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及其加工方法和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34974阅读:来源:国知局
S30中相同,中部折弯处圆弧115a半径为12mnT25mm,圆心角为70°?110°。该步骤给毛还件本体中部一个反向弯曲应力,以进行预先补偿,当最终成圆后,即可消除整体弯曲应力。
[0035]S40:采用成型模对中部折弯处按最终卷圆方向进行卷圆成形,卷圆后中部形成圆弧116a ;该步骤所加工出的产品过程件如图7所示,卷圆尺寸为本步骤的关键技术,保证中部圆弧116a半径为12 mnT25mm,圆心角为35°?70°。中部形成圆弧的过程中和了步骤S40中的弯曲应力。
[0036]S50:将步骤S40得到的构件按照预定直径进行包圆成形,使毛坯件本体两端相互靠近,毛坯件本体Ila整体构成管状的布膜器本体11,窗页12朝向布膜器本体11内部,原毛坯件本体Ila的两端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即成为布膜器本体11上贯通长度方向的间隙112,间隙较优地控制在2mnT5mm。该步骤所形成的产品即为图1和图2所示的布膜器产品。
[0037]参阅图8至图14,本发明还提供用以实现上述加工方法的加工设备,包括依工艺顺序排布的落料模3、冲压模4、第一成型模5、第二成型模6、第三成型模7和第四成型模8。
[0038]参阅图8,落料模3包括落料凹模31和相配合的落料凸模32,落料凹模31模腔尺寸与预定尺寸的管状布膜器平面展开尺寸相当。该落料模从类型上也属于冲压模,通过冲裁加工从原料板材上冲切出预定尺寸的毛坯料。
[0039]参阅图9和图10,冲压模4包括相配合的冲压凹模41和冲压凸模42,冲压凹模41模腔底部设有容置槽411,冲压凸模42上设有对应于容置槽411的压料凸块(未示出),容置槽411 一侧壁为斜面;容置槽411位置与管状布膜器预定开窗位置相适配。容置槽的形状可以保证冲压后的材料仍然有一侧连接于本体上。冲压凹模41上还可以设有用于压制定位凸台的冲压块412,冲压凸模42上设有与冲压块412对应的凹槽(未示出),这样可以同时压制开窗和定位凸台。
[0040]参阅图11,第一成型模5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凹模51和第一凸模52,第一凹模51模腔的纵截面轮廓线由直线段511和分别从直线段511两端向外延伸的两段圆弧段512构成,其中,圆弧段512半径为12mnT25mm,圆心角各为35°?70° ;第一凸模52上还设有用以容置所述管状布膜器上开窗的第一让位槽。
[0041]参阅图12,第二成型模6包括相配合的第二凹模61和第二凸模62,第二凹模61模腔的纵截面轮廓线为由三段圆弧过渡相接的波纹形,其中两端圆弧611的凸伸方向与第一成型模5中圆弧段512凸伸方向相同,且两端圆弧611的圆心角大于第一成型模5中圆弧段512的圆心角,中部圆弧612的凸伸方向与两端圆弧611的凸伸方向相反;两端圆弧611半径为12mm?25mm,圆心角各为110°?155° ,中部圆弧612半径为12 mm?25mm,圆心角为70°?110° ;第二凸模62上设有用以容置所述管状布膜器上开窗的第二让位槽。
[0042]参阅图13,第三成型模7包括相配合的第三凹模71和第三凸模72,第三凹模71模腔纵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半径为12 mnT25mm,圆心角为35°?70° ,圆弧凸伸方向与第二成型模6中两端圆弧611的凸伸方向相同;第三凸模72上设有用以容置所述管状布膜器上开窗的第三让位槽。
[0043]参阅图14,第四成型模8包括下模81、上模82和位于下模81与上模82之间的芯棒83,下模81和上模82分别设有半圆形模腔,两者组合构成圆形模腔,芯棒83位于圆形模腔内,芯棒83表面设有用以容置所述管状布膜器上开窗的第四让位槽。芯棒83的周向长度大于布膜器平面展开宽度,以使得卷圆成型后的布膜器具有周向间隙,较优地,芯棒83的周向长度比管状布膜器平面展开宽度大2mnT5mm,从而控制布膜器上间隙为2mnT5mm。
[0044]通过本发明的加工设备可实现连续加工产品,应用模具装置进行加工,单日产量可达到150(Γ2000个。落料模使用周期可达生产200000个,成型模使用周期可达生产500000 个。
[004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开口的管状布膜器本体和对应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窗页;所述布膜器本体的管壁上设有贯通长度方向的间隙,所述开口沿布膜器本体管壁周向分布;所述窗页一侧与所述布膜器本体管壁连接,其余部分朝向所述布膜器本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2mnT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膜器本体管壁上还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布膜器本体的中截面上。
4.一种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lO:采用冲压模冲裁出毛坯件,并在所述毛坯件的预定位置压制开窗,形成带开口的毛坯件本体和位于开口处突出于毛坯件本体的窗页,所述窗页的一侧连接所述毛坯件本体;所述毛坯件本体为平片状,其外形尺寸为所述管状布膜器平面展开的尺寸; S20:采用成型模将毛坯件本体两端进行折弯形成圆弧,折弯方向为最终卷圆方向; S30:采用成型模对毛坯件本体中部进行反向折弯形成圆弧,并使两端折弯处圆弧进一步向中部延伸折弯,两端折弯处与中部折弯处平滑过渡整体构成波纹状; S40:采用成型模对中部折弯处按最终卷圆方向进行卷圆成形,卷圆后中部形成圆弧;S50:将步骤S40得到的构件按照预定直径进行包圆成形,使毛坯件本体两端相互靠近,毛坯件本体整体构成管状的布膜器本体,窗页朝向布膜器本体内部,原毛坯件本体的两端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0中两端折弯处圆弧半径为12mnT25mm,两端折弯处圆心角各为35°?70° ;步骤S30中两端延伸折弯后折弯处圆心角各为110°?155°,中部折弯处圆弧半径为12 mnT25mm,中部折弯处圆心角为70°?110° ; 步骤S40中中部圆弧半径为12 mnT25mm,圆心角为35。?7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50中成形后所述毛坯件本体两端之间的间隙为2mnT5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lO中,还在所述毛坯件上压制定位凸台。
8.一种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料模,包括落料凹模和相配合的落料凸模,所述落料凹模模腔尺寸与所述管状布膜器平面展开尺寸相当; 冲压模,位于所述落料模之后,包括相配合的冲压凹模和冲压凸模,所述冲压凹模模腔底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冲压凸模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容置槽的压料凸块,所述容置槽一侧壁为斜面;所述容置槽位置与所述管状布膜器预定开窗位置相适配; 第一成型模,位于所述冲压模之后,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凹模和第一凸模,所述第一凹模模腔的纵截面轮廓线由直线段和分别从直线段两端向外延伸的两段圆弧段构成;所述第一凸模上设有用以容置所述管状布膜器上开窗的第一让位槽; 第二成型模,位于所述第一成型模之后,包括相配合的第二凹模和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凹模模腔的纵截面轮廓线为由三段圆弧过渡相接的波纹形,其中两端圆弧的凸伸方向与第一成型模中圆弧段凸伸方向相同,且两端圆弧的圆心角大于第一成型模中圆弧段的圆心角,中部圆弧的凸伸方向与两端圆弧的凸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凸模上设有用以容置所述管状布膜器上开窗的第二让位槽; 第三成型模,位于所述第二成型模之后,包括相配合的第三凹模和第三凸模,所述第三凹模模腔纵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凸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成型模中两端圆弧的凸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三凸模上设有用以容置所述管状布膜器上开窗的第三让位槽; 第四成型模,位于所述第三成型模之后,包括下模、上模和位于下模与上模之间的芯棒,所述下模和上模分别设有半圆形模腔,两者组合构成圆形模腔,所述芯棒位于所述圆形模腔内,所述芯棒周向长度大于所述管状布膜器的平面展开宽度,所述芯棒表面设有用以容置所述管状布膜器上开窗的第四让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中圆弧段半径为12mnT25mm,圆心角各为35°?70° ;所述第二成型模中两端圆弧半径为12mnT25mm,圆心角各为110°?155°,所述中部圆弧半径为12 mnT25mm,圆心角为70°?110° ;所述第三成型模中圆弧半径为12 mnT25mm,圆心角为35°?7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的周向长度比所述管状布膜器平面展开宽度大2mnT5m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凹模上还设有用于压制定位凸台的冲压块,所述冲压凸模上设有与所述冲压块对应的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带开窗的管状布膜器及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布膜器包括带开口的管状布膜器本体和对应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窗页;所述布膜器本体的管壁上设有贯通长度方向的间隙,所述开口沿布膜器本体管壁周向分布;所述窗页一侧与所述布膜器本体管壁连接,其余部分朝向所述布膜器本体内部。本发明的布膜器能更好地适应于降膜蒸发器中的换热管,满足降膜蒸发器性能要求和使用要求;布膜器结构简单,采用模具生产制造,模具使用周期长,能进行批量生产,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又能保证生产效率。
【IPC分类】B01D1-30, B21D35-00, B01D1-22, B21D37-10
【公开号】CN104548632
【申请号】CN201310493111
【发明人】罗永欣, 刘春峰, 王学生, 陈琴珠, 谢迎祥, 许德勤, 陈卫峰
【申请人】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