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煤泥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482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粗煤泥分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煤泥分选机。



背景技术:

粗煤泥分选机是一种在筒体底部水箱喷射出具有一定压力的上升水流,与入料装置中流入的物料在筒内形成紊流干扰作用下而进行的浮沉式分选。物料从入料装置的入料口注入筒体中,在入料井的作用下形成旋流,同时上升水流通过压力水箱紊流板的紊流阀孔以一定的压力和流速均匀地喷射到筒体中,物料在喷射水流的作用下形成由密度不同的悬浮颗粒组成的床层,密度大的沉降在最底层,密度小的浮在上层溢流排出。

随着新物料的不断注入,一部分密度小的物料即精煤通过溢流堰流入溢流水槽排出,另一部分沉降在底部的矸石杂质密集堆积,当堆积到植入筒内的密度探测计时,其压力超过了设定的控制值,随即由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给由PLC控制器控制的电动执行器,由执行器带动连杆上的锥形阀,把处于密封状态的锥形阀打开,即把沉降在底部的矸石杂质从底部排料口排出。当矸石杂质排出后,底部密度大的床层下降使物料对探测计的压力减小,其输出的密度值小于设定值时,PLC控制器即送出锥阀关闭的信号给执行器,使锥形阀又处于关闭状态。由此自由往复、自动平稳地进行分选。

综上,粗煤泥分选机的分选效果不仅与物料进料的旋流速度有关,而且与从紊流板喷出的水流的压力、流量也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应用的粗煤泥分选机即TBS干扰床分选机,其物料的入料方式是以入料井切线入料方式,靠压力形成旋流分散,由于入料井口的限制,加之入料需一定压力才能形成旋流。若入料压力不足时,就不能使物料形成旋流均匀散开,造成物料局部堆积的现象,影响分选效果,而加大入料压力必然要加大工艺成本;而且由于紊流板上设置的喷水孔都是大小相同、固定不变的,当根据不同工况需要调节喷水的压力时,仅能通过控制水泵来调节压力,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通过喷水孔的水流流量无法改变,尤其对于紊流板凹陷的部位容易造成拥堵,所以仅通过调节水压还不能满足分选的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煤泥分选机,有效解决了目前煤泥分选机的进料装置和紊流板结构不够完善使分选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以及工艺成本高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煤泥分选机,通过对其进料装置和紊流板的结构进行改进,减少物料旋流进入的阻力,使物料的分散更均匀,并可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调节紊流板来进一步调节喷水的压力和流量,提高分选机的通用性、灵活性、分选质量,进一步降低工艺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粗煤泥分选机,包括电动执行器、平台、入料筒体、溢流管、主筒体、喷水管、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的上端设置有电动执行器,平台的下端设置有入料筒体,入料筒体上部的一侧设置有入料管,入料管与入料筒体螺旋连接为一体,入料筒体下端伸入到主筒体内,主筒体下部设置有可调式喷水装置,可调式喷水装置包括漏斗状的紊流板,紊流板上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喷水孔,喷水孔内设置有以拆卸连接方式连接的套接件,套接件内设置有通孔,所述紊流板的中心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下端与底流管相连。

所述入料管管口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入料管内部与入料筒体内部螺旋圆滑连接。

所述喷水孔与套接件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喷水孔沿紊流板的圆周由内向外均匀分布设置。

所述套接件的纵截面设置为T字形。

所述通孔设置为上端孔径小于下端孔径的锥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粗煤泥分选机的入料管与入料筒体螺旋连接为一体,使物料螺旋进入入料筒体,且入料管管口横截面设置为圆形,入料管内部与入料筒体内部螺旋圆滑连接,与原有的切向、方口进料相比,螺旋圆滑式进料结构更符合物料旋转流入的轨迹,不仅减小了物料进入的阻力,有利于物料均匀分散、提高分选质量,而且上述结构的设计也延长了入料筒体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还对紊流板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在现有紊流板的喷水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喷水孔内安装有与之螺纹配合的套接件,可向紊流板合适位置的喷水孔内安装上套接件来减小水的流量满足不同工况的需要;且套接件内设置的上端孔径小于下端孔径的通孔可对水流进一步增加压力,提高水和物料的混合,使密度不同的悬浮颗粒组成的床层更均匀,提高了后期的分选质量。

综上,所述粗煤泥分选机的结构设计使物料分散更均匀,并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调节紊流板来进一步调节喷水的压力和流量,提高了分选机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分选质量,进一步降低了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入料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可调式喷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电动执行器,2.平台,3.入料筒体,4.溢流管,5.主筒体,6.喷水管,7.可调式喷水装置,8.底流管,31.入料管,71.紊流板,711.喷水孔,72.套接件,721.通孔,73.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一种粗煤泥分选机,包括电动执行器1、平台2、入料筒体3、溢流管4、主筒体5、喷水管6、底流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的上端设置有电动执行器1,平台2的下端设置有入料筒体3,入料筒体3上部的一侧设置有入料管31,入料管31与入料筒体3螺旋连接为一体,入料筒体3下端伸入到主筒体5内,主筒体5下部设置有可调式喷水装置7,可调式喷水装置7包括漏斗状的紊流板71,紊流板71上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喷水孔711,喷水孔711内设置有以拆卸连接方式连接的套接件72,套接件72内设置有通孔721,所述紊流板71的中心设置有出料口73,出料口73下端与底流管8相连。

所述入料管31管口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入料管31内部与入料筒体3内部螺旋圆滑连接,更符合物料旋转流入的轨迹,不仅减小了物料进入的阻力,有利于物料均匀分散、提高分选质量,同时也减小了入料筒体的磨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所述喷水孔711与套接件7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使喷水孔711与套接件72的连接更牢固紧密,可抵抗大压力下水流的冲击。

所述喷水孔711沿紊流板71的圆周由内向外均匀分布设置,根据不同工况的需求选择紊流板71圆周上的内圈或外圈位置的喷水孔711内安装进入套接件72,使套接件72的安装位置更明确,安装更快捷方便。

所述套接件72的纵截面设置为T字形,套接件72的上部卡在紊流板71上,使套接件72的安装定位更准确牢固。

所述通孔721设置为上端孔径小于下端孔径的锥形孔,使水流由大口进小口出,减小了水流流量又进一步增加了水流的压力,减小了工艺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粗煤泥分选机对入料筒体3的进料结构设计成螺旋圆滑进料,不仅使物料分散更均匀而且减少了入料筒体3内部的磨损;紊流板71的喷水孔711内安装有可更换的套接件72,套接件72内设置有锥形通孔721,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在紊流板71合适位置的喷水孔711内安装套接件72,进一步调节喷水的压力和流量,提高了分选机的灵活性和分选质量,进一步降低了工艺成本。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