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载体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216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载体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表面层陶瓷化的金属载体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属燃油气车领域。
目前,国内外装于汽车排气管系统内的催化净化器按其载体结构区分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以蜂窝状陶瓷为载体,在其上浸渍催化剂,可有效地净化尾气中的CO和HyCx,但陶瓷载体本身性能脆,使用中振动易碎;另一类是以金属作载体,在其上浸渍催化剂,由于金属对许多催化剂的浸润性不好,因此需在金属表面予涂覆陶瓷,目前大都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涂覆氧化物,因此制造成本太高,且涂覆的陶瓷层在使用中易脱落,使用寿命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层陶瓷化的金属载体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不锈钢网或丝或削作为内芯,即催化剂载体。先进行气体热化学处理,将不锈钢内芯表层转化为陶瓷层,控制热化学处理的气氛、温度、时间,使形成的陶瓷层具有蜂窝状或者须状形貌,且控制陶瓷层厚度,再进行浸渍催化剂,浸渍溶液可为含足够催化剂元素的盐溶液,其浓度可由PH值控制,再烧结使催化剂盐转变成氧化物,再进行活化处理。这样不但能使尾气净化,且起到消音作用。
本发明具体实施由如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表层陶瓷化的金属载体汽车尾氕催化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实施和工作情况。
本发明由不锈钢薄板制成圆筒状外壳1和不锈钢内芯2所组成。不锈钢内芯先进行热化学处理,气氛为氧化性,温度为850℃至950℃,时间为2至5小时,使所形成的陶瓷层具有蜂窝状或者须状形貌,且控制陶瓷层厚度在5到10μm;再在PH=2.5情况下进行浸渍催化剂;再在温度300℃,时间2小时烧结,使催化剂转变成氧化物;再进行添加氧化钸和氧化镧的活化处理。这样不锈钢内芯2上陶瓷层是化学健结合,使用时不易脱落。实践表明汽车尾气中CO的净化率为92%,对HyCx的净化率在97%。
权利要求
1.一种以不锈钢薄板制成圆筒状外壳1和以不锈钢网或者丝或者削作内芯2所构成的表层陶瓷化的金属载体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其特征在于a.内芯2先进行热化学处理,气氛为氧化性,温度为850℃至950℃,时间为2至5小时,陶瓷层的厚度在5到10μm。b.在PH=2.5情况下,再进行浸渍催化剂、浸渍溶液可为含足够催化剂元素的盐溶液。c.在烧结温度为300~400℃,烧结时间为2~3小时,使催化剂转变为氧化物。d.添加氧化钸和氧化镧进行活化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将用不锈钢网或丝或削作为内芯2,即催化剂载体。先进行气体热化学处理,将不锈钢内芯表层转化为陶瓷层,控制热化学处理的气氛、温度、时间,使形成的陶瓷层具有蜂窝状或者须状形貌,且控制陶瓷层厚度,再进行浸渍催化剂,浸渍溶液可为含足够催化剂元素的盐溶液,其浓度可由pH值控制,再烧结使催化剂盐转变成氧化物,再进行活化处理。这样不但能使尾气净化,且起到消音作用。
文档编号B01D53/94GK1228351SQ98110700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9日
发明者沈嘉年, 肖学山, 董远达 申请人:上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