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和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

文档序号:519744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和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和一种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该内燃机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且带有热交换器的内燃机的方法,其中热量借助于热交换器传递到在压缩器组中被压缩的工作气体处。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气缸、至少一个进气侧的气体交换阀以及至少一个排气侧的气体交换阀的内燃机。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和一种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该内燃机具有至少一个气缸和至少一个燃料管。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充分已知了由压缩缸和与之分离的膨胀缸构成并由此可实现在两个空间上分开的气缸中的四冲程循环的内燃机。例如在US 5,857,436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压缩缸、膨胀缸以及布置在其之间的热交换器的内燃机,其中,未被供应给工作过程的废气的热量经热交换器又被注入到循环过程中。然而这种构造型的不利之处是,对于热交换器而言仅有有限的结构空间可供使用。由此可以得到,由于在热交换器中因气体交换所引起的不稳定流动,以及由于将热交换器集成到内燃机的气缸盖中的相当大的成本,导致内燃机的效率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即在内燃机中获得较高的效率。为了实现该目的,建议了一种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优选至少两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内燃机在冷流室的下游具有带有至少两个出口的工作气体分配器,该工作气体分配器的出口相应地与膨胀缸的入口相连接。同样地建议了一种用于运行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且带有热交换器的内燃机的方法,其中热量借助于热交换器传递到在压缩器组中被压缩的工作气体上,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工作气体被分配到膨胀器组的至少两个膨胀缸上。借助于针对先前所提目的的上述解决方案,内燃机的效率、尤其是热力学效率可以有效的形式和方式经由废气热量到循环过程中的注入通过如下优点被提高,该优点基于工作气体分配器通过穿过热交换器的较好的且连续的或准连续的气流得到。穿过热交换器的连续的或准连续的气流的优点还带来了在热交换器的设计上的优点,这是因为不稳定的过程被尽可能地最小化,由此开发出具有明显更低成本的适用于该目的的热交换器并且可得到应用。在该情况中,内部的间歇式燃烧描述了气缸充量在气缸内实现的且在气缸的每个工作循环中重复进行的燃烧。在该类型的内燃机中,该内部的间歇式燃烧通常在膨胀缸中发生,其中膨胀缸实施四冲程循环的“作功”和“排气”工序。压缩缸与此相对地且在空间上与膨胀缸分开地承担四冲程循环的“吸气”和“压缩”任务。由于压缩缸和膨胀缸不必是两个在发动机体中相邻的气缸,因此压缩缸在结构上可布置在压缩器组中,且膨胀缸在结构上布置在与压缩器组分离的膨胀器组中。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内燃机以及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可具有内部汽化。在此,“内部汽化”表示燃料到内燃机气缸中的直接配给。尤其是在该设计方案中意味着在封闭的气缸内部的汽化,其中,在吸气过程之后或者在完成的气体交换之后,相关气缸的气体交换阀已被关闭,且不再实现到气缸中的空气质量流。此外,然而当燃料的配给已在吸气过程的期间(即在气缸的进气阀开启的情形中)实现时,这对于内部汽化而言同样是有利的。为了更好的汽化,在阀开启时配给对内燃机的 冷启动而言可能是有利的。在该情况中,当排气阀为了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仍被打开时,燃料的配给同样是可能的。在气缸和活塞的几何形状的合适的方法实施方案和设计方案的情形中,未燃尽的燃料不必必须到达到废气通道中。就此而言,未经冲洗的热废气在气缸中对于冷启动时的更佳内部汽化可能是有利的。为了加热设在带有内部汽化的相应气缸的下游的组件(例如废气后处理装置或上面还提到的热交换器),当希望在废气流中通过放热反应来实现废气的加热时,除了内部汽化的上述设计方案之外,燃料同样可在排气阀开启的情形中被配给相应的气缸。同样地,该设计方案对于冷启动可能是有利的。应当指出,优选地可以使用具有内部汽化的柴油燃烧方法或汽油燃烧方法,然而内燃机或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的上述设计方案可有利地利用任何可能的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在上述情况下,采用带有分开的物质流、即放热性物质流和吸热性物质流的热交换器作为热交换器。根据热力学原理,热量的传递始终是由热的物质流到冷的物质流,因此热交换器的引导较冷的工作气流的容积定义为“冷流室”,而热交换器的引导较热的废气流且与冷流室分开的容积定义为“热流室”。利用该定义,如显而易见的那样,所有流动方向被相同地定义,其中“冷流室的下游”表示在热交换器与膨胀器组之间引导工作气体的供应管,“冷流室的上游”表示在压缩器组与热交换器之间引导工作气体的供应管,“热流室的下游”表示由热交换器至排气管路或至周围环境的引导废气的供应管,而“热流室的上游”表示在膨胀器组与热交换器之间引导废气的供应管。为了由穿过热交换器的连续气流在结构上简单地转化为改善的效率的优点,此外作如下建议,即膨胀缸的至少一个出口与热流室相连接。该设计方案相应地导致从膨胀缸流出的废气被导引穿过热交换器。为热流室提供来自多个膨胀缸的因点火间隔而在不同时刻流出的废气避免了热交换器内的废气在流动特性上的波动。另外作如下建议,即在压缩器组与热交换器之间引导工作气体的供应管是隔热的。这具有如下优点,即内燃机的效率、尤其是内燃机的循环过程的热力学效率以如下方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即热辐射和因此所使用的燃料能量的损失被减小。该供应管例如可以是由冷流室至膨胀器组的供应管,或者也可以是由膨胀器组至热流室的供应管。在具有上述特征的内燃机的情形中,压缩器组的工作容积也可与膨胀器组的工作容积相符。由此可实现内燃机的简单的结构形式,尤其是当内燃机例如以两个相同的气缸组来实施且在这些气缸组之间节省空间地布置有热交换器时。备选地,不依赖于本发明的其余特征,特征在于压缩器组的工作容积比膨胀器组小的带有热交换器的内燃机同样是有利的。由此又可以如下方式获得热力学效率的优点,即在该内燃机中实施的循环过程以延长的膨胀来实施。“延长的膨胀”表示工作气体或废气的超出吸气容积的膨胀,而不是直至压缩开始时的容积或直至吸气容积的膨胀。通过该措施,在保持相等的燃料能量投入的情形中提高了通过热力学循环过程可供使用的可用功率。尤其是,膨胀器组相比于压缩器组具有更多的气缸数。提高的效率的所述优点可以简单的形式和方式通过该设计方案中的延长的膨胀来完成。 作为上述设计方案的另选或附加,膨胀器组相比于压缩器组也可具有带有较大孔径的气缸和/或带有较大行程的气缸。该措施又通过前面所描述的延长的膨胀带来了较高效率的优点。此外作如下建议,即压缩器组和/或膨胀器组具有至少一个在流向上开启的气体交换阀。根据现有技术的带有汽油循环或柴油循环的内燃机几乎仅具有气体交换阀,尤其是带有延伸到燃烧室中的阀盘的圆盘阀,从而由此强制性实现通向燃烧室中的阀开启。在此,在燃烧室中存在的燃烧压力引起密封效果,这是因为阀的阀盘被挤压到其阀座中。为了在该类型的内燃机中也产生如上所建议的独立密封效果的优点,可以使得在流向上开启的气体交换阀具有由燃烧室看向外指向的开启方向。为了在进气阀中同样转化成该优点,对此备选地建议,压缩器组或膨胀器组具有至少一个相反于流向开启的气体交换阀。该建议可在于气缸的进气通道中存在有比于气缸本身中更高的压力时有利地实施,这尤其是例如在膨胀缸的进气阀处可以是这种情况,而当经压缩的工作气体的压力毗邻于膨胀缸的关闭的进气阀处时,膨胀缸喷出或排出废气。因此,向外开启的阀同样可相反于流向而具有自动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压缩器组或膨胀器组可具有至少一个实施成滑阀的气体交换阀。有利地是,由此来实施基本上不依赖于压力的气体交换控制。实施成滑阀的气体交换阀的密封效果仅次要地依赖于毗邻的气体压力,这是因为开启方向和压力加载方向在气体交换阀处岔开。 实施成滑阀的气体交换阀额外地提供了简单的控制或简单的控制驱动的优点,这是因为滑阀例如可如活塞那样来实施,其中它同样可通过曲轴来控制。为了实现该优点,因此附加地作如下建议,即气体交换阀具有曲轴控制机构。滑阀可尤其是平面滑阀或滚子滑阀。由此使得滑阀的构造可以简单,从而得到成本上的优点或同样地得到设计上的优点。此外建议了一种根据上述特征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膨胀器组具有进气阀组和排气阀组,其中,进气阀组具有比排气阀组更小的流动横截面。相比于常规的四冲程循环,工作气体在较高的压力下到达膨胀缸中,并且在直至超过压缩开始时的容积或直至超过吸气容积的降低压力之后离开该膨胀缸。在热力学的理想情况中实现了膨胀缸中的工作气体直至近似环境压力的降低压力。由此得到了容积的增大,其中,经过排气阀组的体积流也一贯地大于流经进气阀组的体积流。因此,借助于排气阀组中的较大流动横截面,获得了在气体交换工作中的优点。尤其是,进气阀组的两个气体交换阀可串联式连接。通过该措施呈现了如下的有利的可能性,即提供了在这些气体交换阀处的卸压。因此,对此附加地此外作如下建议,即进气阀组中的两个串联的气体交换阀具有彼此不同的开启方向。这可在这些气体交换阀中的每一个阀处转化为独立密封效果的优点。在设于膨胀缸处且带有两个串联的气体交换阀的进气阀组的情况中,第一阀可具有向外指向的开启方向,由此在进气通道中的较高压力下构造成自密封的阀座。这些串联的阀中的第二阀因此可具有指向燃烧室的开启方向,由此,膨胀缸中的燃烧压力使得另一自密封的阀座成为可能。两个阀座的不同密封效果总地产生了在各工作点处可靠运行的经密封的阀组。就此而言,对于带有热交换器以及分开的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的内燃机来说,有利的是,这样的串联同样不依赖于本发明的其余特征。作为附加或备选,进气阀组的至少两个气体交换阀可以并联。两个阀的并联可以 实现较大流动横截面的优点。此外作如下建议,即操纵至少一个气体交换阀的凸轮轴具有相对于曲轴转速同步的转速。根据本发明所建议的带有压缩缸和膨胀缸的内燃机以两个缸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在一次曲轴转动中(而非两次曲轴转动中)的四冲程循环,由此在每个气缸中实施具有两个冲程的循环。在每次曲轴转动中实施一次的工作循环相应地同样要求曲轴同步的气体交换,其有利地通过与曲轴转速同步旋转的凸轮轴来实施。此外作如下建议,即进气阀组的控制和排气阀组的控制具有不同的凸轮轴。除了可实现不同控制时间的优点和结构空间优化的阀控制的优点之外,由此可实现另外的优点,即对于进气阀组和排气阀组而言不同的凸轮轴设计用于不同的凸轮力。例如,这些凸轮轴中的其中一个可设计用于特别高的凸轮力,而另一个凸轮轴用于较小的凸轮力,由此,相应的凸轮轴的摩擦功率符合需求地存在,且内燃机的机械效率被相应地优化。此外为了实现这些优点,膨胀器组的阀控制和压缩器组的阀控制可具有不同的凸轮轴。此外作如下建议,即膨胀器组具有用于内部汽化的机构。如果对于燃烧来说为必要的燃料在膨胀缸的内部被供应,则可有利地和运行可靠地避免燃空混合物例如在热交换器中的自点火。为了实施一种有利的、简单的流程方案,此外作如下建议,即内燃机具有带自点火的燃烧过程。有利地,带有自点火的燃烧过程同样可实施成带有对于该燃烧过程而言为典型的较高效率的柴油燃烧过程,从而作如下建议,即内燃机在达到自点火条件的情形中具有不均匀的燃空混合物。自点火和自点火条件由相应使用的燃料得出。显然,柴油燃烧过程不必以柴油燃料来实施。同样可使用酯化的植物油、轻油、重油、煤油、汽油、轻汽油、重汽油、石油、人工合成制造的燃料或可燃气体。此外,可以实施其它的燃烧过程,或者与柴油燃烧过程相结合的燃烧过程(也称作混合燃烧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建议了一种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压缩器组具有至少一个自动开启且自动关闭的气体交换阀。这样的自动开启且自动关闭的气体交换阀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在可变的运行条件下,存在尤其是所需压缩终压力的良好的调节可能性,从而借助于该解决方案也可最大化内燃机的效率。按照该流程实施的具体设计方案,气体交换阀的自动控制不仅可在压缩缸中、而且可在膨胀缸中实现。在气体交换阀的自动控制的情形中,气体交换阀可以是进气阀或排气阀。这又具有效率方面的优点,其中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率,处于内燃机中的一个位置处的自动开启且自动关闭的阀与处于内燃机中的另一位置处的强制性控制的阀一起将两种控制方式的优点相联系。此外作如下建议,即气体交换阀构造成圆盘阀、平板阀或球阀。由此可有利地实施一种用于气体交换阀的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形式。 显然,有利的是,带有优选地设在压缩器组中的至少一个自动开启且自动关闭的气体交换阀的内燃机的设计方案同样不依赖于本发明的其余特征。作为备选或附加,此外建议了一种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热交换器构造成逆流-叉流式热交换器。该结构形式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在有限的结构空间中同样获得尽可能高的热交换器效率。此外,这样的热交换器可构造成板式热交换器,由此可实现设计上简单的且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如显而易见的那样,作为板式热交换器自身对于该类型的内燃机而言同样是有利的。显然,同样有利的是,热交换器的该设计方案也不依赖于本发明的其余特征。同样地,为了实现先前的目的,建议了一种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热流室在入口侧比在出口侧具有更多数量的联接凸缘。通过热交换器的该设计方案,可以尤其有利地最小化对热损失负责的在膨胀器阶段与热交换器之间、尤其是在膨胀器阶段与热流室之间的表面。此外,该设计方案允许代替通常所使用的废气集气室或排气歧管,由此除了在增加效率方面的热力学优点之外,额外地获得了降低的制造成本的优点。如下同样是可能的,即热流室在入口侧具有至少两个联接凸缘,在出口侧具有一个联接凸缘。尤其是,当热交换器具有用于膨胀器组的各个膨胀缸的联接凸缘时,用于该类型的内燃机的热交换器是有利的。上面所提及的热力学的和制造技术上的优点通过该设计方案被特别广泛地实施。作为上述特征的备选或附加,且与关于热力学效率和制造成本的预期优点相一致,建议了一种用于运行具有内部的间歇性式燃烧且具有热交换器的内燃机的方法,其中,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的热量借助于热交换器传递到在压缩器组中被压缩的工作气体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由膨胀缸流出的废气在热交换器中聚集。就此而言,概念“入口侧”和“出 口侧”按照流经热交换器的废气的流向来定义,其中,“入口侧”表示布置在热交换器与膨胀器组或膨胀缸之间的这样的一侧或这样的管道或这样的凸缘。相应地,概念“出口侧”表示热流室的废气由其又从热流室中流出且流入到后面的排气管路中且因此流动到周围环境中的这样的一侧。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建议了一种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热交换器在结构上布置在气缸盖之外。通过该设计方案,同样可以简单的形式和方式使得用于热交换器、尤其还用于其绝缘的设计可能性成为可能。此外,该设计方案还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气缸盖在其复杂性方面保持在较小的程度上,因此设计成本、开发成本和耐久性可最佳地保持。尤其是,热交换器在结构上可布置在内燃机之外。这同样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可使用任何所要求的设计可能性,且在结构上、振动技术上、热学上或声学上使热交换器与内燃机脱离。为了实现带有同样很高效率的另一优点,备选地或附加地作如下建议,即热交换器在包封表面处是隔热的。典型地,热交换器构造在封闭的、气密的且主要由金属构成的壳体中。该称为“包封表面”的壳体(因为其包含冷流室和热流室)同样被加载向外起作用的热流,由此产生不再可利用的能量的排出。该绝热将能量排出降低到最小程度。为了减少因对流或辐射造成的热损失,此外作如下建议,即热交换器具有与第一包封表面间隔开的第二包封表面。这带来如下优点,即该绝热可特别简单地且可在无其它辅助机构的情形中使用。因此,在第一包封表面与第二包封表面之间构成的空间例如可被抽真空,以便于至少切断热对流。相应地,“第二包封表面”描述了安装在热交换器的外表面上的覆层或类似于热交换器外壳的第二外壳,其优选同样气密性地设计。如果出于安全性或耐久性的原因取消了在第一包封表面与第二包封表面之间所提供的容积的抽真空,那么热交换器可在第一包封表面与第二包封表面之间包含至少一种隔热的材料。因此,负面地影响从热交换器的内部至热交换器的外部的热传递并因而导致在内燃机的能量平衡方面的优点的任何材料均可用作隔热材料。例如,固体材料如岩棉或玻璃棉以及气体物质例如空气都可以。然而,同样可考虑具有比用来构成热交换器的材料更小的导热系数的陶瓷的材料、颗粒、耐高温的塑料或金属。在此有利地提议使用充有空气的缝隙,这是因为空气的导热能力相比钢的导热能力小了大约三个数量级(大约1:2000)。对于内燃机的能量平衡而言,特别有效且因此有利的是具有与热交换器相适应的温度的隔热材料。因此作如下建议,即热交换器在第一包封表面与第二包封表面之间具有废气。因此,离开热交换器的热流室的废气可在被导引到周围环境中之前供应给热交换器的绝热缝隙,由此完成特别有效的隔热。因为从热交换器流出的热流与在热交换器和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差成比例,所以流出的热流通过借助于废气的绝热被最小化,且内燃机的效率被有利地最大化。对此附加地同样作如下建议,即热交换器在第一包封表面与第二包封表面之间具有从热交换器的内部流出的废气。因辐射热导致的能量损失也可通过镜反射表面来应对。此外建议了一种内燃机(同样根据上述的特征),其中热交换器具有平行于气缸组的主流动方向。这种内燃机在机动车中的 使用以已知的方式受到有限的结构空间的约束。根据本发明所建议的带有平行于气缸组的主流动方向的热交换器因而提供了如下优点,即能够最佳地且符合需要地使用所存在的有限的结构空间。在此显然的是,热交换器的这种同样不依赖于其余特征的布置在带有热交换器的内燃机中是有利的。此外为了有利地减小结构空间,并且为了将在热交换器处或在热交换器的联接管处的热辐射保持在有利的最小水平,备选地或附加地作如下建议,即热交换器具有这样的联接凸缘,其相对于第二包封表面的间距最大相应于凸缘螺母高度的2. I倍。联接凸缘相对热交换器的外部包封表面的间距的限制同样不依赖于本发明的其余特征,这在带有热交换器的内燃机的情形中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在热交换器的入口或出口处实现尽可能短的和热的管道。然而,为了确保相应热交换器的装配,联接凸缘与热交换器的外部表面之间的间距通过装配所用的凸缘螺母的高度来限制。如果不必使得带有整个可用螺纹的凸缘螺母必须被安装在装配螺栓上,那么同样可以采用比设于联接凸缘与热交换器的外部表面之间的凸缘螺母高度的2. I倍更小的间距。尤其是,凸缘螺母可以材料配合的方式与联接凸缘相连接。除了凸缘螺母与联接凸缘的材料配合连接是可简单实施的防松安全设计的优点之外,通过被不可移动地固定在联接凸缘处的凸缘螺母还降低了装配成本。对此附加地作如下建议,S卩如果在装配中凸缘螺母已被固定在联接凸缘处且之后已插入了对于装配而言必需的螺栓,那么联接凸缘相对于第二包封表面的间距最大相应于凸缘厚度的1.1倍。由此得出如下优点,即,入口或出口、尤其是热交换器的热的入口可以更短地实施,并且由此使得因热流造成的热能损失更小成为可能。此外作如下建议,即联接凸缘具有用于容纳装配件的螺纹。相应地也可构思出无凸缘螺母的热交换器的装配的情形,这是因为用于装配的螺栓直接接合到处在联接凸缘内的螺纹中,由此可实现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热交换器的明显较简单且较低成本的装配。附加地作如下建议,即该装配件是柱螺栓。由此又可实现较好的装配,这是因为可取消作为固定件的螺钉,并且热交换器仅须借助于额外的螺母来固定。为了实现更短的且更热的入口管道的优点,联接凸缘相对于另一包封表面的间距可最大相应于凸缘厚度的O. I倍。由此确保了凸缘中的螺栓被凸缘中的螺纹完全包围,且在螺栓的面对第二包封表面的端部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显然,同样不依赖于本发明的其余特征的联接凸缘的该设计方案在带有经由至少一个联接凸缘与内燃机相连的热交换器的内燃机中是有利的。
此外建议了一种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在热交换器与膨胀器组之间布置有燃烧器。热交换器与膨胀器组之间的燃烧器尤其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当热交换器在该运行状态中尚未传递足够的热量到工作气体处时,该内燃机所采用的燃烧流程能在内燃机的冷启动中可靠地运行,且在一开始时也可被维持。显然,布置在热交换器与膨胀器组之间的燃烧器可布置在冷流室的下游、冷流室的上游或热流室的上游。相应地还建议了一种用于运行具有内部的间歇性式燃烧且具有热交换器的内燃机的方法,其中,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的热量借助于热交换器传递到由压缩器组中流出的工作气体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工作气体在由热交换器流出之后借助于加热装置来被供应热量。热量借助于加热装置的供应如上所述地带来了如下优点,即在不改变物质量或气体成分的情形中,热量例如在冷启动的情形中已经被供应给工作气体。然而如下同样是 可能的,即加热装置用于产生内燃机的基本功率,其中从内燃机中流出的废气同样被带到所需的最小程度温度水平。此外,如果达到了如自点火的情形中所存在的点火条件且必须遵循该点火条件,那么可以有利地维持该燃烧流程。尤其是,如前面已经实施的那样,热量借助于燃烧器被供应给工作气体。由此也可有利地确保运行可靠的冷启动。同样地,由此又可正面地影响燃烧过程。附加地作如下建议,即将可变的空气质量流供应给燃烧器。可变的空气质量流的供应使得如下成为可能,即可变地设计供应给工作气体的热功率,且借助于燃烧器的合适调节来完成直至所需运行状态的冷启动。燃烧器还可以某一化学计量的燃烧空气比例来运行。为了实现最小的结构空间和最小的燃料投入,对于燃烧器而言最大的效率和最大的燃烧器功率同样是需要的。维持固定的燃烧空气比例、优选为化学计量的燃烧空气比例可有利地创造为此所需要的条件。显然,有利的是,带有加热装置的内燃机或用于带有加热装置的内燃机的方法的上述特征同样不依赖于本发明的其余特征。此外建议了一种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在膨胀器组的排出口与热流室之间布置了用于废气后处理的装置。根据现有技术的废气后处理系统通过放热反应而部分地释放热能。有利地,被供应给废气后处理或在废气后处理中所释放的热量可经由热交换器注入到内燃机的循环过程中。因此,对于废气后处理而言所使用的燃料不必然会降低内燃机的效率。作为带有废气后处理系统的内燃机的上述设计方案的附加,废气后处理可具有燃烧器。如果废气后处理中的供热通过燃料或其它燃烧介质在燃烧器中的燃烧(替代通过废气后处理中的放热反应)来实现,以便于将用于废气后处理的组件加热到所需要的最小温度,那么这些所使用的能量同样可通过热交换器被有利地再次供应给循环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建议了一种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热流室实施为废气后处理系统。由此得到了在必要的结构空间中的显著优点,这是因为第二壳体对于废气后处理而言不是必要的,并且热交换器可额外地利用该未被使用的结构空间。相应地,还建议了一种用于运行具有内部的间歇性式燃烧且具有热交换器的内燃机的方法,其中,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的热量借助于热交换器传递到由压缩器组流出的工作气体上,该方法的其特征在于,废气在由膨胀器组流出之后且在流入到热交换器中之前进行后处理。从膨胀器组中流出的热的废气可被有利地用于废气后处理,只要废气中的热量尚未或尚未全部被热交换器收回。对于尽可能有效的废气后处理而言,众所周知较高的温度水平由于与此相关的较高反应速度和催化效果是需要的或有益的。通过废气后处理所释放 的热量于是同样可有利地再次通过热交换器被供应给循环过程。相应地作如下建议,即后处理通过供热来实现。如果排气管路中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尚未达到所需的最小温度,则必要时可在废气流入热交换器中之前且在废气从膨胀器组中流出之后借助于对此合适的供热而使之处于所需要的温度下。废气后处理系统可以是以催化方式起作用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对此附加地或者备选地,废气后处理系统也可以是充当微粒过滤器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和/或减少一氧化氮的废气后处理系统。所有上面所提及的设计方案都能实现热交换器和废气后处理系统的在其中可协作地实现这些优点的设计方案。上述特征可备选地或附加地使用。显然,对于带有热交换器的内燃机而言有利的是,这样的废气后处理或者这样的辅助温度控制(尽管存在着热交换器),尤其是通过燃烧器,同样不依赖于本发明的其余特征。备选地或附加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建议了一种带有至少一个气缸、至少一个进气侧的气体交换阀和至少一个排气侧的气体交换阀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气体交换阀具有压力补偿。带有压力补偿的气体交换阀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可以控制进气通道中的非常高的压力,且在气缸中的压力下降的情形中有效地防止了气体交换阀的不期望的开启,尤其是其仅通过弹簧力被关闭时。为了例如在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处确保进气侧的气体交换阀的密封性且维持在效率方面的优点,膨胀缸的至少一个进气侧的气体交换阀可具有压力补偿。气体交换阀还可具有阀盘以及气缸内侧的盘面,并且压力补偿经由安装在圆盘阀的阀杆处的补偿活塞来实现。因此可使用在设计上可简单实现的压力补偿,其可通过在补偿活塞处起作用的气体压力来补偿在阀盘处起作用的气体压力,因此气体交换阀(一旦其打开到气缸室中)不再具有由在该气体交换阀处起作用的气体压力所决定的泄漏。一旦气体压力通过补偿活塞被完全补偿,气体交换阀的密封效果相应地仅由阀弹簧压力和气缸内压来负责。附加地作如下建议,即补偿活塞是双重作用的活塞。如果该活塞在与加载有气体压力的相对的侧面上具有另一补偿面,则必要时可在该背面上以在结构上较简单的方式产生背压,借助于其可实现对内燃机的进气通道或排气通道中的压力梯度的控制。施加到双重作用活塞的背面上的压力可特别有利地起作用,其紧邻于阀的开启之前施加。利用该措施,经压力补偿的阀在非常高的气缸内压的情形中同样可被打开,这是因为作用到双重作用活塞的背面上的压力可补偿阻挠阀开启的气缸内压。补偿活塞的直径可大于阀盘的直径。对此备选地,补偿活塞的直径可等于阀盘的直径。在另一备选方案中,补偿活塞的直径可小于阀盘的直径。这些另外的措施使得如下成为可能,即,在阀处起作用的补偿力可有利地适配于在该阀处起作用的气体压力。因此,例如如下可能是足够的,即补偿活塞的作用面小于阀盘处的作用面,只要在阀处沿开启方向起作用的气体力小于通过燃烧压力反向于开启方向而作用到阀盘上的气体力。按照阀驱动装置的结构上的设计方案,同样可作如下设置,即,通过相应设计的阀弹簧施加对于必要的闭合力的第一份额,且经由补偿活塞施加对于闭合力的直至气体交换阀的无泄漏闭合所必要的第二份额。反过来,相对于气缸内压明显更高地作用到气体交换阀上的气体压 力要求补偿活塞相比气体交换阀的阀盘具有更大的直径。如显而易见的那样,上述对补偿活塞直径相对于阀盘直径的关系的考虑同样可通过有效起作用的补偿面或圆盘面来替代。就此而言,如下同样是可能的,即补偿活塞的有效作用面大于阀盘的有效作用面,补偿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等于阀盘的有效作用面,或者补偿活塞的有效作用面小于阀盘的有效作用面。概念“有效作用面”表示补偿活塞或阀盘处的表面的部分,Btt邻的气体压力通过其相应地在气体交换阀的纵向上产生沿着或逆着开启方向的合成力。显然,对于内燃机而言同样有利的是,上述压力补偿不依赖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建议了一种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构成的压缩器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布置在压缩器组和膨胀器组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压缩器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流,并且热交换器的热流室具有由膨胀器组流出的废气流,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压缩器组具有损失容积小于5%、优选小于3%的压缩活塞。压缩活塞中的这种较小的损失容积使得能够尽可能高地压缩待压缩的工作气体,由此有利地达到内燃机的较高功率密度。显然,损失容积不必通过压缩活塞的几何形状来定义,而是也可由气缸、尤其是气缸室顶的精确设计方案来定义。在此,“气缸室顶”表示气缸盖的限制了燃烧室的平面。如在现有技术中熟知的那样,“损失容积”表示减去了气缸的工作容积的气缸的最大容积。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建议了一种带有至少一个气缸和至少一个燃料管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燃料管至少部分地在进气歧管内延伸。此外建议了一种带有至少一个气缸和至少一个燃料管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燃料管至少部分地在排气歧管内延伸。该设计方案一方面使得如下成为可能,即可将燃料管中的燃料在其被供应用于汽化之前加热到这样的温度水平,在其中汽化能量被显著降低,并且相应地汽化、例如在燃烧室内的汽化非常快速地且以明显较少部分的方式在带有不均匀的燃空混合物的区域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燃料的非常强烈的加热,可使得燃料或燃料蒸汽的自由基的已开始的或然而非常快速进行的形成成为可能,因此燃料可非常快速地与其周围的氧气反应,这是因为点火机构可通过在燃料中已实现的启动反应而立即开始。因此,同样发生非常快速的燃烧引入、充气的非常快速的烧尽,以及炭黑颗粒的非常少的形成。相应地,还建议了一种用于具有至少一个气缸和至少一个引导燃料的燃料管的内燃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燃料在引入到工作气体中之前被预热。尤其是,燃料可被加热到大于700° C的温度,优选被加热到大于900° C的温度,更优选地被加热到大于1100° C的温度。将燃料加热到如此高的温度水平带来了如下优点,即燃料已在燃料管中或紧接于引入到工作气体中之后通过自由基形成或通过其它的过程被分解到分子的水平,由此,用于开始燃烧所需的启动能量显著地降低,且实现了具有非常高的速度的燃烧。如上面已经说明的那样,燃料尤其可在内燃机的进气歧管中加热。燃料借助于同样非常热的工作气体的加热带来了如下优点,即,燃料在引入到工作气体中时已经具有了其温度,且因此不会出现燃料和工作气体之间的温度梯度,或者其被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此夕卜,备选地或附加地作如下建议,即燃料在内燃机的排气歧管中被加热。燃料在排气歧管中的加热又正面地影响内燃机的效率,这是因为加热所需的热量将未经利用地离开围绕内燃 机放置的平衡外壳。因此,燃料的加热引发热量回收,这是因为传递到燃料上的热量被同流换热地注入到循环过程中。尤其是,该解决方案在方法或内燃机的合适设计方案中使得取消用于燃料的额外加热成为可能。在此,在其中实现燃料预热的燃料管尤其可以是蓄能式喷射系统的分配管。这一方面带来了能以如下方式形成了协同效果的优点,即燃料系统的已使用的且必要的构件额外地充当了热交换器。另一方面,由此有利地使得可以使用一种带有对于所有存在的喷嘴具有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压力的共用压力管。在此,蓄能式喷射系统的“分配管”表示蓄能式喷射系统的蓄能器,即“共轨喷射系统”的“轨”。另一设计方案可额外地由此形成,S卩,内燃机在进气歧管的上游具有用于加热工作气体的机构。如上所述,通过其可将工作气体进一步加热到所需的工作气体温度,只要工作气体的温度例如在冷启动之后或在带有非常少负荷的工作点的情形中尚未达到约1100° C的所需温度水平。在此,“进气歧管”表示将工作气体供给气缸的管道以及设于其中的工作气体分配器,“上游”表示进气歧管的气体所流入到其中的这一侧。通过这样的设计方案,燃料尤其同样地可以如下方式被适宜地预热,即工作气体被相应地温度控制。此外,如上面已经建议的那样,用于加热工作气体的机构可以是燃烧器。燃烧器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在冷启动之后立刻使得热的工作气体可供使用。在此,仅工作气体的部分氧化可能是需要的,从而在气缸内还可发生进一步的燃烧。同样可使用由电加热线圈或热交换器构成的用于加热的机构,由此不由工作气体收回对于燃烧而言必要的氧气。此外,带有化学计量的燃烧的燃烧器的运行同样是可能的。因此附加地作如下建议,即燃烧器布置在进气歧管的主流或副流中,或布置在进气歧管的上游。该布置使得如下燃烧器成为可能,一旦其布置在副流中,其燃烧化学计量的混合物,从而使得燃烧器发出最大可能的功率,且在主流的工作气体中保留用于在气缸中进一步转化的足够氧气。因此,“副流”表示在进气歧管上游获得的且在经过燃烧器之后又引入进气歧管或必要时在进气歧管的上游引入到工作气体的主流中的工作气体流。如显而易见的那样,主流和副流并不由其质量流来定义,因此与副流相比,主流也可引导较小质量流的工作气体。
显然,对于带有热交换器以及分开的压缩缸和膨胀缸的内燃机而言有利的是,用于加热工作气体的机构的布置同样不依赖于其余的特征。此外作如下建议,即,用于加热工作气体的机构是辅助热交换器,其中该辅助热交换器的辅助冷流室具有从压缩器组中流出且流入到膨胀器组中的工作气体流。因此,相对燃烧器附加地或备选地所使用的热交换器、即辅助热交换器可在充分利用外部供热的情形下用作另外的启动辅助。如下同样是可能的,即从内燃机中流出的热量经由该辅助热交换器同流换热地被再次供应。在该情况中,辅助冷流室优选地引导工作气体的主流或副流,并且在此辅助热流室可引导废气。如下同样是可能的,即辅助热流室引导与内燃机分离的空气流,即不包含工作气体的空气流,并且热量借助于额外的燃烧器被供应给工作气体。作为上述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的附加,膨胀器组的至少一个膨胀缸具有至少一个进气阀,其在于膨胀缸中往复移动的膨胀活塞的上死点之前的10°至12°处闭合。排气 阀的非常早的闭合会引起气缸中的较高的残余气体份额,其中该残余气体在工作循环的另一进程中被压缩。一旦气缸内压等于膨胀缸的进气歧管中的压力,膨胀缸中的已预压缩的充气的存在便阻止了进气阀的精确地当阀前的压力等于阀后的压力且相应地在阀处不出现超临界流动时的开启。如其在阀开启的情形中可能出现的那样,超临界的流动或靠近声速的在非常狭窄空隙中的流动可引起阀座或阀的过度加热。同样地,燃烧过程的不期望的流动状态会被湍流或冲击波负面地影响。显然,上述的或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解决方案的特征在必要时同样可组合起来,以便于可相应地累积式实现这些优点。


借助下面的说明和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的优点、目的和特性。其中图I以示意性的俯视图显示了带有四个气缸的第一内燃机,其具有由两个气缸构成的压缩器组、由两个气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热交换器;图2以示意性的俯视图显示了带有五个气缸的内燃机,其具有由两个气缸构成的压缩器组、由三个气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热交换器;图3以示意性的俯视图显示了带有六个气缸的内燃机,其具有由两个气缸构成的压缩器组、由四个气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热交换器;图4以示意性的俯视图显示了带有六个气缸的内燃机,其具有由三个气缸构成的压缩器组、由三个气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热交换器;图5以示意性的俯视图显示了带有八个呈V形布置的气缸的内燃机,其具有由四个气缸构成的压缩器组、由四个气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热交换器,各所述四个气缸相应地分布成两组;图6以示意性的俯视图显示了带有八个呈V形布置的气缸的内燃机,其具有由四个气缸构成的压缩器组、由四个气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热交换器,各所述四个气缸均分布成一组;图7以示意性的俯视图显示了带有八个呈V形布置的气缸的内燃机,其具有由三个气缸构成的压缩器组、由五个气缸构成的膨胀器组以及热交换器;
图8显示了具有与图6所示内燃机的相应的布置的内燃机,其中,在热交换器与膨胀器组之间布置有燃烧器,且该布置设置在冷启动或较冷的热交换器的情形中;图9显示了穿过内燃机、尤其是根据上述附图的带有圆盘阀和压力补偿的内燃机的气缸盖的横截面;图10显示了用于直接喷射的燃料的经加热的蓄能式喷射系统的示意图,其尤其用于根据上述附图的内燃机;以及图11显示了用于内燃机、尤其是根据上述附图的内燃机的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中以示意性的俯视图形式示出了带有四个气缸的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10的一种实施方式,该内燃机10包括由两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和由两个膨胀缸14 构成的膨胀器组13。压缩器组11的相应压缩缸12从周围环境中吸入工作气体15,并将经压缩的工作气体16接着导引到热交换器20中。在此,压缩器组11和膨胀器组13的结构性分开使得相比于在通用的汽油机或柴油机的四冲程循环的情形中,能够实现具有较少压缩功的压缩过程,这是因为压缩缸12通过该结构性分开而具有冷的气缸管和冷的活塞,因此待压缩的工作气体15在压缩期间不会被热流额外地加热。相反地,压缩缸12中所存在的降低的温度会引起经冷却的压缩。在最佳的情况中,工作气体15被等温地压缩,其中最小的压缩功必须被提升。经压缩的工作气体16然后被导引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中,且在该处转移到热交换器20的冷流21中。处在该冷流室22中的冷流通过同样处在热交换器20中的热流23经历因加热的热状态改变。作为冷流21存在的工作气体之后作为变热的工作气体17而离开热交换器20,该工作气体17被供应到膨胀器组13的另一进程。在未示出的工作气体分配器中,变热的工作气体17均匀地分配到膨胀器组13的膨胀缸14中。在将变热的工作气体17导引到相应的膨胀缸14中的期间和/或之后,产生了在该内燃机10中实现的燃烧过程的开始。在该实施例的情形中,燃烧过程主要包含柴油过程,其恰好通过供应给膨胀缸14的变热的工作气体17而被优选地使用。工作气体17通过在热交换器20中的加热获得特别高的热能,从而在变热的工作气体17中已经存在用于燃料在膨胀缸14中的自点火的条件。显然,在膨胀缸14中的进一步压缩同样是可能的。因此,对于该燃烧过程而言,不必然需要在变热的工作气体17中存在自点火条件。通过膨胀缸14中的正容积变化,膨胀器组13可发出正的活塞功,其自然大于压缩器组11中的压缩功的值。在该点上,在压缩器组11中实现的经冷却的压缩的好处变得清楚,这是因为膨胀器功率与压缩器功率之间的特别大的差距在相对较小的燃料投入的情形中引起了在曲轴处发出的较大功率,且因此内燃机10的效率相比常规内燃机明显更高。最后,从膨胀器组13中流出的热的废气18被重新导引到热交换器20中,在其中其被转移到热流23中。热流23被导引穿过热流室24,且在该处将其未在膨胀期间转换的热能发出到冷流21处。废气作为冷的废气19离开热交换器,并且可接着又被引出到周围环境中。在图2中以示意性的俯视图形式示出了带有五个气缸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内燃机10,其具有由两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和由三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在该实施例中,所使用方法的另一优点变得清楚,其特征在于延长的膨胀。压缩缸12和膨胀缸14各自包含相同的工作容积,由此,相比于在压缩器组11中压缩的工作气体15,多一个气缸的膨胀器组13可在更大的压力比下膨胀变热的工作气体17。同样地,通过该措施又增加了在膨胀器组13中发出的活塞功,并且相对于具有常规的柴油燃烧过程或汽油燃烧过程的内燃机而目引起进一步提闻的效率。内燃机10的在图I和2中所示构型的主要特征是热交换器20的布置,即其纵向延伸平行于内燃机10的曲轴的轴线延伸。热交换器20和内燃机10的该有利布置最佳地充分利用了车辆中的构型。热交换器20的构型同样示意性地示出,其由叉流-逆流式热交换器来实施。显然,用于热交换器20的任何其它的构型同样是可能的,其中优选地可使用带有典型的纵向延伸的构型,例如管壳式热交换器。此外,图3和4以示意性的俯视图形式显示了带有六个气缸的内燃机10。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方案具有由两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和由四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与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的情形相比,延长膨胀的原理在此可实现较强程度的 应用。在此,图4显示了一种实施方案,其具有由三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和同样由三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然而,延长膨胀的原理在此处也同样可由此以如下方式实现,即压缩缸12具有比膨胀缸14更小的冲程或更小的孔径。显然,压缩缸12和膨胀缸14的布置同样可在内燃机10的曲轴箱中任意地选择。然而,两个压缩缸12或多个膨胀缸14作为相邻气缸的布置使得符合需求地设计相应的膨胀器组13或压缩器组11的冷却成为可能。下面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应地包含带有八个呈V形布置的气缸的内燃机10,其以示意性的俯视图显示了由四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和由四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因此,在图5中示出了带有八个气缸的内燃机10,其中相应的压缩缸12和膨胀缸14均匀地分配到内燃机10的两个气缸组上,且因此存在两个压缩器组11和两个膨胀器组13。在每种情况中,在带有根据图5的以及根据下面所描述的图6至8的八个气缸的这种内燃机10的情形中,热交换器20可节省空间地布置在两个气缸组之间。如显而易见的那样,这里所示的布置同样可用在多缸发动机(例如带有十个气缸、十二个气缸或以及十六个气缸的内燃机)的情形中。因此在该情况中,热的废气18在特别短的路径上被引导到热交换器20中。热交换器20包围热流23,且将冷的废气19引导到共同的排气管道中。与此相反,工作气体15在内燃机10的两个分开的侧面处导引到不同气缸组的相应压缩器组11中。同样地,热交换器20包围经压缩的工作气体16,且将在热交换器20中加热的工作气体17又引导到多个工作气体分配器中,由此膨胀器组13的膨胀缸14被均匀地供应变热的工作气体17。在图6中示出的带有压缩器组11和膨胀器组13的内燃机10的实施方案包括相应地设于分开的气缸组中的压缩缸12和膨胀缸14。该构型优选地使得针对相应热事件的热管理、即压缩器组11或膨胀器组13的冷却策略成为可能。该布置同样提供了如下优点,即延长的膨胀可通过压缩缸12与膨胀缸14之间的不同孔径来实现,这是因为压缩缸12安置在分离的气缸组中。所有压缩缸12在一共同的气缸组中的布置同样可导致工作气体15相应地在一共同的管道中引导。示出在图7中的内燃机10显示了带有延长膨胀的另一实施方式。该视图以示意性的俯视图显示了带有八个呈V形布置的气缸的内燃机10,包括由三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和由五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其中,膨胀缸14布置在共同地带有压缩器组11的压缩缸12的一个气缸组中。被导引到压缩器组中的工作气体15的流在此处同样经受在压缩缸12中的具有如下压力比的压缩,该压力比小于在变热的工作气体17于膨胀器组13中的膨胀期间的压力比,由此又使得热力学的更佳效率成为可能。在图8中示出的内燃机10对应于根 据图6的内燃机10的布置,其中,在热交换器20与膨胀器组13之间设有燃烧器40,且该布置优选在冷启动或冷的热交换器20的情形中使用。在冷的内燃机10的情形中,由热交换器20实现了暖的工作气体17A从热交换器20中的流出。暖的工作气体17A在燃烧器40中的进一步过程中被加热,且作为变热的工作气体17供应给膨胀器组13。在该实施方式中,暖的工作气体17A的加热借助于燃料41的燃烧来实现。显然,在此可以备选地或附加地使用电气加热或用于加热暖的工作气体17A的第二热交换器。以燃料41运行的燃烧器40的应用不必然引起在内燃机10的效率方面的损失,这是因为通过变热的工作气体在膨胀器组13中的膨胀,在燃烧器40中转换的燃料能量同样被转变成机械功。燃烧器40与电气加热或另一热交换器的结合同样是可能。图9显示了穿过内燃机、尤其还是如上所述附图的内燃机10的气缸盖50的横截面。该包含进气通道58和排气通道59的气缸盖50具有圆盘阀51,在其中借助于补偿活塞55来管理压力补偿,其中,由进气通道58中的工作气体所引起的压力被补偿到圆盘阀51的阀盘52上。在进气通道58和气缸中的较低压力之间具有正压力降的情况中,在进气通道58中产生的且作用于阀盘52上的压力打开圆盘阀51,并且处在进气通道58中的工作气体可漏出到气缸中。由于在常规的内燃机中气缸内压始终高于或等于进气通道58中的压力,所以产生了在圆盘阀51的阀盘52处的增强的密封效果,从而使得其在常规的内燃机的情形中是不重要的。在根据图9的该实施方式的情形中,补偿活塞55具有活塞面56,其很大程度地与上部的阀盘表面52A相对应,且因此通过反向的力相应地补偿作用到上方阀盘表面52A上的压力。如果背侧的活塞表面57仅被加载环境压力,则在圆盘阀51处保留有作用于下方阀盘表面52B上的气缸内压。因此,阀弹簧54可与通用的设计规则相符地来设计,从而使得阀弹簧54仅须施加用于圆盘阀51的运行可靠的闭合的力。弹簧54的该设计同样导致了对于圆盘阀51的开启所必需的凸轮力最小,由此内燃机10的摩擦功率同样也最小,并且内燃机10的机械效率最大。然而,补偿活塞55的活塞面56不必一定要与上方阀盘表面52A相符。同样可能的是,活塞55的外径小于阀盘52的直径,使得在补偿活塞55处起作用的气体力小于作用到上方阀盘表面52A上的气体力。相反地,补偿活塞55的直径同样可大于圆盘阀51的阀盘52的直径。由此产生了作用到补偿活塞55上的较大的气体力。最后同样可能的是,背侧的活塞面57被加载了与气缸内压相对应的压力。该措施例如可借助于在背侧的活塞表面57与膨胀缸14之间的连接通道来实现。作为结果,所有在圆盘阀51处起作用的气体力合计为零。此处的优点是,一旦进气通道58中的气体压力下降,圆盘阀51不必克服气缸中的内压而被打开。因此,阀弹簧54仅用于密封的目的。
此外,图9显示了处在排气通道59中的排气阀61。可以清楚地辨认出进气阀51的阀盘52与排气阀61的阀盘62之间的差别。在此,阀盘62的直径明显大于阀盘52的直径。通过进气通道58引入气缸中的工作气体处在该过程的较高压力下的阶段中,其导致相对较小的特定体积和较小的体积流。在工作气体于气缸中执行的膨胀之后,其体积增大了多倍,由此产生在排气通道59中的明显较大的体积流。该情况通过进气阀51和排气阀61的不同的阀盘直径得以考虑。在气缸盖50中还安置有喷嘴63,其通过直喷使得内部汽化成为可能。内部汽化的使用提供了在喷射时刻和喷射持续时间方面的一定的自由度,其不必然地通过外部汽化来描述,这是因为在外部汽化的情形中,燃料到气缸中的引入仅依赖于进气阀的开启持续时间和开启时刻。同样地,在外部汽化的情形中,通过数量调节无法或仅可非常有限地实现内燃机10的调节。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在膨胀缸14中所用的带有两个工作冲程的方法,排气阀62大约在上死点之前的10°到12°之间闭合,从而使得从该时刻起可实现燃料的喷射,甚至当进气阀51尚未打开时。阀的控制时间的说明自然关联于曲轴的位置,其中,上死 点表示在其处相应膨胀缸的活塞达到其相对燃烧室顶60为最小间距的点。如显而易见的那样,在膨胀缸14的上死点与压缩缸12的上死点之间可存在非零的角度偏差。排气阀62的提早闭合因此会引起膨胀缸14中的热废气18的压缩,其中,在排气阀61闭合之后的时刻进气阀51开启,经压缩的工作气体16从进气通道58中导引到膨胀缸14中,并且在膨胀缸14中的压力超过进气通道58中的气体压力之前,进气阀51再次闭合。在进气阀51闭合之后,在燃烧开始之前必要时可在膨胀缸中实现进一步的压缩。该燃烧又可通过很多措施来影响和稳定地保持,例如通过残余气体的份额、通过变热的工作气体17的温度、通过在膨胀缸14中的进一步压缩的程度、通过燃料41的温度,以及通过在均匀和不均匀的或者外部和内部的汽化处的份额。为了燃烧开始的目的,在进气通道58中或已在热交换器20的冷流21中可存在用于外部汽化目的的另一喷嘴,其将很多燃料带入到经压缩的工作气体16或变热的工作气体17中,使得恰好未达到所用燃料的点火界限。因此,燃料可在于膨胀缸中的进一步压缩的期间在非常短的时间段中已经形成自由基或其它高反应性的反应物,并且加速通过直喷而引入的燃烧。燃料的加速的且低排放的燃烧通过燃料的加热实现。图10显示了用于直喷燃料的经加热的蓄能式喷射系统的示意图,其尤其可同样用于根据上述附图的其中在进气歧管中实现加热的内燃机。同样地,示出了先前所描述的内燃机10的膨胀器组13的多个膨胀缸14和热交换器20。引入到热交换器20中的经压缩的工作气体16在热交换器20中被加热,且作为变热的工作气体17借助于一个工作气体分配器或多个工作气体分配器分配到相应的膨胀缸14中。如上进一步说明的那样,膨胀器组13的工作气体分配器或进气歧管在此包括燃料系统的蓄压器43。蓄压器43通过变热的工作气体17同样被加热,且将来自变热的工作气体17的热量传递到待喷射的燃料41上。燃料41通常携带在车辆的燃料箱45中,并且经由燃料输送泵46输送到燃料管42中,并因此同样地输送到蓄压器43中。随后将燃料41分配到在此处示例性示出的相应喷嘴44上。喷嘴44将燃料41直接引入到相应的膨胀缸41中,在其中燃料41通过燃料41自身的非常高的温度以及引入膨胀缸14中的变热工作气体17的非常高的温度而立即分裂成其组成部分,以极其小的雾滴直径蒸发,且因此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中燃烧。燃料喷嘴44如通常那样且为了维护尽可能大的灵活性而由发动机控制器47通过控制线路48来操控。此外,图10显示了已说明的燃烧器40,其处于膨胀器组13的进气歧管或工作气体分配器上游的供应管中。燃烧器40用于将从热交换器20流出的暖的工作气体17A带到所需要的过程温度,只要在热交换器20中没有足够的热量被传递。这可以是这样的情况,例如所使用的热的废气18在冷启动之后以未具备所需温度水平的方式供使用时。额外地,如下因此是可能的且作如下设置,即燃烧器40或备选的或者另外的燃烧器在热交换器20的热流23的上游安置在引导热的废气18的废气管中。在该位置处,在热流23上游,同样可设置有未示出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在该情况中如下同样是有用的,即如果废气后处理要求热废气18的进一步温度提高,则将所需的另一燃烧器与废气后处理系统相组合。一方面,由此可达到可能需要的起燃温度,另一方面又可将热交换器20中的被带入的热量传递到冷流21上,由此发生热量到内燃机10的循环过 程中的反馈。图11显示了一种用于内燃机、尤其是根据上述附图的内燃机的热交换器。图11所示的热交换器20实施成叉流-逆流式热交换器。引入到该热交换器20中的经压缩的工作气体16转移到冷流21中,其被引导穿过由直管构成的冷流室22。冷流21然后作为变热的工作气体17离开热交换器20。围绕该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到冷流21上的热流23由引入到热交换器20中的热的废气18构成。在该实施例中,热的废气18通过三根联接管26引入到热交换器20中,并仅通过一个联接管26又从中引出,因此该示出的热交换器20尤其是对于带有三个相邻膨胀缸的膨胀器组而言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取消了膨胀器组13的气缸盖处的排气歧管。在内部间隙29A中聚集的且转移到热流23中的热废气18在穿过进气侧联接管26引入后被导引到热流室24中。热流室24通过热交换器20中的间隔壁31在叉流-逆流中被引导至冷流室22,且在出口侧作为冷的废气19引出到周围环境中。此外,所示的热交换器20具有两个另外的特点。一方面,热交换器20包括处于第一包封表面27与第二包封表面28之间的绝缘30。另一方面,热交换器20具有多个联接凸缘25和联接管26,其同样尽可能短地构造,以避免有害的热量损失。在该图11中示出的最简单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包封表面27与第二包封表面28之间的间隙29中仅存在作为绝缘的确定体积的空气。空气以其特别小的导热性具有用于隔热的突出特性。为了提高在该间隙29中的绝缘效果,间隙29同样可被抽真空,由此导热性可被降低到空气的导热性部分上。备选地,间隙29同样可被灌以热的废气18,如在内部间隙29A中所同样实现的那样。或者,当间隙29具有比环境空气更高的温度时,间隙29可被灌以冷的废气19。作为另外的备选方案,间隙29必要时同样可具有绝缘30,即由颗粒、陶瓷、玻璃棉或石棉构成的固定的绝缘层。用于降低热辐射的第二种措施在于此处示出的联接管26和联接凸缘25的实施方案中。其上安装了联接管26的联接凸缘25具有如此测定的长度,即联接凸缘25与外部的包封表面28之间存在最小的间距,其恰好仍能确保热交换器20的可装配性。在此,大致上有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此处未示出的凸缘螺母插入到联接凸缘25与外部包封表面28之间的间隙中,且引导穿过联接凸缘25的螺钉借助于该凸缘螺母被固定。因此在如下程度上得出在联接凸缘25与外部包封表面28之间的间距,即该间距最大对应于凸缘螺母高度的2. I倍。然而,如果螺母在所设置的装配顺序中在相应的螺钉之前或者在相应的螺栓之前被引导到联接凸缘25处,则同样可实现联接凸缘25与外部包封表面28之间的较小间距。凸缘螺母显然同样可焊接或钎焊在联接凸缘25处。在该情况中,在联接凸缘25与凸缘螺母之间的材料配合的连接提供了额外的防松装置。在该情况中,联接凸缘25相对于外部包封表面28的间距最大对应于凸缘螺母高度的I. I倍。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由此得出,S卩,螺母与联接凸缘25共同地构造成(或者由此得到)凸缘25已包含有装配螺纹。就此而言,可以再次降低联接凸缘25与外部包封表面28之间的间距,由此该间距最大对应于联接凸缘25的厚度的O. I倍。附图标记列表
10内燃机11压缩器组12压缩缸13膨胀器组14膨胀缸15 工作气体16经压缩的工作气体17经加热的工作气体17A暖的工作气体18热的废气19冷的废气20热交换器21 冷流22冷流室23 热流24热流室25联接凸缘26联接管27第一包封表面28第二包封表面29 间隙29A内部间隙30 绝缘31 间壁40燃烧器41 燃料42燃料管43压力存储器
44喷嘴45燃料箱46燃料输送泵47发动机控制器48控制管50气缸盖51圆盘阀 52阀盘52A上部的阀盘表面52B下部的阀盘表面52C阀座53阀杆54阀弹簧55补偿活塞56活塞面57背部的活塞面58进气通道59排气通道60燃烧室顶盖61排气阀62阀盘
权利要求
1.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10)在所述冷流室(22)的下游具有带有至少两个出口的工作气体分配器,其中,所述工作气体分配器的出口相应地与所述膨胀缸(14)的入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缸(14)的至少一个出口与所述热流室(2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引导所述工作气体(15)的供应管在所述膨胀器组(13)与所述热交换器(20)之间是隔热的。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器组(11)具有比所述膨胀器组(13)更小的工作容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器组(13)具有比所述压缩器组(11)更多的缸数。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器组(13)具有进气阀组和排气阀组,其中所述进气阀组具有比所述排气阀组更小的流动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器组(13)具有进气阀组和排气阀组,其中所述进气阀组的两个气体交换阀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组的两个串联的气体交换阀具有彼此不同的开启方向。
9.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器组(11)具有至少一个自动开启且自动关闭的气体交换阀。
10.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构造成逆流-叉流式热交换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构造成板式热交换器。
12.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室(24)在入口侧相比于在出口侧具有更多数量的联接凸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室(24)在入口侧具有至少两个联接凸缘(25),并且在出口侧具有一个联接凸缘(25)。
14.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在结构上布置在气缸盖(50)之外。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在结构上布置在所述内燃机(10)之外。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在包封表面(27,28)处是隔热的。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具有与第一包封表面(27)间隔开的第二包封表面(28)。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在所述第一包封表面(27)与所述第二包封表面(28)之间包含至少一种隔热的材料(30)。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在所述第一包封表面(27)与所述第二包封表面(28)之间具有废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在所述第一包封表面(27)与所述第二包封表面(28)之间具有由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内部流出的废气。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0)具有平行于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组的主流动方向。
22.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20)与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布置有燃烧器(40)。
23.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膨胀器组(13)的出口与所述热流室(24)之间布置有用于废气后处理的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后处理装置具有燃烧器(40)。
25.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室(24)实施成废气后处理系统。
26.内燃机(10),包括至少一个气缸、至少一个进气侧的气体交换阀(51),以及至少一个排气侧的气体交换阀(6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气体交换阀(51)具有压力补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膨胀缸(13)的至少一个进气侧的气体交换阀(51)具有压力补偿。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交换阀(51)具有阀盘(52)以及处于气缸内侧的阀盘面(52A,52B),并且所述压力补偿经由安装在所述气体交换阀(51)的杆(53)处的补偿活塞(55)来实现。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活塞(55)是双重作用的活塞。
30.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器组(11)具有损失容积小于5%、优选小于3%的压缩活塞。
31.内燃机(10),具有至少一个气缸和至少一个燃料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管(42)至少部分地在进气歧管和/或排气歧管内延伸。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管(42)是蓄能式喷射系统的分配管。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10)在所述进气歧管的上游具有用于加热工作气体(15)的机构。
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内部汽化的燃烧方法。
35.用于运行具有内部的间歇性式燃烧且具有热交换器(20)的内燃机(10)的方法,其中,热量借助于所述热交换器(20)传递到在压缩器组(11)中被压缩的工作气体(16)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压缩的工作气体(16)分配到所述膨胀器组(13)的至少两个膨胀缸(14)上。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膨胀缸(14)流出的废气被引导通过所述热交换器(20)。
37.用于运行具有内部的间歇性式燃烧且具有热交换器(20)的内燃机(10)的方法,其中,由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的热量借助于所述热交换器(20)传递到在压缩器组(11)中被压缩的工作气体(15)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膨胀缸(14)流出的废气在所述热交换器(20)中聚集。
38.用于运行具有内部的间歇性式燃烧且具有热交换器(20)的内燃机(10)的方法,其中,由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的热量借助于所述热交换器(20)传递到在压缩器组(11)中被压缩的工作气体(15)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15)在由所述热交换器(20)流出之后借助于加热机构来被供应热量。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15)借助于燃烧器(40)来被供应热量。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40)被供应可变的空气质量流。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40)以化学计量的燃烧空气比例来运行。
42.用于运行具有内部的间歇性式燃烧且具有热交换器(20)的内燃机(10)的方法,其中,由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的热量借助于所述热交换器(20)被传递到由压缩器组(11)流出的工作气体(1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在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之后且在流入到所述热交换器(20)中之前进行后处理。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通过热供应实现。
44.用于包括至少一个气缸和至少一个引导燃料(41)的燃料管(42)的内燃机(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41)在引入到工作气体(15)中之前被预热。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41)被加热到大于700°C的温度,优选地大于900° C的温度,进一步优选地大于1100° C的温度。
46.根据权利要求35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器组(13)的至少一个膨胀缸(14)具有至少一个进气阀,并且所述进气阀在于所述膨胀缸(14)内往复移动的膨胀活塞的上死点之前的10°至12°之间闭合。
全文摘要
为了在具有内部的间歇式燃烧的内燃机(10)中获得较高的效率,该内燃机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缸(12)构成的压缩器组(11)、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膨胀缸(14)构成的膨胀器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压缩器组(11)和所述膨胀器组(13)之间的热交换器(20),其中,所述热交换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压缩器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胀器组(13)中的工作气流,并且所述热交换器(20)的热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胀器组(13)流出的废气流,本发明提议,所述内燃机(10)在所述冷流室(22)的下游具有带有至少两个出口的工作气体分配器,其中,所述工作气体分配器的出口相应地与所述膨胀缸(14)的入口相连接。
文档编号F02M31/16GK102844541SQ201180011231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6日
发明者迪特尔·沃伊特, 乌利齐·若斯 申请人:Getas热力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