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437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滤清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维护领域,是一种涉及增强空气滤清器滤芯的使用寿命, 减少由于空气中重金属粉尘对发动机机体损伤的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由于气候南北差异大,西北、华北地区气候干燥,粉尘、沙尘大,城市中 由于工厂废气的排放,存在着重金属粉尘污染。在车辆正常使用中,空气滤清器起着提 供清洁空气,使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关键作用。在车辆正常使用中,北方使用的空气滤清 器的使用寿命明显低于其它地区,达不到国家标准的6000 SOOOKm的使用寿命,而且 现在市面上的空气滤清器燕不具有过滤金属粉尘的功能。由于北方气候问题,滤清器使 用寿命偏低,而由于滤清器效果不佳,产生的重金属粉尘被吸入发动机内造成机体损害 是比较严重的,是不可修复的。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领域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能有效过滤大 颗粒砂粒,颗粒粉尘以及重金属粉尘,提高空气滤清器的寿命。空气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海绵层、石棉层和外胶层,所述石棉层 作为海绵层的内芯被包裹于柱状的海绵层之内,外胶层位于海绵层的两端,所述外胶层 内固定有永磁铁。所述海绵层与石棉层之间通过胶连层连接。所述海绵层的外部为波浪形。所述石棉层采用5mm厚孔径为20-200目的石棉滤网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的滤清工作由三部分分滤完成,海绵层在于吸附大颗粒砂、 粉尘;石棉层包裹于海绵层中,主要作用是吸附小颗粒砂、粉尘及少量的重金属粉尘; 永磁铁分别置于上、下两端,在工作(滤清)过程中,将空气中的重金属粉尘吸附在上 面,减少其进入发动机机体;从而使空气滤清器的滤清效率提高,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 寿命ο该实用新型避免了现在市面上单一类型和产品不能分别过滤的情况,以及当空 气质量较差时(如沙尘天气),空气滤清器空气供应不足,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畅,增加油 耗的情况,该实用新型又可以减少工作中由于重金属粉尘的吸入,对机体磨损较大,影 响机体使用寿命的现象。由于采用了分滤方式过滤有害粉尘,大大延长了空气滤清器的 使用寿命。日常维护时,只需将滤芯取下,用压缩空气吹净即可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原技术的不足,实现小方法解决大问题的效果,所以具有良 好的推广价值和经济价值。
图1为空气滤清器滤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1-海绵层,2-石棉层,3-外胶层,4-胶连层,5-永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滤芯,包括有海绵层1、石棉层2和外胶层 3,所述石棉层2作为海绵层1的内芯被包裹于柱状的海绵层1之内,外胶层3位于海绵 层1的两端,所述外胶层1内固定有永磁铁5。海绵层1外部是波浪形构造,中间凹空,留有放置石棉层2为内芯,四周宽度为 空气滤清器滤盒内空置,石棉层2采用5_厚孔径为20-200目的石棉滤网组成,按照图 2所示装入海绵层1的中间凹空内,所述海绵层1与石棉层2之间通过胶连层4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层在于吸附大颗粒砂、粉尘;石棉层包裹于海绵层中,主要 作用是吸附小颗粒砂、粉尘及少量的重金属粉尘;永磁铁分别置于上、下两端,在工作 (滤清)过程中,将空气中的重金属粉尘吸附在上面,减少其进入发动机机体;本实用新 型采用分滤的方式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过滤掉,延长了机体寿命;在日常维护时,只需 将滤芯取下,用压缩空气吹净即可继续使用,大大延长了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空气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海绵层、石棉层和外胶层,所述石棉层作 为海绵层的内芯被包裹于柱状的海绵层之内,外胶层位于海绵层的两端,所述外胶层内 固定有永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与石棉层之间 通过胶连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的外部为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层采用5mm厚孔 径为20-200目的石棉滤网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滤清器滤芯”,属于汽车维护领域,包括有海绵层、石棉层和外胶层,所述石棉层作为海绵层的内芯被包裹于柱状的海绵层之内,外胶层位于海绵层的两端,所述外胶层内固定有永磁铁。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层在于吸附大颗粒砂、粉尘;石棉层包裹于海绵层中,主要作用是吸附小颗粒砂、粉尘及少量的重金属粉尘;永磁铁分别置于上、下两端,在工作(滤清)过程中,将空气中的重金属粉尘吸附在上面,减少其进入发动机机体;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滤的方式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过滤掉,延长了机体寿命;在日常维护时,只需将滤芯取下,用压缩空气吹净即可继续使用,大大延长了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2M35/02GK201802516SQ20102055082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李朝晖 申请人:李朝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