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172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特别是应用于煤矿发动机、石油开采矿 发动机和船用辅机的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
技术背景涡轮增压器原理就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驱动涡轮,并带动与涡轮 同轴的压气机叶轮高速旋转,新鲜空气在压气机叶轮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压縮进 入发动机的汽缸,由于空气密度大,从而增加了发动机的充气量,可供更多的燃 油完全燃烧,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节省了燃油的消耗,同时由于燃烧条件的改善,减少了废气中C0、 HC、 NOx以及PM等有害物的排放,降低了发动机 的噪音。废气涡轮增压器已是各大发动机厂应用的最重要的高科技、节能、环 保产品。防爆涡轮增压器是防爆发动机上的总成件,它是为了适应特殊的工作环境 而设计的,发动机增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防爆发动机制造商进行增压的呼声 也越来越高,但是国内没有这方面的产品问世。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的限制,煤矿或石油开采领域用的防爆发动机要实现 涡轮增压,更有其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对涡轮增压器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其 中之一就是表面温度的限制,因为国内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对这方面研究有限, 所以需要我们进行设计及试验验证。目前,煤矿或石油开采领域的发动机经常接触易燃气体,因此发动机表面 的温度不宜过高, 一般要求在150。C以下。但是一般的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壳内的 废气温度通常在50(TC 70(TC之间,通常不进行冷却,因此不能满足涡轮壳外
表温度小于150t:的要求。如图l,图2所示,目前的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壳4 和中间壳l,涡轮壳4内设有废气流道5。如果普通涡轮增压器安装在煤矿或者 石油开采发动机上,由于表面温度过高,容易引爆周围易燃气体造成不必要的 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冷却效果好,阻挡壳体内热量向外传递,可以 有效的降低涡轮壳外表面温度的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爆 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壳、中间壳,所述涡轮壳内设有废气流道,其特征是-所述涡轮壳的壳体上设有涡轮壳水腔。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壳的壳体上设有中间壳水腔。所述涡轮壳水腔和中间壳水腔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为冷却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涡轮壳和中间壳内分别设有水腔,两水 腔分别与外部水循环系统连接,通过外部水循环系统,使冷却水在水腔内持续 流通,通过冷却水腔的合理设计,有效地降低涡轮壳外表面的温度,阻挡了壳 体内热量向外传递的途径,安装在煤矿或石油开采领域的发动机上,增加了安 全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是背聚技术中防爆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示意附图2是附图1中的A-A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爆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中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 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壳4、中间壳 1,所述涡轮充4内设有废气流道5,所述涡轮壳4的壳体上设有内部流通有冷 却介质的涡轮壳水腔2,所述涡轮壳水腔2将涡轮壳4分隔成内壳体和外壳体, 所述涡轮壳水腔2呈环形设置在涡轮壳4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所述废气流 道5位于内壳体的内部,所述中间壳l的壳体上设有中间壳水腔3,所述涡轮壳 水腔2和中间壳水腔3内流通有冷却水,所述涡轮壳水腔2和中间壳水腔3分 别与外部水循环系统连接,通过外部水循环系统,使冷却水在水腔内持续流通, 不断的将涡轮壳体上的热量带走,有效地降低涡轮壳外表面的温度,阻挡了壳 体内热量向外传递的途径,达到降低涡轮壳外表面温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安 装在煤矿或石油开采领域的发动机上,增加了安全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壳(4)、中间壳(1),所述涡轮壳(4)内设有废气流道(5),其特征是所述涡轮壳(4)的壳体上设有涡轮壳水腔(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中间壳(l) 的壳体上设有中间壳水腔(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涡轮壳水腔(2)和中间壳水腔(3)内流通有冷却介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却介质 为冷却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壳、中间壳,所述涡轮壳内设有废气流道,所述涡轮壳的壳体上设有涡轮壳水腔,所述中间壳的壳体上设有中间壳水腔,两水腔分别与外部水循环系统连接,通过外部水循环系统,使冷却水在水腔内持续流通,通过冷却水腔的合理设计,有效地降低涡轮壳外表面的温度,阻挡了壳体内热量向外传递的途径,安装在煤矿或石油开采领域的发动机上,增加了安全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文档编号F02B39/14GK201027565SQ20072001919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9日
发明者李延昭, 李永泰, 杨金玉, 桑悟海, 航 王, 王春亮, 郭伦海, 郭锡禄 申请人:寿光市康跃增压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