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702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催化器以及汽车,所述压发动机催化器包括壳体、分别对接至壳体相对两端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和支架,所述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分别对接至现有的发动机上,所述支架焊接在壳体、进气端以及出气端上,并固定至所述发动机上。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通过支架安装在发动机上,降低了因振动而开裂的风险。另外,该催化器大多采用厚钢板冲压或钢材铸造制成,机加工性好、成型性好、稳定性高。
【专利说明】 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汽车用增压发动机催化器通常是用普通的不锈钢板冲压再焊接形成,虽然易于操作,但是成型性一般,稳定性也较差,而且固定到发动机上后,很可能在发送机的振动下面临开裂的风险,导致安全系数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催化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催化器成型性一般、稳定性差,而且容易因为振动而开裂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包括壳体、分别对接至壳体相对两端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和支架,所述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分别对接至现有的发动机上,所述支架焊接在壳体、进气端以及出气端上,并固定至所述发动机上。
[0005]优选地,还包括预安装孔,间隔设置于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并与所述进气端或者出气端一体铸造,用以预安装所述催化器的隔热罩。
[0006]优选地,还包括进气端法兰,设置于进气端的末端,所述进气端通过该进气端法兰对接至发动机。
[0007]优选地,所述进气端以及进气端法兰均采用厚钢板冲压或者钢材铸造制成。
[0008]优选地,还包括出气端法兰,设置于出气端的末端,所述出气端通过该出气端法兰对接至发动机。
[0009]优选地,所述出气端以及出气端法兰均采用厚钢板冲压或者钢材铸造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支架采用不锈钢板冲压制成。
[0011]优选地,所述壳体为一中空的柱体,由不锈钢板卷板再焊接制成。
[0012]优选地,所述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均为一大致呈钩状的中空柱体,沿壳体的延伸方向分别由壳体的相对两端延伸一端长度后,再垂直弯折一段长度形成。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增压发动机催化器的汽车。
[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通过支架安装在发动机上,降低了因振动而开裂的风险。该种催化器的预安装孔随进、出气端一体铸造,因此成本较低,成型简单,机加工性好。铸造的进、出气端、焊接在壳体两端,焊缝处的强度高,不易开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增压发动机催化器的立体组装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8]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请参阅图1,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增压发动机催化器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图1所示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组装图。所述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包括壳体10、进气端20、出气端30以及支架40,所述进气端20以及出气端30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相对两端,分别用以将该催化器对接至增压发动机上,所述支架40则用以支撑固定该增压发动机催化器于发动机上。
[0020]所述壳体10为一中空的柱体,由不锈钢板卷板再焊接制成,用于载体的封装。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为一中空的圆柱体,当然也可以为中空的三角柱体或者其它中空的多边形柱体。
[0021]所述进气端20为一大致呈钩状的中空柱体,其沿壳体10的延伸方向由壳体10的一端延伸一段长度后,再垂直弯折一小段长度形成,且延伸过程中,尺寸较壳体10的端口处逐渐缩小,使该进气端20的尺寸较壳体10小。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端20由厚钢板冲压或钢材铸造制成。另外,前氧传感器座(图未标)随进气端20 —体铸造而成。显然,该种铸造加工的进气端20相比普通的不锈钢板冲压再焊接的进气端,具有成本低,成型性好,机加工性好,模态高,稳定性高等优点。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端20通过焊接的方式对接到壳体10的一端口处。
[0022]所述出气端30的结构与所述进气端20相似,其沿壳体10的延伸方向由壳体10的另一端延伸一段长度后,再垂直弯折一小段长度形成,且延伸过程中,尺寸较壳体10的端口处逐渐缩小,使该出气端30的尺寸较壳体10小。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端30也由厚钢板冲压或钢材铸造制成。另外,后氧传感器座(图未标)随出气端20—体铸造而成。显然,该种铸造加工的出气端30相比普通的不锈钢板冲压再焊接的进气端,具有成本低,成型性好,机加工性好,模态高,稳定性高等优点。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端30通过焊接的方式对接到壳体10的另一端口处。
[0023]所述支架40由不锈钢板冲压制成,并焊接在壳体10、进气端20以及出气端30上,用于提高催化器的稳定性,增强催化器的模态。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振动,该支架40可以将催化器固定在发动机上,降低催化器由于振动而开裂的风险。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40大致呈Z字形,显然该支架40也不局限于Z字形,也可以为M字形或者N
字形等。
[0024]优选地,所述增压发动机催化器还包括若干预安装孔50,所述预安装孔50间隔设置于进气端20以及出气端30上,用于作为催化器隔热罩的预安装孔。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安装孔50随进气端20以及出气端30 —体铸造而成。
[0025]优选地,所述增压发动机催化器还包括进气端法兰60以及出气端法兰70,分别设置于进气端20以及出气端30,用以方便将该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对接至发动机上。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端法兰60以及出气端法兰70均为厚钢板冲压或者钢材铸造制成,可以是与所述进气端20或者出气端30 —体铸造而成,也可以是独立加工后分别装设到所述进气端20或者出气端30上的。
[0026]组装该增压发动机催化器时:首先,利用所述预安装孔50将隔热罩装设于该催化器上;其次,通过所述进气端法兰60以及出气端法兰70将该催化器对接到发动机上;最后,再将所述支架40也固定到发动机上,即可将该增压发送机催化器组装到发动机上。
[0027]本实用新型车用增压发动机催化器,通过支架40安装在发动机上,降低了因振动而开裂的风险。该种催化器的前、后氧传感器座及预安装孔50随进、出气端一体铸造,因此成本较低,成型简单,机加工性好。铸造的进、出气端、焊接在壳体两端,焊缝处的强度高,不易开裂。
[002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增压发动机催化器的汽车。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包括壳体、分别对接至壳体相对两端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分别对接至现有的发动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焊接在壳体、进气端以及出气端上,并固定至所述发动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安装孔,间隔设置于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并与所述进气端或者出气端一体铸造,用以预安装所述催化器的隔热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端法兰,设置于进气端的末端,所述进气端通过该进气端法兰对接至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以及进气端法兰均采用厚钢板冲压或者钢材铸造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气端法兰,设置于出气端的末端,所述出气端通过该出气端法兰对接至发动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端以及出气端法兰均采用厚钢板冲压或者钢材铸造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不锈钢板冲压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中空的柱体,由不锈钢板卷板再焊接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均为一大致呈钩状的中空柱体,沿壳体的延伸方向分别由壳体的相对两端延伸一端长度后,再垂直弯折一段长度形成。
10.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以及固定在发动机上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发动机催化器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催化器。
【文档编号】F01N3/28GK203403928SQ201320406850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发明者】叶天行, 杨帆, 雷树彬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