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高效精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8750发布日期:2021-05-04 10:2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高效精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高效精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345663.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筛分风选精加工装置,包括风选箱,固定板,所述风选箱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风选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风机,所述固定板右侧设置有第一筛分网,所述固定板左侧设置有第二筛分网,且所述第一筛分网以及第二筛分网下方设置有第三筛分网,所述第三筛分网与风选箱连接,所述第三筛分网下方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与风选箱固定连接,所述风选箱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以及第三出料口。

上述装置在运转的过程中,在进料口填装材料,材料在重力的租用下落入第一筛分网的表面,通过风机进行筛选,但当大量的茶叶堆积在第一筛分网的表面时,风机无法充分的与各层次的材料接触,导致筛分不充分,且叶片较大的茶叶易附着于第一筛分网的表面,导致叶片较小的茶叶无法通过第一筛分网的表面,存在筛分不充分的现象,且对茶叶进行筛分后需要单独的将茶叶取出做进一步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高效精加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现有技术在运转的过程中,在进料口填装材料,材料在重力的租用下落入第一筛分网的表面,通过风机进行筛选,但当大量的茶叶堆积在第一筛分网的表面时,风机无法充分的与各层次的材料接触,导致筛分不充分,且叶片较大的茶叶易附着于第一筛分网的表面,导致叶片较小的茶叶无法通过第一筛分网的表面,存在筛分不充分的现象,且对茶叶进行筛分后需要单独的将茶叶取出做进一步的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高效精加工装置,包括主体、第一电机、第一减速装置;

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减速装置连接,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竖直穿过主体外壁延伸至主体的内部,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连接,第一转轴延伸至主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主体的内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蜗杆,第一涡轮与第一蜗杆一端啮合,第一蜗杆的另一端外部套设有筛分筒;

主体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风机,风机的扇叶位于靠近筛分筒的一端,风机与筛分筒之间固定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的两端分别与主体的内壁和承载平台的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减速装置连接,在使用时,第一减速装置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第一减速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竖直穿过主体外壁延伸至主体的内部,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连接,当第一电机运转时,第一转轴在第一减速装置和第一轴承座之间转动,第一转轴延伸至主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主体的内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蜗杆,第一涡轮与第一蜗杆一端啮合,当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涡轮转动,第一涡轮带动第一蜗杆在两个轴承座之间转动,第一蜗杆的另一端外部套设有筛分筒,第一蜗杆带动筛分筒转动;

主体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风机,风机用于吹动筛分筒内部的材料,将粒径较小的材料和杂质吹出,风机的扇叶位于靠近筛分筒的一端,从而充分的达到筛分的效果,风机与筛分筒之间固定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用于保护风机的扇叶,将扇叶与其他物体隔离,防护网的两端分别与主体的内壁和承载平台的表面固定连接,当筛分筒转动时,筛分筒内部放置的材料分别面向风机,筛分筒的外壁为网状结构,粒径较小的材料在筛分筒的转动和风机的吹动下从筛分筒的内部筛出,从而使得筛分筒的内部保留较为饱满的叶片。

进一步的,还包括筛网,筛网内嵌于承载平台的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集料箱,第一集料箱设置于筛网的底部,第一集料箱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使第一集料箱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进料口,主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

进一步的,筛分筒可拆卸,筛分筒的侧壁开设有侧门。

进一步的,第一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与主体的顶部外壁铰接。

进一步的,主体靠近筛分筒的一侧开设有出料门。

进一步的,主体靠近筛分筒一侧的出料门与烘干装置连通。

通过上述方案,还包括筛网,筛网内嵌于承载平台的内部,当筛分筒将粒径较小的材料和杂质筛出时,通过筛网进一步的分筛,对材料进行分层。通过筛网的进入到第一集料箱的内部,未通过筛网的可从主体侧壁开设的出料口取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还包括第一集料箱,第一集料箱设置于筛网的底部,第一集料箱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使第一集料箱与外界连通,第一集料箱用于收集从筛分筒内部筛出的杂质,从而进行统一的处理,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还包括第一进料口,主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用于对筛分筒的内部填装和取出材料。

筛分筒可拆卸,筛分筒的侧壁开设有侧门,开启侧门可将筛网表面残留的材料取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第一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与主体的顶部外壁铰接,开启盖板对筛分筒的内部填装材料,当装置运转时将盖板闭合,避免杂质进入到装置的内部。

主体靠近筛分筒的一侧开设有出料门,出料门与进料口连通,便于对筛分筒的内部填装材料。

主体靠近筛分筒一侧的出料门与烘干装置连通,当装置的筛分工作进行结束后,将筛分后的材料放入烘干装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当茶叶进行筛分后可直接进入到烘干装置的内部,通过设置烘干箱和转盘,当转盘转动时带动烘干箱同步转动,使得烘干箱的各个侧面分别与靠近加热管的一侧接触,从而使得茶叶进行充分的烘干,提高了茶叶加工的效率;

(2)当茶叶材料放置在筛分筒的内部时,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筛分筒转动的同时启动风机,风机产生的风力对筛分筒内部的茶叶进行充分接触,使得叶片较小的茶叶和杂质从筛分筒的内部筛出,使得筛分的结果更加充分,筛分结束后可对不同粒径的材料分别进行处理;

(3)外壳的内部嵌入有保温板,保持烘干箱内部的温度不流失,从而更好的对茶叶起到烘干的效果,烘干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网状夹层,从而使得烘干箱的内部为分层明显的箱体结构,避免大量的茶叶堆积在一起导致内部无法充分烘干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筛分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筛分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筛分机构外部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主体,2-第一电机,3-第一减速装置,4-风机,6-第一转轴,7-筛分筒,8-第一蜗杆,10-第一涡轮,12-筛网,13-第一轴承座,14-承载平台,15-防护网,16-第一集料箱,17-第一进料口,18-加热管,20-外壳,21-第二电机,22-第二减速装置,23-支撑座,24-第二蜗杆,25-第二轴承座,26-第二蜗轮,27-第三轴承座,28-第二转轴,29-滑槽,30-转盘,31-滑块,32-烘干箱,33-第二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茶叶高效精加工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电机2、第一减速装置3;

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与第一减速装置3连接,第一减速装置3与第一转轴6的一端连接,第一转轴6的另一端竖直穿过主体1外壁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第一转轴6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13连接,第一转轴6延伸至主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10,主体1的内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蜗杆8,第一涡轮10与第一蜗杆8一端啮合,第一蜗杆8的另一端外部套设有筛分筒7;

主体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承载平台14,承载平台1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风机4,风机4的扇叶位于靠近筛分筒7的一端,风机4与筛分筒7之间固定设置有防护网15,防护网15的两端分别与主体1的内壁和承载平台14的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筛网12,筛网12内嵌于承载平台14的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集料箱16,第一集料箱16设置于筛网12的底部,第一集料箱16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使第一集料箱16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进料口17,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17。

进一步的,筛分筒7可拆卸,筛分筒7的侧壁开设有侧门。

进一步的,第一进料口17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与主体1的顶部外壁铰接。

进一步的,主体1靠近筛分筒7的一侧开设有出料门。

进一步的,主体1靠近筛分筒7一侧的出料门与烘干装置连通。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与第一减速装置3连接,在使用时,第一减速装置3控制第一电机2的转速,第一减速装置3与第一转轴6的一端连接,第一减速装置3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6连接,第一转轴6的另一端竖直穿过主体1外壁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第一转轴6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13连接,当第一电机2运转时,第一转轴6在第一减速装置3和第一轴承座13之间转动,第一转轴6延伸至主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10,主体1的内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蜗杆8,第一涡轮10与第一蜗杆8一端啮合,当第一转轴6转动时带动第一涡轮10转动,第一涡轮10带动第一蜗杆8在两个轴承座之间转动,第一蜗杆8的另一端外部套设有筛分筒7,第一蜗杆8带动筛分筒7转动;

主体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承载平台14,承载平台1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风机4,风机4用于吹动筛分筒7内部的材料,将粒径较小的材料和杂质吹出,风机4的扇叶位于靠近筛分筒7的一端,从而充分的达到筛分的效果,风机4与筛分筒7之间固定设置有防护网15,防护网15用于保护风机4的扇叶,将扇叶与其他物体隔离,防护网15的两端分别与主体1的内壁和承载平台14的表面固定连接,当筛分筒7转动时,筛分筒7内部放置的材料分别面向风机4,筛分筒7的外壁为网状结构,粒径较小的材料在筛分筒7的转动和风机4的吹动下从筛分筒7的内部筛出,从而使得筛分筒7的内部保留较为饱满的叶片。

还包括筛网12,筛网12内嵌于承载平台14的内部,当筛分筒7将粒径较小的材料和杂质筛出时,通过筛网12进一步的分筛,对材料进行分层。通过筛网12的进入到第一集料箱16的内部,未通过筛网12的可从主体1侧壁开设的出料口取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还包括第一集料箱16,第一集料箱16设置于筛网12的底部,第一集料箱16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使第一集料箱16与外界连通,第一集料箱16用于收集从筛分筒7内部筛出的杂质,从而进行统一的处理,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还包括第一进料口17,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17,第一进料口17用于对筛分筒7的内部填装和取出材料。

筛分筒7可拆卸,筛分筒7的侧壁开设有侧门,开启侧门可将筛网12表面残留的材料取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第一进料口17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与主体1的顶部外壁铰接,开启盖板对筛分筒7的内部填装材料,当装置运转时将盖板闭合,避免杂质进入到装置的内部。

主体1靠近筛分筒7的一侧开设有出料门,出料门与进料口17连通,便于对筛分筒7的内部填装材料。

主体1靠近筛分筒7一侧的出料门与烘干装置连通,当装置的筛分工作进行结束后,将筛分后的材料放入烘干装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茶叶绿色安全精加工线,还包括外壳20、第二电机21、第二减速装置22;

外壳20外壁固定设置有支撑座23,支撑座2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21和第二减速装置22,第二电机21与第二减速装置22连接,第二减速装置22的输出端与第二蜗杆24的一端连接,外壳20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座25,第二蜗杆24的另一端穿过外壳20的外壁与第二轴承座25连接;

外壳20底部内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轴承座27,第三轴承座27与第二转轴28的一端连接,第二转轴28靠近第二蜗杆2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蜗轮26,第二蜗轮26与第二蜗杆24啮合,第二转轴2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30,转盘30的顶部嵌入设置有烘干箱32,外壳20的内壁靠近烘干箱32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管18,转盘30的边缘固定设置有滑块31,外壳20的靠近转盘30一端的内壁开设有滑槽29,滑块31滑动设置于滑槽29的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进料口33,外壳2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33。

进一步的,烘干箱32为顶部开口侧壁为网状结构的箱体,烘干箱32顶部的开口与第二进料口33连通。

进一步的,外壳20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第二进料口33的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盖板。

进一步的,外壳20的内部嵌入有保温板。

进一步的,烘干箱3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网状夹层。

进一步的,烘干箱3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杆,转盘30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限位杆嵌入至转盘30的内部。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简述:外壳20外壁固定设置有支撑座23,支撑座2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21和第二减速装置22,第二电机21与第二减速装置22连接,第二减速装置22的输出端与第二蜗杆24的一端连接,外壳20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座25,第二蜗杆24的另一端穿过外壳20的外壁与第二轴承座25连接,在使用时,支撑座23对第二电机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减速装置22用于控制第二电机21的转速和增大扭矩,第二减速装置22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蜗杆24在第二轴承座25和第二减速装置22之间转动;

外壳20底部内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轴承座27,第三轴承座27用于固定第二转轴28的位置,第三轴承座27与第二转轴28的一端连接,第二转轴28在第三轴承座27的内部转动,第二转轴28靠近第二蜗杆2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蜗轮26,第二蜗轮26与第二蜗杆24啮合,当第二蜗杆24转动时带动第二蜗轮26转动,第二转轴2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30,当第二转动28转动时带动转盘30同步转动,转盘30的顶部嵌入设置有烘干箱32,烘干箱32的内部放置有待烘干的茶叶原材料,外壳20的内壁靠近烘干箱32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管18,加热管18用于对烘干箱32内部的茶叶进行加热烘干,转盘30的边缘固定设置有滑块31,外壳20的靠近转盘30一端的内壁开设有滑槽29,滑块31滑动设置于滑槽29的内部,当转盘30转动时,滑块31在滑槽29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烘干箱32内部放置的茶叶原材料通过转动与外壳20内壁安装加热管18的一侧接触,从而更充分的使得茶叶内的水分蒸发,达到对茶叶进行烘干的效果。

还包括第二进料口33,外壳2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33,第二进料口33用于填装通过筛分装置筛除的叶片较大的茶叶。

烘干箱32为顶部开口侧壁为网状结构的箱体,烘干箱32顶部的开口与第二进料口33连通,从而使得通过筛分后的材料可直接进入到烘干箱32的内部。

外壳20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用于将外壳20内部的气体排出。

第二进料口33的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盖板,在装料时开启盖板,在装置运转时将盖板闭合避免外部的杂物进入到装置内部。

外壳20的内部嵌入有保温板,保持烘干箱32内部的温度不流失,从而更好的对茶叶起到烘干的效果。

烘干箱3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网状夹层,从而使得烘干箱32的内部为分层明显的箱体结构,避免大量的茶叶堆积在一起导致内部无法充分烘干的现象。

烘干箱3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杆,转盘30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限位杆嵌入至转盘30的内部,通过限位杆嵌入到通孔的内部,使得转盘与烘干箱32可拆卸连接,使得转盘30在转动时带动烘干箱32同步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