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839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磁法对燃料进行处理用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往复式高效
涡流流体磁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汽油或柴油磁化器的磁化过程多是在一个不变的磁场里完成的,因而这类磁化器(也称节油器)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的节油效果。我国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曾对很多机动车节油产品进行过检测实验,所得实验结果是,"未发现任何一种节油产品有明显的节油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明显节油效果的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以实现机动车的节油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在壳体上接有进液管,在壳体中设置有若干上下位置重叠且同极性平面相对的环形磁铁,在环形磁铁之间的相对平面上设置有磁短路片,在上层环形磁铁的顶面和下层环形磁铁的底面分别设置有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所述磁短路片、所述上定位片和所述下定位片上分别设有上下位置相对的内圈过流孔和外圈过流孔,所述内圈过流孔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环形磁铁的环内,所述外圈过流孔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环形磁铁的环外;导流管从所述磁短路片的中心孔穿过,在导流管的一端外部罩接有隔离罩,所述磁短路片上的内圈导流孔与所述隔离罩的内侧相通;
所述环形磁铁为4个或4个以上的偶数个; 在两相邻磁短路片之间夹有对磁短路片上的所述内圈过流孔和外圈过流孔予以
隔离的隔离导流器;所述隔离导流器是在内环圈与外环圈之间接有平置的隔板,隔板居中
设置,在隔板的上、下面均布有若干渐开式的导引格栅,各导引格栅的两端分接在所述内环
圈与所述外环圈上,在相邻两导引格栅的内侧端之间的隔板上开有导流孔; 在导流管中穿接有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涡流旋杆,在涡流旋杆中穿接有磁性或导
磁的芯杆。 本发明使用隔离导流器隔离磁短路片上的内圈过流孔和外圈过流孔,导流隔离装置的作用一是隔离磁化器中的内圈过流孔通道和外圈过流孔通道,使流体在磁化器中形成往复流动的态势,延长流体流动的路径和接受磁化的时间;二是建立一个向环形磁铁夹层的内侧部位进行导流的流体通路,使燃油或其他流体全部地、被强迫地通过各环形磁铁夹层中的单磁极磁场的磁化作用区域。这样,流体在本发明装置内的运行过程中,就会分别交替地进入到两种单磁极的磁场,受到两种磁极交替的磁化作用,从而获得一个等效的交变磁场的磁化环境。当流体经过交变磁场的作用之后,该流体组织中的分子的分子链就会变短。而燃油的分子链变短以后,就会加大燃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磁化后的燃油就会雾化得更好,导致在发动机中燃烧得就会更充分、更迅速,由此实现机动车的节油目的。
环形磁铁采用4个或4个以上的偶数,一是为了保证基本的磁化作用时间;二是可 以形成奇数个单磁极磁化作用区域,以防止磁化作用的消退或减弱,使燃油或其他液体的 磁化效果更好。 本发明在导流管中加装涡流旋杆,一是可使流经导流管的燃油或其他流体形成螺 旋式流动,延长了磁化作用时间;二是利用涡流旋杆中的磁性或导磁的芯杆,使得环形磁铁 上原本发散出去的磁力线大多被集中到了环形磁铁中心的导流管内,使环形磁铁中心及导 流管内的磁场强度及磁化效果明显增强,这就相当于对流经导流管的燃油或其他流体起到 了一种涡流聚能的作用,使本发明磁化器的磁化效果进一步增强。 在上述基本结构下,本发明所述导流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定位片上,导流管的 下端穿过所述下定位片并穿出所述壳体。 在上述基本结构下,本发明在所述壳体中设有两个并列的由环形磁铁、磁短路片、 隔离导流器、导流管、隔离罩和上、下定位片所组成的磁化体,在所述两个磁化体之间设有 将两个磁化体相互隔离的纵隔板;每个所述磁化体中的所述隔离罩设置在所述上定位片 上,所述导流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定位片上,导流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定位片上,出液 管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面。 在上述基本结构下,本发明在所述壳体中设有两个并列的由环形磁铁、磁短路片、 隔离导流器、导流管和隔离罩所组成的磁化体;所述两个磁化体共用一个上定位片和一个 下定位片,两个隔离罩均设置在所述上定位片上,两个磁化体之间设有将两磁化体相互隔 离的纵隔板;两个磁化体中的第一磁化体的导流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定位片上,该导流 管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定位片并穿出所述壳体;两个磁化体中的第二磁化体的导流管的上端 穿过所述上定位片、隔离罩并穿出所述壳体,该导流管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定位片并穿出所 述壳体;在所述第一磁化体的侧面设有导引板,该导引板与所述纵隔板间的狭缝空隙的顶 面所对上定位片上开有二次导引孔;所述二次导引孔与所述第二磁化体中的所述隔离罩的 内侧相通。 在所述进液管的管口中插接有滤清器,在所述进液管的管壁外侧设有吸附磁铁。 在上述基本结构下,本发明所述环形磁铁、磁短路片、隔离导流器和下定位片组装
在套筒中,套筒装于所述壳体之中,所述上定位片封盖在所述套筒的上口 ,上定位片的外边
沿固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定位片上的边孔与所述套筒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隙相对;在
所述上定位片与上层的磁短路片之间设置有套接导流管的导流环套,在导流环套上开有过
液孔;所述隔离罩设置在所述下定位片上,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定位片上,导流
管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定位片并穿出所述壳体的顶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短路片上的内圈过流孔和外圈过流孔的边缘呈锯齿 状,各锯齿状的顶角为尖端形。 本发明磁化器通过设置多组同极相对的环形磁铁,并且在每个环形磁铁的两面设 置磁短路片,再加上隔离导流器以及导磁的涡流旋杆的设置,使得磁化器装置中原本发散 出去的磁力线大多被集中到了装置内部,环形磁铁的磁通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磁化效果 明显增强。流体在本发明磁化器中这样往复三次的流动,不仅磁化形式反复多样,而且通过 往复、螺旋的涡流流动,延长了磁化充磁时间,增强了磁化效果,达到了高效磁化,真正达到 了机动车节油的目的。
5
将本发明磁化器安装于新大洲二行程50踏板摩托车后进行实验测试表明该摩托车尾气中的C0、HC两项指标分别是CO为0. 9%, HC为1238PPm。 而国标GB14621-93《摩托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二行程摩托车的尾气排放标准中的C0、 HC两项指标分别是C0《4. 5%, HC《7000PPm。 可见,使用本发明磁化器后,摩托车的CO与HC这两项尾气排放指标比国标规定的允许上限分别降低了 80%和82. 4% 。


图1是本发明内装单磁化体且为上进下出形式的磁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磁短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隔离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6是本发明内装双磁化体的两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内装单磁化体且为上进上出形式的磁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如图1所示,壳体8为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圆筒形状,对接之处可根据需要采用螺纹扣合,也可封闭焊死。进液管1连接在壳体8的顶面中心。在壳体8中设置有4个(可以2为基数增加)环形磁铁5,环形磁铁5的上下位置相对重叠,并且是同极性的磁环平面相对。考虑到安装空间的问题,磁化器的体积不宜过大,环形磁铁一般以4个或6个为宜。在环形磁铁的磁环平面上分别设置有磁短路片6,在上层环形磁铁的顶面和下层环形磁铁的底面分别设置有上定位片12和下定位片13。磁短路片6、上定位片12和下定位片13上分别开设有内圈过流孔7和外圈过流孔7'。其中,内圈过流孔的开设位置相对于环形磁铁5的环内,外圈过流孔的开设位置相对于环形磁铁5的环外。 在环形磁铁5的两面设置磁短路片,可将磁能量集聚于其上,以强化对流过液体的磁化。如图2所示,磁短路片6是用优质导磁材料制成的圆片体,磁短路片6上的内圈过流孔7和外圈过流孔7'的边缘最好加工成锯齿状,并且各锯齿状的顶角宜为尖端形,即锯齿尖的上、下两面倒角,使中部呈指向孔心的尖角状。这样既可以将通过的液流撕开,还可以使磁力线集中于尖端放射出来,由此提高对液体的磁化作用效果。 为提高装置使用寿命,最好对磁化器中的环形磁铁5和磁短路片6采取镀膜处理措施,镀膜材料采用非导磁物质。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镀膜材料可以选择塑料、锌、铜、铬等;如果是用于水的磁化处理,还可以采取镀锌、金或银等措施。采取这种保护措施可以使磁化装置经久耐用。 图1中,导流管9穿接在各层磁短路片6的中心孔中,导流管9的上端固定在上定位片12上,导流管9的下端穿过下定位片13并穿出壳体8,作为磁化器的出液管口。在上定位片12上固定有隔离罩2,隔离罩2将导流管9的上端外部罩接起来,使磁短路片6上的内圈导流孔7与隔离罩2的内侧相通,并使从进液管1进入的流体,不能直接从导流管9中流出。在导流管9中穿接有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涡流旋杆IO,在涡流旋杆10中穿接有磁性或导磁的芯杆11,以聚焦环形磁铁5上的磁力线。
6
在两相邻磁短路片6之间夹有隔离导流器3,隔离导流器3可对各磁短路片6上的 内圈过流孔7和外圈过流孔7'实施隔离。如图3、图4所示,隔离导流器3是在内环圈31 与外环圈32之间接有平置的隔板33,隔板居中设置,在隔板33的上、下面均布有若干渐开 式的导引格栅34,各导引格栅的两端分接在内环圈31与外环圈32上,在相邻两导引格栅的 内侧端之间的隔板33上开有导流孔35。 隔离导流器3的外环圈32起着支撑和密封的作用;各导引格栅34将隔离导流器 3分隔成数个隔离区,在导引格栅34和导流孔35的协同作用下,流体在水平方向按逆时针 (或顺时针)方向,从隔板33的上层涡旋流入隔板的下层,强制并均匀地接受上、下两环形 磁铁之间的单磁极磁场的磁化作用。 燃油或其他流体自壳体顶部的进液管1进入磁化器后,先从上定位片12上的外圈 过流孔流下,进入环形磁铁5与壳体8内壁之间的空间,再经磁短路片6上的外圈过流孔 7'进入隔离导流器3,折返后流入下一级。以如此曲折、涡旋的运动方式反复三个回合后, 通过下定位片13上的外圈过流孔,下降至最底层的下定位片13与壳体8底面之间的空间; 在聚中后,通过各层的内圈过流孔7折返上行,到达隔离罩2的罩盖区域内;最后从导流管 9的上口、通过导流管与涡流旋杆间的螺旋式的间隙,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的方式螺旋 下降,流出本磁化器。
实施例2 : 本实施例是一种双磁化体结构的磁化器。如图5所示,在横截面近似椭圆形的壳 体8中装有两个并列的磁化体,各磁化体均由如上例所述的环形磁铁5、磁短路片6、隔离导 流器3、导流管9、隔离罩2、上定位片12和下定位片13等连接组成。在两个磁化体之间设 有隔离两个磁化体的纵隔板19,两个磁化体中的上定位片12和下定位片13分别与纵隔板 19固定相接。每个磁化体中的隔离罩2均设置在上定位片12上,在每个隔离罩2的顶面设 有与壳体8的顶面固定连接的支撑块27。两个磁化体中的导流管9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各自 的上定位片12上,两导流管9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各自的下定位片13上。在导流管9中穿 接有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涡流旋杆IO,在涡流旋杆10中穿接有磁性或导磁的芯杆11。在 下定位片13与壳体8的底面之间设置有支撑导流块28。进液管1和出液管26分别连接在 壳体8的顶面和底面的中部,使磁化器形成上进下出的格局。 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磁化体并列排布,这种磁化器可用于一次性通过的大流量流体 的磁化处理,如石油输送管道和大型水循环的磁化处理等。
实施例3 : 本实施例是另一种双磁化体结构的磁化器。如图6所示,壳体8也为横截面近似 椭圆形的筒体结构,在壳体8中装有两个并列的磁化体,各磁化体均是由环形磁铁5、磁短 路片6、隔离导流器3、导流管9和隔离罩2等按实施例1中的结构方式连接组成。本实施 例中,两个磁化体共用一个上定位片12和一个下定位片13,两个隔离罩2均设置在上定位 片12上,在两个磁化体之间设有纵隔板19,将两磁化体相互隔离。 图6中,壳体8内左边的是第一磁化体,右边的是第二磁化体。第一磁化体中的导 流管9的上端固定在上定位片12上,导流管9的下端穿过下定位片13并穿出壳体8,作为 本磁化器的出液管口。第二磁化体中的导流管9的上端穿过上定位片12、隔离罩2并穿出 壳体8,导流管9的下端穿过下定位片13并穿出壳体8,形成一根贯穿磁化器的通管。在两
7根导流管9中均穿接有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涡流旋杆IO,在涡流旋杆10中穿接有磁性或导 磁的芯杆11。第二磁化体中的导流管9是一根单独流通的磁化管,是借助磁化器的磁化作 用,对一种单独循环的流体进行另外的磁化处理。 在第一磁化体的右侧面装有两块并置的导引板21,其中一块是上部留有空隙,另 一块是下部留有空隙,由此形成回转流动通道。在右边的导引板21与纵隔板19间的狭缝 空隙的顶面所对的上定位片12上开有二次导引孔,该二次导引孔与第二磁化体的隔离罩2 的内侧相通。即第二磁化体中的隔离罩2是一个异形罩体,它不仅包容了上定位片12右侧 的内圈过流孔7,而且还包容了二次导引孔和部分外圈过流孔7'。这样就可使进入第二磁 化体的流体,在经过第二磁化体的初次磁化后,又通过二次导引孔和导引板通道进入到第 一磁化体中,由第一磁化体进行二次磁化,最后再通过第一磁化体中的导流管9流出,进入 与本磁化器相接的发动机的燃油控制单元,如电喷装置或化油器的入口 。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管1装在壳体8的顶面左侧,在进液管1的管口中插接有嵌入 式的滤清器23,在进液管1的管壁外侧设有吸附磁铁22,用于吸附液体中的铁磁性杂质。
本实施例适用于带有冷却系统的机动车发动机,磁化器是用以对燃油进行磁化处 理,第二磁化体中的单通导流管可作为润滑机油的磁化处理机构,由此实现了一机双用的 目的。 本实施例的使用优点是 1、在0°C以上时,发动机的冷却液用水经过本磁化器的磁化处理之后不结水垢, 这样可以提高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与使用稳定性,降低使用成本,避免水垢对发动机和散热 器的腐蚀,延长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并且还可避免因结垢引发散热不良所导致的发动机"开 锅"现象。 2、当冷却液被磁化以后,可以在短期内使发动机获得一个比较适宜的磁化环境, 这样可以使使用磁化装置的机动车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综合使用效果,使发动机的尾气排 放指标、燃油消耗、机械磨损以及机动性能等指标得到改善。 3、当循环的高温冷却液通过第二磁化体中的导流管时,会将部分热量传递给流经 磁化器的燃油,对磁化处理的燃油同时进行了加热处理,使进入发动机的燃油的温度提高。 这样可使机动车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状态,对机动车的调整和自动控制就会变得更加 容易。
实施例4 : 本实施例是一个单磁化体的上进、上出结构的磁化装置。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 中的部件及结构基本相同的环形磁铁5、磁短路片6、隔离导流器3和下定位片13等组装在 套筒14中,套筒14装于壳体8之中,套筒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上定位片12封盖在套 筒14的上口,上定位片12的外边沿固接于壳体8的内壁上,上定位片12上的边孔与套筒 14和壳体8之间的空隙相对。在上定位片12与上层的磁短路片6之间设置有导流环套15, 导流环套15套接在导流管9的外围,在导流环套15上开有一圈过液孔。导流管9穿接在 各磁短路片6的中心孔内,导流管9的上端穿过上定位片12并穿出壳体8的顶面,作为本 磁化器的出液管口,导流管9的下端固定在下定位片13上,固定在下定位片13上隔离罩2 兜在导流管9的下端口的外围,下定位片13上的内圈过流孔包容在隔离罩2内。在导流管 9中穿接有涡流旋杆IO,在涡流旋杆10中穿接有磁性或导磁的芯杆11,涡流旋杆10的下端
8穿出导流管9并固定在隔离罩2上。进液管1装在壳体8的顶面偏左侧的部位,形成上进 上出的磁化器结构。 如有需要,隔离套筒14的下端可以弯边、开孔,然后再在其下边用弹簧支撑。在上 定位片12与壳体8的顶面之间以及在壳体8内壁与隔离套筒14之间均可加装过滤滤芯 18,以保障该装置长期有效地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这种结构形式与实施例1相比,只是增加了一个流体在壳体8与隔离套 筒14之间这一流体通道的单向流程,然后流体通过下定位片13上的外圈导流孔进入隔离 套筒14内部,并经由各层间的隔离导流器3迂回上行。当流体上行至顶层空间之后,通过 导流环套15上的过液孔进入导流环套内,并沿磁短路片6上的内圈导流孔逐层下行,进入 隔离罩2的区域内;最后进入导流管9的下端口,并顺着涡流旋杆10的旋转间隙,以顺时针 或者逆时针旋转的方式螺旋上升,至导流管9的上端口流出。由此实现燃油或其他流体的 高效磁化处理。 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的优点是组装难度降低,组装工时縮短,产品体积縮小,综合成 本降低。但在用于对柴油进行磁化处理时,本产品应是可拆装的组合结构,并且要加装内置 的二级过滤装置,在进液管口处还可设置一个或两个高强吸附磁铁,以吸附燃油内可能存 在的铁磁性杂质。 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对饮用水、医药用水、燃油和燃气的处理,也可应用于对机动 车水冷系统、空压机冷却系统和锅炉供暖用水的磁化处理。
权利要求
一种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在壳体(8)上接有进液管(1),在壳体(8)中设置有若干上下位置重叠且同极性平面相对的环形磁铁(5),在环形磁铁之间的相对平面上设置有磁短路片(6),在上层环形磁铁的顶面和下层环形磁铁的底面分别设置有上定位片(12)和下定位片(13);所述磁短路片(6)、所述上定位片(12)和所述下定位片(13)上分别设有上下位置相对的内圈过流孔和外圈过流孔,所述内圈过流孔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环形磁铁的环内,所述外圈过流孔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环形磁铁的环外;导流管(9)从所述磁短路片(6)的中心孔穿过,在导流管(9)的一端外部罩接有隔离罩(2),所述磁短路片(6)上的内圈导流孔与所述隔离罩(2)的内侧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磁铁(5)为4个或4个以上的偶数个;在两相邻磁短路片(6)之间夹有对磁短路片上的所述内圈过流孔和外圈过流孔予以隔离的隔离导流器(3);所述隔离导流器(3)是在内环圈(31)与外环圈(32)之间接有平置的隔板(33),隔板居中设置,在隔板(33)的上、下面均布有若干渐开式的导引格栅(34),各导引格栅的两端分接在所述内环圈(31)与所述外环圈(32)上,在相邻两导引格栅的内侧端之间的隔板(33)上开有导流孔(35);在导流管(9)中穿接有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涡流旋杆(10),在涡流旋杆(10)中穿接有磁性或导磁的芯杆(11)。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9)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定位片(12)上,导流管(9)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定位片(13)并穿出所述壳体(8)。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8)中设有两个并列的由环形磁铁(5)、磁短路片(6)、隔离导流器(3)、导流管(9)、隔离罩(2)和上、下定位片所组成的磁化体,在所述两个磁化体之间设有将两磁化体相互隔离的纵隔板(19);每个所述磁化体中的所述隔离罩(2)设置在所述上定位片(12)上,所述导流管(9)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定位片(12)上,导流管(9)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定位片(13)上,出液管(26)接在所述壳体(8)的底面。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8)中设有两个并列的由环形磁铁(5)、磁短路片(6)、隔离导流器(3)、导流管(9)和隔离罩(2)所组成的磁化体;所述两磁化体共用一个上定位片(12)和一个下定位片(13),两个隔离罩(2)均设置在所述上定位片(12)上,两个磁化体之间设有将两磁化体相互隔离的纵隔板(19);两个磁化体中的第一磁化体的导流管(9)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定位片(12)上,该导流管(9)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定位片(13)并穿出所述壳体(8);两个磁化体中的第二磁化体的导流管(9)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定位片(12)、隔离罩(2)并穿出所述壳体(8),该导流管(9)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定位片(13)并穿出所述壳体(8);在所述第一磁化体的侧面设有导引板(21),该导引板与所述纵隔板(19)间的狭缝空隙的顶面所对上定位片(12)上开有二次导引孔;所述二次导引孔与所述第二磁化体中的所述隔离罩(2)的内侧相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管(1)的管口中插接有滤清器(23),在所述进液管(1)的管壁外侧设有吸附磁铁(22)。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磁铁(5)、磁短路片(6)、隔离导流器(3)和下定位片(13)组装在套筒(14)中,套筒(14)装于所述壳体(8)之中,所述上定位片(12)封盖在所述套筒(14)的上口,上定位片(12)的外边沿 固接于所述壳体(8)的内壁,上定位片(12)上的边孔与所述套筒(14)和所述壳体(8)之 间的空隙相对;在所述上定位片(12)与上层的磁短路片(6)之间设置有套接导流管(9)的 导流环套(15),在导流环套(15)上开有过液孔;所述隔离罩(2)设置在所述下定位片(13) 上,所述导流管(9)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定位片(13)上,导流管(9)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定 位片(12)并穿出所述壳体(8)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磁短路片(6)上的内圈过流孔和外圈过流孔的边缘呈锯齿状,各锯齿状的顶角为尖端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式高效涡流流体磁化器。其结构是在壳体中设置有由环形磁铁、磁短路片、隔离导流器、导流管、隔离罩和上下定位片等连接组成的磁化体,环形磁铁为4个或4个以上的偶数个,在导流管中穿接有涡流旋杆,在涡流旋杆中穿接有磁性或导磁的芯杆。本发明使得磁化器装置中原本发散出去的磁力线大多被集中到了装置内部,磁通量得到提升,磁化效果明显增强。磁化器的磁化形式具有往复、交变和涡流等多种形式,磁化充分,效果好。本发明适用于对机动车燃油以及对饮用水、医药用水、燃气的磁化处理,也可应用于对机动车水冷系统、空压机冷却系统和锅炉供暖用水的磁化处理。
文档编号F02M27/04GK101769215SQ20101010000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4日
发明者王跃进, 王鹏玮 申请人:王跃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