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处理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19411阅读:来源:国知局
寸较大、容易阻塞管路的杂质。
[0042]开启压缩机16及冷凝单元19,通过媒介在冷热循环系统中的相变对蒸发罐I进行加热、冷却降温。通过压缩机16的作用将气液分离器15中的气体媒介抽取出来,进入到压缩机16中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媒介。通过油分离器17,将油从气态媒介中分离出来,并从油分离器17的下部管路中流出。进入到过滤器B18中过滤后,重新进入压缩机16对其进行润滑。
[0043]高温高压的气体媒介进入到蒸发罐I的加热套8中,对蒸发罐I中原液进行加热。之后媒介流入到冷凝单元19中,降温处理后,液体媒介存储在储液罐20中。,冷却的液体媒介进入管路并分流,分别进入到膨胀阀A24和膨胀阀B23的管路中。膨胀阀A24使冷媒变成容易蒸发的低温低压的液体媒介。其中一路会进入到冷凝室3的冷凝管A9中,通过液态媒介蒸发气化的相变吸热作用,对冷凝室3中蒸发的气体进行降温冷凝。另外一路进入到冷凝液收集器14中通过相同的作用对其中的冷凝液降温。两路媒介最终重新汇入到汽液分离器15中,形成闭路循环。
[0044]同时,可以通过连接加热管路与制冷管路的电子阀36调节进入到冷凝管A9的媒介的温度。加热管路中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媒介,而制冷管路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媒介,通过压力差的作用,加热管路中气态媒介会进入到制冷管路中,升高制冷管路中媒介的温度。当开启并增大电子阀36的开合度时,会使进入制冷管路中的高温高压媒介的流量增加,通过热交换作用使制冷管路中的媒介温度逐渐上升。同理,当减小或闭合电子阀36的开合度时,会降低制冷管路中媒介的温度。
[0045]蒸发罐I中的冷凝液经过冷凝管A9的冷凝液化,并不断抽出到收集器10中。当收集器10中液位上升,会使冷凝液压入到冷凝液收集容器14中。并通过纯度检测器18随时对冷凝液纯度的进行检测,保证冷凝液蒸发提纯效果。
[0046 ]蒸发冷凝结束,将浓缩液通过蒸发罐I下部第三阀门30排出。
[0047]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液体处理设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热单元4,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4包括一个第二循环栗40及与其相连接的第一换热器35,第二循环栗40将蒸发罐I的罐体中原液抽取,并通过第一换热器35进行循环加热。同时高温媒介不需要经过加热套8,进入到该第一换热器35的管程中,对进入到第一换热器35壳程中的原液进行热交换,对其进行加热。
[0048]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外置的第一换热器35对原液进行加热,对原液进行循环加热,提升换热效率,便于清洗更换,适合于易结晶结垢的物料,减小罐体体积。
[0049]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液体处理设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蒸发罐I内只具有蒸发室2,没有冷凝室3,其中冷却单元5也与实施例1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冷却单元5为第二换热器37,第二换热器37设置在真空蒸发系统6和冷热循环系统7的外接管路中。真空蒸发系统6中第一循环栗11抽真空过程中,会将蒸发罐I中产生的蒸汽抽取到第二换热器37中,进行冷凝。低温媒介不需要经过冷凝管,直接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7的管程中,对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7壳程中的原液进行热交换,对其进行冷凝。
[005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外置的第二换热器37对蒸汽进行冷凝,提升换热效率,减小罐体体积。
[0051]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一种液体处理设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蒸发罐I内只具有蒸发室2,没有冷凝室3,其中加热单元4及冷却单元5的结构也与实施例1不同,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4包括一个第二循环栗40及与其相连接的换热器1,第二循环栗40将蒸发罐I的罐体中原液抽取,并通过第一换热器35进行循环加热。同时高温媒介不需要经过加热套8,进入到该第一换热器35的管程中,对进入到第一换热器35壳程中的原液进行热交换,对其进行加热。
[0052]本实施例中冷却单元5为第二换热器37,第二换热器37设置在真空蒸发系统6和冷热循环系统7的外接管路中。真空蒸发系统6中第一循环栗11抽真空过程中,会将蒸发罐I中产生的蒸汽抽取到第二换热器37中,进行冷凝。低温媒介不需要经过冷凝管,直接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7的管程中,对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7壳程中的原液进行热交换,对其进行冷凝。
[005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外置的第二循环栗40及与其相连接的第一换热器35对原液进行加热,通过第二换热器37对蒸汽进行冷凝,提升换热效率。便于清洗更换,适合于结晶结垢的物料,减小罐体体积。
[0054]实施例5,如图5所示,一种液体处理设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蒸发罐I内只具有蒸发室2,没有冷凝室3,以及加热单元4及冷却单元5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4包括设置在蒸发室2外侧的加热套,还包括一个第二循环栗40及与其相连接的换热器1,第二循环栗40将蒸发罐I的罐体中原液抽取,并通过第一换热器35进行循环加热。在原液进入到蒸发罐I的罐体内部之后,通过外接的第二循环栗40及与第一换热器35强制循环对罐体内部原液进行加热。根据浓度检测器检测结果,选择加热套8还是第一换热器35进行加热。
[0055]本实施例中冷却单元5为第二换热器37,第二换热器37设置在真空蒸发系统6和冷热循环系统7的外接管路中。真空蒸发系统6中第一循环栗11抽真空过程中,会将蒸发罐I中产生的蒸汽抽取到第二换热器37中,进行冷凝。低温媒介不需要经过冷凝管,直接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7的管程中,对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7壳程中的原液进行热交换,对其进行冷凝。
[0056]采用上述方案,保证蒸发效率的同时,能够处理粘稠的液态。
[0057]实施例6,一种液体处理设备,可将以上提及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或者相同的实施例,进行串联搭配使用。
[0058]采用上述方案,保证蒸发效率的同时,能够处理粘稠的液态。
【主权项】
1.液体处理设备,包括蒸发罐(I),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I)内具有蒸发室(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蒸发系统(6),真空蒸发系统(6)包括纯度检测器(3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蒸发系统还包括原液容器(27),原液容器(27)上连接有预处理器(2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器(28)与蒸发室(2)之间的管路上还连接有用于添加添加剂的添加剂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处理设备还包括冷热循环系统(7),冷热循环系统(7)用于加热蒸发罐(I)内的原液、冷却蒸汽及冷凝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循环系统(7)包括加热单元(4)及冷却单元(5),加热单元(4)用于对蒸发室(2)内的原液进行加热,冷却单元(5)用于对加热原液后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循环系统(7)还包括压缩机(16)出口处连接有油分离器(17),油分离器(17)出口处连接有第五阀门(36),油分离器(17)出口还与加热单元(4)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油分离器(17)下部出口处连接有过滤器B(IS)相连,过滤器B(IS)与压缩机(16)的回油口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4)为加热套(8),加热套(8)位于蒸发室(2)的外侧。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4)包括第二循环栗(40)及与其相连接的第一换热器(35),第二循环栗(40)将蒸发罐(I)的罐体中原液抽取,并通过第一换热器(35)进行循环加热。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I)还具有与蒸发室(2)相连通的冷凝室(3); 所述冷却单元(5 )为冷凝管A(9 ),冷凝管A(9 )位于冷凝室(3 )的内侧。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I)还具有与蒸发室(2)相连通的冷凝室(3); 所述冷却单元(5 )为冷凝管A(9 ),冷凝管A(9 )位于冷凝室(3 )的内侧。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5)为第二换热器(37)。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5)为第二换热器(37)。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4)还包括加热套(8),加热套(8)位于蒸发室(2)的外侧。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单元(4)与冷凝单元(19)连接,冷凝单元(19 )上连接有储液罐(20 )储液罐(20 )上连接有过滤器A( 2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I)上设有温度传感器(31)、液位开关(32)、第四阀门(33)、压力传感器(34),通过压力传感器(34)及第四阀门(33)能够调节蒸发室(2)及冷凝室(3)中的压力,并在停机时破坏蒸发室(2)及冷凝室(3)中的真空状态。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I)内部可以设有搅拌器(39)。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蒸发系统(6)还包括第一循环栗(11)、射流器(12)、收集器(10),所述第一循环栗(11)、射流器(12)、收集器(10)组成半封闭循环管路,所述纯度检测器(38)连接于半封闭循环管路中。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处理设备,包括蒸发罐,所述蒸发罐内具有蒸发室;还包括真空蒸发系统,真空蒸发系统包括纯度检测器;通过真空蒸发系统和冷热循环系统的配合作用能够实现对蒸发罐的高效真空蒸馏,同时蒸发罐集合了加热、蒸汽的真空冷凝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蒸发效率高。
【IPC分类】B01D3/10
【公开号】CN105582685
【申请号】CN201610046982
【发明人】李庆喜
【申请人】李庆喜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