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供油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15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的供油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供油构造,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形成于凸轮轴上方的油流通路径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有形成于凸轮轴上方的油流通路径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的供给构造(内燃机的供油构造),其中,使沿内燃机凸轮轴延伸的树脂部件相互接合并于内部形成油流路(油流通路径),同时,在油流路的底部具有向凸轮轴开口的多个喷油孔。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润滑油的供给构造中,油(机油)从设于一端部的供油孔流经细长状的油流路而被供给至位于供油孔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同时,油从沿油流路行状配置的喷油孔喷向凸轮轴。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2701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中,在细长状的油流路中,人们认为在靠近设于一端部的供油孔的喷油孔和远离供油孔的另一端部侧的喷油孔处,因油流路内的压力损耗而会产生油的喷射压力(喷射量)不均的情况。因此,为了在另一端部侧的喷油孔处确保最低必要限度的喷射量,需向油流路供给更多的油量,从而存在作为油的供给源的油泵相应地大型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中1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使供油量为最低必要限度而实现油泵的小型化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具有:油流通路径、供油部和多个喷油孔,上述油流通路径以在内燃机的吸气用或排气用的至少一方的凸轮轴的铅直上方沿凸轮轴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油在其中流通;上述供油部设于油流通路径的一端侧并向油流通路径供给油;上述喷油孔以沿油流通路径排列,同时向铅直下方开口的方式设置,并将油流通路径中的油向凸轮轴喷射。在油流通路径中设有分隔部,上述分隔部以从一端侧向与供油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侧跨越多个喷油孔而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以将从供油部供给来的油分配于多个喷油孔中的每一个的方式分隔油流通路径的内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中,在油流通路径设有分隔部,上述分隔部以从一端侧向与供油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跨越多个喷油孔而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以将从供油部供给来的油分配于多个喷油孔中的每一个的方式分隔油流通路径的内部。由此,从设于油流通路径的一端侧的供油部供给来的油在油流通路径中流通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分隔部对扩散至油流通路径内的油到各个喷油孔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进行调整。即无论各喷油孔靠近或远离位于最上游的供油部,都能够使油压相对各喷油孔均等地作用。因此,无需为了使距供油部最远的喷油孔能喷射出规定量的油而提高整个油流通路径内的油压,而能够以使任一个喷油孔以最低必要限度的喷射量(分布量)对油进行喷射的方式形成油流通路径。因此,油泵的容量(能力)无需过剩即可谋求油泵的小型化。

在根据上述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中,分隔部优选包含放油部,上述放油部用于将从供给部供给来的油放出至喷油孔。

如果以上述方式构成,则能够利用设于分隔部的放油部对从设于油流通路径的一端侧的供油部供给来的油到各个喷油孔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进行调整,以使得它们互相相等。由此,即使在油流通路径形成为沿凸轮轴延伸的细长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得到可从各个喷油孔中喷射出最低必要限度的喷射量(分布量)且油压(喷射量)互相均等的油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

在上述分隔部包含放油部的结构中,放油部优选设于分隔部的上端面,并以沿高度方向分隔油流通路径的内部的分隔部的上端面的高度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的方式构成。

如果以上述方式构成,则能够通过高度(分隔部的突出量)较大的分隔部的部分(靠近上游侧的部分)使从供油部到靠近供油部侧的喷油孔的流动阻力相对增大并容易地减少油的放出量。相反地,能够通过的高度(突出量)较小的分隔部的部分(靠近下游侧的部分)使从供油部到更远侧的喷油孔的流动阻力相对减小并容易地增加油的放出量。由此,能够容易地修正油流通路径内流动阻力(压力损耗)的不均衡。

在分隔部包含上述放油部的结构中,放油部优选具有放油路径,上述放油路径以将从供油部供给来的一部分油直接引导至喷油孔附近的方式分割分隔部。

如果以上述方式构成,则除了从供给部流经油流通路径并到达各个喷油孔的油以外,还能够通过分隔部的放油路径将在油流通路径中流通的一部分油直接引导至喷油孔附近,因此能够使从供油部到达各个喷油孔的油的总流量相互相等。由此,能够容易地修正油流通路径内流动阻力(压力损耗)的不均衡。

在根据上述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中,分隔部优选从最靠近供油部侧的喷油孔所对应的位置沿多个喷油孔的排列方向而延伸至另一端侧,在油流通路径中,设有喷油孔的下游路径部分的路径宽度大于设有分隔部的上游路径部分的路径宽度。

如果以上述方式构成,则能够使在设有喷油孔的路径宽度相对较大的下游路径部分中流通的油的流动阻力(压力损失)降低为低于在设有分隔部的路径宽度相对较小的上游路径部分中流通的油的流动阻力(压力损失),因此与在下游路径宽度(机油路径的切面)被扩大的部分,更容易使机油分配至各个喷口。

应予说明,在根据上述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中,也可考虑以下结构。

(附注项1)

即,在上述放油部具有放油路径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中,放油路径的路径宽度小于放油路径以外的油流通路径的路径宽度。

(附注项2)

此外,在上述放油部具有放油路径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中,放油路径对应多个喷油孔中的每一个而设置,靠近油流通路径中的一端侧的喷油孔所对应的放油路径的路径宽度小于靠近另一端侧的喷油孔所对应的放油路径的路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性地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以及供油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油管以及其下方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油管部件的构造的平面图(上表面图)。

图4为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油管部件中分隔部的截面图。

图5为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供油管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供油管部件的构造的平面图(上表面图)。

图7为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供油管部件的构造的平面图(上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发动机的概略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汽车)用发动机100(内燃机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在气筒内活塞1的往返运动而连续地重复进行吸入、压缩、膨胀(燃烧)、排气的一个循环,从而使曲轴2旋转。另外,发动机100还具有作为通过从曲轴2的旋转中取得驱动力而带动车辆行驶的驱动源的功能。

发动机100具有铝合金制成的发动机主体10,上述发送机主体10包括沿Z方向延伸的气缸体11、紧固于气缸体11的Z1侧的缸盖12、以及紧固于气缸体 11的Z2侧的曲轴箱13。此外,缸盖12覆盖有气缸盖罩14。在发送机主体10中,除了产生驱动力的活塞1以及连杆1a和曲轴2,用于控制(调整)各气筒中混合气体的爆发时间的吸气用凸轮轴3a以及排气用凸轮轴3b和由吸气阀4以及排气阀5等组成的阀机构6(配气机构(valve train)计时部件)也被组装于缸盖12内。

为了使发送机主体10中的这些驱动机构部(阀机构6)连续地运作,在发动机100中设有使作为润滑油的油(机油)循环的润滑装置20。

(润滑装置的结构)

润滑装置20具有油泵21、以及用于通过油泵21使油在发送机主体10的内部循环的油压回路路径30。利用曲轴2的驱动力旋转的油泵21具有如下功能:其将机油从油盘13a经吸入口21a吸入至容积室21c,然后随容积室21c的缩小,同时产生规定的油压的状态下,将油从喷出端21b处喷出(压力泵送)。

另外,如图1所示,油压回路路径30包括连接油盘13a与油泵21的吸入口21a的油路31、连接油泵21的喷出端21b与滤油器22的油路32、以及连接滤油器22与曲轴2内部的油路33。另外,油压回路路径30进一步包括从油路33的X1侧端部向上方(箭头Z1方向)延伸并到达设有凸轮轴3a(3b)以及阀机构6的气缸盖罩14内部的油路34。应予说明,在油路34的下游侧的末端部安装有下述供油管部件40。

由此,通过油泵21从油盘13a抽起的油流经油路31、32以及33而被供给至活塞1周围(气缸的内侧面,连杆1a以及曲轴2)的可动部(滑动部)。此外,油也流经油路31、32以及34(供油管部件40)而被供给至凸轮轴3a(3b)以及阀机构6的可动部(滑动部)。然后,油在缸盖12以及气缸体11中因自身重力作用而下落,到达曲轴箱13的同时返回油盘13a。

(供油管部件的结构)

此外,如图3所示,供油管部件40具有供油部41、一对油流通路径42和在每条油流通路径42中设置8个、两侧共计16个的喷油孔43。供油部41位于油路34(参考图1)的下游侧的末端部(油流通路径42的最上游侧),并具有向分岔为2条的一对油流通路径42供给油(机油)的作用。从供油部41分岔的一方侧(Y1侧)的油流通路径42以在吸气用的凸轮轴3a的铅直上方沿凸轮轴3a延伸的方式 形成。此外,从供油部41分岔的另一方侧(Y2侧)的油流通路径42以在排气用的凸轮轴3b的铅直上方沿凸轮轴3b延伸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喷油孔43以在各油流通路径42中朝向凸轮轴3a(3b)并向铅直下方开口的方式设置。此外,各个喷油孔43沿油流通路径42并隔开阀机构6的配置间隔而排列。由此,形成使在油流通路径42中流通的油从各个喷油孔43喷向凸轮轴3a(3b)的结构。应予说明,凸轮轴3a(3b)中的阀机构6(参考图2)被配置于喷油孔43的正下方(Z2侧)。

(供油管部件的构造)

此外,对供油管部件40进行构造上的说明。应予说明,在下文中,对供油管部件40中配置于吸气用的凸轮轴3a上方的供油管部件40a的部分进行说明。即,对于配置于排气用的凸轮轴3b上方的供油管部件40b的部分,由于其构造上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对供油管部件40b的说明。

如图2所示,供油管部件40由树脂制的主体部件401和树脂制的盖部件402构成,上述主体部件401由油流通路径42、喷油孔43以及后述的分隔部50一体地形成,上述盖部件402接合于主体部件401的上表面401a。即,通过使具有框状结构的盖部件402与从平面上看具有框状结构(参考图3)的主体部件401重合并接合(利用振动焊接进行接合),而形成在主体部件401与盖部件402相对的内部空间形成有供油部41、油流通路径42、喷油孔43以及分隔部50的结构。

(各供油管内部的详细构造)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供油管40a中的油流通路径42中,设有从配置有供油部41的一端42a侧(X1侧)向与供油部41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42b侧(X2侧)延伸的分隔部50。此外,分隔部50在喷油孔43的Y1侧的侧方区域中,跨越从X1侧数起第1~第7个的7个喷油孔43而延伸。应予说明,在油流通路径42中设有分隔部50的供油管40a(40b)的构造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燃机的供油构造”的一个例子。

因此,油流通路径42由细长状的上游路径部分44和下游路径部分45构成,上述上游路径部分44从供油部41向箭头X2方向沿分隔部50延伸至另一端42b附近,上述下游路径部分45在另一端42b附近折返并沿箭头X1方向向一端42a延伸。此外,在下游路径部分45的底部,8个喷油孔43向下方(纸面里侧)开口。 而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分隔部50具有以在油流通路径42中流通的油被均等地分配至全部(8个)喷油孔43的方式分隔油流通路径42的内部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分隔部50并非遍及所有的形成区域(X轴方向)并从主体部件401的内底面向上方(铅直上方)延伸并接合于盖部件402的下表面。即,在分隔部50中设有将供给自供油部41的油放出至各个喷油孔43的放油部51。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放油部51设于分隔部50的上端面50a上。即上端面50a与盖部件402的下表面的空隙部分相当于放油部51。在此情况下,沿高度方向(Z轴方向)分隔油流通路径42内部的分隔部50的高度H(从主体部件401的内底面向盖部件402的下表面的突出量)以从在一端42a的高度H1(最大值)向在另一端42b的高度H2(最小值)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向箭头X2方向的向下坡度)并逐渐减少的方式形成。因此,形成倾斜面的上端面50a与盖部件402的下表面的空隙部分(放油部51)从一端42a向另一端42b逐渐扩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分隔部50从与最接近供油部41(第1个)的喷油孔43相对应的位置,沿余下的7个喷油孔43向另一端42b侧延伸。并且,油流通路径42以未设有分隔部50的下游路径部分45的路径宽度(槽宽)W2大于设有分隔部50的细长状的上游路径部分44的路径宽度(槽宽)W1的方式形成。

由此,如图4所示,从供油部41供给的油,经上游路径部分44(路径宽度W1)沿箭头X2方向流动而到达另一端42b附近,并于另一端42b附近向箭头X1方向折返,流经下游路径部分45(路径宽度W2)并依次被供给至第8个~第1个的8个喷油孔43。此外,从供油部41供给的油在上游路径部分44的途中越过分隔部50的上端面50a而从上游路径部分44一侧经放油部51而被供给至第1个~第7个喷油孔43。

如此,在供油管部件40a处,从供油部41供给的油通过沿分隔部50流向上游路径部分44以及下游路径部分45的路径,及经放油部51(越过分隔部50)流至下游路径部分45的路径而向8个喷油孔43扩散。此时,因为分隔部50的高度H从一端42a(高度H1)向另一端42b(高度H2)变化,因此通过分隔部50的靠近上游侧的部分,从供油部41到靠近供油部41侧的喷油孔43的流动阻力相 对增大并使油的放出量减少,同时,通过分隔部50的靠近下游侧的部分,从供油部到更远侧的喷油孔43的流动阻力相对减小并使油的放出量增加。因此,使各个喷油孔43形成无论靠近或远离位于最上游的供油部41,所有的喷油孔43的喷射量(分布量)都得以平均化的结构。

应予说明,如图3所示,对于从供油部41向相反侧(Y2侧)的延伸的供油管部件40b,油也伴随着与供油管部件40a相同的现象而流动。因此,在供油管部件40b中,也使各喷油孔43形成无论靠近或远离位于最上游的供油部41,所有的喷油孔43的喷射量(分布量)都得以平均化的结构。在第一实施形式中的发动机100的供油构造(供油管部件40)以上述方式形成。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取得如下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油流通路径42中设有分隔部50,上述分隔部50以从一端42a向另一端42b并跨越7个喷油孔43而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以从供给部41供给的油被分配至8个喷油孔43中的每一个的方式分隔油流通路径42的内部。因此,在从设于油流通路径42的一端42a的供油部41供给的油于油流通路径42内流通的过程中,可通过分隔部50调整向油流通路径42内扩散的油到各个喷油孔43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即,无论各喷油孔43靠近或远离位于最上游的供油部41,都能够使油压相对各喷油孔43均等地作用。因此,无需为了使距供油部41最远的喷油孔43能喷射出规定量的油而提高油流通路径42内的整体油压,而能够以使任意一个喷油孔43以最低必要限度的喷射量(分布量)对油进行喷射的方式构成供油管部件40a及40b(油流通路径42)。因此,油泵21的容量(能力)无需过剩即可谋求油泵21的小型化。此外,由于能够保留使阀机构6得以充分润滑的最低限度的分散量,因此也能够谋求供油管部件40的小型化。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分隔部50设有放油部51,上述放油部51将从供给部41供给来的油放出至喷油孔43。因此,能够同时利用分隔部50及设于分隔部50的放油部51对从设于油流通路径42的一端42a的供油部41供给来的油到各个喷油孔43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进行调整,以使得它们互相相等。因此,即使在油流通路径42形成为沿凸轮轴3a(3b)延伸的细长状的情况下,也 能够容易地获得如下发动机100的供油管部件40:其可从各喷油孔43中喷射出最低必要限度的喷射量(分布量)并且油压(喷射量)互相均等的油。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放油部51设于分隔部50的上端面50a,并使沿高度方向分隔油流通路径42内部的分隔部50的上端面50a的高度H从一端42a的高度H1向另一端42b的高度H2逐渐减小。因此,通过高度H(向分隔部50的上方的突出量)较高的分隔部50的靠近上游侧的部分,能够使从供油部41到靠近供油部41侧的喷油孔43的流动阻力相对增大并容易地减少油的放出量。反之,通过高度H(突出量)较小的分隔部50的靠近下游侧的部分,能够使从供油部41到更远侧的喷油孔43的流动阻力相对变小并容易地增加油的放出量。由此,能够容易地修正(平均化)油流通路径42中流动阻力(压力损耗)的不均衡。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设有喷油孔43的下游路径部分45的路径宽度(槽宽)W2大于设有分隔部50的上游路径部分44的路径宽度(槽宽)W1的方式构成油流通路径42。由此,能够使在设有喷油孔的路径宽度W2相对较大的下游路径部分45中流通的油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降低为低于在设有分隔部50的路径宽度W1相对较小的上游路径部分44中流通的油的流动阻力,因此,与在下游路径部分45中路径宽度(流路截面)扩大的情况相应,能够容易地将油分配至各个喷油孔43。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1、图3、图5及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有所不同,表示在具有相同高度的分隔部250中的指定位置,设置有分割分隔部250的放油路径52的例子。应予说明,在图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上相同的符号进行图示。

(供油管部件的构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形式的发动机的供油构造中,如图6所示,油路34(参考图1)的下游侧的末端部设置有供油管部件240。应予说明,供油管部件240的外形形状和供油管部件40(参考图3)相同。此外,供油管部件240具有供油部41、一对油流通路径242和多个(合计16个)喷油孔43。并且,供油管部件240由供油管240a及供油管240b构成。

(各个供油管内部的详细构造)

在供油管240a中的油流通路径242中,设有分隔部250,上述分隔部250从配置有供油部41的一端42a(X1侧)沿箭头X2方向跨越第1个~第4个喷油孔43而延伸。此外,分隔部250具有在供油管240a的中央部终止的末端部255。因此,沿从X1侧数起第5个~第8个喷油孔43处没有设置分隔部250。应予说明,在油流通路径242中设有分隔部250的供油管240a以及240b的构造是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的供油构造”的其中一个例子。

由此,油流通路径242由上游路径部分44、下游路径部分245a和下游路径部分245b构成,上述上游路径部分44为从供油部41沿分隔部250延伸至中央部为止的细长状,上述下游路径245a在中央部折返并向一端42a延伸,上述下游路径245b从中央部进一步向箭头X2方向延伸并到达另一端42b附近。

在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分隔部250具有放油路径52(放油部的一个例子),上述放油路径52将从供油部41供给来的油放出至第1个~第4个喷油孔43的附近。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放油路径52以位于从X1侧数起第1个~第4个中的每一个喷油孔43附近(稍微上游侧),并以分割分隔部250的方式而形成为槽状。此外,具有槽状的放油路径52的路径宽度(槽宽)W51~W54(参考图6)形成为小于放油路径52以外的油流通路径242的上游路径部分44的路径宽度W1以及下游路径部分245a(245b)的路径宽度W2的结构。再者,放油路径52的路径宽度W51~W54(参照图6)随着从油流通路径242中的一端42a向中央部依次扩大。即,最靠近油流通路径242中的一端42a的第1个喷油孔43所对应的放油路径52的路径宽度(槽宽)W51最窄(最小),而在箭头X2方向上相邻的第2个喷油孔43所对应的放油路径52的路径宽度(槽宽)W52宽(大)于路径宽度W51。而且,如图6所示,最靠近油流通路径242中的中央部的第4个喷油孔43所对应的放油路径52的路径宽度(槽宽)W54以成为路径宽度W51~W54最宽的方式形成。

如图5及图6所示,各放油路径52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沿倾斜方向分割分隔部250。并且,喷油孔43设置于各放油路径52下游侧的延长线上。

由此,从供油部41供给来的油在上游路径部分44(路径宽度W1)中向箭头X2方向流动并到达中央部附近,然后沿箭头X1方向折返并流经下游路径部分 245a(路径宽度W2)而被依次供给至第4个~第1个喷油孔43。此外,与此同时,如图5所示,从供油部41供给来的油在上游路径部分44的途中,经由分隔部250的放油路径52(参考图6:路径宽度W51~W54<路径宽度W1<路径宽度W2)而被供给至第1个~第4个的4个喷油孔43。

如此,在供油管240a中,从供油部41供给来的油通过沿分隔部250流向上游路径部分44以及下游路径部分245a的路径、和经由放油路径52流向下游路径部分245a的路径而向第4~第1个的4个喷油孔43扩散。此时,放油路径52的路径宽度从一端42a(路径宽度W51)向另一端42b(路径宽度W54)变化(增加),因此通过分隔部250的靠近上游侧的部分,从供油部41到靠近供油部41侧的喷油孔43的流动阻力相对增大并且油的放出量减少,同时,通过分隔部250的靠近下游侧的部分,从供油部到更远侧的喷油孔43流动阻力相对减小并且油的放出量增加。因此,使各个喷油孔43形成为无论靠近或远离位于最上游的供油部41,从第1个~第4个喷油孔43喷出的喷射量(分布量)都得以平均化的结构。

另外,如图6所示,未流向下游路径部分245a的油从中央部附近进一步流向箭头X2方向并流经下游路径部分245b(路径宽度W2),从而依次被供给至第5~第8个的4个喷油孔43。此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未设有分隔部250的下游路径部分245b的路径宽度W2大于设有分隔部250的上游路径部分44的路径宽度W1(W1<W2)。因此,从中央部附近流向下游路径部分245b(路径宽度W2)的油以流动阻力被减小为低于上游路径部分44的状态依次被供给至第5~第8个的4个喷油孔43。因此,在供油管240a中,使各喷油孔43形成为无论靠近或远离位于最上游的供油部41,从第1~第8个的8个喷油孔43喷出的喷射量(分布量)都得以平均化的结构。

应予说明,如图6所示,对于从供给部41向相反侧(Y2侧)延伸的供油管240b,油也伴随着与供油管240a相同的现象而流动。因此,在供油管240b中也形成为使从所有的喷油孔43喷出的喷射量(分布量)平均化的结构。应予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供油管部件240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有多个放油路径52,上述放油路径52以将从供给部41供给来的一部分油直接引导至各喷油孔43的方式分割分隔部250。由此,除了从供油部41流经油流通路径242并到达各个喷油孔43的油以外,还能够通过分隔部250的放油路径52而将在油流通路径242中流通的一部分油直接引导至向喷油孔43能够附近,因此使来自供油部41并到达各个喷油孔43的油的总流量互相相等。由此,能够容易地修正油流通路径242中流动阻力(压力损耗)的不均衡。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放油路径52的路径宽度W51~W54形成为小于除放油部52以外的油流通路径242的上游路径部分44的路径宽度W1及下游路径部分245a的路径宽度W2。由此,能够对不经过下游路径部分245a而直接从上游路径部分44供给至第1~第4个的4个喷油孔43的油量进行细致的调整。即,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通过放油路径52向第1~第4个的4个喷油孔43过度供油而导致的,油向油流通路径242中第1~第8个的8个喷油孔43的扩散量(供给量)不均衡的情况。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如下结构:与最靠近油流通路径242中的一端42a的第1个喷油孔43相对应的放油路径52的路径宽度W51最窄,而与在箭头X2方向上与之相邻的第2、第3、及第4个的各喷油孔43相对应的放油路径52的路径宽度W52、路径宽度W53、路径宽度W54依次增大。因此,能够进行调整,以使得在流经各放油路径52的油中,从位于更上游侧的放油路径52流向对应的喷油孔43的油流量相对较少(流动阻力相对较大),而从位于更下游侧的放油路径52流向对应的喷油孔43的油流量相对较多(流动阻力相对较小)。由此,能够容易地修正(平均化)油流通路径242中流动阻力(压力损耗)的不均衡。应予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图3及图7,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不同,表示有从中央部沿箭头X2方向延伸的下游路径部分345b部分的路径宽度(槽宽)W3大(宽)于从中央部沿箭头X1方向延伸的下游路径部分245b的路径宽度W2。应予说明,对图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上同样的符号进行图示。

(供油管部件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的供油构造中,如图7所示,油路34的下游侧的末端部(参考图1)安装有供油管部件340。应予说明,供油管部件340的外形和供油管部件40(参考图3)相同。此外,供油管部件340具有供油部41、一对油流通路径342及多个(合计16个)喷油孔43。此外,供油管部件340由供油管340a以及340b构成。

(各个供油管内部的详细构造)

在第三实施形式中,油流通路径342为未设有分隔部250的下游路径部分345b的路径宽度W3大于设有分隔部250的细长状的上游路径部分44的路径宽度(槽宽)W1(W1<W3)的结构。此外,也为从中央部沿箭头X2方向延伸的下游路径部分345b的路径宽度W3大于从中央部沿箭头X1方向延伸的下游路径部分345a的路径宽度W2(W2<W3)的结构。应予说明,在油流通路径342中设有分隔部250的供油管340a及340b的构造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的一个例子。

由此,从供油部41供给来的油在上游路径部分44(路径宽度W1)中沿箭头X2方向流动并到达中央部附近,然后向箭头X1方向折返,流经下游路径部分345a(路径宽度W2)并依次供给至第4~第1个喷油孔43。此外,其中一部分油从中央部附近进一步向箭头X2方向流经下游路径部分245b(宽度W2)而被依次供给至第5~第8个的4个喷油孔43。此时,在流经设有第5~第8个喷油孔43的路径宽度W3相对较大的下游路径部分345b的油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被降低为低于流经设有第1~第4个喷油孔43的路径宽度W2相对较小的下游路径部分345a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因此,与在沿箭头X2方向远离供油部41,且不存在放油路径52的下游路径部分345b处流路截面(路径宽度W3)最为扩大的情况相应,可容易地将油均等地分配于第1~第8个的8个喷油孔43。

应予说明,如图7所示,对于从供油部41向相反侧(Y2侧)延伸的供油管340b,油也伴随着与供油管340a同样的现象而流动。因此,在供油管340b中也形成从所有的喷油孔43喷出的喷射量(分布量)得以平均化的结构。应予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供油管部件340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以设有第5~第8个喷油孔43的下游路径部分345b的路径宽度W3大于设有分隔部250的上游路径部分44的路径宽度W1的方式形成油流通路径342。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流经设有第5~第8个喷油孔43的路径宽度W3相对较大的下游路径部分345b的油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降低为低于流经设有分隔部250的路径宽度W1相对较小的上游路径部分44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再者,也能使流经设有第5~第8个喷油孔43的路径宽度W3相对较大的下游路径部分345b的油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降低为低于流经设有第1~第4个喷油孔43的路径宽度W2相对较大的下游路径部分345a的油的流动阻力(压力损耗)。如此,与在远离供油部41较远,且不存在放油路径52的下游路径部分345b中路径宽度W3(流路截面)扩大的情况相应,能够容易地将油均等地分配于第1~第8个喷油孔43中的每一个。应予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变形例]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对所有的要点均为举例表示,而不存在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而非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所表示,并进一步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同等的含义以及在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形式(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使分隔部50(上端面50a)的高度H从一端42a的高度H1向另一端42b的高度H2以一定的倾斜度减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上端面50a从一端42a向另一端42b以呈阶梯状降低的方式形成,也可与油的压力损耗特性相应,使上端面50a具有曲面,并使高度H从一端42a向另一端42b减小。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以从供油管40a的一端42a延伸至另一端42b附近的方式形成分隔部50,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使高度H逐渐减少的分隔部50从一端42a延伸至中央部并终止。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具有放油路径52的分隔部250只设于从供油管240a(240b)中的一端42a侧到中央部,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即,与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隔部50一样,也可以从一端42a侧延伸至另一端42b附近的方式形成具有放油路径52的分隔部250。在这种情况下,可设置 以位于全部8个的喷油孔43附近的方式分割分隔部250的放油路径52,或也可在另一端42b附近的区域中,以不设置放油路径52,而是单纯使高度H减小(渐变)的方式形成放油部。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高度H从一端42a向另一端42b减小的分隔部50,同时,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具有放油路径52的分隔部250,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即,也可为在整个分隔部50的区域内使高度H减小,并且具有放油路径52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设有分割分隔部250的槽状的放油路径52,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为设置在厚度方向上倾斜贯穿板状的分隔部250的贯通孔(放油路径的一个例子)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使上游路径部分44的路径宽度W1为一定的宽度,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例如,只要在小于路径宽度W2及路径宽度W3的范围内,也可为使上游路径部分44的路径宽度W1向下游逐渐或是分段地增加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为使分隔部50(250)的厚度(Y轴方向)从一端42a向另一端42b减小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主体部件401侧一体地设置向上方(盖部件402)突出的分隔部50,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即,也可在盖部件402侧一体地设置向下方(主体部件401)垂下的分隔部50(250)。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使树脂制的主体部件401和盖部件402接合并形成供油管部件40(240、340),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利用金属材料(铝合金等)形成供油管部件40。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吸气用的凸轮轴3a及排气用的凸轮轴3b双方的供油构造的形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即,也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配置于吸气用的凸轮轴3a或排气用的凸轮轴3b中的任一方的铅直上方。

另外,也可通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供油管40a及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供油管240a构成配置于凸轮轴3a及3b的铅直上方的供油管部件。同样地,也可通过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供油管240a及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供油管340a构成配置于凸轮轴3a及凸轮轴3b上方的供油管部件。

此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供油管部件40的一侧的油流通路径42中设置8个喷油孔43,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喷油孔43的个数应根据内燃机的气缸数而进行改变。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具有发动机100的车辆(汽车)所搭载的润滑装置20,但本实用新型却不限定于此。本实用新型也可适用于车辆以外的机械设备用的内燃机的供油构造。另外,作为内燃机,也可适用于燃气发动机、汽油发动机以及柴油发动机等。

符号说明

3a、3b 凸轮轴

20 润滑装置

21 油泵

40、240、340 供油管部件

40a、40b、240a、240b、340a、340b 供油管

41 供油部

42、242、342 油流通路径

42a 一端

42b 另一端

43 喷油孔

44 上游路径部分

45、245a、245b、345a、345b 下游路径部分

50、250 分隔部

50a 上端面

51 放油部

52 放油路径(放油部)

100 发动机(内燃机)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