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进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2691发布日期:2019-12-03 17:20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柴油发动机进气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进气道,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纷纷制定了严格的柴油机燃油消耗限值法规,用户对柴油机的高燃油经济性需求与日俱增,同时,随着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降低内燃机有害气体排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因此如何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柴油机的有害气体排放以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是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柴油机受结构上的限制,进气质量与进气动能不足,使柴油不能在燃烧室中迅速扩散形成高质量的混合气,导致柴油机燃油经济性欠佳,排放水平较高,因此提升柴油机进气质量以改善上述问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发动机进气道,可以有效的增加柴油机每循环的进气量,提高进入燃烧室内气体的涡流强度,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功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柴油发动机进气道,包括水平进气道,所述水平进气道左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水平进气道右侧固定连接有垂直进气道,所述垂直进气道内腔开设有主进气道,所述主进气道外侧设置有副进气道,所述副进气道内腔设置有第一辅助进气管、第二辅助进气管,所述副进气道顶部开设有第一辅助进气口、第二辅助进气口,所述第一辅助进气管底端通过第一出气孔与副进气道连通,所述第二辅助进气管通过第二出气孔与副进气道连通,所述垂直进气道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气门座,所述进气门座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室。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进气道内腔开设有进气管道,且所述主进气道、副进气道均与进气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进气道与副进气道连接处为圆弧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进气道、主进气道内表面均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进气管、第二辅助进气管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辅助进气管、第二辅助进气管均螺旋缠绕在主进气道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进气口与第二辅助进气口、第一出气孔与第二出气孔均位于副进气道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柴油发动机进气道,通过设置进气口,便于进气道的安装连接,便于气体进入进气道内,通过设置垂直进气道,气体在进入垂直进气道时可以分流,一部分通过主进气道进入燃烧室,一部分进入第一辅助进气管、第二辅助进气管,在通过第一辅助进气口、第二辅助进气口排出,则辅助进气管内的气体进入主进气道时,可以有效的对气体进行扰动,增加气体的动能,使气体进入燃烧室后的涡流强度得到加强,促使燃油可以在燃烧室内分布更加均匀,燃烧更为充分,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功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进气道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进气道的垂直进气道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进气道的辅助进气管示意图;

图中标号:1、水平进气道;2、进气口;3、垂直进气道;4、主进气道;5、副进气道;6、第一辅助进气管;7、第二辅助进气管;8、第一辅助进气口;9、第二辅助进气口;10、第一出气孔;11、第二出气孔;12、进气门座;13、燃烧室;14、进气管道;15、圆弧倒角;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柴油发动机进气道,包括水平进气道1,所述水平进气道1左侧设置有进气口2,便于进气道的安装连接,便于气体进入进气管道14内,所述水平进气道1右侧固定连接有垂直进气道3,所述垂直进气道3内腔开设有主进气道4,所述主进气道4外侧设置有副进气道5,所述副进气道5内腔设置有第一辅助进气管6、第二辅助进气管7,所述副进气道5顶部开设有第一辅助进气口8、第二辅助进气口9,所述第一辅助进气管6底端通过第一出气孔10与副进气道5连通,所述第二辅助进气管7通过第二出气孔11与副进气道5连通,气体在进入垂直进气道3时可以分流,一部分通过主进气道4进入燃烧室,一部分进入第一辅助进气管6、第二辅助进气管7,在通过第一出气孔10、第二出气孔11排出,则辅助进气管内的气体进入主进气道4时,可以有效的对气体进行扰动,增加气体的动能,使气体进入燃烧室13后的涡流强度得到加强,促使燃油可以在燃烧室13内分布更加均匀,燃烧更为充分,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功率,所述垂直进气道3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气门座12,所述进气门座12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室13。

更具体而言,所述水平进气道1内腔开设有进气管道14,且所述主进气道4、副进气道5均与进气管道14连通,保证气体在副进气道5处时可以风流,所述水平进气道1与副进气道5连接处为圆弧倒角15,减小对气体流动的阻力,所述水平进气道1、主进气道4内表面均开设有凹槽16,所述第一辅助进气管6、第二辅助进气管7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辅助进气管6、第二辅助进气管7均螺旋缠绕在主进气道4外侧,提高了柴油发动机进气道的涡流强度和涡流比,所述第一辅助进气口8与第二辅助进气口9、第一出气孔10与第二出气孔11均位于副进气道5两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气体通过进气口2进入进气管道14,在气体到达垂直进气道3后会分流,一部分通过主进气道4进入燃烧室13,一部分进入第一辅助进气管6、第二辅助进气管7,在通过第一出气孔10、第二出气孔11排出,辅助进气管内的气体进入主进气道4时,可以有效的对气体进行扰动,增加气体的动能,提高进入燃烧室13内气体的涡流强度,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功率。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