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膨胀机油气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592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螺杆膨胀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orc余热发电的螺杆膨胀机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有机朗肯双循环(orc)技术,选用相应的有机液态工质来吸收低温余热,产生高压有机工质蒸汽,通过螺杆膨胀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一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蒸汽、热水、烟气、地热、太阳能及生物能等热源的回收,同时也可以作为降温减压工艺的替代工艺,对节能和环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螺杆膨胀机的作用机理是利用高压气体膨胀降压时,向外输出机械功使气体温度降低以获得机械能,而后连接发电机转换为电能。为了轴承腔的润滑以便螺杆膨胀机的稳定运行,以及密封转子之间的间隙以便提高螺杆膨胀机的容积效率,需要增加润滑油系统。有机工质经过润滑系统后,不可避免会在工质中掺杂大量的润滑油。含有润滑油的油气混合物需要进行油气分离,将其中的润滑油从油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便再次回到润滑系统中。因此,需要开发一套用于orc余热发电的螺杆膨胀机的油气分离装置,来实现油气分离效果。而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存在分油效果差、分油效率低、压力损失较大等缺点,直接影响工质作用性能,间接影响orc余热发电的效率。

为了解决现有油气分离装置存在的分油效率低、效果差,以及压力损失大的缺点,本发明研发了用于orc余热发电的螺杆膨胀机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杆膨胀机油气分离装置,以达到提高分油效果及效率,避免压力损失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螺杆膨胀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有储油包,内部固定有叶片分离器的罐体;

所述储油包上开设有出油口,底部设有可拆卸封头;

所述叶片分离器包括固定在框架上的叶片和导油槽,所述框架与罐体呈“z”形焊接,将罐体分为两部分,在框架最下方低于油位处的罐体上开设有回油孔;

所述罐体外壁上设有视油镜,顶部设有压力表和安全阀,下方安装有热电阻;

所述罐体中部侧壁开设油气进口,进液管从油气进口通入罐体内,末端对应于罐体封头中心,封头的中心位置设有分流器,所述罐体顶部开设出气口,排气管从出气口通入罐体内,末端位于罐体另一侧封头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下端设有鞍座,鞍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的罐体下方外壁设置有两处高低错位的视油镜,罐体内设置有磁性翻板液位计,即本发明能够直观观察油位高低,方便油量调节,以避免缺油及积油现象产生,同时也可以实现远距离液位信号传送及液位控制。

本发明将从螺杆膨胀机出气口排出的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油管送入罐体内,在进油管末端对应于罐体封头中心的位置设有分流器,油气混合物遇到分流器进行初次机械分离,而后混合物流经高效叶片分离器阻挡,高效叶片分离器装置能够明显提升油气分离效果,缓解压力损失,其中框架上设有导油槽,能够及时将分离后的油导入下方储油包,有效避免不同高度油气分离后油、气的再次混合,气体折流而走,最终从罐体另一侧的排气管排出罐体,最终起到高效油气分离效果。本发明设置有两种视油装置,一是在罐体下方外壁根据高度不同设有两处视油镜,二是在罐体内加装有磁性翻板液位计,能够直观观察油位高低,方便后端油量调节需要,以避免缺油及积油现象,且实现远距离液位信号传送及液位控制;在罐体下方一侧装有热电阻,能够对油品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罐体顶部装有压力表及安全阀,保障装置安全运行;高效叶片分离器框架与罐体呈“z”形焊接,将罐体分为两部分,使分离前后介质有效分离,有效避免油气分离后油、气的再次混合,且在框架最下方低于油位处开有两处均压回油孔,进行分离后油的回流及调节分离前后罐体两侧压力均衡;在储油包前壁中间偏下部位设有出油口,储油包下方设有可拆卸封头,方便排渣。

本发明结构紧凑、易于安装,性能稳定、分油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orc余热发电的螺杆膨胀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储油包、3-出油口、4-封头、5-框架、6-叶片、7-导油槽、8-回油孔、9-视油镜、10-压力表、11-安全阀、12-热电阻、13-油气进口、14-进液管、15-分流器、16-出气口、17-排气管、18-鞍座、19-磁性翻板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螺杆膨胀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有储油包2,内部固定有叶片分离器的罐体1;所述储油包2上开设有出油口3,底部设有可拆卸封头4;所述叶片分离器包括固定在框架5上的叶片6和导油槽7,所述框架5与罐体1呈“z”形焊接,将罐体1分为两部分,在框架5最下方低于油位处的罐体1上开设有回油孔8;所述罐体1外壁上设有视油镜9,顶部设有压力表10和安全阀11,下方安装有热电阻12;所述罐体1中部侧壁开设油气进口13,进液管14从油气进口通入罐体1内,末端对应于罐体1封头中心,封头的中心位置设有分流器15,所述罐体1顶部开设出气口16,排气管17从出气口通入罐体1内,末端位于罐体另一侧封头处。

具体安装时,在罐体1下端设有鞍座18,鞍座18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在罐体1下方外壁设置有两处高低错位的视油镜,罐体内还可以设置有磁性翻板液位计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杆膨胀机油气分离装置,涉及螺杆膨胀机。包括底部固定有储油包,内部固定有叶片分离器的罐体;储油包上开设出油口,底部设封头;叶片分离器包括固定在框架上的叶片和导油槽,框架与罐体呈“Z”形焊接,在框架最下方低于油位处的罐体上开设回油孔;罐体外壁上设视油镜,顶部设压力表和安全阀,下方安装热电阻;罐体中部侧壁开设油气进口,进液管从油气进口通入罐体内,末端对应于罐体封头中心,封头的中心位置设有分流器,罐体顶部开设出气口,排气管从出气口通入罐体内,末端位于罐体另一侧封头处。本发明结构紧凑、易于安装,性能稳定、分油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ORC余热发电的螺杆膨胀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赵保明;刘君杰;王丽鹏;胡晓;穆永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