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518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及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及结构,其是于节气门的进气管的内侧设置有数个导流管/导流通道,分别用以对进气管中的一蝶阀相对启闭的两侧导引进气气流,使节气门在进气时,可藉由该些导流管/导引通道引导气流通过蝶阀,提升进气时气流的流速,达到强化引擎效能、省油的功效。
【专利说明】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及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引擎节气门的进气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用以提高进气流速、增加派动效果、提升引擎效能的辅助增压装置及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全球资源日益贫乏,原油价格高居不下,对于一般民众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燃油,价格亦持续升高,因此,对于如何节省车辆耗油量以及提高引擎的效能,是一直以来备受重视的课题。
[0003]对于车辆引擎,进气管路的设计是引擎结构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常是藉由进气管中的蝶阀,形成一种可配合引擎内部压力自动调节进气量的节气门;一般车辆引擎的结构中,为使引擎维持不熄火正常的运作,进气管通常均保持畅通的状态,利用汽缸活塞动作所产生的压力差,使外部气体以自然进气的方式吸入节气门中,但,已知车辆引擎的进气管并未有妥善的导流结构,因此气流自然流入节气门后,并无法利用气流的惯性来改善引擎的燃烧反应,往往无法发挥引擎应有的效能,而驾驶人为了提高引擎扭力,望往透过重踩油门提高转速,也因此增加车辆的耗油量,形成浪费。
[0004]有鉴于此,透过改善节气门的进气来增加引擎效能、节省耗油,是近年来相关业者的研究首重,本发明人亦透过多年研究经验的累积,经多次的改良与试验,终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透过导流管的小口径来导引进气气流,有效地提高进气流速,加强进气气流的惯性作用,改善引擎内部燃烧的效果,提升引擎的性能。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可轻易地装设于各式不同口径大小的节气门中,应用极为广泛。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该节气门设有进气管及位于该进气管中的蝶阀,其特点是,该辅助增压装置包括连结座及数个导流管,该连结座为环状体,用以结合于该进气管的进气端;该数个导流管分别结合于该连结座相对的两侧,用以于该连结座结合于该进气管时,该各导流管可位于该进气管内缘,且该各导流管一端管口朝向该蝶阀,使该节气门进气时,可由该些导流管引导气流通过该蝶阀,以提升进气时气流的流速,达到改善引擎燃烧、提升性能的效果。
[0008]较佳的,所述连结座向外延伸有至少二定位支臂,该定位支臂结合于该进气管的进气端,使该连结座固定于该进气管内侧。藉此,使用者在安装定位时更为便捷。
[0009]较佳的,所述连结座为由二可相对结合的连结组件组成的环状体,且该连结座通过该二连结组件彼此间相对滑移伸入而收缩或扩张。藉此,有效地利用二连结组件相对作动,使呈环状体的连结座可相对收缩或扩张,可轻易地装设于各种不同口径的进气管中。
[0010]较佳的,所述各连结组件包含一呈半圆形的弧形段,该弧形段于两端分别连接一接合段及一滑移段,并于靠近接合段的位置设有穿孔;其中,该各接合段用以结合另一连结组件的接合段,该各滑移段用以穿设于另一连结组件的穿孔中,且可相对另一连结组件的穿孔前后滑移。
[0011]较佳的,所述各连结组件的该滑移段于自由端设有一凸榫,用以对穿设的穿孔形成止挡。
[0012]较佳的,所述二连结组件相结合的该二接合段横设于该二连结组件之间,且该些导流管分别设置于该二弧形段,又,该辅助增压装置于该二接合段的位置进一步设有一导流片,该导流片包含由该二接合段分别朝向两侧导流管延伸的二弹性翼板。藉由导流片疏导气流的效果,使引擎无论是在低转速或高转速运行的状态下,皆能透过导流管的引导达到最佳的功效,提升引擎的整体性能。
[0013]较佳的,所述各连结组件与该导流片由金属板体构成,加工工法上极为简单,可大幅降低大量生产的成本。
[0014]较佳的,所述各导流管中设有至少一分流片,且该分流片沿该导流管的方向延伸。
[0015]此外,利用本发明辅助增压装置改善进气气流的原理,另一步提供了一种辅助增压结构,其可应用于节气门中,有效地达到有效地提高进气流速,提升引擎性能的功效。
[0016]为达此目的,该辅助增压结构应用于一节气门,该节气门于一进气管中设有一蝶阀,且该蝶阀可依其自身的轴线旋转,用以启闭或调节通过该进气管的气流,其特点是:所述进气管于对应该蝶阀两侧启闭的位置分别设有数个朝进气方向延伸的导流通道,使该节气门进气时,可由该些导流通道引导气流通过该蝶阀,以提升进气气流的流速。
[0017]较佳的,所述各导流通道中可选择性地设有至少一分流片,且该分流片沿该导流通道的方向延伸。
[0018]以下,为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功效,兹透过实施例并配合图式细说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结组件分离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件分解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缩状态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于进气管的正面视角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于进气管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于进气管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00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导流片分离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合于进气管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合于进气管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0030]符号说明:
[0031]1.....辅助增压装置10....连结座
[0032]11....连结组件111...弧形段
[0033]112...接合段113...滑移段
[0034]114...穿孔115...凸榫
[0035]12....定位支臂20....导流管
[0036]20’....导流通道21、21’....分流片
[0037]30....导流片31....弹性翼板
[0038]40____进气管41____进气端
[0039]42....蝶阀A.....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对于一般引擎的节气门结构,基本包含有一进气管40及设于进气管40内的蝶阀42(可参见图6所示),当引擎汽缸活塞动作产生压力差时,蝶阀42可依其自身的轴线旋转,形成开启或闭合的状态,调节通过进气管40进入引擎中的进气量。
[004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1,主要结构包含有一连结座10及数个导流管20。连结座10由二连结组件11相结合而成,构成中央镂空的环状体;各连结组件11由金属板体弯折制成,与另一连结组件11以相对旋转180度的角度结合,分别包含有依序连接的接合段112、弧形段111及滑移段113,二连结组件11的接合段112相互结合,结合后位于连结座10中央位置,二连结组件11的弧形段111概呈半圆形的弧形片体,并于靠近接合段112的位置设有穿孔114,二连结组件11的滑移段113则分别穿设于另一连结组件11的穿孔114中,且可相对另一连结组件11的穿孔114前后滑移,并于其自由端设有凸榫115,以对穿设的穿孔114形成止挡。
[0042]该些导流管20由金属材质制成,各导流管20均于旁侧切有切口,用以供片状体的连结组件11穿入,使该些导流管20可分别置于弧形段111上,而当二连结组件11相结合成连结座10后,该些导流管分别位于连结座10相对的两侧。
[0043]连结座10外侧延伸有数个定位支臂12,用以结合于节气门的进气管40的进气端41时(如图5、图6所示),将连结座10定位于进气管40的内侧。
[0044]再请一并参阅图4,弧形段111具有相当程度的挠性及回复力,当从连结座10两侧向内施予一座用力时,可藉由二滑移段113深入另一连结组件11的穿孔114中,使本实施例辅助增压装置I的连结座呈现收缩的状态;而当停止施予作用力或外在的限制因素消除后,透过弧形段11所产生的回复力,使二滑移段113逐渐退出另一连结组件11的穿孔114,并透过滑移段113自由端的凸榫115止挡于穿孔114内侧,使连结座10可自然扩张回复如图1的状态;藉此,不仅使本发明辅助增压装置I可广泛地适用于各式口径的节气门结构中,且极大程度降低组装上的困难,提升其便利性。
[0045]如图5及图6所示,是示意本实施例辅助增压装置I装设于节气门进气管40的状态,其装设于进气管40的进气端41,且连结座10及导流管20均位于进气管40的内测,透过连结组件11自动向外扩张的回复力,使导流管20可尽可能地底贴于进气管40的内缘,且管口分别对应蝶阀42两侧启闭的位置,藉此,当蝶阀42开启时,气流A可经由导流管20的引导,提高流速后再通过蝶阀42,利用导入的高速气流A产生的惯性作用,提升引擎内部燃烧的效果,达到强化引擎效能、节省耗油量的功效。
[0046]再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依据蝶阀42启闭时的状态,若导流管20的管口距蝶阀42进气位置过远时(如图6所示),蝶阀42的一侧朝向远离导流管20的方向开启,因此形成较宽广的空间使部分进气气流呈现自然流入的状态,将降低导流管20导引气流A的功效,有鉴于此,导流管20于装设于连结座10时,可呈相对高低的状态(如图7所示),使本实施例辅助增压装置I装设于进气管40后,可相应配合蝶阀42启闭的方向,减少导流管20管口与蝶阀42启闭位置间的距离,达到最佳的导流效果。
[0047]此外,依据本实施例利用小口径导流管20导流,可进一步于各导流管20中增设有分流片21,其沿该导流管20两端的方向延伸。使各处气流A可通过的面积更为狭小,进一步增加所导入的气流A的流速,强化引擎效能。
[0048]再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连结座10与导流管20的结构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更进一步于横设于连结座10中央的二接合段112设有导流片30,该导流片30同样由金属板体弯折制成,中段受二接合段112夹固于其中,形成由二接合段112分别向两侧斜向延伸的二弹性翼板31 ;二弹性翼板31可随外力的作用内缩,并藉由回复力抵顶于两侧的导流管20。
[0049]各弹性翼板31平时端部可抵顶于导流管20,当引擎低转速运转时,可透过导流片30减少气流A从连结座10中央镂空处通过,形成自然流入蝶阀42的状况,提升导流管20的效能(如图10所示),而当引擎高转速运转时,可适度的配合节气门所需的进气量,受气压的作用力向内收缩并同时将气流A导向蝶阀42的两侧(如图11所示),形成最佳的导流状态。
[0050]请再参见图5至图7,依据前述实施例的辅助增压装置1,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结构应用于节气门中,其可于进气管40的内侧,分别于对应蝶阀42两侧启闭的位置设有数个导流通道20’,各导流通道20’朝向进气管40的进气方向(进气端41的方向)延伸,或可延伸至进气端41外,同样可使节气门在进气时,利用导流通道20’引导气流通过蝶阀42,达到提升进气气流A流速,强化引擎效能的功效。
[0051]据此,同样可于适当的导流通道20’中配置有分流片21’,进一步的提升进气气流A流速。
[0052]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之用于节气门之辅助增压装置及结构,确实可增加进气流速、提升引擎效能,且兼具易于组装、降低生产难度等之功效,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之发明,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0053]惟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范围应以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为准。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亦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该节气门设有进气管及位于该进气管中的蝶阀,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增压装置包括连结座及数个导流管,该连结座为环状体,用以结合于该进气管的进气端;该数个导流管分别结合于该连结座相对的两侧,用以于该连结座结合于该进气管时,该各导流管可位于该进气管内缘,且该各导流管一端管口朝向该蝶阀,使该节气门进气时,可由该些导流管引导气流通过该蝶阀,以提升进气时气流的流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座向外延伸有至少二定位支臂,该定位支臂结合于该进气管的进气端,使该连结座固定于该进气管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座为由二可相对结合的连结组件组成的环状体,且该连结座通过该二连结组件彼此间相对滑移伸入而收缩或扩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结组件包含一呈半圆形的弧形段,该弧形段于两端分别连接一接合段及一滑移段,并于靠近接合段的位置设有穿孔;其中,该各接合段用以结合另一连结组件的接合段,该各滑移段用以穿设于另一连结组件的穿孔中,且可相对另一连结组件的穿孔前后滑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结组件的该滑移段于自由端设有一凸榫,用以对穿设的穿孔形成止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连结组件相结合的该二接合段横设于该二连结组件之间,且该些导流管分别设置于该二弧形段,又,该辅助增压装置于该二接合段的位置进一步设有一导流片,该导流片包含由该二接合段分别朝向两侧导流管延伸的二弹性翼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结组件与该导流片由金属板体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节气门的辅助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流管中设有至少一分流片,且该分流片沿该导流管的方向延伸。
9.一种辅助增压结构,其应用于一节气门,该节气门于一进气管中设有一蝶阀,且该蝶阀可依其自身的轴线旋转,用以启闭或调节通过该进气管的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于对应该蝶阀两侧启闭的位置分别设有数个朝进气方向延伸的导流通道,使该节气门进气时,可由该些导流通道引导气流通过该蝶阀,以提升进气气流的流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流通道中可选择性地设有至少一分流片,且该分流片沿该导流通道的方向延伸。
【文档编号】F02M35/104GK204126739SQ20142051426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刘高聪 申请人:刘高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