4所示,在过滤网架4的内侧由上而下依次设有多个安装位42,过滤网5可拆卸安装于安装位42上,且过滤网5与安装位42一一对应设置,以便于各个过滤网5拆装。其中,各个过滤网5之间的过滤网5孔相互交错设置,且各个过滤网5的网孔大小从上而下逐渐减小设置,以便于先过滤大杂质后过滤小的杂质,形成渐进式过滤,不仅提高过滤效率,并且提高过滤效果。

如图1和图4所示,安装位42包括设置于过滤网架4内壁上的支撑板421与限位板422,限位板422设置于支撑板421上方,过滤网5设置于支撑板421与限位板422之间,利用支撑板421与限位板422的限位作用,实现过滤网5安装。进一步的,支撑板421固定于过滤网架4上,限位板422转动设置于过滤网架4上,且限位板422的转动轴上设置有扭簧6,扭簧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422以及过滤网架4连接,在扭簧6不受力时,限位板422与支撑板421相互平行。对过滤网5拆装时,通过掰动限位板422,使得限位板422垂直于支撑板421,以便于过滤网5取放,在过滤网5放置于支撑板421上时,松开限位板422即可由扭簧6带动限位板422复位,从而对过滤网5进行限位,实现过滤网5的稳定安装。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各个过滤网5分别安装于各个安装位42上,随后将过滤网架4的滑动块41对位于升降槽11的槽口滑入,在滑动块41抵触于升降槽11的顶端时,控制过滤网架4转动,使得滑动块41滑入环形槽12内,从而由环形槽12对滑动块41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防止过滤网架4掉落,从而完成过滤网5在管体1内的安装。接着将支撑架3对位于溶液盛放的容器的上方放置,通过控制伸缩杆32拉伸,使得两侧限位架35对应于容器的大小架设,并配合于回拉弹簧34,使得限位架35稳定架设于容器上。接着通过向漏斗口2内通入食物溶液,使得食物溶液经过各个过滤网5进行过滤,完成对食物溶液的过滤。若需要更换或清理过滤网5,只需将过滤网架4取出,即可从过滤网架4上取下过滤网5进行清理或更替,十分便捷,具有提高清理或更替的便捷性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