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374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发动机向着多缸、高转速、高压缩比的方向发展,人们还力图通过改善混合气的燃烧状况,以及燃用稀混合气,以达到减少排气污染和节约燃油的目的。这些都要求汽车的点火系统能够提供足够高的次级电压、火花能量和最佳点火时刻。传统点火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点火系统能够提供足够高的次级电压和火花能量,同时避免器件出现热奔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包括电源、点火开关、分电器、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点火线圈次线圈、火花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镇流电阻,连接在点火开关与点火线圈初级线圈之间;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电路中增加一个由三极管VT、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点火控制电路,断电器的触点串联在三极管的基极电路中,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在本发明中,接通点火开关SW,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三极管的基极电路被接通,使三极管饱和导通,接通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所述断电器在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触点不断地闭合、分开,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和初级电路的通断,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有益效果
一、在点火开关与点火线圈初级线圈之间连接镇流电阻,有效降低了功耗,同时避免大功率器件因“热奔”而烧毁;
二、增大初级电流,提高次级电压,改善发动机高速时的点火性能。一般传统点火系统的低压电流不超过5A,而电子点火系统可提高到7 8A,次级电压可达30kV ;
三、由于次级电压和点火能量的提高,使其对火花塞积炭不敏感,且可以加大火花塞电极间隙,点燃较稀的混合气,从而有利于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气净化性能;
四、减少触点火花,避免触点烧蚀,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发明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包括电源、点火开关、分电器、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点火线圈次线圈、火花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镇流电阻,连接在点火开关与点火线圈初级线圈之间;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电路中,增加一个由三极管VT、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点火控制电路,断电器的触点串联在三极管的基极电路中,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当接通点火开关SW,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三极管的基极电路被接通,使三极管饱和导通,接通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其是电流路径是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从蓄电池“+“―点火开关SW —镇流电阻一点火线圈初级绕组m —附加电阻Rf —三极管的发射极e、基极b —电阻R2 —断电器触点K —搭铁一蓄电池“一“。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流从蓄电池"+ "—点火开关SW —镇流电阻一点火线圈初级绕组Nl —附加电阻Rf —三极管的发射极e、集电极c—搭铁一蓄电池"一,使点火线圈的铁心中积蓄了磁场能。当断电器触点分开时,三极管的基极电路被切断,三极管由导通变为截止,切断了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路,初级电流迅速下降到零,在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击穿火花塞间隙,点燃混合气。所述断电器在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触点不断地闭合、分开,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和初级电路的通断,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在点火开关与点火线圈初级线圈之间连接镇流电阻,有效降低了功耗,同时避免大功率器件因“热奔”而烧毁。
权利要求
1.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包括电源、点火开关、分电器、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点火线圈次线圈、火花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镇流电阻,连接在点火开关与点火线圈初级线圈之间;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电路中增加一个由三极管VT、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点火控制电路,断电器的触点串联在三极管的基极电路中,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点火开关SW,当断电器触点K闭合时,三极管的基极电路被接通,使三极管饱和导通,接通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电器在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触点不断地闭合、分开,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和初级电路的通断,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包括电源、点火开关、分电器、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点火线圈次线圈、火花塞、镇流电阻,镇流电阻连接在点火开关与点火线圈初级线圈之间;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电路中,增加一个由三极管VT、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点火控制电路,断电器的触点串联在三极管的基极电路中,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点火系统提供的次级电压不高和火花能量不足等问题以及避免器件出现热奔而损毁。
文档编号F02P3/04GK102384000SQ201110311118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斯明玉, 袁代华, 邓金智, 高静 申请人: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