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类空气净化设备的高压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353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类空气净化设备的高压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静电类空气净化设备的高压绝缘子。



背景技术:

周知,高压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元器件,其能够在高压线路中起到支持和固定带电导体、使带电导体间或者带电导体与大地之间具有足够的绝缘距离的作用;而高压绝缘子也是目前高压静电类空气净化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

在空气净化设备中,如果高压绝缘子暴露在非洁净的空气气流中,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很容易在绝缘子的表层沉积,当颗粒物沉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在绝缘子表面形成表面电荷微通道,不但会大幅度地降低绝缘子的绝缘性能,而且当颗粒物沉积的状态持续恶化后,会在绝缘子表面形成闪络放电;如此,轻则容易导致净化设备的电场工作不正常,重则会烧毁绝缘子或烧毁高压电源,甚至造成净化设备因着火而引起其它次生灾害;因此,目前在进行高压静电类空气净化设备的设计时,通常会将绝缘子设计在不与污染气体直接接触的位置或者采用洁净空气持续吹扫绝缘子的表面以形成鞘气层来隔绝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然而,这种做法会严重增加设备本身的结构复杂性和生产制造成本、降低设备整体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类空气净化设备的高压绝缘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类空气净化设备的高压绝缘子,它包括由聚四氟乙烯或环氧树脂或陶瓷制成的绝缘柱体,所述绝缘柱体包括一周壁为光滑弧面的封闭端部和一由封闭端部的背风端作轴向延伸后形成的开放端部,所述开放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两片相互间沿开放端部的轴向方向呈间隔分布的环状扩板,相邻的两片所述环状扩板之间形成有一环状深槽,所述开放端部上且位于封闭端部的相对侧开设有一沿开放端部的中轴线分布的第一盲孔。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开放端部的周壁上且位于每个环状深槽的轮廓范围内均开设有一环状侧槽。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封闭端部上且位于开放端部的相对侧开设有一与第一盲孔同轴分布的第二盲孔,所述封闭端部的迎风端的端面的轮廓边沿为圆滑的倒角结构。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绝缘柱体的外表面涂布有憎水憎油自洁材料涂层。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盲孔的周壁和/或第二盲孔的周壁为内螺纹结构。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盲孔内还设置有一沿第二盲孔的中轴线分布且外径小于第二盲孔的内径的突出柱,所述突出柱的端面的轮廓边沿为圆滑的倒角结构。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突出柱的直径不小于第二盲孔的周壁的厚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绝缘柱体上所形成的环状深槽可使整个绝缘子形成类似于风帽的结构形式,以对空气形成良好的导流效果,避免颗粒物沾染到绝缘柱体的表面,进而可大幅度降低绝缘子表面被颗粒物沾染后发生闪络放电、表面电荷微通道放电等故障的发生概率;其结构简单、可以暴露在极端污染天气的空气流场中进行长期稳定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电类空气净化设备的高压绝缘子,它包括由诸如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陶瓷等具有一定的绝缘阻燃性能的材料制成的绝缘柱体,绝缘柱体包括一周壁为光滑弧面的封闭端部a和一由封闭端部a的背风端作轴向延伸后形成的开放端部b,在开放端部b上设置有至少两片相互间沿开放端部b的轴向方向呈间隔分布的环状扩板c(环状扩板c可由开放端部b的周壁作径向延伸后成型),在相邻的两片环状扩板c之间形成有一环状深槽d,同时在开放端部b上且位于封闭端部a的相对侧开设有一沿开放端部b的中轴线分布的第一盲孔e。由此,利用封闭端部a可将整个绝缘柱体以诸如插套等方式装配于净化设备的主体上,利用第一盲孔e为净化设备的电晕电极提供装配位置并在实现对电晕电极固定的同时将电晕电极与净化设备的主体作绝缘隔离处理,通过在两片相邻的环状扩板c之间形成的环状深槽d可使绝缘柱体形成类似于风帽的结构形式,以对流经绝缘子的空气起到风帽导流的作用,即:当空气从封闭端部a流过来时,空气中的颗粒物会因惯性随气流继续沿着平行于绝缘柱体的轴向方向而不会反向进入环状深槽d内,同时环状深槽d也会延长绝缘柱体表面电荷(即荷电颗粒物)的爬电距离,从而可有效避免颗粒物在绝缘柱体上的沉积或者降低因颗粒物的沉积而容易发生闪络放电、表面微通道放电等故障的发生概率,并且为绝缘子的绝缘性能提供了有力的结构条件。当然,在实际设计中,本实施例的环状深槽d的深度、数量及槽间壁厚(即:环状扩板c的径向厚度)等取决于绝缘柱体所采用的材料的击穿电压、机加工性能等因素。

为进一步增加荷电颗粒物在绝缘子表面上的爬电距离,在开放端部b的周壁上且位于每个环状深槽d的轮廓范围内均开设有一环状侧槽f。以此,可通过开设的环状侧槽f来增加环状深槽d的深度,从而增加爬电距离。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绝缘子的结构,提高其与其他相关部件进行结构装配的便利性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绝缘子表面与颗粒物的接触几率,在封闭端部a上且位于开放端部b的相对侧开设有一与第一盲孔e同轴分布的第二盲孔g,其中,封闭端部a的迎风端的端面的轮廓边沿采用圆滑的倒角结构。由此,可利用第二盲孔g将绝缘子与净化设备的主体进行插套装配连接,而封闭端部a的边沿采用倒角结构则可尽可能地减小气流垂直的接触面,起到空气导流的效果。

为确保绝缘子在高湿环境中不会在其表面形成水膜,从而降低颗粒污染物的沾染量,在绝缘柱体的外表面涂布有憎水憎油自洁材料涂层(图中未示出,其可由采用目前市面上的氟硅憎水憎油膜);由此,当绝缘子应用于高湿及高浓度粉尘空气的环境内时,由于憎水憎油自洁材料涂层的存在可保证绝缘子表层的污染物及结露水珠随气流流动而不会沾染在绝缘子的表面,从而保持绝缘子的表面清洁。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盲孔e的周壁和/或第二盲孔g的周壁优选为内螺纹结构;由此,可将净化设备的电晕电极以及净化设备的主体与本实施例的绝缘子进行螺纹连接,可有效提高结构装配的稳固性以及拆装时的便利性。

为进一步丰富整个绝缘子的结构形式,提高其与净化设备中的相关部件之间的拆装的便利性,在第二盲孔g内还设置有一沿第二盲孔g的中轴线分布且外径小于第二盲孔g的内径的突出柱h,突出柱h的端面的轮廓边沿为圆滑的倒角结构。由此,可将净化设备的主体设置一类似于套管的结构件,以通过将此结构件插套于第二盲孔g与突出柱h之间来实现绝缘子与净化设备的主体之间的装配。

为增强整个绝缘子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突出柱h的直径不小于第二盲孔g的周壁的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