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902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小型汽油发动机中缸头的进气门与排气门的布置,是沿一条平行于曲轴轴线的直线,进气门、排气门的中心连线与曲轴轴线平行,且两条线的投影重叠,设置的冷却气流通道于进气门处经过。排气门附近区域几乎成为冷却死角,无法得到有效的冷却降温,缸体的整体冷却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由此造成现有的汽油发动机的进、排气门的冷却降温不均衡,气门运动的差异增大,汽油发动机的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冷却效果好的汽油发动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油发动机,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气孔路和排气孔路,所述缸体上且位于进气孔路和排气孔路之间的位置设有冷却气流通道。

所述排气孔路的左侧以及进气孔路的右侧分别设有冷却气流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在进气孔路和排气孔路之间以及两边均设有冷却气流通道,消除了原有汽油发动机排气门周围得不到冷却的风冷降温盲点,极大地提高了缸体的整体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进气孔路;3、右冷却气流通道;4、左冷却气流通道;5、中冷却气流通道;6、排气孔路;7、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汽油发动机,包括缸体1,缸体1上设有四个安装孔7,还设有进气孔路2和排气孔路6,所述缸体1上且位于进气孔路2和排气孔路6之间的位置设有中冷却气流通道5。所述排气孔路6的左侧设有左冷却气流通道4,在进气孔路2的右侧设有右冷却气流通道3。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气孔路和排气孔路,所述缸体上且位于进气孔路和排气孔路之间的位置设有冷却气流通道。所述排气孔路的左侧以及进气孔路的右侧分别设有冷却气流通道。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在进气孔路和排气孔路之间以及两边均设有冷却气流通道,消除了原有风冷汽油发动机排气门周围得不到冷却的风冷降温盲点,极大地提高了缸体的整体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何木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木栋
技术研发日:2017.10.23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