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和中压水加热沥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641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和中压水加热沥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沥青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和中压水加热沥青的装置。
在公路建设的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导热油作为载热体介质来加热沥青,其优点是可以在较低的压力下获得较高的温度。导热油为有机物,在加工、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劣化、老化,逐步变质,其使用寿命一般为4-5年,且导热油的价格昂贵,并有毒和腐蚀性,一旦热油炉的管道泄漏容易发生火灾。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和中压水来加热沥青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太阳能油池3接受太阳光能直接加温沥青达到50-60℃,沥青流入比太阳能油池3低的高温沥青罐4中。由加热炉1、安全阀2、高温沥青罐4、过滤器5和循环泵6构成的闭路水循环系统,由加热炉1将循环的水加热成中压水,通过管道对高温沥青罐4中的沥青继续加温,使沥青达到工作温度(160-170℃)。
在太阳能油池3内部的沥青自流口8的周围,安装有循环水管9,接入中压水循环系统中,形成由加热炉1、安全阀2、循环水管9、过滤器5、循环泵6构成的中压水循环系统。
太阳能油池3为正方体或长方体,上口为坡形,上盖7由玻璃制成,油池一侧下方开有沥青自流口8,在油池内部沥青自流口8的周围安装有1-8层循环水管9,油池上方开有一个放气孔1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利用天然能源一太阳光能将太阳能油池3内的沥青加热到50-60℃,使沥青经常保持在流动状态。太阳能油池3高于高温沥青罐4(一般高差为2米左右),流动状态的沥青可自动流入高温沥青罐4内,这样,可大大节省能源。
2、本实用新型用水代油加温沥青。高温沥青罐4内装有管道,管道内通水,由加热炉1加热成中压水。中压水的温度较高,而不汽化。这里采用的中压水的压力可达2.32MPa,温度可达220℃,对沥青进一步加热到工作温度(160-170℃)。水无毒、无腐蚀、热容量大、价格比油便宜,水不易燃烧,所以,避免了由于管路泄漏发生火灾的危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太阳能油池3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
图1所示。太阳能油池3如图2所示,池内装有沥青100吨,太阳光能通过斜面玻璃直接加温沥青,可使沥青温度达到50-60℃,并使沥青保持流动状态。沥青可通过沥青自流口8流入高温沥青罐4内。为了使油池内的液态沥青能快速地流入高温沥青罐4内,在太阳能油池3内沥青自流口8周围2米2范围内,装置4层循环水管9,管内通中压水,对周围的沥青继续加热,其温度很快升至100℃左右,使其流动性更好。在高温沥青罐4内装有蛇形水管,并装有4吨液态沥青,水管内通中压水,温度最高可达220℃,可加热高温沥青罐4中的沥青达到工作温度(160-170℃)。
本实用新型通过试用,运行可靠,比同容量的导热油加热沥青设备节省投资15万元人民币,节省导热油费用10万元人民币,每年可增收120万元人民币。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和中压水加热沥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太阳能油池(3)的沥青自流口(8),通过管道接高温沥青罐(4),在沥青罐(4)中通过由加热炉(1)、安全阀(2)、高温沥青罐(4)、过滤器(5)和循环泵(6)构成的水循环系统的中压水加热管,在沥青自流口(8)周围,安装有循环水管(9),接入中压水循环系统中,形成加热炉(1)、安全阀(2)、循环水管(9)、过滤器(5)、循环泵(6)构成的中压水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和中压水加热沥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油池(3)为正方体或长方体,上口为坡形,上盖(7)由玻璃制成,油池一侧下方开有沥青自流口(8),在油池内部沥青自流口(8)的周围安装有1-8层循环水管(9),油池上方开有一个放气孔(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和中压循环水加热沥青的装置,由太阳能油池3接受太阳光能直接加温沥青,沥青流入比太阳能油池3低的高温沥青罐4中。由加热炉1、安全阀2、高温沥青罐4、过滤器5和循环泵6构成水循环闭路装置,由加热炉1将循环水加热成中压水,通过管道对高温沥青罐4中的沥青继续加温,使沥青达到工作温度。本装置大大节省能源,避免了用导热油加温沥青泄漏后易发生火灾的危险,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10C3/12GK2335969SQ9724452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日
发明者苑文海, 狄赞荣, 梁邦忠, 边老刚, 张宝元 申请人:苑文海, 狄赞荣, 梁邦忠, 边老刚, 张宝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