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3857发布日期:2019-10-29 21:03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熄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焦炭生产中,通常有湿焦与干熄焦两种生产方法,而干熄焦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是通过向干熄炉内填充惰性气体来对红焦进行冷却,而惰性气体则在干熄炉内进行循环使用,因此需要对高温的惰性气体进行降温。

现有的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通常是将干熄炉内的高温气传递至干熄炉外部进行热交换,再通过管道传输至干熄炉内部,在气体传递的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热能,造成热能浪费,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通常是将干熄炉内的高温气传递至干熄炉外部进行热交换,再通过管道传输至干熄炉内部,在气体传递的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热能,造成热能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包括底座和蒸汽阀门,所述底座顶部左侧设置有干熄炉,且干熄炉内开设有干熄室,所述干熄室与干熄炉内壁之间设置有热交换仓,所述干熄室顶部通过换气件与热交换仓相连接,且换气件表面开设有透气孔,同时热交换仓与干熄炉外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热交换仓左侧下端与惰性气体循环管上端相连接,且惰性气体循环管内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惰性气体循环管上端贯穿过隔热层和干熄炉外壁,且惰性气体循环管下端贯穿过干熄炉外壁与干熄室底部相连接,所述干熄室外壁表面设置有热交换水管,且热交换水管设置在热交换仓内,所述热交换水管顶部贯穿过隔热层和干熄炉外壁与出水管相连接,且出水管与高压水罐相连接,所述高压水罐设置在外壳内,所述高压水罐内设置有吸水管,且吸水管贯穿过高压水罐和外壳左侧面与水泵相连接,所述水泵左侧与进水管相连接,且进水管贯穿过干熄炉右侧下端外壁和隔热层与热交换水管下端相连接,所述蒸汽阀门与高压水罐顶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干熄炉的中心点、干熄室的中心点、热交换仓的中心点和换气件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仓的横截面和换气件的横截面均呈环形,且换气件的表面呈等距离设置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惰性气体循环管设置在干熄炉外部,且惰性气体循环管的竖截面呈“U”形。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水管呈螺旋状环绕在干熄室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所在水平高度高于吸水管所在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阀门设置在外壳顶部,且蒸汽阀门的中心点、高压水罐的中心点和外壳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

(1)设置有干熄室、热交换仓、换气件、透气孔和隔热层,将热交换仓设置在干熄室外部,缩短了惰性气体进行热交换的时间和运动距离,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并且通过循环风机使循环气体在干熄室和热交换仓之间形成良好的循环;

(2)设置有热交换水管、高压水罐、水泵、进水管和蒸汽阀门,水进入到热交换水管内部时,会吸收干熄室内的热量和热交换仓内惰性气体的热量,加热后的水进入到高压水罐内进行储存,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汽在高压水罐内储存,并通过蒸汽阀门排出,最大限度地提高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干熄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外壳的右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换气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干熄炉,3、干熄室,4、热交换仓,5、换气件,6、透气孔,7、隔热层,8、惰性气体循环管,9、循环风机,10、热交换水管,11、出水管,12、高压水罐,13、外壳,14、吸水管,15、水泵,16、进水管,17、蒸汽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干熄炉2,且干熄炉2内开设有干熄室3,干熄炉2的中心点、干熄室3的中心点、热交换仓4的中心点和换气件5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圆筒形的干熄室3和热交换仓4可以增加干熄室3和热交换仓4的表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如图1和图4所示,干熄室3与干熄炉2内壁之间设置有热交换仓4,干熄室3顶部通过换气件5与热交换仓4相连接,且换气件5表面开设有透气孔6,同时热交换仓4与干熄炉2外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7,热交换仓4的横截面和换气件5的横截面均呈环形,且换气件5的呈等距离设置有透气孔6,干熄室3内的惰性气体通过换气件5表面的透气孔6进入到热交换仓4内,并且透气孔6可以对一些浮尘起到有效的过滤作用。

如图1所示,热交换仓4左侧下端与惰性气体循环管8上端相连接,且惰性气体循环管8内设置有循环风机9,惰性气体循环管8设置在干熄炉2外部,且惰性气体循环管8的竖截面呈“U”形,在惰性气体进行热交换结束后,设置在外部的惰性气体循环管8可以辅助惰性气体进行二次冷却,提高对焦炭的冷却效率,惰性气体循环管8上端贯穿过隔热层7和干熄炉2外壁,且惰性气体循环管8下端贯穿过干熄炉2外壁与干熄室3底部相连接,干熄室3外壁表面设置有热交换水管10,且热交换水管10设置在热交换仓4内,热交换水管10呈螺旋状环绕在干熄室3外侧,增加热交换水管10的表面,以提高热交换水管10与干熄室3的接触面积,同时提高热交换水管10与热交换仓4内惰性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热交换水管10顶部贯穿过隔热层7和干熄炉2外壁与出水管11相连接,且出水管11与高压水罐12相连接,出水管11所在水平高度高于吸水管14所在水平高度,便于抽取位于高压水罐12底部温度较低的水优先进入热交换水管10内进行热交换,

高压水罐12设置在外壳13内,高压水罐12内设置有吸水管14,且吸水管14贯穿过高压水罐12和外壳13左侧面与水泵15相连接,水泵15左侧与进水管16相连接,且进水管16贯穿过干熄炉2右侧下端外壁和隔热层7与热交换水管10下端相连接,蒸汽阀门17与高压水罐12顶部相连接,蒸汽阀门17设置在外壳13顶部,且蒸汽阀门17的中心点、高压水罐12的中心点和外壳13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便于高压水罐12内的蒸汽可以快速汇集到蒸汽阀门17中,并通过蒸汽阀门17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干熄焦炉用循环气体热交换装置时,首先将高压水罐12与外部水源相连接,向高压水罐12内加入冷水,将需要进行冷却的红焦炭装入干熄室3内,接通外部电源启动循环风机9,开始带动干熄室3内部的惰性气体向上通过换气件5表面的透气孔6进入到热交换仓4内,并通过热交换仓4进入到惰性气体循环管8内,最后通过惰性气体循环管8进入到干熄室3内形成循环,接通外部电源,启动水泵15,水泵15通过吸水管14抽取高压水罐12底部的水进入到进水管16内,并通过进水管16进入到热交换水管10内,冷水在热交换水管10内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吸收干熄室3和热交换仓4内循环的惰性气体的温度,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11回到高压水罐12内,以此形成水循环,当高压水罐12中的水沸腾后,水产生大量的高温蒸汽,通过蒸汽阀门17排出,此时将排出的蒸汽收集即可给汽轮组通过动力,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