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吹风气有效成分(CO+H2)含量的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56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吹风气有效成分(CO+H2)含量的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吹风阶段(第1-26s):空气经空气阀(3)进入气化炉(8)内与炉内氧化层的炭反应,放出热量,提供气化所需的热量,产生吹风气,吹风气经旋风除尘器(10)除尘后、经吹风阀(6)进入吹风气管道送入吹风气燃烧炉(11);

上吹阶段(第27-63s):吹风结束后,蒸汽经上蒸阀(2)进入气化炉(8)内与炉内还原层的炭反应,产生半水煤气,半水煤气经旋风除尘器(10)除尘后经上煤阀(7)、安全阀(5)进入煤气除尘器(12),经显热回收、洗气塔后进入气柜,上吹过程气化炉(8)还原层向上移动;

下吹阶段(第64-111s):上吹结束后,还原层上移,为充分利用上层的热量制气,并促使还原层下移,稳定炉内的还原层,水蒸汽经下蒸阀(1)进入炉内与炉内还原层的炭反应,产生半水煤气,半水煤气经下煤除尘器(9)除尘后经下煤阀(4)、安全阀(5)进入煤气除尘器、显热回收、洗气塔进入气柜;

二次上吹阶段(第111-116s):下吹结束后,还原层温度下降,蒸汽经上蒸阀(2)进入气化炉(8)内与炭反应,产生半水煤气,半水煤气经旋风除尘器(10)除尘后经上煤阀(7)、安全阀(5)进入煤气除尘器、显热回收、洗气塔进入气柜;

吹净阶段(第117-120s):当二次上吹结束后,回收气化炉(8)炉顶空间及管道中存在的煤气,空气经空气阀(3)进入气化炉(8)内,用于驱赶炉顶空间及管道中存在的半水煤气,半水煤气经旋风除尘器(10)除尘后经上煤阀(7)、安全阀(5)进入煤气除尘器(12)、显热回收、洗气塔进入气柜;

完成吹风阶段、上吹阶段、下吹阶段、二次上吹阶段、吹净阶段即可完成一个循环过程,之后再进行吹净阶段切换至吹风阶段,进行另一个循环。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吹风气有效成分(CO+H2)含量的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气化炉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灰渣层、氧化层、还原层、干馏层和干燥层,各层温度控制为:灰渣层300-900℃;氧化层900-1200℃;还原层600-1100;干馏层400-600℃;干燥层250-40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吹风气有效成分(CO+H2)含量的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吹风阶段、上吹阶段、下吹阶段、二次上吹阶段、吹净阶段过程中,上蒸阀、下蒸阀、空气阀、吹风气阀、下煤阀、上煤阀、安全阀的开关情况如下:

上蒸阀下蒸阀空气阀吹风阀下煤阀上煤阀安全阀吹风阶段上吹阶段下吹阶段二次上吹吹净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吹风气有效成分(CO+H2)含量的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吹净阶段向吹风阶段切换时,通过推迟0.5-2s的时间开启吹风阀,让安全阀完全关闭之后,再打开吹风阀,避免半水煤气管道与吹风气管道形成联通,防止半水煤气倒灌至吹风气管道,造成吹风气中有效成分(CO+H2)含量偏高。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吹风气有效成分(CO+H2)含量的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吹风阶段向上吹阶段切换时,通过提前0.5-2s的时间关闭吹风阀,让吹风阀完全关闭之后,再打开安全阀,避免半水煤气管道与吹风气管道形成联通,防止半水煤气倒灌至吹风气管道,造成吹风气中有效成分(CO+H2)含量偏高。

6.一种降低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吹风气有效成分(CO+H2)含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蒸气管道与气化炉(8)顶部和底部连接,气化炉(8)顶部经管道与旋风除尘器(10)连接,旋风除尘器(10)顶部经吹风气管道与吹风气燃烧炉(11)连接;旋风除尘器(10)经半水煤气管道与煤气除尘器(12)连接,气化炉(8)底部与下煤除尘器(9)连接,下煤除尘器(9)经半水煤气管道与煤气除尘器(12)连接,煤气除尘器(12)顶部与显热回收(13)连接,显热回收(13)与洗气塔(14)连接,洗气塔(14)与气柜(15)连接;气化炉(8)底部还设置有空气管道。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蒸气管道至气化炉(8)顶部设置有下蒸阀(1);蒸气管道至气化炉(8)底部设置有上蒸阀(2);空气管道至气化炉(8)底部设置有空气阀(3);下煤除尘器(9)至煤气除尘器(12)的半水煤气管道设置有下煤阀(4)、安全阀(5),旋风除尘器(10)经上煤阀(7)与半水煤气管道连接后再与安全阀(5)连接;旋风除尘器(10)与吹风气燃烧炉(11)的管道设置有吹风阀(6)。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