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缸和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6396发布日期:2021-02-03 17: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沉淀缸,应用于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缸包括:缸本体,所述缸本体设有容置槽、进液口及清液出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清液出口均连通于所述容置槽;和至少一隔板,至少一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将所述容置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子容置槽,每一所述隔板均开设有流通口,以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容置槽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底边和顶边,所述底边连接于所述容置槽底壁,所述顶边开设有流通缺口,所述流通缺口形成所述流通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还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两所述侧边、所述底边及所述顶边相连接,两所述侧边分别连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相对侧壁,所述流通缺口贯穿一所述侧边。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将所述容置槽分隔成四个独立的子容置槽;相邻两所述隔板的流通口交错设置,以使得所述沉淀缸内液体流向呈s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子容置槽为沿液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容置槽、第二子容置槽、第三子容置槽及第四子容置槽,所述缸本体还开设有第一浊液出口、第二浊液出口、第三浊液出口及第四浊液出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浊液出口均连通于第一子容置槽,所述第二浊液出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子容置槽,所述第三浊液出口连通于所述第三子容置槽,所述第四浊液出口和所述清液出口均连通于所述第四子容置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隔板为沿液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第三隔板的流通口交错设置;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隔板的流通口交错设置,且/或,所述清液出口与所述第三隔板的流通口交错设置。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浊液出口、所述第二浊液出口、所述第三浊液出口及所述第四浊液出口均设置于所述沉淀缸的底部。8.一种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沉淀缸;和再生液桶,所述再生液桶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沉淀缸的清液出口,以使得所述沉淀缸内沉淀后的清液流入所述再生液桶中。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搅拌沉淀桶,所述搅拌沉淀桶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沉淀缸的浊液出口,以使得所述沉淀缸内的浊液流入所述搅拌沉淀桶中。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连通管道均设置有控制阀,以控制管道内液体流通或阻断流通;所述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具有泵进口和泵出口,所述浊液出口和所述清液出口均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泵进口,所述再生液桶的进口和所述搅拌沉淀桶的进口均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泵出口。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