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934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化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采用高灰熔点煤作为原料生产含有一 氧化碳和氢的粗煤气的煤气化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以水煤浆为原料的气流床煤气化炉的内层通常使用耐火砖材料,因此要求 原料煤灰熔点(FT) —般不超过1400°C,由此限制了对煤种的选择。例如GE公司的水煤浆 气化炉对原料煤灰熔点(FT)要求一般不高于1350°C。因此,这种传统的气化炉限制了原料 的使用,无法广泛使用廉价煤,应用范围小。此外,耐火砖的制造、安装、保养和更换非常复 杂,费时费力。此外,传统气化炉的冷却效果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 气化炉,该气化炉可以解决以水煤浆为原料的气化炉原燃料煤选择受限于灰熔点、无法广 泛使用廉价煤的问题,并且适应性宽,对环境友好。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化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外 壳进口和外壳出口 ;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间隔开,所述内壳内限 定有气化室,所述内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外壳出口对应的内壳 进口和内壳出口,所述内壳由膜式壁构成,所述膜式壁具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 ;喷 嘴,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顶部以通过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内壳进口伸入 所述气化室内;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外壳的下部相连,所述下壳内限定了排渣室,所述下 壳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下壳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出气口,其中所述气化室通过所述外壳 出口和内壳出口与所述排渣室连通;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绕所述外壳出口连接到所述外壳 的外底壁上,且具有冷却器进水口、冷却器出水口和形成在其内的冷却通道;定位部件,所 述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与所述内壳之间;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上端与所 述冷却器相连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在所述排渣室内向下延伸,其中所述导气管的壁内设有 冷却水通道,所述导气管具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气化室由单独的膜式壁构成的内壳构成,因此气化 室内的温度可以提高,从而可以使用高灰熔点煤作为原料生产气体。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 例的气化炉,在外壳的内底壁与内壳之间设置的定位部件相比耐火砖抗气体冲刷能力强, 并且更换方便。而且由于设置了可以对从气化室内下落的气体、灰渣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因 此冷却效果提高,提高了气化炉的使用寿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包括上联箱,所述上联箱为环形以限定出 所述内壳进口 ;下联箱,所述下联箱为环形以限定出所述内壳出口 ;和多个冷却管,每个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相连,且所述多个冷却管并排地沿上下方向延 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内壳由环形的上联箱和下联箱以及在上联箱和下联 箱之间并排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管构成,因此内壳的制造更加简单。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为环形管。由此多个冷却管的两 端例如可以分别方便地与上联箱和下联箱焊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内壳制造的方便性。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的冷却水进口位于所述内壳的下部,所述内 壳的冷却水出口位于所述内壳的上部。通过将内壳的冷却水进口设置在内壳的下部,冷却水出口设置在内壳的上部,使 得冷却水与内壳内的灰渣和气体以及其他固态物逆流,并且可以利用自然循环原理使热交 换后的水与蒸汽的混合物向上移动,进一步提高对内壳的冷却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上封头;下封头;和直筒段,所述直筒 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相连。由此,例如上封头、直筒段和下封头可以焊接在一起,提高了外壳制造的方便性。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下 方。由此,来自于气化室的气体进入下壳内的冷却水内,然后从冷却水内出来,通过出气口 排出,进一步降低了温度。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为环形板,所述冷却器出水口为沿所述环 形板周向延伸的环形扁状。来自于气化室的大量未熔灰渣和未燃炭通过冷却器时会对冷却器环形出口造成 磨蚀。由于冷却器出水口呈环形扁平状,在环形出口磨蚀条件下扁平出水口形状未变,出水 型态也未变,可以保证气化炉正常运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为环形板,所述冷却器出水口的开口方向 沿水平方向且朝向或偏离所述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定向。可选地,所述冷却器为环形板,所述冷却器出水口的开口方向向下倾斜地朝向或 偏离所述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定向。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气化炉,通过改变冷却器的出水口开口方向,可以方便地调整 冷却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环形槽件,所述环形槽件绕所述外 壳出口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上且限定出环形凹槽;和环形插板,所述环形插板的上端 绕所述内壳出口安装在所述内壳的外底壁上且所述环形插板的下端插入到所述环形凹槽 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部件,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进一步包括冷却屏,所述冷却屏具有冷却屏通道和分 别与所述冷却屏通道连通的冷却屏进水口和冷却屏出水口,所述冷却屏的上端与所述外壳 的外底壁相连且套设在所述导气管外面以与所述导气管限定出排气空间,其中所述出气口 与所述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屏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下方 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上方。
通过设置冷却屏并且使导气管的下端位于冷却水液面上方,因此,生产的气体进 入排气空间,降低了气体的温度,并且在气体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冷却屏可以进一步进行冷 却,并且通过水冷屏可以回收气体的热量,提高了气化炉的热效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进一步包括冷却屏,所述冷却屏具有冷却屏通道和分 别与所述冷却屏通道连通的冷却屏进水口和冷却屏出水口,所述冷却屏的上端与所述外壳 的外底壁相连且套设在所述导气管内以与所述导气管限定出排气空间,其中所述出气口与 所述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屏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上方 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下方。通过将冷却屏设置在导气管里面,出气口无需穿过冷却屏,从而结构更加简单。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的出水口为多个,所述多个出水口形成在 所述导气管的内周壁上且沿上下方向和周向上分布。通过在导气管的内周壁上,沿周向和上下方向分布多个出水口,可以进一步提高 对灰渣、气体和其他固态物的冷却效果,并且减小了气化炉的变形,提高了气化炉的使用寿 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导气管一体形成。由此,冷却器和导 气管的制造更加简单。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化炉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气化炉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气化炉的示意图; 图4是图1-3中的圆圈A所示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和 图5是图1-3中的圆圈B所示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 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 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 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如图1和4-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包括外壳100,内壳200,喷嘴1,下 壳300,冷却器9,定位部件11,和导气管10。外壳100为承压外壳,外壳10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外壳进口和外壳出口。内 壳200设置在外壳100内并与外壳100间隔开,从而在内壳200与外壳100之间限定出一 个空间。内壳200设置在外壳100内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内壳200可以吊挂在位 于气化炉外面的支架上。内壳200内限定有气化室,气化室内压力通常为大体0. l_9.0MPa,内壳200的顶部 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外壳出口对应的内壳进口和内壳出口,例如,内壳 进口与外壳进口在上下方向上对齐,内壳出口与外壳出口在上下方向上对齐。内壳200由 膜式壁构成,膜式壁具有冷却水进口 N2和冷却水出口 N3。由此,可以利用水对内壳200进 行冷却,替代了外壳100内的耐火砖,提高了气化室可以承受的温度,例如可以达到1400摄 氏度以上。因此,可以使用高灰熔点煤作为原料生产含有一氧化碳和氢的粗煤气。有利地,可以通过单独的管道向内壳200与外壳100之间限定的空间内供给惰性 气体,以防止气化室内反应生成的气体进入所述空间,并且更换地保持所述空间与气化室 内的气压平衡。喷嘴1设置在外壳100和内壳200的顶部以通过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内壳进口伸 入所述气化室内。换言之,喷嘴1可以安装在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内壳进口内,上端伸出外 壳100,下端伸入气化室内。例如,喷嘴ι可以具有三个进口 ma、mb、mc,分别用于向气化 室内喷入水煤浆和氧化剂。下壳300与外壳100的下部相连,下壳300内限定了排渣室,下壳300的底部设有 排渣口 7,下壳300的下部可以形成为锥形。下壳300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出气口 N5,所述气 化室通过所述外壳出口和内壳出口与所述排渣室连通,从而通过喷嘴1喷入气化室内的水 煤浆和氧化剂燃烧气化反应后,产生的高温气体夹带着灰渣(包括熔渣、未熔渣和以及其他 固体物)通过所述外壳出口和内壳出口进入所述排渣室。冷却器9绕所述外壳出口连接到外壳100的外底壁上。有利地,冷却器9可以为 环形板,环形板内形成有冷却通道,环形板上设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冷却器进水口和冷却 器出水口 91,水从冷却器出水口 91内喷出,用于对从气化室内排出的气体和灰渣冷却。有 利地,冷却器9的冷却器出水口 91呈沿所述环形板周向延伸的环形扁状,因此,在磨蚀状 态下可只是扩大了环形板的内径,对于冷却器出水口 91没有影响,仍可保持水射流状态不 变,有利于使用高灰熔点煤,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定位部件11设置在外壳100的内底壁与内壳200之间,用于定位内壳200的下端。导气管10的上端与冷却器9相连,导气管10的下端在排渣室内向下延伸,导气管 10的壁内设有冷却水通道,导气管10上设有与其内冷却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 N4a,N4b和 出水口 101。如图1和4所示,导气管10的出水口为多个,且形成在导气管10的内周壁上,导气管10的进水口 N4a,Mb可以通过穿过下壳300的管道与外部水源相连,水通过管道和进 水口 N4a,N4b进入导气管10内,然后通过出水口 101喷入到导气管10内部,从而对在导气 管10内下落的气体和灰渣进行冷却。需要理解的是,导气管10的出水口 101和进水口 N4a,N4b可以形成在导气管10 的外周壁上,在此情况下,冷却水仅对导气管10进行冷却,而不从导气管10的内周壁喷出 与下落的气体和灰渣直接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排渣口、出气口、进水口的开口应作广义理解,例 如可以是一段相应的管,并且可以在这些管上可以设置相应的阀门,以便于控制这些开口 的开闭。例如,出气口与出气管具有相同的含义。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和4所示,导气管10可以与冷却器9 一体形成,例 如形成一个上端面具有圆形开口的圆筒的形式。由此,冷却器9和导气管10可以共用进水 口 N4a,N4b,并且冷却器9内部的冷却水通道与导气管10内部的冷却水通道连通。这样可 以进一步简化冷却器9和导气管10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导气管10的下端伸入下壳300内的冷却水液面的下 方,气化室内的气体和灰渣通过导气管10落下时,气体穿过下壳300内的冷却水后通过下 壳300上部的出气口 N5排出气化炉,进一步减低了气体的温度,而灰渣落到下壳300下部 的冷却水内,通过排渣口 7排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气化室由单独的膜式壁构成的内壳200构成,因此 气化室内的温度可以提高,从而可以使用高灰熔点煤作为原料生产气体,而且内壳200的 制造、更换和维护简单方便。此外,在外壳100的内底壁与内壳200之间设置的定位部件11 相比耐火砖抗气体冲刷能力强,并且更换方便。如图1和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内壳200包括上联箱,下联箱,和 多个冷却管。所示上联箱为环形以限定出所述内壳进口,同样,所述下联箱为环形以限定出 所述内壳出口。例如,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可以均为环形管,由此,制造简单。每个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相连,且所述多个冷却管并排 地沿上下方向延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冷却管沿上下方向延伸不能理解为每个冷却管必 须为垂直延伸的直管,每个冷却管可以局部沿径向向外弯曲,如图1所示,但是总体上是上 下方向延伸。由此,内壳200的制造更加简单方便,便于在现场施工,降低了成本。如图1所示,内壳200的冷却水进口 N2位于内壳200的下部,冷却水出口 N3位于 内壳200的上部。如上所述,从下部的冷却水进口 N2进入的冷却水经过热交换后变成汽水 混合物,可以依靠自然水循环原理从上部的冷却水出口 N3排出内壳200,由此更好地实现 了水循环。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外壳100包括三段上封头2,下封头4 和直筒段3,直筒段3的两端分别与上封头2和下封头4相连。例如,上封头2,下封头4和 直筒段3可以单独制造后焊接在一起,从而外壳具有长圆形状。如图1所示,定位部件11包括环形槽件112和环形插板111。环形槽件112绕外 壳出口所述安装在外壳100的内底壁上且限定出环形凹槽。环形插板111的上端绕所述内 壳出口安装在内壳200的外底壁上,环形插板111的下端插入到所述环形凹槽内,由此定位内壳200的下端。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有利地,导气管10的出水口 101为 多个,多个出水口 101在导气管10的内周壁上沿上下方向和周向上分布,由此,从气化室下 来的气体和灰渣在下落的过程中,首先由冷却器9冷却,然后在导气管10内下落,并且被从 在导气管10的整个长度上分布的和从导气管10的内周壁沿周向分布的出水口 101喷出的 水冷却,由此提高了冷却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器9为环形板,冷却器出水口 91的开口方向沿水 平方向且朝向或偏离所述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定向,在冷却器出水口 91的开口方向沿水平 方向且偏离所述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定向的情况下,从冷却器出水口 91喷出的水可以形成 旋流,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可选地,冷却器出水口 91的开口方向向下倾斜地朝向或偏离 所述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定向。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调整冷却器出水口 91的开口方向,可以实现不 同的喷射水流,由此调节对气体和灰渣的冷却效果。下面简单描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气化炉的操作。水煤浆和氧化剂从喷嘴1喷入气化室内,在气化室发生气化反应,反应产物中含 有气体(0)、!12、!120、0)2、014等)、熔化的与未熔化的含炭灰渣及随原燃料带入的少量其它组 份。产生的高温气体夹带着灰渣向下通过冷却器9和导气管10,从而被冷却和降温,例如从 1300摄氏度以上快速降温,从而使大部分熔渣固化,固化后的熔渣、未熔固态物和气体进入 排渣室内的水中,渣通过排渣口 7排出,而且气体从水中出来通过与排气空间连通的出气 口 N5排出。下面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的另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气化炉进一步包括冷却屏8。冷却屏8例 如可以为圆筒状,冷却屏8具有冷却屏进水口 N7和冷却屏出水口 N8以及连通冷却屏进水 口 N7和冷却屏出水口 N8的冷却屏通道,冷却屏8的上端与外壳的外底壁相连且套设在导 气管10外面以与导气管10限定出排气空间,出气口 N5与所述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例如, 出气口 N5穿过冷却屏8与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冷却屏8的下端伸入到下壳300内的冷 却水液面下方,导气管10的下端位于所述冷却水液面上方,由此可以防止气体进入冷却屏 8与下壳300之间的空间内。如图2所示,如上所述,根据自然水循环原理,有利地,冷却屏进水口 N7位于冷却 屏8的下部,冷却屏出水口 N8位于冷却屏8的上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气化炉的其他结构可以与参考图1所述的上述实施例 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从气化室下来的灰渣落到外壳300内的冷却水内,而生 成的气体离开导气管10后进入排气空间并在排气空间内向上运动,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可以由冷却屏8进一步冷却,然后通过出气口 N5排出。下面简单描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气化炉的操作。水煤浆和氧化剂从喷嘴1喷入气化室内,产生的高温气体夹带着灰渣向下通过冷 却器9和导气管10,从而被冷却和降温,例如从1300摄氏度以上快速降温,从而使大部分熔渣固化,固化后的熔渣和未熔固态物落入排渣室内的水中,渣通过排渣口 7排出,而且气体 从导气管10出来后进入排气空间,通过冷却屏8冷却后,通过出气口 N5排出。下面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气化炉。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气化炉进一步包括冷却屏8。冷却屏8例 如可以为圆筒状,冷却屏8具有冷却屏进水口 N7和冷却屏出水口 N8以及连通冷却屏进水 口 N7和冷却屏出水口 N8的冷却屏通道,冷却屏8的上端与外壳的外底壁相连且套设在导 气管10内以与导气管10限定出排气空间,出气口 N5与所述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例如,一 段出气管穿过导气管10与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需要理解的是,例如,由于冷却屏8套设 在导气管10内,因此冷却屏8的上端可以通过例如穿过冷却器9的拉杆与外壳100的外底 壁相连。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导气管10的下端伸入到下壳300内的 冷却水液面下方,冷却屏8的下端位于所述冷却水液面上方。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导气管10的出水口 101可以形成在导气管10的内壁上, 也可以形成在外壁上。根据图3所示的气化炉的其他结构可以与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
重复描述。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 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 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外壳进口和外壳出口 ; 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间隔开,所述内壳内限定有气化室,所 述内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外壳出口对应的内壳进口和内壳出 口,所述内壳由膜式壁构成,所述膜式壁具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 ;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顶部以通过所述外壳进口和所述内壳进 口伸入所述气化室内;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外壳的下部相连,所述下壳内限定了排渣室,所述下壳的底部设 有排渣口,所述下壳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出气口,其中所述气化室通过所述外壳出口和内壳 出口与所述排渣室连通;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绕所述外壳出口连接到所述外壳的外底壁上,且具有冷却器进水 口、冷却器出水口和形成在其内的冷却通道;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与所述内壳之间;和 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上端与所述冷却器相连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在所述排渣室内向 下延伸,其中所述导气管的壁内设有冷却水通道,所述导气管具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水通道 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 上联箱,所述上联箱为环形以限定出所述内壳进口 ;下联箱,所述下联箱为环形以限定出所述内壳出口 ;和多个冷却管,每个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相连,且所述多个冷 却管并排地沿上下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均为环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冷却水进口位于所述内壳 的下部,所述内壳的冷却水出口位于所述内壳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上封头;下封头;和直筒段,所述直筒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伸入到所述下壳内 的冷却水液面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为环形板,所述冷却器出水 口为沿所述环形板周向延伸的环形扁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为环形板,所述冷却器出水 口的开口方向沿水平方向且朝向或偏离所述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定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为环形板,所述冷却器出水 口的开口方向向下倾斜地朝向或偏离所述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定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环形槽件,所述环形槽件绕所述外壳出口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上且限定出环形凹 槽;和环形插板,所述环形插板的上端绕所述内壳出口安装在所述内壳的外底壁上且所述环 形插板的下端插入到所述环形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冷却屏,所述 冷却屏具有冷却屏通道和分别与所述冷却屏通道连通的冷却屏进水口和冷却屏出水口,所 述冷却屏的上端与所述外壳的外底壁相连且套设在所述导气管外面以与所述导气管限定 出排气空间,其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屏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 的冷却水液面下方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冷却屏,所述 冷却屏具有冷却屏通道和分别与所述冷却屏通道连通的冷却屏进水口和冷却屏出水口,所 述冷却屏的上端与所述外壳的外底壁相连且套设在所述导气管内以与所述导气管限定出 排气空间,其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空间的上部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屏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 的冷却水液面上方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壳内的冷却水液面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出水口为多个,所述多 个出水口形成在所述导气管的内周壁上且沿上下方向和周向上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导气管一体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化炉,包括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外壳进口和外壳出口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并与外壳间隔开且限定有气化室的内壳,内壳由膜式壁构成,膜式壁具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喷嘴;限定有与气化室连通的排渣室、底部设有排渣口、上部侧壁上设有出气口的下壳;绕外壳出口连接到外壳的外底壁上的冷却器;设置在外壳的内底壁与内壳之间的定位部件;和导气管,导气管的上端与冷却器相连且导气管的下端在排渣室内向下延伸。根据本发明的气化炉,可以使用高灰熔点煤作为原料生产气体,抗气体冲刷能力强,并且更换方便。
文档编号C10J3/84GK102134511SQ20111004469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4日
发明者张建胜, 顾大地, 马宏波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