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在旋风分离器下部的热解气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37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制气循环流化床的配套设备,具体为一种设置在旋风分离器下部的热解气化床,属于煤气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制气循环流化床气化系统中的旋风分离器,是用于分离从气化炉出来的高温煤气中含有固体煤灰颗粒的分离设备。它采用立式圆桶结构,内部分为旋风分离器外腔和旋风分离器内腔。从气化炉高温煤气出口流出的高温煤气和固体煤灰颗粒,从旋风分离器的上部侧壁入口切向引入旋风分离器外腔形成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煤灰固体颗粒甩向外壁面分开,从而实现固体颗粒和高温煤气气固分离的目的。但在实际分离过程中,由于高温煤气的气流速度较低,切向旋转形成的惯性离心力不够,往往使固体颗粒不能被甩出分离,导致从旋风分离器流出的高温煤气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煤灰粉尘颗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煤制气循环流化床气化系统,需要将从气化炉流出的未燃尽粉尘颗粒煤,在气化炉和旋风分离器之间往返循环数十次,因此,传统的旋风分离器只能将原料煤旋风分离并多次循环送入气化炉内再气化燃烧,才能不断提高原料煤的碳转化率。显然,如此循环气化方式其气化效率极低、碳气化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旋风分离器下部的热解气化床,旨在通过本装置提高煤制气循环流化床气化系统的气化效率及碳转化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设置在旋风分离器下部的热解气化床,包括旋风分离器和热解气化床,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内设有旋风分离外腔和旋风分离内腔,从气化炉高温煤气出口流出的富含固体颗粒物的高温煤气,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上壁部入口切向引入旋风分离外腔内形成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煤灰固体颗粒甩向外壁面分离落下,分离后的高温煤气从旋风分离内腔垂直向上流入下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解气化床设置在旋风分离器的下部,热解气化床上设有锥形布风体,锥形布风体下部与外部的气化剂管道连接相通,从旋风分离外腔分离落下的煤灰固体颗粒堕落在热解气化床的锥形布风体上;

所述锥形布风体下部设有渣盘,从热解气化床热解气化后的高温煤气经过旋风分离内腔流入下道设备,已燃尽煤渣落入渣盘。

本实用新型在旋风分离器的下部设置热解气化床,将旋风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煤灰固体颗粒,不经过流化床气化炉循环气化,而通过热解气化床进一步燃烧热解气化,从而实现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内完成原料煤的脱硫和初步气化,在热解气化床上完成原料煤完全彻底气化燃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理念新颖合理、气化脱硫综合性能好、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1中:1为旋风分离器、101为旋风分离外腔、102为旋风分离内腔、2为热解气化床、201为锥形布风体、202为渣盘、3为气化剂管道、4为燃尽煤渣、5为煤灰固体颗粒、a为高温煤气入口、b为高温煤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附图1所示,旋风分离器1内设有旋风分离外腔101和旋风分离内腔102,从气化炉高温煤气出口流出的富含固体颗粒物5的高温煤气,从旋风分离器1的上壁部高温煤气入口a切向引入旋风分离外腔101内形成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煤灰固体颗粒5甩向外壁面分离落下,分离后的高温煤气从旋风分离内腔102垂直向上流入高温煤气出口b再流向下道设备;热解气化床2上设有锥形布风体201,锥形布风体201下部与外部的气化剂管道3连接相通,热解气化床2的底部设有渣盘202;热解气化床2设置在旋风分离器1的下部,从旋风分离外腔101分离落下的煤灰固体颗粒5堕落在热解气化床2的锥形布风体201上;旋风分离器2下部与锥形布风板201上部空间构成所热解气化床2的气化炉炉腔;锥形布风体201上的煤气固体颗粒5在气化剂管道3引入的气化剂作用下进一步燃烧热解气化;从热解气化床2热解气化后的高温煤气经过旋风分离内腔102流入下道设备,已燃尽煤渣4落入渣盘202。

本实用新型在旋风分离器1的下部设置热解气化床2,将旋风分离器1分离下来的煤灰固体颗粒5,不经过流化床气化炉循环气化,而通过热解气化床2进一步燃烧热解气化,从而实现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内完成原料煤的脱硫和初步气化,在热解气化床2上完成原料煤完全彻底气化燃尽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