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878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机,尤其涉及一种物料分离机。



背景技术:

原煤中掺杂有大量的煤矸石、黄铁矿、木块、破布、钢丝绳网等杂物,给选煤厂、电厂的生产、施工等造成麻烦,一则极易堵塞管道、溜槽,甚至卡断破碎机主轴使其无法工作;二则不能充分燃烧,污染环境、浪费能源;因此需要将这些大块的煤、煤矸石、黄铁矿和木块、破布等从煤中分离出来。

现有的物料分离机,在进行原煤分离时,大块的煤、煤矸石、黄铁矿以及钢丝绳网等极易卡于齿板与机壳的侧板之间,在齿板的推动作用下旋转,一方面造成机壳侧板的磨损,缩短了物料分离机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大块的煤、煤矸石、黄铁矿以及钢丝绳网与机壳侧板摩擦产生刺耳噪音,影响工作环境和人员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和减少噪音的改进型物料分离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物料分离机,其包括机壳、电机、端板、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在机壳外设有电机,在机壳内水平设有转轴,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

在机壳内的转轴两侧固定设有两个与转轴垂直的端板,端板为圆形结构,转轴与端板的中心固定连接,在两个端板之间的转轴上均匀设有若干块齿板;在端板的板沿相对的机壳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杂物出口;机壳的下部设有出料口;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设于机壳的进料口内,第二输送带的上料端设于机壳的杂物出口内;在机壳内的齿板下方与第二输送带上方设有篦子。

进一步的,第一输送带的末端与端板的端部平齐,两块端板、转轴和第一输送带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输送带的末端设于两块端板之间,两块端板、转轴和第一输送带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第一输送带上的原煤被送入机壳内,落于端板之间的齿板上,粒径合格的物料经齿板之间的空隙下落,大块煤、矸石以及部分粒径合格物料等被齿板带到篦子上,经进一步筛选,粒径合格物料从篦子上的空隙下落,大块煤和矸石等落入第二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物料分离机结构简单,采用在转轴的两端设置端板的方案,原煤只落于端板之间的齿板上,避免了原煤与机壳侧板的接触,解决了现有物料分离机工作时,大块的煤、煤矸石、黄铁矿以及钢丝绳网等易卡于齿板与机壳之间的问题,避免了机壳侧板的磨损,延长了物料分离机的寿命;

此外,齿板与端板均固定设于转轴上,齿板与端板没有相对运动,大块的煤、煤矸石、黄铁矿以及钢丝绳网即使卡在齿板与端板之间,也不会出现摩擦端板的现象,因此噪音小,工作环境好,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健康,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物料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一种物料分离机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实施例2一种物料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一种物料分离机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机壳1,电机2,第一输送带3,第二输送带4,转轴5,齿板6,进料口7,杂物出口8,出料口9,篦子10,端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物料分离机,其包括机壳1、电机2、端板11、第一输送带3和第二输送带4,在机壳1外设有电机2,在机壳1内水平设有转轴5,电机2与转轴5传动连接;

在机壳1内的转轴5两侧固定设有两个与转轴5垂直的端板11,端板11为圆形结构,转轴5与端板11的中心固定连接,在两个端板11之间的转轴5上均匀设有若干块齿板6;在端板11的板沿相对的机壳1上分别设有进料口7和杂物出口8;机壳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9;第一输送带3的出料端设于机壳1的进料口7内,第二输送带4的上料端设于机壳1的杂物出口8内;在机壳1内的齿板6下方与第二输送带4上方设有篦子10。

第一输送带3的末端与端板11的端部平齐,两块端板11、转轴5和第一输送带3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实施例2:如图4~图6所示一种物料分离机,其包括机壳1、电机2、端板11、第一输送带3和第二输送带4,在机壳1外设有电机2,在机壳1内水平设有转轴5,电机2与转轴5传动连接;

在机壳1内的转轴5两侧固定设有两个与转轴5垂直的端板11,端板11为圆形结构,转轴5与端板11的中心固定连接,在两个端板11之间的转轴5上均匀设有若干块齿板6;在机壳1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齿板6端面相对的进料口7和杂物出口8;机壳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9;第一输送带3的出料端设于机壳1的进料口7内,第二输送带4的上料端设于机壳1的杂物出口8内;在机壳1内的齿板6下方与第二输送带4上方设有篦子10。

第一输送带3的末端设于两块端板11之间,两块端板11、转轴5和第一输送带3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工作原理:第一输送带3输送来的原煤直接进入两块端板11、转轴5和第一输送带3之间形成的相对独立空间内,避免了与机壳1侧板的接触和摩擦。原煤落于齿板6上,粒径合格的物料从齿板之间的缝内落下,大块的煤、煤矸石、黄铁矿以及钢丝绳网等杂物在齿板6的旋转下,被抛到第二输送带4上,带出机壳1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