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车用旋转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9802发布日期:2022-06-18 01:3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洒水车用旋转喷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洒水车喷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洒水车用旋转喷头。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市政工程中较多用到洒水装置进行降尘或绿化浇灌等工作,但是传统的洒水装置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不可调节喷洒的角度,导致可喷洒的范围较小,降低了洒水装置的实用性,不利于使用。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通过驱动机构以及传动机构配合的机构用来带动喷头调节转动角度,但其结构相对复杂,且设备整体体积相对较大,占用了洒水车较大的空间,尤其是采用电动驱动喷头旋转的方式需要额外设置集成电路与控制系统,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小巧、生产成本低的洒水车用旋转喷头。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洒水车用旋转喷头,包括:
5.气动控制阀,用于控制水流通断,具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
6.喷头,具有喷射口以及进水端,该喷头的进水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气动控制阀的出水接头处;
7.旋转气缸以及传动机构,该旋转气缸相对该气动控制阀固定,其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的传动机构与所述喷头连接,从而带动喷头相对所述气动控制阀转动。
8.传动机构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等各种现有技术,为了更好与对应的喷头结构适配,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圈以及齿轮,所述齿圈套设在所述的喷头的进水端处,并相对该喷头固定,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齿圈相啮合。
9.为了实现喷头与气动控制阀的转动配合,所述喷头的进水端插设在所述出水接头的端口内,并与该出水接头转动连接。
10.为了避免在喷头与气动控制阀连接位置处出现漏液问题,所述喷头的进水端的外周壁与所述出水接头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喷头的进水端的外周壁上还具有径向内凹形成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沿其周向分布有用来与所述出水接头的内壁滚动接触的滚珠。
11.为了对旋转气缸进行固定,还包括:
12.固定支架,包括套设在所述出水接头的外围的卡箍件以及连接在该卡箍件上的连接板,所述旋转气缸连接在该连接板上。
13.为了避免传动机构裸露受他物触碰而损坏,还包括套设在喷头的进水端的外围罩盖,该罩盖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从而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传动机构的容纳腔体,所述旋转气缸设于所述容纳腔体之外,其输出轴穿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齿轮连接。
14.气动控制阀可以采用气动球阀、气动蝶阀、气动闸阀、气动截止阀、气动隔膜阀等各种现有技术,优先地,所述气动控制阀为气动隔膜阀。
15.为了增大喷头的喷射面积,提高喷射效果,所述喷头的喷嘴为扇形喷射口。
16.为了对旋转气缸的动作过程进行精确控制,所述旋转气缸上连接有进气管,该进气管上设有用来调节气体流量的单向节流阀。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洒水车用旋转喷头是采用旋转气缸作为用来驱动喷头旋转的动力源,其中,旋转气缸可以直接利用洒水车自身的气源来提供动力,并且,也不必单独设置独立的控制单元,可以直接接入到洒水车自带的控制系统中,这种方式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电动驱动方式相比,极大地节省了生产成本,尤其是简化了旋转喷头的结构,使得设备整体更加紧凑小巧,不会占用洒水车较大空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罩盖脱卸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气动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气动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
23.图6为图5的俯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动控制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6.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27.参见图1-图7,洒水车用旋转喷头包括气动控制阀60以及喷头20。气动控制阀60 的阀体具有进水接头61和出水接头62。喷头20的进水端22插设在出水接头62的端口内,并与该出水接头62转动连接,进水接头61可通过内螺纹用来与洒水车的出水管10 的供水端口11进行连接。气动控制阀60能够方便地对喷水时段进行控制。
28.参见图1及图3,喷头20具有扇形状的喷射口21以及进水端22。喷头20的进水端22的外周壁与出水接头62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71,密封圈71具有间隔布置的两个。喷头20的进水端22的外周壁上还具有径向内凹形成的环形凹槽23,该环形凹槽23内沿其周向分布有用来与出水接头62的内壁滚动接触的滚珠72。上述两个环形凹槽 23也间隔布置,且位于上述两个密封圈71之间。上述密封圈71及滚珠72的设置,在保证了喷头20顺利转动的同时,避免了在喷头20与气动控制阀60连接位置处出现漏液问题。
29.传动机构包括齿圈41以及齿轮42。齿圈41套设在喷头20的进水端22之外,并通过
键槽配合而与喷头20固定。齿轮42也通过键槽配合连接在旋转气缸30的输出轴上,并与齿圈41相啮合。
30.固定支架50包括非封闭的环形卡箍件51以及连接在卡箍件51上的连接板52。其中,卡箍件51套设在气动控制阀60的出水接头62的外围,且正对内部的两个密封圈 71。卡箍件51通过螺栓进行锁紧。连接板52与该卡箍件51相连,其中,连接板52的所在平面与喷头20的进水端22的端口所在平面基本平行。旋转气缸30连接在该连接板52上。
31.为了避免传动机构裸露受他物触碰而损坏,喷头20的进水端22的外围还套设有罩盖53,该罩盖53与固定支架50通过螺钉相连接,从而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传动机构的容纳腔体,其中,旋转气缸30设于容纳腔体之外,旋转气缸30的输出轴穿过连接板 52与齿轮42连接。
32.本实施例的旋转气缸30优选为叶片式旋转气缸30,叶片式旋转气缸30上连接有两个进气管31,该两个进气管31上均设有用来调节气体流量的单向节流阀32。通过调节单向节流阀32可以控制喷头20的摆动速度。本实施例的气动控制阀60优选为气动隔膜阀。上述旋转气缸30以及气动隔膜阀可以直接利用洒水车自身的气源来提供动力,其不必单独设置独立的控制单元,可以直接接入到洒水车自带的控制系统中,这种方式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电动驱动方式相比,极大地节省了生产成本,尤其是简化了旋转喷头 20的结构,使得设备整体更加紧凑小巧,不会占用洒水车较大空间。
33.本实施例是以气控隔膜阀为主体配备固定支架(卡箍件装配形式)和扇形喷头,以及带动扇形喷头旋转所需的配对齿轮和叶片式旋转气缸。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洒水车内部气源分别连接到气控隔膜阀的快速接头进气管31和叶片式旋转气缸30的单向节流阀进气管31上,通过洒水车的车载电磁阀组开关,控制叶片式旋转气缸30的2个单向节流阀进气管31的进气,可使叶片式旋转气缸30按一定的角度旋转,带动喷头20中固定安装的配对齿轮齿圈转动,从而实现喷头20按要求的角度转动。在实际操作中松开固定支架50的螺栓,将配对齿轮齿圈分离,可调整喷头20的起始方位。另外当气压进入气控隔膜阀时,橡胶隔膜臌胀阻断了阀体内的水流,当洒水车水泵工作时,控制气控隔膜阀从快速接头进气管31排气,随着水压的增加,高压水冲开橡胶隔膜,通过扇形喷头20向外喷洒,详见图4及图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