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隔断油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68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包括:

发动机机体(10);

储油腔(2),用于存储活塞杆冷却油;

过渡腔(16),耦合到所述储油腔,在所述过渡腔中安置了隔断油膜装置,以确保油分子薄膜在此被完全去除;

绝油腔(11),耦合到所述过渡腔(16),用于安置气体工质;

活塞杆(1),被插入并贯通所述储油腔、所述过渡腔以及所述绝油腔,并进行往复的前后运动;

所述隔断油膜装置包括:

油膜隔断圈(17),在所述过渡腔中,套在所述活塞杆的上并与所述活塞杆形成过盈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杆密封壳凸起部(4),杆密封壳凹部(5),两者互相配合,套在所述活塞杆之上,用于将密封件组合紧压在所述活塞杆的行进通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组合包括:

第一组密封件,位于所述过渡腔靠近所述储油腔的附近,并包括:第一活塞密封圈(3)、杆密封挡片(13)、孔用挡圈密封垫(14),先将所述活塞杆套入所述杆密封壳凸起部,然后依次将所述第一活塞密封圈、所述杆密封挡片)、和所述孔用挡圈密封垫)穿在所述活塞杆之上,然后再将所述油膜隔断圈装在所述活塞杆上;

第二组密封件,位于所述过渡腔靠近所述绝油腔的附近,并包括:杆密封挡环(7)、孔用挡圈(8)、第二活塞密封圈(19),在以上第一组密封件和所述油膜隔断圈装在所述活塞杆上之后,将所述杆密封挡环、所述孔用挡圈、所述第二活塞密封圈依次套在所述活塞杆之上;

所述油膜隔断圈位于所述第一组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组密封件之间,且所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不会使得所述油膜隔断圈触碰所述第一组密封件和所 述第二组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油膜装置还包括:

大密封圈(15),是将所述第一活塞密封圈、所述杆密封挡片)、和所述孔用挡圈密封垫)穿在所述活塞杆上之后,所述大密封圈被套装在所述杆密封壳凸起部上,用于固定所述杆密封壳凸起部,随后再将所述油膜隔断圈装在所述活塞杆上;

小密封圈(6),是在将所述杆密封挡环、所述孔用挡圈、所述第二活塞密封圈依次套在所述活塞杆上之后,所述小密封圈被套装在所述杆密封壳凹部上,并用于固定所述杆密封壳凹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机体上还开设有:高压进气口(9)、活塞杆冷却进油口(12),以及低压进气口(18);

其中,在发动机工作期间,加热后的气体工质从所述高压进气口进入所述绝油腔进行做功。低温的冷却油从所述活塞杆冷却进油口进入所述储油腔,用于对所述活塞杆进行冷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密封圈和所述第二活塞密封圈19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其他密封材料,用于套在所述活塞杆上,与所述活塞杆紧密配合,以初步隔断油气和油膜,但不阻碍所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

所述孔用挡圈密封垫用于封盖并限位所述杆密封挡片,以进一步与所述第一活塞密封圈配合,提高密封效果;

所述孔用挡圈用于封盖并限位所述密封挡环,以进一步与所述第二活塞密封圈配合,提高密封效果。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通过与所述活塞杆过盈配合的所述油膜隔断圈,可以隔断所述活塞杆上附着的油膜向所述绝油腔的进一步运动,使所述活塞杆上附着的油膜堆积在所述活塞杆上与所述油膜隔断圈相接触的位置,进而由于油膜自身重力原因而滴落 在所述过渡腔中。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油腔中施加高压,在所述过渡腔中施加低压,可以在所述绝油腔和所述过渡腔之间形成一个逆向的压力差,杜绝油气进入所述绝油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膜隔断圈呈0形,是橡胶材质,且直径为16mm,圈厚度为2.4mm。

10.一种用于外燃式发动机的不同腔室之间油膜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膜隔断圈(17),在所述外燃式发动机的储油腔(2)和绝油腔(11)之间的过渡腔(16)中,套在所述外燃式发动机的活塞杆(1)的上并与所述活塞杆形成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油膜隔断圈是密封材料,且直径为14mm至18mm中的一个值,圈厚度为2mm至4mm中的一个。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