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3071阅读:1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动机活塞冷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
背景技术
随着柴油发动机不断增压,发动机的热负荷越来越高,特别是活塞的温度越来越高。活塞顶部温度过高,严重时会使顶部燃烧室边缘开裂。环槽温度过高会使机油结焦,引起活塞环卡死,使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对增压发动机用普通的外部冷却方法已经不能有效降低活塞的温度,特别是活塞顶部燃烧边缘和环槽温度,故增压柴油机活塞的冷却需要采用内部冷却,即活塞上安置内冷油道。
传统内冷油道一般是“封闭”的,在活塞销座附近对称位置布置两个油孔(圆孔),一个是由活塞冷却喷嘴将机油射入孔内的进油孔,一个回油孔。为了润滑连杆小头衬套,在裙部方向活塞内腔底部钻一小孔,同内冷油道相通,但有小孔的一侧内冷油道中的机油会产生分流,影响活塞冷却。传统内冷油道是连续向油道内供油,不容易产生振荡,而内冷油道的冷却效率取决于油道内机油的振荡频率。另外,传统内冷油道无法对连杆小头衬套进行有效润滑,故需要在活塞内腔底部(内冷油道)上钻一小孔,以润滑连杆小头衬套。此外,传统内冷油道活塞受热后,裙部变形受两个因素影响裙部壁厚和温度。传统内冷油道进、出口对称布置在活塞销座上,带油孔销座侧的金属厚度大于不带油孔销座侧的金属厚度,活塞裙部刚度不对称。金属厚度大(有油孔)的一侧膨胀量大,但受机油喷射冷却温度较低,当两者变形量不相等时,活塞裙部贴合位置会产生偏移,壁厚处膨胀量大于温度引起的膨胀量,活塞裙部贴合位置向有油道处偏移,反之向无油道处偏移,影响活塞裙部导向。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封闭式内冷油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是由活塞销座、内冷油道、活塞裙部组成,其特征为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还有分隔筋,内冷油道由左进油道、右进油道、左回油道、右回油道组成,内冷油道布置在活塞裙部方向活塞内腔底部,同时,左进油道、右进油道的进油孔和左回油道、右回油道的回油孔也是布置在活塞裙部方向活塞内腔底面,为长圆孔,中间用一条分筋隔隔成两半。


图1为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的内冷油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的内冷油道进油孔和回油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是由活塞销座1、内冷油道8、活塞裙部7组成,其特征为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还有分隔筋6,内冷油道8由左进油道2、右进油道3、左回油道4、右回油道5组成,内冷油道8布置在活塞裙部7方向活塞内腔底部,同时,左进油道2、右进油道3的进油孔和左回油道4、右回油道5的回油孔也是布置在活塞裙部7方向活塞内腔底面,为长圆孔,中间用一条分筋隔6隔成两半。由于进、出油孔紧贴着活塞内腔底面,而且孔径较大,因此铸造工艺简单,减少机加工工序;冷却机油从油咀喷到进油孔筋上的斜弧面上,推动机油在油道内流动,随着活塞上、下运动,冷却喷嘴交替向左、右油道内供油,使机油在油道内产生振荡冷却效果好;内冷油道进油口紧贴着活塞内腔底面,喷嘴喷射飞溅的机油足够润滑连杆小头衬套;由于进出、油孔紧贴着活塞内腔底面,没有进、出油引道孔,减轻了活塞重量,同时活塞裙部刚度对称,热膨胀时基本不影响活塞裙部导向。
权利要求1.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是由活塞销座(1)、内冷油道(8)、活塞裙部(7)组成,其特征为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还有分隔筋(6),内冷油道(8)由左进油道(2)、右进油道(3)、左回油道(4)、右回油道(5)组成,内冷油道(8)布置在活塞裙部(7)方向活塞内腔底部,同时,左进油道(2)、右进油道(3)的进油孔和左回油道(4)、右回油道(5)的回油孔也是布置在活塞裙部(7)方向活塞内腔底面,为长圆孔,中间用一条分筋隔(6)隔成对称的两半。
专利摘要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是由活塞销座、内冷油道、活塞裙部组成,其特征为活塞的开式内冷油道还有分隔筋,内冷油道由左进油道、右进油道、左回油道、右回油道组成,内冷油道布置在活塞裙部方向活塞内腔底部,同时,左进油道、右进油道的进油孔和左回油道、右回油道的回油孔也是布置在活塞裙部方向活塞内腔底面,为长圆孔,中间用一条分筋隔隔成两半。由于进、出油孔紧贴着活塞内腔底面,而且孔径较大,因此铸造工艺简单,减少机加工工序;由于进出、油孔紧贴着活塞内腔底面,没有进、出油引道孔,减轻了活塞重量,同时活塞裙部刚度对称,热膨胀时基本不影响活塞裙部导向。
文档编号F02F3/16GK2623891SQ0325167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1日
发明者李玉方, 李骏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