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增压发动机的中部进气式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096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增压发动机的中部进气式中冷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空气中冷装置,尤其是一种中部进气式中冷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动力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涡轮增压技术在现代汽车上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增压比的增加,增压后的进气氧含量也会提高,使缸内燃烧温度升高,因此随之增加的也包括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压后空气温度升高,也使缸内最高燃烧温度相应提高,造成爆燃等不正常的燃烧现象。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增压空气温度的下降,发动机功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必须对增压空气进行中间冷却,从而降低发动机缸内空气的温度,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提高发动机功率。作为冷却装置的中冷器,是增压发动机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有的汽车中冷器结构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散热性能还没有达到最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汽车中冷器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增压发动机的中部进气式中冷器,以便能够提高中冷器散热能力,降低发动机进气温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中冷器包括出气室、芯体、进气室、主板,所述出气室呈U形,分布于中冷器左右两端和下部;芯体左右两端通过主板与出气室相通;进气室呈L形,分布于中冷器上部和中部,位于中冷器中部的部分通过主板和芯体相通。

所述的芯体,其通过主板装在进气室和出气室之间。

所述的芯体由平行排列的散热管和散热片组成,散热片分布于散热管上。

所述的散热片呈锯齿形。

所述的进气室和出气室之间被出气室的壁面隔开不相通。

所述的主板,其焊接在进气室或出气室壁上。

所述的主板,其带有很多圆孔的铝合金板。

所述的进气室和出气室,其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

在该中冷器上部和下部设有固定孔,通过螺栓穿过此固定孔将中冷器固定装在汽车发动机舱内,并且用螺母将其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对汽车中冷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由传统的左右两端进气和出气改为中间进气,两端出气,增大了热空气和外部空气的平均温差,从而提高了汽车中冷器的散热效果,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2.进气室呈“L”形,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后,经过“L”形的进气室,从中冷器的中部进入,经过两边的芯体,然后到达呈“U”形的出气室,从出气口排出。这种结构使得流经中冷器的空气与外界的平均温差加大,因而使得中冷器的散热效率提高。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量比传统汽车中冷器的散热量增加了10%-20%。

3.不改变中冷器在汽车上的安装方式和安装空间尺寸,因此不改变汽车的总布置;采用与传统汽车中冷器相同的芯体,因此制造简单,不增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散热管和散热片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出气室;2.出气口;3.芯体;3-1.散热管;3-2.散热片;4.进气室;5.主板;6.固定孔;7.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增压发动机的中部进气式中冷器(简称中冷器),是对现有汽车中冷器的结构改进而来的,该中冷器的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出气室1、芯体3、进气室4、主板5,其中:整个出气室1呈“U”形,分布于中冷器左右两端和下部,芯体3左右两端通过主板5与出气室1相通。整个进气室4呈“L”形,分布于中冷器上部和中部,位于中部的部分通过主板5和芯体3相通。

所述的芯体3,用于流经中冷器的空气和外界进行热交换,其通过主板5装在进气室4和出气室1之间。如图4所示,该芯体3由平行排列的散热管3-1和散热片3-2组成,散热片分布于散热管上。散热片呈锯齿形。

所述的进气室4和出气室1之间被出气室1的壁面隔开不相通。

所述的主板5,用于固定散热管,其焊接在进气室4或出气室1壁上。该主板5为带有很多圆孔的铝合金板。

所述的进气口7、出气口2分别位于进气室4和出气室1上,用于空气的流入和流出。

在中冷器上部和下部设置有固定孔6,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6将中冷器固定装在汽车发动机舱内,并且用螺母将其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部进气式中冷器,其工作过程是:被涡轮增压后的高温气体气流从进气口7进入进气室4后,经中冷器中部的进气室部分往左右两个方向进入芯体3的散热管3-1,通过散热管3-1和散热片3-2将热量传给外部,气流温度降低后进入出气室1汇合,从出气口2排出,从而降低了汽车发动机进气温度,改善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提高了汽车发动机功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