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5407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矿物油型)的理化指标如表 1所示。
[0020] 粘溫性能的比较 根据实施例1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粘溫曲线如图1所示,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 油的的粘溫曲线如图1所示。粘溫特性对润滑油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粘溫特性不好, 溫度低时,粘度过大就会出现启动困难,而启动后的润滑油不易流到摩擦面上,造成机械零 件磨损。如果溫度过高,粘度变小,则润滑油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而失去润滑作用。
[0021] 润滑性能的比较 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润滑性能(最大无卡咬负荷Pe/N、烧结负荷Pd/N、Timken试验/N)如表2所示,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矿物油型) 的润滑性能(最大无卡咬负荷Pe/N、烧结负荷PD/N、Timken试验/N)如表2所示,润滑性能是 油气润滑油较为关键的指标,采用四球机和梯姆肯(Timken)试验机对润滑性能进行评价。
[0022] 热氧化安定性的比较 对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和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 滑油(矿物油型)的热氧化安定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热氧化安定性的测试项目 包括40°C运动粘度变化(%)、酸值变化/(m術)H/g)、45#钢片腐蚀/(mg?cm2)、T2铜片腐蚀 /(mg?cm2)、LYll侣片腐蚀 /(mg?cm2)、100°C运动粘度变化(%)。
[0023] 另外,根据GB/T11143方法评价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 润滑油的防诱性能,测试项目为液相诱蚀(A法),测试结果均为无诱产生,由此说明,根据实 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具有良好的防诱性能。
[0024] 结果分析 由表1可W看出,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倾点均低于 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倾点,说明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 润滑油的低溫性能优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低溫性能;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 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闪点均大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闪点,并且根 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运动粘度(IO(TC)均大于普通市售矿 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运动粘度(IO(TC),说明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 气润滑油的高溫性能优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高溫性能;通过根据实施例1、 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泡沫性能数据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 泡沫性能数据可知,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抗泡性能优于 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抗泡性能;通过铜腐蚀项目可W看出,根据实施例1、实施 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腐蚀等级低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腐蚀等 级,说明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防腐性能优于普通市售矿 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防腐性能。
[0025] 由表2可W看出,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最大无 卡咬负荷均大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 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烧结负荷均大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烧结负 荷,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在Timken试验中的负荷均大于普 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在Timken试验中的负荷,说明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 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润滑性能优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润滑性能,超过中 负荷W上齿轮油的应用水平,可W满足油气润滑系统苛刻的使用要求。
[00%] 由表3可W看出,按照表3中项目中的条件进行测试后,通过观察结果可知,测试 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试管壁较为干净,并未发现沉淀生 成,金属片未见有腐蚀现象,而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油样浑浊不干净,出现沉淀 现象,金属片有一定的腐蚀,说明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热 氧化安定性优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热氧化安定性。
[0027] 由图1可W看出,根据实施例1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粘溫曲线(B)相对于普通市 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粘溫曲线而言,根据实施例1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粘溫曲线较为 平缓,即根据实施例1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粘度相对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的粘 度随溫度的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粘溫特性,说明根据实施例1得到的油气润滑油的具有 较好的低溫流动性。
[0028]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油气润滑油相对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而 言,具有较好的高低溫性能、抗泡性能、防腐性能、润滑性能、热氧化安定性和低溫流动性, 使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油气润滑油能够满足油气润滑系统苛刻的使用要求,则根据本发明所 述的油气润滑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29] W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 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主权项】
1. 一种油气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乙二醇和酯类油80份至98 份、复合抗氧剂〇. 1份至1. 〇份、羧酸衍生物〇. 2份至1. 0份、烷基磷酸酯和有机硫极压抗 磨剂1. 〇份至3. 0份、烷基苯三唑0. 1份至0. 5份和抗泡剂0. 001份至0. 002份,油气润滑 油按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聚乙二醇和所需量的酯类油进行调和后得到调和基础油, 将调和基础油的温度保持在40°C至80°C,向温度为40°C至80°C的调和基础油中逐一加入 所需量的复合抗氧剂、羧酸衍生物、烷基磷酸酯、有机硫极压抗磨剂、烷基苯三唑和抗泡剂 进行脉冲调和后得到油气润滑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乙二醇和 酯类油90份至95份、复合抗氧剂0. 5份至1. 0份、羧酸衍生物0. 7份至1. 0份、烷基磷酸 酯和有机硫极压抗磨剂2. 0份至2. 5份、烷基苯三唑0. 3份至0. 5份和抗泡剂0. 001份,油 气润滑油按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聚乙二醇和所需量的酯类油进行调和后得到调和基 础油,将调和基础油的温度保持在40 °C至80 °C,向温度为40 °C至80 °C的调和基础油中逐一 加入所需量的复合抗氧剂、羧酸衍生物、烷基磷酸酯、有机硫极压抗磨剂、烷基苯三唑和抗 泡剂进行脉冲调和后得到油气润滑油。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润滑油,其特征在于脉冲调和的脉冲压力为 0. 42MPa至2MPa、脉冲间隔为2秒至20秒、脉冲动力为0. 5秒至10秒、鼓泡时间为20分钟 至100分钟。4.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 包括聚乙二醇和酯类油80份至98份、复合抗氧剂0. 1份至1. 0份、羧酸衍生物0. 2份至 1. 0份、烷基磷酸酯和有机硫极压抗磨剂1. 0份至3. 0份、烷基苯三唑0. 1份至0. 5份和抗 泡剂0. 001份至0. 002份,油气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将所需量的聚乙二醇和 所需量的酯类油进行调和后得到调和基础油,将调和基础油的温度保持在40°C至80°C,向 温度为40°C至80°C的调和基础油中逐一加入所需量的复合抗氧剂、羧酸衍生物、烷基磷酸 酯、有机硫极压抗磨剂、烷基苯三唑和抗泡剂进行脉冲调和后得到油气润滑油。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 括聚乙二醇和酯类油90份至95份、复合抗氧剂0. 5份至1. 0份、羧酸衍生物0. 7份至1. 0 份、烷基磷酸酯和有机硫极压抗磨剂2. 0份至2. 5份、烷基苯三唑0. 3份至0. 5份和抗泡剂 0. 001份,油气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将所需量的聚乙二醇和所需量的酯类 油进行调和后得到调和基础油,将调和基础油的温度保持在40°C至80°C,向温度为40°C至 80°C的调和基础油中逐一加入所需量的复合抗氧剂、羧酸衍生物、烷基磷酸酯、有机硫极压 抗磨剂、烷基苯三唑和抗泡剂进行脉冲调和后得到油气润滑油。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油气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脉冲调和的脉冲压 力为0· 42MPa至2MPa、脉冲间隔为2秒至20秒、脉冲动力为0· 5秒至10秒、鼓泡时间为20 分钟至100分钟。
【专利摘要】<b>本发明涉及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b><b>技术领域,是一种油气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该油气润滑油按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聚乙二醇和所需量的酯类油进行调和后得到调和基础油,向调和基础油中逐一加入所需量的复合抗氧剂、羧酸衍生物、烷基磷酸酯、有机硫极压抗磨剂、烷基苯三唑和抗泡剂进行脉冲调和后得到油气润滑油。本发明所述的油气润滑油相对于普通市售矿物油型油气润滑油而言,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抗泡性能、防腐性能、润滑性能、热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动性,使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油气润滑油能够满足油气润滑系统苛刻的使用要求,则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油气润滑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b>
【IPC分类】C10M169/04, C10N30/06, C10N30/08, C10N30/12, C10N30/18, C10N30/10
【公开号】CN105296111
【申请号】CN201510728216
【发明人】曹向前, 刘海滨, 徐芹龙
【申请人】乌鲁木齐市隆成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