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混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4720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水气混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臭氧微气泡曝气污水处理设备的水气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臭氧已广泛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疗、医药、水产养殖等领域,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0003]臭氧混合在污水中,可对污水进行破链解构,即长链发生断裂、氧化,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提高其可生化性,有效降低COD和色度。但是,如何将臭氧气体直接混合在污水中,却没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水气混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气混合装置,结构简单,可有效将水和气体混合在一起。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气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装置主体和气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装置主体设有进水口、水气混合物出口和进气口,所述的气管接头垂直于混合装置主体与进气口连接,所述进水口和水气混合物出口直线相通,在进水口和水气混合物出口之间设有一段凸起部,凸起部与进水口之间设有凹陷部,凸起部与混合装置主体内壁之间形成连通进气口和进水口的环腔,气体从进气口经过环腔与水在凹陷部交汇。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气混合物出口的口径大于进水口的口径。
[0007]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两端与凹陷部和水气混合物出口的交接处设有缓冲的倒角。
[0008]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与混合装置主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5-lmm。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与其他污水处理装置配合使用,可轻易并均匀将臭氧和污水混合,达到有效氧化、分解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水气混合装置的剖视图。
[0011]图中1-混合装置主体、2-气管接头、3-进水口、4-水气混合物出口、5-进气口、6-凸起部、7-凹陷部、8-环腔、9-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气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装置主体I和气管接头2,混合装置主体I设有进水口 3、水气混合物出口 4和进气口 5,气管接头2垂直于混合装置主体I与进气口 5连接,进水口 3和水气混合物出口 4直线相通且水气混合物出口 4的口径大于进水口 3的口径,在进水口 3和水气混合物出口 4之间设有一段凸起部6,凸起部6与进水口 3之间设有凹陷部7,凸起部6与混合装置主体I内壁之间形成连通进气口 5和进水口 3的环腔8,凸起部6与混合装置主体I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8mm,气体从进气口 5经过环腔8与水在凹陷部7交汇。
[0014]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凸起部6的两端与凹陷部7和水气混合物出口 4的交接处设有缓冲的倒角9。
[0015]污水从水气混合装置主体I的进水口 3流入,臭氧通过气管接头2从进气口 3进入,途经环腔8,并与污水在凹陷部7交汇,由于凹陷部7的内径比进水口 3的内径大,而且环腔8的间距比较小,污水进入凹陷部7时速度减慢,而臭氧经过环腔8速度增大,喷出时与污水之间可达到均匀混合,污水和臭氧一同混合后从水气混合物出口 4流出,进入下一工序。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水气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装置主体和气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装置主体设有进水口、水气混合物出口和进气口,所述的气管接头垂直于混合装置主体与进气口连接,所述进水口和水气混合物出口直线相通,在进水口和水气混合物出口之间设有一段凸起部,凸起部与进水口之间设有凹陷部,凸起部与混合装置主体内壁之间形成连通进气口和进水口的环腔,气体从进气口经过环腔与水在凹陷部交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混合物出口的口径大于进水口的口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两端与凹陷部和水气混合物出口的交接处设有缓冲的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混合装置主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5-l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气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装置主体和气管接头,所述的混合装置主体设有进水口、水气混合物出口和进气口,所述的气管接头垂直于混合装置主体与进气口连接,所述进水口和水气混合物出口直线相通,在进水口和水气混合物出口之间设有一段凸起部,凸起部与进水口之间设有凹陷部,凸起部与混合装置主体内壁之间形成连通进气口和进水口的环腔,气体从进气口经过环腔与水在凹陷部交汇;结构简单,可与其他污水处理装置配合使用,可轻易并均匀将臭氧和污水混合,达到有效氧化、分解的效果。
【IPC分类】C02F1/78, B01F5/04, B01F3/04
【公开号】CN204816255
【申请号】CN201520556275
【发明人】曹怿鸿
【申请人】广州藤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