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3936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包括吊杆、导轨辊轮、导轨、第一钢构骨架、第二钢构骨架、第一绝热板和第二绝热板,多个所述吊杆分别安装在炉顶上的装煤孔中,所述吊杆的下端安装有导轨辊轮,所述导轨安装在导轨辊轮上,所述第一钢构骨架通过设置在第一钢构骨架上的骨架辊轮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第一钢构骨架和第二钢构骨架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长度可调的支撑装置,所述第一绝热板和第二绝热板分别安装在第一钢构骨架和第二钢构骨架的外侧,所述第一绝热板覆盖炭化室内待修墙面的相邻墙面,所述第二绝热板覆盖炭化室内待修墙面。此装置能快速覆盖燃烧室墙体上整个待检修区域,满足需检修墙体的拆除并重新砌筑的作业环境。
【专利说明】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它适用于焦炉炭化室热修时对检修工作环境进行绝热。
【背景技术】
[0002]焦炉生产过程中,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装入炭化室加热到1000-1200°C,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炭化室砖在煤干馏过程中受到挤压,并在煤转化为焦炭过程中反复与焦炭剥离,经过长时间运作,炭化室墙容易磨损、开裂等,炭化室受损造成焦炭干馏过程中质量下降,因此需要进行绝热修复。专利号2012205625049公开的拆除焦炉局部燃烧室墙保留炉顶的装置20,如图4所示,这种方式是在燃烧室热修时,不必拆除损坏处以上的炉顶,提高了热修效率,但其采用的绝热措施是将纤维棉覆盖在墙面上,并采用槽钢和丝杠支撑,此绝热措施设置在炭化室两端的位置,无法覆盖炭化室墙体上整个待修区域,对于炭化室墙体大面积热修,需将所维修炭化室的相邻的燃烧室关闭,并将炭化室墙壁从1000-1200°C降到700°C度,甚至更低,这样可能造成炭化室墙体收缩沉降、开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它能快速覆盖燃烧室墙体上整个待检修区域,满足需检修墙体的拆除并重新砌筑的作业环境。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包括吊杆、导轨辊轮、导轨、第一钢构骨架、第二钢构骨架、第一绝热板和第二绝热板,多个所述吊杆分别安装在炉顶上的装煤孔中,所述吊杆的下端安装有导轨辊轮,所述导轨安装在导轨辊轮上,所述第一钢构骨架通过设置在第一钢构骨架上的骨架辊轮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第一钢构骨架和第二钢构骨架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长度可调的支撑装置,所述第一绝热板和第二绝热板分别安装在第一钢构骨架和第二钢构骨架的外侧,所述第一绝热板覆盖炭化室内待修墙面的相邻墙面,所述第二绝热板覆盖炭化室内待修墙面。
[0005]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轨辊轮的结构为开口朝下的C型结构,所述C型结构的两端设有安装导轨的辊轮。
[0006]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轨采用工字钢制成。
[0007]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构骨架上设有第一钢板网,所述第一绝热板安装在第一钢板网上。
[0008]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钢构骨架上设有第二钢板网,所述第二绝热板安装在第二钢板网上。
[0009]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联杆座、联杆、联杆伸缩座和丝杆,2个所述联杆座分别安装在第一钢构骨架和第二钢构骨架上,所述联杆座上设有两个孔,4个所述联杆的一端分别与联杆座上的孔轴连,另一端分别与2个所述联杆伸缩座轴连,所述丝杆设置在联杆伸缩座中。
[0010]按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承重钢梁和第二承重钢梁,所述第二承重钢梁横跨安装在炉顶上的多个装煤孔上,所述第二承重钢梁的安放方向与炭化室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承重钢梁安装在第二承重钢梁上,所述第一承重钢梁的安放方向与炭化室的方向平行,所述吊杆的上端与第一承重钢梁通过螺纹垂直连接,并在连接处安装有燕尾螺母紧固。
[0011]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承重钢梁和第二承重钢梁均采用两根槽钢背对背焊接,其中部留有套穿所述吊杆的间隙。
[0012]按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丝杆撑,所述丝杆撑的上端与第一钢构骨架连接,下端安装在炭化室的底部。
[0013]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丝杆撑包括套管、正丝杆和反丝杆,所述套管的两端设有丝扣,所述丝扣上分别安装正丝杆和反丝杆,所述正丝杆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卡在第一钢构骨架上,所述反丝杆的一侧设有基座,所述基座安装在炭化室的底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检修工作环境进行绝热,能快速覆盖燃烧室墙体上整个待检修区域,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与拆卸无需进入炭化室,避免了绝热过程中的高温作业,其隔热效果完全满足需检修墙体的拆除并重新砌筑的作业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6]图1为焦炉砌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局部安装示意图。
[0021]其中,1-吊杆;2-导轨辊轮;3-导轨;4-第一钢构骨架;5-骨架辊轮;6-第二钢构骨架;7_联杆座;8_联杆;9_联杆伸缩座;10-丝杆;11-第一绝热板;12_第二绝热板;13-燕尾螺母;14-炭化室;15-燃烧室;16_炉顶;17_装煤孔;18-丝杆撑;19-脚手凳;20-拆除焦炉局部燃烧室墙保留炉顶的装置;21_第一承重钢梁;22_第二承重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包括吊杆1、导轨辊轮2、导轨3、第一钢构骨架4、第二钢构骨架6、第一绝热板11和第二绝热板12。多个吊杆1分别安装在炉顶16上的装煤孔17中,也就是说,至少有两个装煤孔17中安装有吊杆1,吊杆1的下端安装有导轨辊轮2,导轨3安装在导轨辊轮2上,导轨辊轮2的结构为开口朝下的C型结构,C型结构的两端设有安装导轨3的辊轮,导轨3采用工字钢制成。第一钢构骨架4通过设置在第一钢构骨架4上的骨架辊轮5安装在导轨3上,第一钢构骨架4采用槽钢拼接成多个倒置的L型,并采用槽钢连接成一个平面,骨架辊轮5设置在倒置的L型上,第二钢构骨架6采用槽钢拼接成平面对待修墙面进行绝热,第一钢构骨架4的作用在于对待修墙面相邻墙进行绝热,第一绝热板11和第二绝热板12分别安装在第一钢构骨架4和第二钢构骨架6的外侧,第一钢构骨架4上设有第一钢板网,第一绝热板11安装在第一钢板网上,第一绝热板11覆盖炭化室内待修墙面的相邻墙面,第二钢构骨架6上设有第二钢板网,第二绝热板12安装在第二钢板网上,第二绝热板12覆盖炭化室内待修墙面,第一钢构骨架4和第二钢构骨架6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长度可调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联杆座7、联杆8、联杆伸缩座9和丝杆10,2个联杆座7分别安装在第一钢构骨架4和第二钢构骨架6上,联杆座7上设有两个孔,4个联杆8的一端分别与联杆座7上的孔轴连,另一端分别与2个联杆伸缩座9轴连,4个联杆形成菱形,丝杆10设置在联杆伸缩座9中,丝杆10下部设有套筒方孔,以便采用长杆扳手旋拧调节丝杆10,通过调节两个联杆伸缩座9之间的距离,使4个联杆形成的菱形发生改变,两个联杆伸缩座9之间距离缩短,第一钢构骨架4与第二钢构骨架6的距离就增大,直至顶紧墙面。
[0024]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承重钢梁21和第二承重钢梁22,第一承重钢梁21和第二承重钢梁22均采用两根槽钢背对背焊接,其中部留有套穿吊杆I的间隙,第二承重钢梁22横跨安装在炉顶16上的多个装煤孔17上,第二承重钢梁22的安放方向与炭化室14的方向垂直,第一承重钢梁21安装在第二承重钢梁22上,第一承重钢梁21的安放方向与炭化室14的方向平行,吊杆I上部设有丝扣,吊杆I的上端与第一承重钢梁21通过螺纹垂直连接,并在连接处安装有燕尾螺母13紧固,燕尾螺母13为吊杆I上部丝扣配套螺母,在螺母的周边设有把手,其形式如燕尾,以便松或紧固螺母。
[0025]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丝杆撑18,丝杆撑18的上端与第一钢构骨架4连接,下端安装在炭化室14的底部。丝杆撑18包括套管、正丝杆和反丝杆,套管的两端设有丝扣,丝扣上分别安装正丝杆和反丝杆,套管上设有孔洞,以便插入钢钎,旋转调整丝杆撑的高度,直至逐渐承重,正丝杆的一侧设有卡槽,卡槽卡在第一钢构骨架4上,反丝杆的一侧设有基座,基座安装在炭化室14的底部。
[0026]本实用新型配合现有的拆除焦炉局部燃烧室墙保留炉顶的装置20进行使用,其使用步骤是:首先将炉顶16上的横跨多个装煤孔17,安放第二承重钢梁22,在第二承重钢梁22上安放第一承重钢梁21 ;将吊杆I的上端穿在第一承重钢梁21上,并装好燕尾螺母13 ;再将导轨3插入到吊杆I上的导轨辊轮2中,其中至少有两个装煤孔中安装有吊杆I ;导轨3安装完毕即可将第一钢构骨架4以及第二钢构骨架6采用吊车逐步将骨架辊轮5滑入到导轨3上;第一钢构骨架4以及第二钢构骨架6进入炭化室14后,通过长杆扳手旋拧调节丝杆10,使两个联杆伸缩座9之间距离缩短,第一钢构骨架4与第二钢构骨架6的距离就增大,直至顶紧墙面,第一钢构骨架4和第二钢构骨架6分别支撑到相邻燃烧室15的墙体和待保留炉顶16的墙体,也就是第一绝热板11覆盖相邻燃烧室15的墙体,第二绝热板12覆盖待保留炉顶16的墙体,然后顶紧丝杆撑18,完成绝热装置的安装;再在炉顶16上安装拆除焦炉局部燃烧室墙保留炉顶的装置20,维修人员通过攀爬脚手凳19进行热修,只需拆除损坏的炭化室墙体,保留损坏处以上的炉顶,提高了热修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多套组合使用,通常是对燃烧室15待修墙体两侧的炭化室14同时绝热,然后对需检修墙体进行拆除并重新砲筑。[0027]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导轨辊轮、导轨、第一钢构骨架、第二钢构骨架、第一绝热板和第二绝热板,多个所述吊杆分别安装在炉顶上的装煤孔中,所述吊杆的下端安装有导轨辊轮,所述导轨安装在导轨辊轮上,所述第一钢构骨架通过设置在第一钢构骨架上的骨架辊轮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第一钢构骨架和第二钢构骨架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长度可调的支撑装置,所述第一绝热板和第二绝热板分别安装在第一钢构骨架和第二钢构骨架的外侧,所述第一绝热板覆盖待修墙面的相邻墙面,所述第二绝热板覆盖待修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辊轮的结构为开口朝下的C型结构,所述C型结构的两端设有安装导轨的辊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采用工字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构骨架上设有第一钢板网,所述第一绝热板安装在第一钢板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构骨架上设有第二钢板网,所述第二绝热板安装在第二钢板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联杆座、联杆、联杆伸缩座和丝杆,2个所述联杆座分别安装在第一钢构骨架和第二钢构骨架上,所述联杆座上设有两个孔,4个所述联杆的一端分别与联杆座上的孔轴连,另一端分别与2个所述联杆伸缩座轴连,所述丝杆设置在联杆伸缩座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承重钢梁和第二承重钢梁,所述第二承重钢梁横跨安装在炉顶上的多个装煤孔上,所述第二承重钢梁的安放方向与炭化室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承重钢梁安装在第二承重钢梁上,所述第一承重钢梁的安放方向与炭化室的方向平行,所述吊杆的上端与第一承重钢梁通过螺纹垂直连接,并在连接处安装有燕尾螺母紧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钢梁和第二承重钢梁均采用两根槽钢背对背焊接,其中部留有套穿所述吊杆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杆撑,所述丝杆撑的上端与第一钢构骨架连接,下端安装在炭化室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热修绝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撑包括套管、正丝杆和反丝杆,所述套管的两端设有丝扣,所述丝扣上分别安装正丝杆和反丝杆,所述正丝杆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卡在第一钢构骨架上,所述反丝杆的一侧设有基座,所述基座安装在炭化室的底部。
【文档编号】C10B29/06GK203498305SQ20132052773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王晶琼, 夏春, 李国庆, 张伟山, 金国祥, 田红云, 肖敏, 黄志球 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