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456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的隔板叶片划分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轮机隔板分为上下两半,导叶片均匀的分布在上、下两半隔板中。在上、下半隔板的中分面左右两侧连接处须将叶片沿中分面割断,然后分别与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焊接起来,使其在结合时上、下两个叶片连成一个整体叶型,形成一个完整的汽道,如图I所示。这种分割叶片的结构由于方便设计和加工,得以长期应用。但由于汽轮机中隔板的数量是最多的,这种分割叶片的结构在叶片对接处容易出现间隙,从而产生漏汽,会对工作汽流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了隔板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其能够改善隔板的结构,解决叶片分割间隙漏气的状况,提高隔板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包括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之间为中分面,位于中分面处的静叶片为一体成型结构,该静叶片的一部分与上半隔板或下半隔板固定为一体,另一部分外露,且该静叶片被固定部分的宽度大于外露部分的宽度。所述外露部分的宽度不超过静叶片总宽度的1/3。合理排列叶片,上半隔板(I)和下半隔板(2)所持叶片的安装位置可适当调整,在中分面处尽量让叶片外露的部分较小(为保证静叶片强度一般外露部分宽度不超过整体宽度的1/3)。所述静叶片与下半隔板焊接为一体。所述中分面处外露部分背弧两侧相对于固定部分均窄I. 0±0. 2mm,使其能够顺利落入上半隔板内。在现有的结构中是将两个独立的静叶片分别装于隔板上下半中并将多余的部分割去,然后随着隔板上下半的接合完成叶片对接,使其形成完整的叶片组成汽道。但由于叶片是两体的并随着隔板被动结合,并且隔板与叶片在加工和安装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所以这种结构在叶片对接处可能会形成较大的间隙从而形成较大的漏气,产生较大的漏汽损失。本新型采用一个完整的静叶片来代替原本由两半组成的静叶片能保证叶片的完整性,减少漏汽损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完全满足叶片强度的要求,对叶片进行修整后能满足安装条件,使每一级隔板中分面处叶片能够以整体叶型来工作,不会对汽轮机流道汽流产生不利影响,大大增加了它的经济效益。

图I是现有技术中隔板叶片划分展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隔板叶片展开图;[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分面叶片安装与加工结构示意图。其中I.上半隔板,2.下半隔板,3.中分面,4.静叶片,5.固定部分,6.外露部分,7.中分面叶片背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包括上半隔板I和下半隔板2,上半隔板I和下半隔板2之间为中分面3,位于中分面3处的静叶片4为一体成型结构,该静叶片
4一部分与下半隔板2固定为一体,该部分为固定部分5,另一部分外露,为外露部分6,其设计要点是 a.且固定部分5的宽度大于外露部分6的宽度合理排列叶片,上半隔板I和下半隔板2的所持静叶片4宽度不必相等,在中分面3处尽量让静叶片4的外露部分6较小,所述外露部分的宽度(图3中h2)占静叶片4总宽度(固定部分5+外露部分6,图3中的h3)的 1/3 ;b.跨中分面3的静叶片4不再分割开,仅与下半隔板2焊接为一体;c.将跨中分面3叶片露出的头部,按图3进行加工,对中分面叶片背弧7两侧各减掉1.0±0. 2 mm (图3中的hi),使其能够顺利落入上半隔板2内。本结构能够改善隔板的结构,解决叶片分割间隙漏气的状况,提高隔板的经济效
.、/■
Mo
权利要求1.一种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包括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之间为中分面,位于中分面处的静叶片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是,该静叶片一部分与上半隔板或下半隔板固定为一体,另一部分外露,且固定部分的叶片宽度大于外露部分的叶片宽度。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露部分的宽度不超过静叶片总宽度的1/3。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静叶片与下半隔板焊接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露部分背弧两侧相对于固定部分均窄I. 0±0. 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隔板叶片划分结构,包括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上半隔板和下半隔板之间为中分面,位于中分面处的静叶片为一体成型结构,该静叶片的一部分与上半隔板或下半隔板固定为一体,另一部分外露,且该静叶片固定部分的宽度大于外露部分的宽度。本结构完全满足叶片强度的要求,对叶片进行修整后能满足安装条件,使每一级隔板中分面处叶片能够以整体叶型来工作,不会对汽轮机流道汽流产生不利影响,大大增加了它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F01D25/24GK202493301SQ20122010329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李佰军, 高权 申请人:山东济南发电设备厂有限公司,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