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快速装配的风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4823发布日期:2018-07-07 22:03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能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模块化快速装配的风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世纪以来,风力机同水力机械一样,作为动力源替代人力、畜力,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近代机电动力的广泛应用以及二十世纪50年代中东油田的发现,使风力机的发展缓慢下来。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危机”,出现了能源紧张的问题,人们认识到常规矿物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和有限性,于是寻求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遂成为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自然能源又重新引起了人们重视。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力设备。广义地说,它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动机。风力发电利用的是自然能源。相对柴油发电要好的多。但是若应急来用的话,还是不如柴油发电机。风力发电不可视为备用电源,但是却可以长期利用。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力发电机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

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均为体积较大的大型发电设备,且通常设置在广阔平原地区用来持续产生较大电能供给当地的城市。对于一些具有风能资源的山区地区来说安装过程较为复杂且不便运输,因为现有的设备的叶片尺寸较大且容易损坏,运输时需要特殊车辆进行运送,而对于一些偏远山区虽然具有能够利用且稳定的风能资源,但是现有风力发电设备体积较大安装较为繁琐,不便于运进山区,从而给当地风能资源利用带来了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大型设备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模块化组件不仅方便拆卸安装且便于运输的风能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块化快速装配的风能发电装置,由带有输出轴的风机和设置在输出轴一端的扇叶组件构成,所述扇叶组件包括转筒和绕转筒轴线方向等圆心角设置的至少三个扇叶片;所述风机包括水滴形状且一侧设有开口A的机罩和扣合在开口A上的固定盘,所述机罩内设有发电机组且发电机组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盘中心位置设有供输出轴穿出的通孔A;输出轴与转筒之间设有用来传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与转筒连接一端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A螺孔,在A螺孔周围等圆心角设置有至少两个垂直于A螺孔开口端面的凸块;在转筒与连接件连接一端端面上设有与凸块配合的沉槽,在转筒内还设有与A螺孔对应的T型孔,通过将T型孔与A螺孔对齐并向T型孔内插入螺栓将转筒固定在连接件上。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转筒在原理风机一端设有锥形导流罩,在转筒外曲面上设有用来安装扇叶片的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片为至少两块相互套接伸缩的板装结构,其中与固定座连接的部分为较大端,另一部分为较小端;所述扇叶片的较大端和较小端通过两侧设有的回字形扣槽进行滑动伸缩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片的较大端端部通过垂直于扇叶片的螺栓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罩在开口A外延设有与开口A同向的环状进气口,在机罩远离开口A一端设有与环状进气口形成通路并对发电组件降温的环状排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机罩在远离开口A一端中心位置上用B螺孔,通过B螺孔配合固定有垂直于扇叶片转动形成的圆形面的尾杆,并在尾杆远离机罩一端端部设有用来导向的导向板;所述机罩一侧设有用来固定整个风机的轴承座。

进一步地,所述机罩开口A内沿设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设置在固定盘一端的外螺纹配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罩、锥形导流罩和扇叶片外表面均设有防腐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首先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常规形状的风能发电设备,包括风机和用来带动风机转动发电的扇叶组件,所述的扇叶组件中的转筒为一种圆柱状结构,其内部设有T型孔,通过T型孔与连接件的螺孔对应配合,然后从转筒另一端插入螺栓将转筒固定在连接件设有螺孔一端。但因为连接件会带动转筒进行转动,如果通过螺栓固定会导致其螺栓连接的更紧或者容易使其脱落,故通过设有的多个凸块来防止转动时连接件与转筒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提高稳定性,又能够便于快速安装。安装时,先将发电组件安装在机罩内,然后将固定盘对准开口A并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旋入开口A实现扣合固定连接,在固定盘通孔A内侧设有与连接件表面接触的轴承,便于降低摩擦力。所述连接件一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然后另一端通过螺孔和凸块与转筒固定连接。然后再将锥形导流罩安装在转筒上用来挡住T型孔,再将收缩状态的扇叶片插入固定座内并插入螺栓进行固定,最后将每个扇叶片的较小端扯出并通过在连接端部插入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展开的扇叶结构。因为扇叶片为平面的板状结构,故通过将固定座为斜向设置来提供较好的着力方向,也就是所述扇叶片固定时与扇叶片转动形成的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风吹过来能够在扇叶片表面形成侧向的分力从而推动扇叶片转动。上述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手段,是实现风能发电必备的基础设置方式,属于隐含公开的必要技术特征;而所述的发电组件也是采用的现有技术,直接在市场上采购合适的成熟产品进行组装,故对其具体结构和发电原理不作详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方便拆卸和较小的体积能够提供较为快速的安装或拆卸效果,从而便于安装和维护,适用于一些偏远且不便于运输大型设备的地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折叠的扇叶片结构能够将原本需要特殊车辆运输的大型扇叶收缩折叠降低其体积,从而便于运输和安装,也不需要大型的吊装设备进行特殊吊装作业;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环状进风口和环状出风口能够利用风能资源给发电机组自动降温,从而提高发电机组的发电稳定性,又能够节省资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叶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风机,2—输出轴,3—转筒,4—扇叶片,5—发电机组,6—连接件,7—凸块,8—沉槽,9—T型孔,10—锥形导流罩,11—固定座,12—机罩,13—环状进气口,14—环状排气口,15—B螺孔,16—尾杆,17—导向板,18—内螺纹,19—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化快速装配的风能发电装置,如图1所示,由带有输出轴2的风机1和设置在输出轴2一端的扇叶组件构成,所述扇叶组件包括转筒3和绕转筒3轴线方向等圆心角设置的至少三个扇叶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包括水滴形状且一侧设有开口A的机罩12和扣合在开口A上的固定盘19,所述机罩12内设有发电机组5且发电机组5与输出轴2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盘19中心位置设有供输出轴2穿出的通孔A;输出轴2与转筒3之间设有用来传动连接的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在与转筒3连接一端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A螺孔,在A螺孔周围等圆心角设置有至少两个垂直于A螺孔开口端面的凸块7;在转筒3与连接件6连接一端端面上设有与凸块7配合的沉槽8,在转筒3内还设有与A螺孔对应的T型孔9,通过将T型孔9与A螺孔对齐并向T型孔9内插入螺栓将转筒3固定在连接件6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转筒3在原理风机1一端设有锥形导流罩10,在转筒3外曲面上设有用来安装扇叶片4的固定座11。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扇叶片4为至少两块相互套接伸缩的板装结构,其中与固定座11连接的部分为较大端,另一部分为较小端;所述扇叶片4的较大端和较小端通过两侧设有的回字形扣槽进行滑动伸缩连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所述扇叶片4的较大端端部通过垂直于扇叶片4的螺栓与固定座11固定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机罩12在开口A外延设有与开口A同向的环状进气口13,在机罩12远离开口A一端设有与环状进气口13形成通路并对发电组件降温的环状排气口14。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机罩12在远离开口A一端中心位置上用B螺孔15,通过B螺孔15配合固定有垂直于扇叶片4转动形成的圆形面的尾杆16,并在尾杆16远离机罩12一端端部设有用来导向的导向板17;所述机罩12一侧设有用来固定整个风机1的轴承座。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机罩12开口A内沿设有内螺纹18,通过内螺纹18与设置在固定盘19一端的外螺纹配合固定连接。所述机罩12、锥形导流罩10和扇叶片4外表面均设有防腐涂层。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