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75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柴油机气缸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缸盖采用螺旋进气道或者切向进气道,螺旋进气道的结构复杂,设计布置难度大,螺旋进气道可以很好的保证进气涡流比,但这种结构造成进气能量损失较大,发动机进气流量系数偏低,影响发动机充气效率,由于共轨技术的应用,发动机喷射压力不断提高,燃油雾化效果越来越好,对进气涡流强度呈现出趋向于小涡流比;传统切向进气道能够满足发动机小涡流比需求,同时与螺旋进气道相比设计结构简单,布置难度小开发周期短,还可以获得较好的进气流量系数解决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问题,但传统切向进气道为了兼顾进气涡流和进气流量系数,需要有较大的俯冲角度,造成气道整体高度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缸盖高度布置,导致整机高度比螺旋进气道发动机高,增加了发动机在整车配套布置中的难度。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气缸盖,既能保证发动机进气涡流和进气流量系数,同时可以降低缸盖高度,有利于整车布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该缸盖本体内设置有切向进气道,所述切向进气道为波浪形,所述切向进气道的出口加工有偏心倒角。

优选地,所述切向进气道的气道壁从入口至出口依次由平缓向下的弧形导流壁、平缓向上的弧形导流壁和快速向下的弧形导流壁光滑连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波浪形的切向进气道和在切向进气道的出口加工有偏心倒角,可以保证气流倒灌式进入气缸的动能,同时,气流运动到缸盖入口处,偏心倒角引导气流做一个旋转,产生所需的涡流比,既能保证发动机进气涡流和进气流量系数,同时,缸盖高度得到降低,可以降低整机布置高度,有利于整车布置,并且实现了气缸盖进气道结构简单、设计开发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柴油机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柴油机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1,该缸盖本体1内设置有切向进气道2,切向进气道2为波浪形,切向进气道2的出口加工有偏心倒角3。

上述方案中,偏心倒角3通过倒角圆心偏离切向进气道2的出口的中心一定位置加工而成。气流经过进气管路进入切向进气道2,经过波浪形改变气流流向,最后气流运动到缸盖入口处,经偏心倒角3引导气流做一个旋转,产生所需的涡流比。可以解决传统切向气道结构高的问题,可以降低整机布置高度,有利于整车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切向进气道2的气道壁从入口至出口依次由平缓向下的弧形导流壁21、平缓向上的弧形导流壁22和快速向下的弧形导流壁23光滑连接而成。在本方案中,气流经过进气管路进入缸盖进气道,进气道入口段的气道壁采用一个向下的弧形导流壁21,引导气流做一个小俯冲积聚动能,之后是一个光滑连接的向上的弧形导流壁22,引导气流向上冲而积聚势能,之后一个快速下降的弧形导流壁23,可以保证气流倒灌式进入气缸的动能,气流运动到缸盖入口处,偏心倒角3引导气流做一个旋转,产生所需的涡流比,采用本方案可以解决传统切向气道结构高的问题,可以降低整机布置高度,有利于整车布置。

综上,本实施例的柴油机气缸盖,通过设置波浪形的切向进气道2和在切向进气道2的出口加工有偏心倒角3,可以保证气流倒灌式进入气缸的动能,同时,气流运动到缸盖入口处,偏心倒角3引导气流做一个旋转,产生所需的涡流比,既能保证发动机进气涡流和进气流量系数,同时,缸盖高度得到降低,可以降低整机布置高度,有利于整车布置,并且实现了气缸盖进气道结构简单、设计开发周期短。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