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式液压旋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870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斜板式液压旋转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适合作为斜板式油压泵和斜板式油压马达等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已知的有斜板式油压泵和斜板式油压马达(参照专利文献I)。图8示出现有的斜板式油压泵。如图8所示,现有的斜板式油压泵100具备花键嵌合在旋转轴3上的圆筒状的缸体9、形成于缸体9上的多个油缸11、可往复移动地插入于油缸11的活塞13、与缸体9的一端接触的阀板4、相对地设置在缸体9的另一端的按压板17及斜板15。活塞13的前端形成为从油缸11突出的球形部13a,球形部13a球面支持于与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滑动接触的滑靴14。滑靴14嵌入至与油缸11相对应地设置在按压板17上的滑靴支持孔17a中。支承按压板17的球面衬套80是花键嵌合在旋转轴3上的筒状构件,位于缸体9和斜板15之间。球面衬套80的外周面从斜板15侧向阀板4侧行进而逐渐扩径,并且该外周面和按压板17的内周面相接触。在球面衬套80和缸体9之间设置有离合杆簧(set spring)20。通过离合杆簧20的弹簧力和各油缸11内的油压,缸体9被按压并紧贴在阀板4上,并且滑靴14被按压在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上。在上述结构的斜板式油压泵中,旋转轴3旋转时,活塞13按照斜板15的倾斜度在油缸11内往复移动。斜板式油压泵利用该活塞13的运动,吸入低压的所需量的工作流体,并且向高压侧排出。又,斜板式油压马达的旋转轴的旋转和工作流体的运动与上述斜板式油压泵相反。在上述现有的斜板式油压泵100中,通过离合杆簧20的弹簧力和各油缸11内的油压被按压在斜板15侧的按压板17使各滑靴14紧贴在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上。但是,旋转轴3及缸体9高速旋转时,活塞13在油缸11内往复移动的速度提高,活塞13向阀板4侧拉动滑靴14的力增大。而且,该高速旋转状态下,因低压运行等而油缸11内的油压下降时,滑靴14按压斜板15的力是依赖离合杆簧20的弹簧力的,并且活塞13向阀板4侧拉动滑靴14的力大于通过离合杆簧20和油压按压滑靴14的力。由此,如图9所示,存在滑靴14从斜板15浮起来,或者翻倒(或者倾斜)的情况。滑靴14从斜板15浮起来时,滑靴14局部接触在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上。在该局部接触的状态的滑靴14在斜板15上滑动的同时旋转时,产生转矩损耗而大幅度降低泵效率。又,因该滑靴14的局部接触,而发生斜板15和滑靴14的不均匀磨损或者划痕和发热胶着等,从而降低滑靴14及斜板15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如上述的滑靴的浮起,而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斜板式油压泵中,在将滑靴14按压在斜板15上的按压板17的周缘部分设置有锥体。根据上述结构,提高按压板17的刚性以防止该按压板17的变形,以此防止滑靴14的浮起。又,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轴向柱塞型油压装置中,通过将滑靴的与斜板抵接的轴承面用比铜合金轻的耐磨耗性优异的铝硅合金形成,以此减少作用于滑靴的离心力,以此防止滑靴从斜板上的浮起。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64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昭50-1469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I所述,在现有的斜板式油压泵100中,即使能防止按压板17的变形,离合杆簧20收缩时,按压板17向阀板4侧移动,也存在滑靴14从斜板15上浮起的可能性。另夕卜,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滑靴的浮起,也可以考虑提高将按压板17向斜板15侧按压的离合杆簧20的弹簧力。但是,除了离合杆簧20的弹簧力是有限的以外,弹簧力增大时滑靴14和斜板15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而存在效率下降或者发生发热胶着的可能性,因此不能耐受旋转轴3的转速的大幅度高速化。又,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轴向柱塞型油压装置中,为了固定滑靴的位置不是设置按压板,而是在斜板的外周部分设置有将滑靴以抵接在斜板的状态按住的框体。在该结构中,油压装置工作时,在斜板的框体和滑靴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因此不能耐受转速的大幅度的高速化。而且,在本发明中,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在斜板式油压泵和斜板式油压马达等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中,防止滑靴从斜板上浮起的技术。进而,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耐受斜板式液压旋转机的转速的进一步高速化的结构。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具备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相分离并相对的阀板及斜板;位于所述阀板和所述斜板之间且与所述阀板滑动接触地外嵌在所述旋转轴上的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多个油缸;向所述轴线方向能往复移动地插入在所述油缸内的多个活塞;可摇动地与从所述油缸向所述斜板侧突出的所述活塞的前端连接的多个滑靴;位于所述斜板和所述缸体之间且与所述旋转轴轻动配合(loosely fitting),保持所述滑靴的环状按压板;设置于所述按压板和所述缸体之间,并且支持所述按压板的衬套;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套和所述缸体之间,对该衬套施力以使所述衬套向斜板侧按压所述按压板的弹簧构件;所述衬套和所述缸体之间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间隙的大小在组装状态下为零或者微小。在所述斜板式液压旋转机中,优选的是所述间隙的大小为零或者大于零但在1.2mm以下。又,根据本发明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具备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相分离并相对的阀板及斜板;位于所述阀板和所述斜板之间且与所述阀板滑动接触地外嵌在所述旋转轴上的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多个油缸;向所述轴线方向能往复移动地插入在所述油缸内的多个活塞;可摇动地与从所述油缸向所述斜板侧突出的所述活塞的前端连接的多个滑靴;位于所述斜板和所述缸体之间且与所述旋转轴轻动配合,保持所述滑靴的环状按压板;设置于所述按压板和所述缸体之间,并且支持所述按压板的衬套;设置于所述衬套和所述缸体之间,对该衬套施力以使所述衬套向斜板侧按压所述按压板的弹簧构件;以及填充所述衬套和所述缸体之间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间隙的填充构件。所述填充构件可以是一个以上的垫板。又,也可以在所述填充构件与所述衬套及所述缸体的任意一个之间具备时效硬化性或热硬化性的填充剂。或者,所述填充构件也可以是压配合衬套。根据上述结构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由于缸体和衬套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为零或者微小,因此衬套与缸体抵接以限制衬套向阀板侧的移动。即,限制向斜板按压滑靴的按压板向阀板侧的移动。因此,例如,在旋转轴的转速实现高速化而由向阀板侧拉动活塞的惯性力和离心力等引起的翻倒(tip)滑靴的力矩大于离合杆簧的弹簧力时,滑靴不从斜板浮起或者翻倒。像这样,根据本发明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中,由于防止滑靴从斜板的浮起和翻倒等,因此可以防止由滑靴以局部接触到斜板的状态在斜板上滑动的同时旋转而引起的运行效率的降低、斜板及滑靴的不均匀磨损、和划痕现象及发热胶着等的发生。而且,即使像这样使旋转轴的转速实现高速化,滑靴也不从斜板浮起,因此在斜板式液压旋转机中可以实现旋转轴的转速的进一步高速化。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向阀板侧拉动活塞的惯性力和离心力等而引起的翻倒滑靴的力矩大于离合杆簧的弹簧力的情况下,也通过衬套与缸体抵接以限制按压板向阀板侧的移动,因此可以防止滑靴从斜板的浮起和翻倒等。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斜板式油压泵的概略结构的纵向剖视 图2是在图1中被双点划线包围的部分X的放大 图3是示出在轴线方向上设置有间隙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示例I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 图4是示出在轴线方向上设置有间隙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示例2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 图5是示出轴线方向的间隔被填充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示例2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 图6是示出轴线方向的间隔被填充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示例3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 图7是示出轴线方向的间隔被填充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示例4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 图8是示出现有的斜板式油压泵的概略结构的纵向剖视 图9是示出在现有的斜板式油压泵中从斜板浮起的滑靴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另外,以下所有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以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在这里,作为斜板式液压旋转机以斜板式油压泵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说明斜板式油压泵的概略结构。斜板式油压泵10具有由壳体(图示省略)支承的旋转轴3。旋转轴3与发动机等的驱动源(图示省略)连接。厚壁圆筒状的缸体9外嵌在旋转轴3上。具体地是,设置于旋转轴3的外周的花键和设置于缸体9的内周的花键9b相接合。借助于此,缸体9随着旋转轴3的旋转而以旋转轴3为中心旋转。在缸体9的一方(在图1中为纸面右方)设置有固定于壳体上的圆板形的阀板4。阀板4与作为缸体9的一方的端面的阀板滑动接触面97滑动接触。在阀板4上形成有一对进排端口 5、6,这些与形成在壳体上的进排通路(图示省略)连通。在缸体9的另一方(在图1中为纸面左方),与阀板4相对地设置有旋转轴3贯通的环状的斜板15。斜板15和缸体9相互分离,斜板15的与缸体9相对的面成为下述的滑靴14滑动的滑动接触面9c。斜板15形成为从与旋转轴3的轴线方向(以下简称为轴线方向L)成直角的方向倾斜,并且通过未图示的倾转用执行器能够改变其最大倾转角的结构。以下,为了便于说明,沿着轴线方向L将斜板15侧称为“第一侧”,沿着轴线方向L将阀板4侧称为“第二侧”。第一侧是第二侧的相反侧。缸体9 一体地具备插入于下述的球面衬套80的引导部91、和设置有插入有活塞13的油缸11的主体部92。主体部92的直径大于引导部91的直径,引导部91从主体部92向第一侧突出。因此,缸体9具有面向第一侧的两段的端面。第一段的端面是位于引导部91的第一侧的第一端面95,第二段的端面是位于主体部92的第一侧的第二端面96。另一方面,缸体9具有上述的阀板滑动接触面97以作为面向第二侧的端面。在缸体9的主体部92上,在以旋转轴3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形成有多个油缸11(在图1中仅示出两个)。油缸11是向轴线方向L延伸的圆柱形的空间,并向第一侧开口。此外,缸体9上设置有连通各油缸11内部和进排端口 5、6的油缸道11a。各油缸11中插入有在油缸11内向轴线方向L可往复移动的活塞13。在活塞13的第一侧的端部形成有从缸体9向第一侧突出的球形部13a。该活塞13的球形部13a嵌入到形成于滑靴14的第二侧的球面支持部14a中。借助于此,滑靴14可摇动地与活塞13的前端连接。滑靴14的第一侧与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滑动接触。而且,各滑靴14通过旋转轴3的旋转与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滑动接触的同时在旋转轴3的周围旋转。在缸体9和斜板15之间设置有环状的按压板17。在按压板17上形成有与各油缸11相对应地设置的多个滑靴支持孔17a。在该滑靴支持孔17a中嵌入有滑靴14。在滑靴14的外周具有可嵌入至滑靴支持孔17a中的小径部14c、和位于比小径部14c更靠近第一侧的位置上且直径大于滑靴支持孔17a的大径部14d。滑靴14的小径部14c和大径部14d的段差面与滑靴支持孔17a的周缘部面向第二侧抵接,以此滑靴14向第二侧的移动被限制。按压板17通过球面衬套80可摇动地支承在旋转轴3上。球面衬套80的外周面81随着向第二侧行进而逐步扩径,且以平滑的曲面形成。在球面衬套80的外周面81的第二侧的端部形成有端缘82。球面衬套80向第一侧插入在按压板17的内周,并且球面衬套80的外周面81与按压板17的内周面17b接触。而且,按压板17的内周面17b在球面衬套80的外周面81上滑动,以此按压板17能够以旋转轴3为中心摇动。另一方面,在球面衬套80的内周,从第一侧依次形成有嵌合部83和引导孔部84。在球面衬套80的嵌合部83上沿着轴线方向L形成有花键,并且该花键与形成在旋转轴3的外周的花键嵌合。借助于此,球面衬套80能够与旋转轴3 —体地旋转且向轴线方向L移动。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具有面向第二侧的开口,并且形成为向第一侧可插入上述的缸体9的引导部91的中空状。在缸体9的引导部91插入到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内的状态下,缸体9的引导部91的外周与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内周相接触。这样,缸体9的引导部91引导球面衬套80而使其能够不振动地向轴线方向L移动。在球面衬套80和缸体9之间设置有向轴线方向L排斥球面衬套80和缸体9地施力的离合杆簧20。具体地是,在缸体9的主体部92中形成有向第一侧开口的多个弹簧容纳孔93,在各弹簧容纳孔93内嵌入有作为螺旋弹簧的离合杆簧20。离合杆簧20的第一侧从缸体9突出,并且用其突出端与球面衬套80的端缘82抵接。通过该离合杆簧20的弹簧力和油缸11内的油压,将缸体9的阀板滑动接触面97按压在阀板4上以使其紧贴。又,利用通过离合杆簧20的弹簧力和油缸11内的油压向第一侧被按压的球面衬套80向第一侧按压按压板17。而且,利用向第一侧被按压的按压板17向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按压滑靴14。在这里,说明对于上述结构的斜板式油压泵10,在各进排端口 5、6中,将一方的进排端口 5作为吸入侧端口,将另一方的进排端口 6作为排出端口而使用的情况下的动作。首先,通过发动机等的驱动装置而旋转轴3旋转驱动时,缸体9与旋转轴3 —体地旋转,缸体9的阀板滑动接触面9a相对于阀板4滑动接触且旋转。又,用按压板17保持的各滑靴14与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滑动接触且与缸体9及活塞13 —起旋转。借助于此,各活塞13以与斜板15的最大倾转角相对应的行程在油缸11内往复移动,各活塞13从上死点移动至下死点的吸入行程中,通过吸入端口 5从进排通路向各油缸11内吸入压力油,在从下死点移动至上死点的排出行程中,将吸入至各油缸11内的压力油作为高压油从排出端口 6向进排通路排出。而且,通过倾转用执行器(图示省略)调节斜板15的最大倾转角时,各活塞13的行程被改变,借助于此,能够可变地控制从各油缸11排出的排出容量。在上述斜板式油压泵10中,形成在组装状态下,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达到零或者微小的结构。在这里“组装状态”是指斜板式油压泵10完成组装的状态。但是,并不排除斜板式油压泵10正在工作的状态,也可以在工作的状态下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 向L的间隙为零或者微小。在上述说明中,“间隙为零”是指球面衬套80和缸体9在轴线方向L上连续,并且在它们之间没有空隙的情况。因此,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为零的状态,除了缸体9和球面衬套80在轴线方向L上抵接的状态以外,也包含在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存在轴线方向L的间隔G (间隙),并且该间隔G被填充构件F填充的状态。如果球面衬套80和缸体9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为零,则球面衬套80与缸体9直接或间接地抵接,以此球面衬套80不能向第二侧向轴线方向L移动。又,在上述说明中“间隙微小”是指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存在轴线方向L的微小的间隙AL。如果球面衬套80和缸体9之间存在轴线方向L的微小间隙AL,则球面衬套80仅以相当于间隙Λ L大小的量向第二侧向轴线方向L可移动。但是,间隙Λ L的大小是足够小。间隙AL的大小是伴随着球面衬套80向第二侧的移动而产生的按压板17向第二侧的移动量限制于滑靴14不从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分离的范围内的大小。具体地是,间隙Λ L的大小大于零但在1. 2mm以下,更理想的是大于零但在O. 8mm以下。作为参考,在现有的一般的斜板式油压马达中,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设计为3 5mm左右。图1及图2所示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在缸体9的第一端面95、和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孔底85 (第二侧的端面)之间设置有轴线方向L的间隔G。该间隔G被填充构件F填充。因此,缸体9和球面衬套80无空隙地向轴线方向L连续,并且这些轴线方向L的间隙达到零。填充构件F是一片以上的垫板30。垫板30的片数和厚度等是根据间隔G的大小而适当选择的。作为填充构件F使用垫板30,以此即使例如因各个部件的尺寸误差而间隔G的大小存在偏差,如果在组装时增减调节垫板30的片数,则可以以高精度填充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隔G。在上述结构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因低压运行等而油缸11内的油压为低压的状态下旋转轴3高速旋转时,存在由向第二侧拉动活塞13的惯性力和离心力等而引起的试图翻倒滑靴14的力矩大于离合杆簧20的弹簧力的情况。此时,假设按压板17被活塞13拉动而向第二侧移动,则滑靴14向斜板15的按压力降低,滑靴14翻倒。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形态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产生试图使按压板17向第二侧移动的力时,球面衬套80与缸体9直接或间接地抵接,以此限制向第二侧的移动,通过按压板17与球面衬套80抵接而限制向第二侧的移动。像这样,根据本实施形态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由于按压板17向第二侧的移动被限制,因此即使在如上述那样的情况下,滑靴14也不从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浮起或者翻倒。因此,在根据本实施形态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抑制滑靴14以局部接触到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的状态滑动旋转而引起的泵效率的下降、斜板15和各滑靴14等的不均匀磨损、划痕现象及发热胶着等的产生。此外,在根据本实施形态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能够使用现有的规格的弹簧力的离合杆簧20,因此不存在因弹簧力的增大而滑靴14和斜板15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而效率下降或者发生发热胶着的可能性。此外,减少因滑靴
14从斜板15的滑动接触面15c浮起或者翻倒而增加的部件数量,结构也变得简单。又,用填充构件F填充轴线方向L的间隙G的情况下,由于缸体9和球面衬套80同步旋转,因此填充构件F和缸体9不相对地滑动,填充构件F和球面衬套80也不相对地滑动。因此,在缸体9和填充构件F之间及球面衬套80和填充构件F之间不产生过量的摩擦,能够耐受斜板式油压泵10的转速的进一步高 速化。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形态,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在根据上述实施形态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为零,但是也可以该间隙是微小的。图3是示出在轴线方向上设置间隙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一个示例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3所示的斜板式油压泵10在组装状态下,在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设置有微小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AL。更具体地是,缸体9的第一端面95和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孔底85在轴线方向L上相分离,在它们之间存在轴线方向L的间隙AL。该间隙Λ L的大小在组装体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设计为大于零但在1. 2mm以下,更理想的是设计为大于零但在O. 8mm以下。另外,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AL的位置并不限于缸体9的第一端面95和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孔底85之间。图4是示出在轴线方向上设置有间隙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示例2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在图4中所示的示例中,缸体9的第二端面96和球面衬套80的端缘82在轴线方向L上相分离,在它们之间存在微小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AL。另外,在该示例中,离合杆簧20是排斥地设置在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孔底85和缸体9的第一端面95之间的多个碟形弹簧。又,例如,在根据上述实施形态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尽管填充构件F是垫板30,但是填充构件F并不限于垫板30。图5是示出轴线方向的间隔被填充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示例2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在缸体9的第一端面95和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孔底85之间设置有轴线方向L的间隔G。该间隔G被填充环31填充。借助于此,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达到零。填充环31是环状的填充构件F。在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孔底85形成有环状槽形的容纳部32,并且在该容纳部32内埋设有填充环31的第一侧的一部分。填充环31的第二侧的端面与缸体9的第一端面95抵接。在组装该斜板式油压泵10时,在球面衬套80的容纳部32内首先注入时效硬化性或者热硬化性的填充剂33,接着将填充环31向第一侧嵌入。而且,填充环31和缸体9的第一端面95抵接的状态下,填充剂33硬化。像这样在球面衬套80和填充环31之间设置填充剂33,以此即使例如因各个部件的尺寸误差而间隔G的大小存在偏差,也可以通过填充环31和填充剂33以高精度填充该间隔G。另外,理想的是填充剂33具有能够将填充环31固定在球面衬套80的容纳部32内的粘合性能。又,在填充环31的外周部涂布高强度的粘合剂,并且在填充环31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接触面上通过粘合剂粘合时,也可以省略填充剂33。或者,作为填充构件F也可以使用压配合衬套。图6是示出轴线方向的间隔被填充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示例3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在缸体9的第一端面95和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孔底85之间设置有轴线方向L的间隔G。该间隔G由压配合衬套41填充。借助于此,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大小达到零。压配合衬套41是筒状的填充构件F。在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孔底85形成有环状槽形的压入部42,压配合衬套41向第一侧被压入在该压入部42中。被压入在球面衬套80的压入部42中的压配合衬套41由于摩擦不能从压入部42拔插。在组装状态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压入衬套41的第二侧的端面与缸体9的第一端面95抵接。像这样,通过使用作为填充构件F的压配合衬套41,可以调节压配合衬套41的压入状态,可以吸收间隔G的大小的偏差。另外,也可以在压配合衬套41的外周部涂布高强度的粘合剂,并通过该粘合剂粘合压配合衬套41和压配合衬套41。此情况下,也可以不压入压配合衬套41,而形成松动配合。又,例如,在根据上述实施形态的斜板式油压泵10中,通过填充构件F填充的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的位置并不限于缸体9的第一端面95和球面衬套80的引导孔部84的孔底85之间。图7是示出轴线方向的间隔被填充的球面衬套和缸体的示例4的斜板式油压泵的纵向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缸体9的弹簧容纳孔93开口的第二端面96、和球面衬套80的端缘82之间设置有轴线方向L的间隔G。该间隔G由作为填充构件F的填充柱35填充。借助于此,球面衬套80和缸体9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达到零。在缸体9中,设置有与弹簧容纳孔93相同地面向斜板15开口的多个填充构件容纳孔98。在该填充构件容纳孔98内插设有填充柱35。填充柱35从缸体9的填充构件容纳孔98向第一侧突出,该突出的第一侧的端面与球面衬套80的端缘82抵接。在组装该斜板式油压泵10时,在缸体9的填充构件容纳孔98内首先注入时效硬化性或热硬化性的填充剂36,接着嵌入填充柱35。而且,填充柱35的第一侧的端面和球面衬套80的端缘82抵接的状态下,填充剂36硬化。像这样,通过在缸体9和填充柱35之间设置填充剂36,即使例如因各个部件的尺寸误差而间隔G的大小存在偏差,也可以通过填充柱35和填充剂36以高精度填充该间隔G。另外,理想的是填充剂36具有能够将填充柱35固定在缸体9的填充构件容纳孔98内粘合性能。像这样,在填充柱35的外周部涂布高强度的粘合剂,并且通过该粘合剂粘合填充柱35和缸体9时,也可以省略填充剂33。另外,在上述图5、6、7所示的示例中,为了填充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隔G而使用填充构件F (填充环31、压配合衬套41、填充柱35),但是这些填充构件F可以设置在缸体9和球面衬套80中的任意一个上。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斜板式液压旋转机以斜板式油压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适用本发明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并不限于此。例如斜板式液压旋转机也可以是斜板式油压马达。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在斜板式油压泵和斜板式油压马达等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中,即使旋转轴的转速达到高速化也能够防止滑靴从斜板的浮起,因此可以广泛适用于不论其详细结构而具有最大倾转角为可变的斜板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中。符号说明
G间隔;
F填充构件;
3旋转轴;
4阀板;
5、6进排端口 ;
9缸体;
11油缸;
13活塞;
14滑靴;
15斜板;
17按压板;
20离合杆簧;
30垫板;
31填充环;
32容纳部;
33填充剂;
35填充柱;
36填充剂;
41压入衬套;
80球面衬套。
权利要求
1.一种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具备 旋转轴; 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相分离并相对的阀板及斜板; 位于所述阀板和所述斜板之间且与所述阀板滑动接触地外嵌在所述旋转轴上的缸体; 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多个油缸; 向所述轴线方向能往复移动地插入在所述油缸内的多个活塞; 可摇动地与从所述油缸向所述斜板侧突出的所述活塞的前端连接的多个滑靴; 位于所述斜板和所述缸体之间且与所述旋转轴轻动配合,保持所述滑靴的环状按压板; 设置于所述按压板和所述缸体之间,并且支持所述按压板的衬套;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套和所述缸体之间,对该衬套施力以使所述衬套向斜板侧按压所述按压板的弹簧构件; 所述衬套和所述缸体之间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间隙的大小在组装状态下为零或者微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大小为零或者大于零但在1. 2mm以下。
3.一种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具备 旋转轴; 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相分离并相对的阀板及斜板; 位于所述阀板和所述斜板之间且与所述阀板滑动接触地外嵌在所述旋转轴上的缸体; 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多个油缸; 向所述轴线方向能往复移动地插入在所述油缸内的多个活塞; 可摇动地与从所述油缸向所述斜板侧突出的所述活塞的前端连接的多个滑靴; 位于所述斜板和所述缸体之间且与所述旋转轴轻动配合,保持所述滑靴的环状按压板; 设置于所述按压板和所述缸体之间,并且支持所述按压板的衬套; 设置于所述衬套和所述缸体之间,对该衬套施力以使所述衬套向斜板侧按压所述按压板的弹黃构件;以及 填充所述衬套和所述缸体之间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间隙的填充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构件是一个以上的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填充构件与所述衬套及所述缸体的任意一个之间具备时效硬化性或热硬化性的填充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板式液压旋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构件是压配合衬套。
全文摘要
斜板式液压旋转机(10)具备旋转轴(3);阀板(4);斜板(15);与阀板(4)滑动接触地外嵌在旋转轴(3)上的缸体(9);设置于缸体(9)的油缸(11);向轴线方向(L)能往复移动地插入在油缸(11)内的活塞(13);与活塞(13)的前端嵌合的滑靴(14);设置于斜板(15)和缸体(9)之间且支持滑靴(14)的环状按压板(17);插入于按压板(17)的内周并将该按压板(17)向斜板(15)侧按压且支承该按压板(17)的衬套(80);以及向轴线方向(L)排斥衬套(80)和缸体(9)地施力的离合杆簧(20)。而且,使缸体(9)和衬套(80)之间的轴线方向(L)的间隙的大小在组装状态下为零或者微小。
文档编号F03C1/22GK103069161SQ2010800690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大野猛, 铃木孝尚, 和田寿夫 申请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